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随笔三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5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1 编辑 <br /><br />
随笔三题

       
       
       
梁星钧

       
沉下去,升起来

       
       
  沉是心沉,沉即静也,落到实处之意,也可谓低调,低姿态,是一种退避,回避热潮、锋芒之意。我们写文章要的就是这种沉静,低调,才能冷静,深思考,大思考,才能凝聚气力,形成合力,产生一股上扬的气流。
       
  升即升腾,即“合气”聚到一定时候,自会上扬,沸腾,升腾出来,势不可当。而形成的这股气流,是真气,是充满活力和生命质感的真知灼见,智慧,灵志,是一种生命、生活感悟的真谛。是一字千金,句句见血见泪的灼灼文字。无以为替。
       
  沉升互化。人沉到一定时候,即会升,升到一定时候即需沉。这是对立体所必需的。否则写不出好文。一味升则心浮气躁,丧失细节和技巧,会产生狂傲和骄横,而大意失“天下”;一味沉则暮气沉沉,昂扬不起来,没有智性灵性,文章会呆板暮气。所以二者必须适时转化,至于何者为主,则要看具体的情形了。比如,心太浮则主沉,以沉定调,以稳定踏实为至要,方能成大器,如跑步跳远,远退才能长进。如沉久了,影响身心,则自信一点,乐观一点,“扬”一下未尝不可。人更重要的是生活。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别因小失大。
       
  作为我们普通作者,自己的文章斤两有多重,自己应最清楚。所以除了保持必要的自信外,大多应处于沉,这种沉别太深沉,别让自己灰心丧气,别失“尊严”,而是维持在适度上。这个“适度”的掌握,每个人略有不同,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高姿态处世,低姿态处心”应该有的。这个“度”很微妙,要转得适时,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则是一门需要用心体察的学问了。
       
  总之,掌握时机,掌握火候,应运而生,调适心态,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万万切记。(写于09,4,1,中午 新居 逍遥椅上)
       
       
角度。平台

       
       
  角度。--俯视。斜视。旁观。
       
  介入。--既融入,又若即若离。
       
  这样没心理负担,没累赘,不受钳制,抽出了自由身,保持了独立性,独立思考,独立精神。这是快乐生活的需要,也是艺术的需要。
       
  之所以强调了疏远性,是为了静谧和虚空,就艺术的领空和台阶看问题,而非搅于一定的人圈里调关系,看问题,保持了高远,超脱的个性和艺术精神。这是受挫后的冷静让我思考所得,也是我一向的本性使然。
       
  但我需借助一方平台。以此为依托,为参照,为出发点,来扩延我的视野,脚步涉猎。也检验和丈量我的淡出视界。这一方平台也是鼓劲台,激将台,鼓励我进击;也是栖息处,安慰鼓励我的败落和疲惫心灵,使我得到调养,再鼓士气,再战再胜。
       
  我既巧选角度,扩展视野,又倚一方平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为重。因为我现在需要的是添劲,补钙,是长知识增见识添视角。因我长期固守一隅,思想的绳,地域的绳,感知的绳,牢牢地锁困了我,使我亦步亦趋,所以我需要“放飞”一下,让自己领略,让外界更多的清新空气进入我的肺部,进入我的视线和耳鼓,我需要在坚守的基础上吸附一些新的,让我的思想血液更加鲜活。我广选角度,从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从不同视点看世界看事物,会得出不同结论,也是全新的认识和结论。也是独具慧眼的结论。但我没脱离一方平台,即使我找到新的依托平台,但还是需要这个参照物的平台。我只有建设好,处理好与之的相融关系,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辩证关系。
       
  我之所以有好角度,巧角度,是因我有并借助了好的一方平台。我有了不错的平台,更需要谨慎和注意,和保持一些必需的好角度。(09,4,2下午下班)
       
远与近的辩证

       
  远与近,是一对矛盾,一度是势不两立的对立和冲突,却又是一对难兄难弟,互为依存关系。
       
  远,这里指形体上远,地理上远,外形上远。远了才有距离,有距离才朦胧,朦胧才产生虚幻美。太阳之所以美,是光照作用,月色之所以美,在于遥远和朦胧。这也是若即若离,是藕断丝连,是放线的风筝,想奋力挣脱手中的线,飞向遥远,飞向天际。
       
  近,这里指心里近,内容上近,神灵通,思想近,认识融。古人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谈的就是知己的心相近。“心有灵犀一点通”,指的也只是思想通,心灵通。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无缘对面不相识。讲的也是心灵相通问题。所以我们不怕距离,不怕形式上的疏远,不怕没能朝朝暮暮,只要两情久长,只要两心相悦,两情相依,情谊紧锁,灵魂相通。
  远与近的辩证,是互为依存体。不单是概念上的并存,而是形体上的相依。有远才有近,有近才有远。近是相对于远而存在的,有了近,才可谓远,才能远的自在,远的洒脱,远的飘逸,远的随心所欲,远的轻盈灵动。因为一个人有了根据地,有了心灵的依托,有了家的归宿,才能放得开手脚,才能驰骋纵横,才能灵魂出窍,因为他有指望的,有坚强的后盾和支柱,有加油站和精神气流的源泉。而这个远的,是有的放矢的远,是有源之远,是一种明智和科学的远。近对远的呈现,是巍然和自信的,是安稳和沉实的。它是精神上的依存,不在乎形式上的虚拟,不在乎外观上的俊秀,而留心于内心,刻意于实质,讲究于蕴含。它在乎灵与肉,在乎于思想精神与灵魂。
       
  人们更多时候留连和驻足于近,而疏于远,因“现实的是合理的”,物质的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让人得到实惠,得到实物的能量补充;只有当近拒绝了我们,排斥了我们,甚至遗弃了我们,我们才被丢失,才被疏远。但我要说的是,为了辩证,为了平衡,为了长治久安,为了把旗帜插得更高,把步子迈得更沉,要主动寻求远,要伺机追逐远,要能动趋创远,这是一种心胸,这是一种胆识,这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境界。这不是每个人愿作的,能作的,但至少是我们的明智者,睿智者能想到的,首选的,看好的基本素能。是我们灵动生活的较佳方式,本能方式,也是轻盈方式。
       
  近与近的携手,何乐而不为?

       
       
       
       


29#
发表于 2009-11-28 00:03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三篇感悟随笔,写得沉实而有分量。仅看题目《沉下去,升起来》《角度。平台》《远与近的辩证》,就很有智性的关注点。读之,则感受到作者在文字里倾注了理性认识目光,并有着哲学的认识深度,给人思想的启迪,很有味道。

          欣赏,问好星钧,支持精华!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11-28 10:22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9-11-27 16:44 | 只看该作者
如跑步跳远,远退才能长进。
很赞赏你的观点。问好。
27#
发表于 2009-11-27 15:39 | 只看该作者
沉下去,升起来、角度,平台、远与近的辩证。三章文字意蕴深厚,境界澄泊。这是深入了人性与心灵,是深入了个体者内心世界需要勘探的领域,或者说,是从一条没怎么有人走过的路而深入了生命的睿性世界。支持精华!
26#
发表于 2009-11-26 17: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并问好!!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月 于 2009-11-26 13:47 发表
深刻但不枯燥。好文。


  感谢你的阅读和鼓励,致以问候。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1-26 13:28 发表
精彩深邃的随笔,蕴含深刻哲理。
拜读!问好!


  谢谢阅读评论和鼓励。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张默 于 2009-11-26 13:27 发表
三个片段都很精辟,富有哲理,深思!
学习!


   致谢并问好。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1-26 11:53 发表
先提起,下午来细读学习。


  盼指点。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11-26 08:29 发表
三个思考片段,各有千秋,头头是道,娓娓道来,别具一格,的确给我们启发不小。学习,收藏,问好朋友!
   有一小结未编辑好呀。


  谢谢文华鼓励。恭贺出书!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11-26 08:18 发表
一组随感,精彩篇章。学习


  谢谢。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26 07:37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谢谢。问好!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11-25 23:26 发表
这随笔,写得形象、深入,认识清晰、明了,有着感同身受的启示。


  感谢房子的评。很醒目。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09-11-25 22:18 发表
学习洒脱自如的随笔小品。


  问好川媚。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徐睿成 于 2009-11-25 19:35 发表
问好,欣赏了啊!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36 , Processed in 0.0614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