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36|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蒙山漫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33 编辑 <br /><br />
蒙山漫记

                                                                             【若荷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上午,空气一如往常地沉闷,热浪围裹得人难以喘息,我正生出到山深林密处避暑的念头,这时收到《当代文苑》副主编王良葆老师的邀请,到平邑县蒙山风景区参加省作家协会、省当代文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蒙山丽夏”文学笔会,于是在次日下午简单整理了几件行装,乘车赶往蒙山脚下的一个宾馆。到达宾馆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拎着简单的布包,我走进宾馆朝西的大门,院中,两排夹道而立的合欢树花开得正欢。
  
  早在来蒙山的前几天,便得知《散文百家》副主编王聚敏的也受主办方邀请,将千里迢迢从遥远的河北邢台赶来蒙山。除了王聚敏老师,参加笔会的文友熟悉的有好几个,更多的却是在网络上结识的,只接触过他们的作品,并且认真地拜读过,只是大家都未曾谋面过。就如我站在大厅里,有人那么认定地喊出了我的名字,寒喧过后却令我纳闷了半天,问几位文友,都说不认识那个穿红色上衣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最后还是在篝火晚会上知道,他原来是《沂蒙作家》杂志的主编李公顺先生。
  
  这样有趣的迷题真的是很多。乔忠延老师是山西临汾人,是我敬重的一位知名的作家,本以为他得说一口地道的山西话,谁知见面之后才发现他讲的是地道的普通话。凭着相貌,五十多岁的他给人的感觉是稳重,踏实,才德过人。曾在饭桌上问他,怎么看去这么年轻?他笑着对我说,是因为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怎样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后面的话我打住不问了。因为我想到,只要把烦扰情绪之事挡在心门之外,利益得失不放在心上,这便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吧。说到底,决定心态的应该是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人执着进取,胸怀宽广。
  
  黄昏来临的时候,人员基本到齐,简略开了个小会,吃过晚饭就是自由的时间,我选择了到附近山头上散步。傍晚的蒙山是绚烂的,到处是星光灯火,静谧异常。出了宾馆往北走,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微坡的路边美化了些沿道树,周围还有花草园,有它们作陪,行走在上面十分的惬意。蒙山不愧是花园式森林公园,它集观赏和休闲于一体,人到了这里后不由身心放松,享受一份失落已久的娴情逸致。在林荫深处的山坡上,依次建有民居式小院和房屋,看去古朴典雅,玲珑精致。跨进小院,大
门正对面修建着一个影壁,粉白墙面醒目地装饰着花卉、松竹的图案,同时上书“松鹤延年”、“喜鹊登梅”等等吉祥字样,给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院内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楼上端那对大红灯笼,就像农家逢喜事时燃放的彩灯,给人婉约的景致和古朴的情趣,这是蒙山风景区特有的别墅式客房,它用古老建筑的方式,安抚着游客的心。
  
  散步时相遇王聚敏老师和何春华,两位才华出众的作家,一位来自北方,一位来自风光旖旎的江南,我不知道他们面对蒙山的月夜会作出什么样的感慨来。只是面对两人好奇的询问,尽量解答,弥补此次导游空缺的遗憾。寂静的山林,晚风拂动,草木沙沙,树叶庞大的队伍摩挲出动听的音乐,在耳边一阵阵如歌如弦,温度比之热浪滔天的白日凉爽了许多。
  
  笔会的第二天是游览蒙山。吃过早饭,两辆蒙山旅游专车承载着我们驶向山去,瘦长的山路蜿蜒如蛇,不动声色地托举着我们一路向前,车窗外不时闪过一块块裸露的山岩,仿佛随时就有倾倒的危险,但当汽车过去,这才发现山岩原来离我们很远。
  
  我国的崇山峻岭之多数不胜数,但我仅去的除了安徽的黄山,陕西的华山,众称东岳的泰山之外,就是我们这里的蒙山了。我虽是个瘦弱的女子,却是历来不惧登山的。登山登的不仅是一种心境,一种心态,它还考验着登山者的体力和毅力。汽车接近山顶时,我们下了车,徒步往山顶走去,一路上,别说奇山异峰,青枝香木,就连一朵小小的野花,一只小小的昆虫,都成了摄像头下的精彩画面。更有兴致的文友,甚至对着一只蝉蛹恋恋不舍,翻来覆去地拍摄,那紧抱树枝的蝉蛹,也在好奇的目光下更显虎虎生威。田冰是来自江苏的一个小伙子,此次登山,先不看他那专注的神情,只看他手里闪闪发光的高级摄相机,就知道他有多么地专业。无论是多陡的山坡,只要发现花叶上有个小甲虫,他都把身体俯下去,俯下去,角度、光线地调试一番,以期抓拍到精彩瞬间。

  
  我们在山上忽东忽西地走着,不时闪过一帘瀑布,一处雕阑,一座山峰。峻岭层叠的蒙山,峡谷幽深,植被茂密,是水源滋生和涵养地,所以瀑布众多,站在山巅之上看去,那瀑布就像一股神力将那一帘水花收拢于怀,再散放开去,时而腾空飞旋,时而倒卷珠帘,直到珠玉散尽,没入峡谷,有人把蒙山流瀑引为仙境,其景甚为壮观。就在你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石栏便成了休息的好去处。刚刚在石凳坐定,对面一座山上,现出一只“万年的巨龟”,这是一座自然石体的造型,没有任何刀功雕琢的痕迹。在这深山老林久居,也许是它太寂寞了,于是它昂着头,仿佛聆听我们上山的脚步声。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那山峰之上,就有一位长须美髯、鹤发童颜的矍铄老人,一手紧握龙头拐杖,一手托起鲜红的寿桃,立于一面岩石之巅,那呤笑着的眼神,那略为俯瞰的姿势,细致入微的雕功錾法,使整个石雕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简直就是精美绝伦。尤其是那具有长寿象征的额头部分,突出如桃,仿佛显示出寿星不同凡响的智慧,让人联想起慈眉善目、仙风道骨这两个成语来。
  
  此雕像高达218米,宽198米,坐落在蒙山主峰西北侧的裸岩山体上,它是由中央美院设计、动用河北曲阳二百多名工匠,共用了三年的时间依山就势雕刻而成的,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那时蒙山森林公园正处于开发时期,按照4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的了高起点规划,多元化投入,全方位促销方针刚刚实施建设不久,便像揭开了它那美丽的面纱一样,以迤逦挺秀的自然风光吸引来穿流如织的游客,其中不乏国外内登界游方的敬贤礼士。寿星是天文上一颗恒星的名字,有史以来记载颇多,我们在年画里也经常看到这位寿神的慈祥形象。
  
  在老寿星的注目下,我们辞别了祥云笼罩的龟蒙顶,开始返程。尽管每个人的身上都汗流浃背,但心头没有累赘,没有负担,只有空谷清气在身边旋绕,只有花草树木在身边呼吸,它使我们更不舍得高山峡谷的静,不舍得青山密林的幽,不舍得骄阳之下的荫凉华盖,这更加使我增添了与世无争的心态。

  
  愈往山下走,树木愈显得更加浓密,景色掩映在丛林深处。回望身后,烟岚玉绕,将远近的山锁在一片祥蔼之中,好像山与山之间的廓影,逐渐让人看不太分明了。而我们前面的路,还仍然时而探出青翠的一角,仿佛要和我们挥手告别。而我却又想着,如果有一天烦闷了,何妨在这里居住下去,流连于林中泉边,每日里枕石漱流,抛俗世但求安心,过一种隐居山林的生活。在这里,我真佩服陶翁的勇气和选择。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热切地想寻求生命的价值与自由,我很难在尘世和桃源之间率意地做一次抉择。
  
  徒步下山的疲惫没有影响我一个人散步,没有影响我登上宾馆外面的一个又一个台阶,倒是光滑的鹅卵石院墙给我增添了许多的情趣。我在这山中小街上漫步,在密密的修竹中间穿行过去,为的是摘一枚黄栌的叶子,到一小片莲花的池塘边,摇一摇笨重的轳辘。会议安排在在三楼的会议室里,主席台上,平邑县宣传部、山东作协有关领导及来自各地的多位作家作了精彩的发言,王聚敏老师的散文情感论曾对我的启发很大,此次的发言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会议结束,晚上是篝火晚会,在宾馆的院外,摆了十几张餐桌,红红的篝火,在深红丝绒台布的映衬下,更显晚会的热闹气氛。大家一边喝酒,一边纷纷登台演出,在这热闹的场面下,一向淡然的我被深深感染,用热切激动的目光迎送着鲜花和掌声,
  
  笔会结束之后,我们去参观了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但见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各种动植物化石、矿石、奇石看得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这是全省唯一的、世界一流的博物馆,馆藏展品达20多万件,其中不少中国独有或者世界罕见的名贵的珍品,年代最久远的已有三亿五千万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和考古价值。除了各种晶石、恐龙化石及鱼类化石,馆内还收藏着一种叫“海百合”的化石,我开始时误认为它们是古时的荷花,后来才知道它们的名字叫“海百合”,这些海百合化石虽在地下沉睡了两亿多万年,但是看去却似乎仍然情态鲜活,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亿万年前的它们,被装入一个个精美的画框中,就像一幅幅“残荷”的挂屏,如果你不来这里观赏,你便不知道它们有多么令人爱怜。
  
  沉默了几天的时间,海百合终于让我有了拍照的欲望,在闪闪的摄影机下,仿佛它们不是一种生物的化石,而是一位位仙姿玉貌的花神。我想,亿万年前的它们,一定有着奇特的芳菲与容颜,不然,为何将我醉倒在如裙的花叶下面?它们是静止的,不会生长也不再会死亡,但它们分明又是活着的。我突然领悟了佛教对于生死的禅释,那就是追求和超越之说。眼前的海百合仿佛在告诉我,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生命本身的形神存在,那么就没有什么生死之忧。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朵花,我会珍惜眼前的阳光,然而我毕竟不是一朵花,我拽不住流水般逝去的日子,唯有在不停的奔波中寻找新的起点,在求索与变化中使生命得到永恒。在人生的路上,照亮他人,享受快乐,这才是我追求的有价值的人生。
  
  
  


60#
发表于 2009-12-4 1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26 15:35 发表
这次的“蒙山丽夏”文学笔会给作者留下了更多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光只是对美好景致的关注,还有对人生的诸多感悟。到附近山头上散步,傍晚的蒙山是绚烂的,到处是灯火星光,静谧异常,散步时相遇的两位作家,简 ...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9-11-30 12:06 发表
学习游记,邻略了蒙山风光。
生长在山区,自幼爱山,也喜爱游山和上山干活。
问好若荷。


问好问好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11-27 21:53 发表
         一次笔会就是一次文友相见的缘分,因为文字的桥梁,这样的际遇就有很多美好生发出来。本文以细腻、亲切的文笔,描写叙述了这样的经历见闻。体现出“在人生的路上,照亮他人,享受快乐”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


问好 琴
57#
发表于 2009-12-2 22:35 | 只看该作者
文思缜密,绵长有味。学习问好!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2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横塘凌波 于 2009-12-2 08:36 发表
本人就住在蒙山脚下的县城!欢迎若何老师到我们的家乡旅游!
j
是吗?有机会还会再去的。
55#
发表于 2009-12-2 08:36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就住在蒙山脚下的县城!欢迎若何老师到我们的家乡旅游!

[ 本帖最后由 横塘凌波 于 2009-12-2 08:38 编辑 ]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09-11-30 13:05 发表
赏读,漂亮文章。


谢谢,问好满圆老师!
53#
发表于 2009-12-1 1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26 15:35 发表
这次的“蒙山丽夏”文学笔会给作者留下了更多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光只是对美好景致的关注,还有对人生的诸多感悟。到附近山头上散步,傍晚的蒙山是绚烂的,到处是灯火星光,静谧异常,散步时相遇的两位作家,简 ...


年底写的材料较多,比较忙,回复晚了,见谅!好文好评一起学习! 问好!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1-30 11:28 发表
荷的文字是深入心灵的,荷风真是喜欢。总想成为你灵动文字的第一个拜读者,不过总还是晚了,那就送去更多的祝福和问候吧。


谢谢荷,字字看着就心暖呢,远握一下!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09-11-30 23:23 发表
漫记很难记呀,千头万绪的,但是你却把握得很到位~~~
学习!


是啊,所以一直没动笔,六月的笔会,现在才开始写。谢谢你阅读,祝冬安!
50#
发表于 2009-11-30 23:23 | 只看该作者
漫记很难记呀,千头万绪的,但是你却把握得很到位~~~
学习!
49#
发表于 2009-11-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羡慕若何老师的经历,更羡慕这优美动感的文章!!
欣赏学习!
问好!!
48#
发表于 2009-11-30 13:05 | 只看该作者
赏读,漂亮文章。
47#
发表于 2009-11-30 12: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游记,邻略了蒙山风光。
生长在山区,自幼爱山,也喜爱游山和上山干活。
问好若荷。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09-11-30 12:0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8:51 , Processed in 0.14084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