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6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震动的村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7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短篇小说)
  
    
  刘满园
  
  一
  
  那天是四月八,那天红瓦房人记得牢靠。四月间麦苗要出穗,望去,绿油油一片,风来,一浪又一浪。玉米刚出土,不足五寸长,正该松土间苗。相对来说,这是红瓦房人的农闲时节。大男小女,都出门打工去了。男人们大都奔了河南山西,女人们则去了上海或三亚。只要把玉米种上,剩下的农活,都是轻松些的,间个苗,上个肥,锄个草啊啥的,老人孩子就能对付过去。赶六月六割麦之前,两个多月百八十天,运气好点,还能足足挣一把回来。
  
  没想到,那天留守在家的红瓦房人,就迷迷瞪瞪地就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当时一声轰响,大地摇摆晃荡,山上飞石乱滚,尘土飞扬。村子里,屋顶瓦片叮当掉落,到处喊声四起,鸡飞狗叫。过后,人们在心惊肉跳中,看着满地的碎片,看着通天的屋顶,看着裂缝的墙体,看着倾斜的圈舍,全都慌了手脚。接下来,村民们彼此间开始了叙说,无休无止的叙说。三个一堆,五个一伙,描述着其实是共同的经历。这种重复,一直持续着。有人也想到,得赶紧给儿子儿媳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但是,停电了。接着,红瓦房的一切暂停了下来,人们就那么束手无策地等待着,等待着。
  
  红瓦房人喜欢谝闲传,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论农闲农忙,早早晚晚都会集中在村头,一座古旧的红瓦房场院边,没完没了地拉拉家常,有滋有味地说些闲话。这是红瓦房人的传统,也不知流传多少辈了。红瓦房的种种信息传播,种种是非制造,种种话题加减,都来自这儿。经历了地震,逃脱了灾难,不幸之中有万幸的红瓦房人,一点好心情都没有,可每天到这里说闲话的劲头却有增无减。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红瓦房没有一点动静。只是偶尔有从外面回来的人,带来一些信息。说地震中心在四川,中央领导都飞去了,部队也开进去了,特别是送去了无数救灾物资。红瓦房人听着听着,开始埋怨起来。咋就没人管我们哪,我们咋就没人管呀。人们这才想到,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村干部的声音了,好长时间了也没有听见吼着开个会啥的了。
  
  说到开会,鬼娃的爹先开了腔,开个屁呢,人家村支书早就喊着不干了。哟,怪不得村里啥动静没有,就是村干部没管事啊。年岁不大,还在上初中的六指也附和着。不成,得找他去。就是,出这么大的事,就没见着他出来,这咋行。人家不当干部了。谁说不当了,那叫占着茅坑不拉屎。接着,那天一起闲聊的左贵、胖子的娘,五全的女人,都愤愤不平,连小学生李小梅也说了句粗话。
  
  这样的话一般都长着腿,会很快跑到村支书李二丑的耳朵里去的。不过李二丑也不吱声,照样忙里忙外做他的生意。村里人就那样,也就说几句野话,放几声闲屁,不中听,也不顶用。这两天,他正忙着进货,进一批方便面,还有彩条布之类的抗震物品。赚钱,李二丑已经很在行。村里人过年,人家靠年货赚,村里人生病,人家靠医药赚。就算谁家死了人,人家卖鞭炮,卖烧纸也能及时赚一笔。这回遇着大灾情,肯定更加有利可图。
  
  李二丑是红瓦房的权贵,有钱有势。背地里人人憎恨,当面可没有人说过半个不字。首先,李二丑上过几天卫校,会瞧个病啥的。居家过日子,有老有小地,谁还没有个头痛脑热啊,迟早也有求得着人家的时候。这种人,就算不当支书,也得罪不得呀。再说,李二丑那支书好歹还在职呢,啥时候想当,不就又当开了。看着吧,红瓦房的事,还得人家说了算。村里人各人打着各人的算盘,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考虑事情毕竟周全。大家就商量,不要说那些风凉话了,还是找几个跟他合得来的人,去求求人家,赶紧先把灾情报上去是正事。
  
  李二丑念完初中就自费上了卫校,毕业在村里办起门诊,同时还办个日用百杂门市部。当初全靠贷款,可几年经营下来,就有了赢余。此后,李二丑说话办事的姿态和口气就变了。说起来,他还是靠着村里人起的家,发的财。可这人一旦有了钱,就忘了本,哪里还拿村里人当回事。有钱能使鬼推磨呀,往后,李二丑腰杆就硬朗起来,手眼也通天了。
  
  七八年前,乡里提倡干部年轻化,红瓦房也跟着换届改选。也不知人家背地里都搞的啥名堂,平时人们恨之入骨的李二丑,画票那天,却是众口一词,众望所归。可顺利当选村支书的李二丑,却一点也不着调,干脆不干工作,还是一心一意做他的生意。这做惯了生意的人,一切都唯利是图,李二丑就是那种典型的有利就靠前,有事就躲远的干部。村民们也后悔选错了人,但有话都在背地里呱唧呱唧,当面屁都不敢放一个。这年月谁愿得罪人,谁也不会出头露面当炮手。红瓦房人只好将错就错,将就凑合。
  
  算起来,红瓦房可不是个落后村,前些年一直是乡里的先进呢。那时候村支书是李贵喜,那时村上的工作繁杂,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计划生育,无论是综合治理,还是税费收缴,年年都得奖。换届往后,乡上干部到红瓦房来都不来。干啥来,人家翻山越岭,流一身臭汗来了,连个肚子都混不饱,谁犯那个傻呀。为此,红瓦房人要想通路,通电,通水,想都不敢想。村里人人知道,这事都是小气鬼李二丑李支书害的。是他,一毛不拔,惜钱如命,连饭都舍不得叫人多吃一碗,得罪了乡上的同志,耽误了红瓦房的基础建设。为此,人们从心底里看不起他。也怪,人穷了还大方些,穷大方嘛。有钱就变质了,越有钱越小气。富人都是说大话使小钱的主,最后就走向为富无德,甚至变得为富不仁起来。
  
  前些年,红瓦房周边的一些村社,全都优先修了路,通了电,架了水,只有红瓦房还在凉拌着。比起来,红瓦房的条件还要领先一些。一来红瓦房上山不高,坡度不大,修路架电投入不多。引水还有丰富的水源,省工也省料。二来红瓦房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办事底气足,群众基础牢。可这种好事,红瓦房人就是沾不上边。有人跑乡上咨询,说,红瓦房提前没报来,没有列上项。当时,全村人对李二丑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全县普及平茬,太阳才照耀红瓦房。可施工时,李二丑不但不领头挂帅,积极配合,还在村里说些不着调的话。说是自己算定迟早要通,老早就没想着去跑,给大家省下一笔不小的集资费,大家伙还该感谢他李某人。这话出口时,几个年轻人就悄悄捏紧着拳头。还听说,施工人员在他家吃了几顿便饭,他都折成价,叫村民分摊了。
  
  至于李二丑为啥不想当村支书,村民们说法不同。一说李二丑去年私吞五保户李社社供养费的事,叫人家亲戚查出了猫腻,他掩饰不过,给人家作了退赔。还有,他占用村里粮食直补增加额的事,有人上访反映,新来的乡党委王书记当着全乡干部的面,狠狠刮了他一顿,弄得他很没面子,好长时间没出门。这村支书,他不好意思再当下去。还有人说,李二丑那是爱勾搭女人害的,他沾惹过的那几个女人的男人,都想生吞活剥了他,早就在给他寻事着哩。他要再当下去,除非别惹着那几家,一点不对劲,就会被打折了腿。这村官,他没办法往下当了,算是当到头了。
  
  二
  
  余震一直继续着,白天,夜里,没有任何规律。你精心提防着,却不震,你想着可能不会有了,却震了。四月八那天的情景,红瓦房人一辈子都忘不掉。至今,人们总是有种天摇地晃的感觉,总是心有余悸。震后,大家在自家屋子里不敢睡了,纷纷到李二丑的门市部里购置材料,开始扎建简易帐篷。村民们一家看一家的样子,别人做什么就紧紧跟着,学着,保证大众化,做到步调一致。
  
  可这事还不好弄,要扎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帐篷,真不容易。要有支架,要有篷布,还要有遮挡,需要许多材料,还得选个好地界,要空旷,要平整,要安全。再说,村里大多是老人孩子,拾掇起来也不利索。有些人家,好长时间过去,才扎建起来,看着还很不像回事。红瓦房人向来爱攀比,弄个啥事,总要跟别人比长量短。就这避个难,扎个烂帐篷子,也要论论谁谁家的好,谁谁家的难看。那些天躲地震,大家还逍遥,就都改窜门子为窜帐蓬了。
  
  这回,算六指家,左贵家扎得好,到底人家祖辈会个木匠手艺,随便弄个啥,就是有鼻子有眼。可是比来比去,最后发现,仍然是李二丑家的帐篷最好,上档次,可那不是扎出来的。那是一顶现成的军用帐篷,崭新的,深绿色的,有门有窗,宽敞明亮。也不知人家从哪儿弄来的,问问,人家只是诡秘地笑一笑。李二丑家那顶帐篷,令红瓦房人羡慕了好长时间。其实人家压根就用不着帐篷,那刚刚修好的三层小洋楼,地震一点也没震着。
  
  大家这样评论着,对比着,也还在等待着。地震过去都十多天了,村上乡上还是不见一个人影。不久,村里好多在外面读书的学生回来了,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了新闻,也都急急忙忙返了乡。红瓦房灾情这样大,乡村干部竟然无动于衷,横竖没人过问一下,他们很是惊奇。这回的大地震,举国震动,世界震憾,全国全世界人民都在奉献爱心,关怀灾区。可就在重灾区,就在红瓦房,却十分平静,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只是整个村庄一片狼藉,到处是断壁危垣,到处是瓦砾遍地。
  
  李朝阳也是及早返回红瓦房的年轻人,他前脚进门,后脚就要去找李二丑,质问他为啥不管红瓦房人的死活。他老子李贵喜,媳妇刘巧巧全吓坏了,好说歹说,他才暂时安静下来。奇怪的是,村里的年轻人都闻讯而来,说正在等李朝阳回来,这回要把李二丑的病治一治,要叫他下台,不吃凉粉腾板凳。李贵喜看着这帮吃了火药的年轻人,隐隐中觉得,闹不好,红瓦房要出事,出大事。
  
  更为奇怪的是,就在那天,李二丑开始在村里走动了,还带着文书四明。李二丑叫四明把各家各户的情况摸个底,登个记,要给乡里上报灾情。过后有人透露,李二丑在另一个镇上当副乡长的小舅子,那两天来过红瓦房,给李二丑出了啥主意,有可能说过,有灾有难时,当个村官还能沾点光得些好处的话吧。再说,好歹不能叫人赶下台,有人赶,更要当着。这样,李二丑才主动搞起工作来了。
  
  可李二丑这一路下来,却惹得好些人家不高兴。遇着灾,遭了难,大家都指盼着政府的救济,都爱听别人说自己灾情重,损失多。可李二丑每到一户人家,张嘴就是好的好的这个口头禅,人家就不爱听,不高兴,怕他这样说了,这样报上去,不就坏了事。有几个心里搁不住事的户主,当场就跟他争吵了起来,弄得他没法下台。多亏四明给他圆场,说摸底归摸底,上报归上报,到时给你们把数字报高点,不就得了?
  
  到了李朝阳家,三言两语,说吵就吵了起来。当时一帮年轻人都在场,周围的村民也围拢来,你一言我一语,质问李二丑为啥不给群众办事,为啥不报灾情,还有的趁机发泄,说些陈谷子烂米的事。那些年轻人,对他意见多了去了。眼看要把事情闹大,朝阳的爹,老支书李贵喜才及时出面,稳住了事态。老人狠狠地挖了朝阳一眼,说:滚!朝阳只好气冲冲的跑出了院子。
  
  看在老支书的面子上,几个年轻人也不再言语。老人深情地对大家说,地震是天灾,人所不愿,在劫难逃。大家都不要性急,灾情他二丑给你们上报,尽量争取上级政府的救助。目前我们可要团结起来,共同抗震救灾,不能窝里斗,你们说是不是,啊。回头他又看着李二丑,李支书,你说呢?李二丑赶紧点点头,嘴里还懦懦着,好的好的。
  
  李贵喜也想不通,心说,这个娃娃到底咋回事,在这样的关口,还敢跟群众搞摩擦,不是自找没趣嘛。要是不当了,也干脆利落些。要当,就把大家的事办好。回头,老人还劝说那些年轻人,该干啥干啥去,把房上掉落了的瓦片盖一盖,把该砌的墙砌一砌,夏天来了,害怕暴雨袭击,还有蛇蝎什么的。光等政府照顾,也不行,看来这回灾情面大,政府也可能一时顾不过来……
  
  早上在朝阳家这一闹过,李二丑又装模作样查看了10多户人家,他总结前面的教训,群众说啥,先应承着,这样就顺利些,工作进展也快。可下午到了五全家,本来厢房上下四间,李二丑硬要算两间,才争辩了几句,五全就给了李二丑两嘴巴。李二丑当时就懵了,等两道火星闪过,李二丑就像饿狗扑食一样,扑向五全,连撕带打起来。两个人立刻就扭在一起,四明和五全的女人,死掰硬扯也拉不开,只一会儿,两个人就弄得满头满脸血淋淋的。五全的女人看着势头不对,这才站在院墙口,大喊,快来人呀,要出人命了!
  
  人命倒没出,可这一架打得又惨忍又可笑,五全把李二丑的一只耳朵,活生生咬了下来。五全也受了伤,脸上手上到处是血。李二丑的女人进门就扯着嗓子乱骂,又骂李二丑,又骂五全,好像还在骂五全的女人。赶来的亲房邻居,一个个吓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得亏朝阳赶来,才喊,快往乡医院送,迟了就不好弄了。早上还喊着要打李二丑的胖子,鬼娃,都有车,没人提说,就飞也似的跑去开了过来。
  
  还好,大家急匆匆把李二丑弄到乡卫生院,值班的正好是张院长,他看着李二丑还在呼呼冒血的耳根,问,耳朵呢?大家不知如何回答,这不,正因为耳朵没了,才找您治疗啊。快找去,回去找掉了的耳朵去,再迟点就接不上,快!朝阳好像明白了,拉着鬼娃就往回跑。一路上,朝阳不停地给家里打电话,叫在五全家的人,全部出动找二丑的耳朵,大家心要细,眼要亮,还要快。过一两分钟,他又打回去,找到了么?对方说,没有,找遍了,没有。
  
  李朝阳虽然着急,可几乎不报希望了。当时,那么多人踩了半天,能找着才怪事呢。一言不发专心开车的鬼娃突然说,叫在五全的身上找。朝阳就这样打了电话,一会儿,那边回过来,说找到了,在五全的衣领里面。朝阳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朝鬼娃伸了个大拇指。
  
  好在年轻人们忙得快,李二丑的耳朵最终还是接上了,手术很成功。等到二丑从手术台上安全下来,朝阳突然就哈哈大笑起来,而且一笑就没完没了,鬼娃还有几个村里人,想了想,也放声大笑起来,就连二丑的女人,张院长也跟着笑了。朝阳说,他早就想笑了,可那阵忙着,没有时间笑,这阵闲了,要好好笑笑。笑一阵,他们瞅瞅还在昏迷中的李二丑,看看李二丑刚刚包扎好的耳部,又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连续笑上一阵子。
  
  三
  
  红瓦房村支书叫人咬掉耳朵的事,很快就传开了。起初,人们是以笑谈为目的的,这事别说还没有听说过,还有那回头找耳朵的过程,也好笑。人们就想,如果当时掉落下来,正好有只鸡,有只猫或狗在那儿,叼走或吞掉咋办,那李二丑不就成为李一朵了。更进一步,有人就说,咬人家耳朵那五全还是五不全,心还是毒啊,活脱脱把人耳朵咬下一只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往深里说,这两家或许有杀父夺妻之恨吧,咋就打架打得那样经典哪。最后,也有人说,也许李二丑平常为人处事太过头了,太张扬了,常常拿事不当事,拿人不当人,要不,谁咬掉他耳朵做啥,炒菜呀?
  
  故事也传到了乡政府,乡上干部对二丑本来就没有好感,乍一听到这事,还很痛快地笑话了两天。这样的事,还真少见,比较搞笑。后来王书记还是觉着不对,毕竟李二丑那是在开展工作,在抗震救灾,作为一方党委政府还是应当给予支持。于是,王书记就在百忙之中带着尹乡长,安排张秘书买些补品水果,到医院去把李二丑看望了一下,也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可李二丑绝不是省油的灯,他暗想,这回逮着机会,要好好治治五全的病,也给李朝阳一伙一点颜色看看,好好出口恶气,压压他们的嚣张气焰。当着书记乡长的面,李二丑就添油加醋,把五全描述成钉子户,难缠户,举报他平时在村里胡作非为,这回要是不拷上一铐子,将来这个村就没治了,他这支书也当不下去。说着说着,竟然带着病痛,双膝跪在了病床上。王书记尹乡长看到他这样,从心底里反感恶心,一甩袖子走人了。过去好一阵,人家都走远了,李二丑还那么傻傻的跪着。
  
  红瓦房人平时嘴硬,一旦真的出了事,都还是很有同情心,大家都觉着那五全下嘴也太狠了些。此刻,人们的心理天平,却鬼使神差的倒向了李二丑这边,当然,也没人指责五全的不是。好像那咬是应该的,可得轻一些。全村人都知道,李二丑跟李五全是一个太爷的重孙,两家关系一直不错,一家当一家是指甲底下的肉。可这好来好去,结果五全就弄了顶绿帽子戴上了,两家才生分起来。像李二丑这种见谁爱谁的色狼,教训教训也好,可也不能往人要紧处下口呀,最少也不能把人家耳朵咬下来啊。
  
  把李二丑弄到医院去那天,按照大家的意思,五全也喊着头痛肚子痛,就请了大夫在家里打吊针,没有别人的时候,老婆说,就算装也要装几天,以备将来二丑扯皮找事。可这样打了几天,五全死活不干了。说,以后随他怎么整去,反正我没事,再不打那狗屎吊针了。
  
  不久,乡上给了红瓦房一车救灾物资,有面粉,大米,清油,方便面,还有些彩条布。乡上的意思是优先分配重灾户,特困户,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生活困难。还有就是缓解一下干群关系,正当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要节外生枝,乱上添乱。可是,红瓦房人的生活,也就有一两户困难些,多数人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说灾情,全村上下,一摸一样。要说有轻有重的话,就是房子越多,灾情越大。可是房子越多,那家庭经济不就越好嘛。这不,救灾物资有了,却无法分配。四明是老虎吃天爷没法下爪的,村长还在外面打工,只有等李二丑回来再定。
  
  听说有这样的好事,红瓦房自然就又一次热闹起来。人们都在翘首以待,眼巴巴等待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好像政府给的米面吃起来会香甜一些。其实大家都是一种心理平衡,别人都能享有,都能得到救助,难道我们是后娘养的。要不然,红瓦房人是不差这点物资的。还有的人等着不耐烦,就把电话打给李二丑,打给乡政府,打给县政府询问。可李二丑以养病为名,就是不放话。四明知道群众的情绪很大,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害怕又闹出什么事来,就几次去了乡卫生院。可是,李二丑高低不提这茬,四明提起来,他就假装睡着了。
  
  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在责怪五全,要不是他那么不稳当,惹事生非,红瓦房有多少救灾物资都分配到群众手里了。冒冒失失的李朝阳,又要出头露面,去找李二丑说事。还是他爹劝阻了他,对他说,朝阳啊,最近可要老实点,别乱来,往后你看着,红瓦房还有事,千万别赶那个热闹。事实确实如此,李二丑迟迟不分配那批物资,明显就是给乡党委政府叫将。李二丑心说,我抗震救灾搞工作,被人打成这样,你们眼睁睁看着不管,那就再把事情给闹大些,看你们管不管?
  
  果然,不出三天,红瓦房又出事了。
  
  而且,这回的事出大了。红瓦房群众哄抢救灾物资,县公安局数十个警察连夜出动,把十七八个哄抢者抓走了。按说,这事的确不小,这罪名抓多少都应当。抓进去的人里头,就有五全、左贵、胖子、李社社这些,大多是平时爱跟李二丑为难叫劲的人,还好没有李朝阳。一时间,全县轰动。很快,县上主要领导有了批示,县乡联合调查组进驻红瓦房。于是包括五全咬掉村支书耳朵的事,也一并进入调查范围。
  
  一夜之间,红瓦房出了名了,也成为众矢之的。可红瓦房人觉得这事蹊跷,到底抢没抢救灾物资,他们自己十分清楚。
  
  那天,好像是有人传话,叫村里人都来领物资。大家有前有后,都去了村委办公室,可那里没有一个村干部,不像要分配什么的样子。一些有事的人,就离开了。个别闲着没事的,一直在那儿等侯。可是等到中午,还是没有消息,好多人才散。下午又有人吵着去领,人们又去等候。等了半天,四明才磨磨蹭蹭地来了,给群众解释说,乡上分给我们的救灾物资,还没有全部运回来。村委会决定把运回来的一小部分,先分给困难户。而后四明就在那里念了一串名字,人们这一听才明白,哪里是什么困难户呀,都是李二丑的亲戚,和一些跟他相好的人家。
  
  群众当时就有议论了,怎么会这样,也太过分了。还是没有给揍好,这不是明显腐败吗。简直是欺负人。就是任人唯亲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着牢骚。李二丑的弟弟李三丑,因为排行老三,平常大家都叫他老三。老三听着这些议论,自然很不服气。都别他娘的放狗臭屁了,有本事你把这米面抢了去。他抬高嗓门,吼了这么一句,像是在故意刺激大家。
  
  左贵性急,听着这话,腾地站了起来,说,老三,狗仗人势啊,你妈才拉狗屎放狗屁呢,你们这跟抢有啥两样?左贵,你才吃了几天饱饭啊,敢骂人?有本事你抢啊,抢啊。老三明明在挑衅,可那左贵是硬气人,就是不会转弯,反而亮开嗓门喊起来,抢就抢,你吃得这米面,老子也吃得。
  
  这边骂着,旁边乱纷纷的群众也不清楚情况,本来就愤愤不平,一听说抢,就都动了手了,一小卡车米面,立刻被在场的一些人一抢而空。其实念到名单等着领的,还有抱打不平骂仗的,都两手空空。不过,抢了米面在手的人,谁也没有离去,都在看风向,等事态的发展。
  
  老三就像是早就准备好了,正在等待这个情况出现一样,立刻拨通了手机,大声叫着,抢了,抢了,真抢了。就是那几个坏蛋弄的,没有朝阳,有五全,对,有,都有,也有。在旁的人都知道,老三那是给李二丑告状呢。打过电话,老三就像完成了重大使命似地,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跟他一伙的几个人也都溜了。
  
  老支书李贵喜那天也在场,他看着这场面,觉得丢人,太丢人了,要是传出去,红瓦房人的名声就臭了。再说,现在正是特别时期,绝对不能出这个风头,不能耍这个二百五。要真抢了政府给的救灾物资,犯的可是天大的王法,非坐几年牢不可啊。还有,今天这事不对劲,大家不要不疼的指头往磨眼里戳,没事找事。老支书到底是老支书,拿事就是拿得准。而且,这个场,只有他能够收得了。老支书把刚才想到的话讲了一遍,说,咱们红瓦房人不缺一袋面,一袋米,这个事绝对不能干,大家都把面粉,大米放回去,四明负责收好,点好数。请相信我这回,拜托大家了。
  
  有人带头,大家就把一袋袋米面如数放下了。
  
  四
  
  红瓦房那天夜里突击抓人,第二天,李二丑就出院了。村里去了好多人,场面很大,很气派。那天的李二丑也格外精神,眉开眼笑,看着不像个出院的病人,倒像是个得意的新郎官。无论跟院长大夫告别,还是跟村里来接他的人打招呼,都是一口一个好的好的,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按说,村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作为村支书,应当自我反思,问心有愧,可他连想也没有这么想。相反,还在暗自庆幸自己的胜利。哼,想跟我掰手劲,没门。你能咬掉我耳朵,我能把你送进监狱。哼,哼哼,哈哈哈。
  
  车到红瓦房村口的时候,村里鞭炮齐鸣,是李二丑的亲房相好在表示欢迎。他这样高兴,张扬,炫耀,一部分人却在后面撇嘴,还有那些亲人被不明不白抓走的人家,全都在人前人后咒骂着,那话要都难听有多难听。随着李二丑的出院,人们给他的那点可怜的同情,也就自然消除了。特别是他那个鞭炮,放得十分可恶,那明明就是幸灾乐祸嘛。红瓦房人古来就没人这样弄过,一般红白喜事才放炮,他这到底算不算喜事,算白事还是算红事?他跟人打架住院出院,有啥好招摇的,这不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自己诅咒自己嘛。
  
  这还不够,李二丑在村里大摆筵席,进行庆祝。表面上,说是感谢前前后后为他操心的亲友群众,实际上,他在明目张胆显摆自己,抖着威风。这事,连他爹都看着别捏。老人劝说他,赶紧把叫人家抓了的人,给帮着往回弄,这回正是你二丑显能耐的时候,为人的时候。李二丑嘴上应承着,心说,我去找,哼,下辈子吧。
  
  筵席上,也有使李二丑难看的时候,那些跟他同辈的男女,喝二两,都要拨弄着看看他的耳朵长的好不好,跟原装的有没有区别。他这伤疤是好了,可疼忘不了。有人念叨,他就来气。也还有边喝边问那抓人的事的,说公安局怎么不问青红皂白,胡乱抓人哪。五全当天现场根本就没去,在家呆着,怎么也给抓了?莫不是你李二丑公报私仇吧。逢着这时候,李二丑就很不高兴,落下脸来。还有那些上点年纪喝高了酒的人,都来了兴致,就说,人家都把米面留下了,怎么还要抓人?
  
  李二丑也隐约觉得,这回的事情弄得不彻底,不利落。可他嘴上说,只要出手抢,就是犯法,就是破坏抗震救灾,是不是,啊。话虽这样说,心中有鬼的李二丑还是感觉到,群众对他的不信任。筵席摆过,李二丑还莫名其妙的消停了几天,假仁假意地四处打电话,询问被抓的人的情况。
  
  随后,李二丑计划尽快把那批救灾物资分配下去,对群众对乡上都是个交代,为了不再招惹群众,他打算实行平均主义,家家有份,不偏不倚,谁也不得罪。他知道,要是把工作做细,一户跟一户的灾情绝对是不一样的,还有家庭基础不同,受灾后困难程度就不一样。村里,还有个别五保户贫困户,吃不起饭。还有三两户,扎不起个简易帐篷。但是,要对他们进行甄别,不同对待,得了实惠的群众高兴,得不到利益的自然气恨,这事永远也别想弄好。
  
  采取平均的办法,本来是不允许的,但要想平稳,只有这样。红瓦房人跟更多的农民一样,平均分配的观念还是深入骨髓的,尤其是政府的这种救济,一点也不能马虎。李二丑是不敢光考虑困难户的,他们兴不起风浪。他对红瓦房人的肠肠肚肚都是清楚的,谁家想什么,谁不能得罪,谁只是吵吵,谁真会坏事,都了如指掌。不过总体来说,群众是一盘散沙,只要别叫他们凝结在一起,是成不了气候的。但在这种时候,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往往会拧成一股绳,不能对着干。这样想着,他甚至有些后悔,图一时的痛快,抓了那么多人。人家迟早会回来的,到时候,见着面,还是不好意思。
  
  这样想着,李二丑决定原谅五全了。他原打算,出院后要好好治治他,要叫他负担他的全部医药费用,还要加上误工费,营养费,叫他赔偿自己住院二十多天的所有损失,好好掏一笔钱。可是现在,他打算放弃,好歹还沾亲带故呢。只要叫他尝尝看守所的滋味,晓得我二丑不是好惹的,就足够了。其实在李二丑内心里,最可恶的是李朝阳,整个红瓦房,最跟他过不去的,就是这家伙。
  
  李二丑跟李朝阳是同龄人,从小一起上学,一起长大,关系也铁。李朝阳上的高中,毕业后高考落榜,就开始打工挣钱,当时算是村里最先富起来的年轻人。可娶了个邻村的姑娘刘巧巧,偏偏是李二丑的卫校同学。李二丑上卫校时就已经结了婚,对男女之事懂得早,听说那时候就爱跟刘巧巧套近乎,不过刘巧巧根本就不把他往眼里剐。后来刘巧巧嫁到红瓦房,李二丑贼心不死,还时常骚扰。
  
  李朝阳那时已经开始在外面承包工程,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加上刘巧巧刚生过孩子,身子弱,这儿那儿都不利落,自然就要找李二丑诊治。大夫跟病人常常是零距离接触,还要问长问短,这样一来二去,事情就闹复杂了。
  
  李朝阳何许人也,那时候正年轻气盛,能默不做声原谅他李二丑吗。那时村里一帮年轻人,啥事都围着李朝阳转,对李朝阳言听计从。有一段时间,李二丑只要晚上出诊,就会被人扒光了衣服,嘴里塞着裤衩子,捆在村头的老柿子树底下,冻得死去活来。
  
  这还不算,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吃紧,李二丑的女人刚生了二胎,正是结扎对象。可不知李朝阳怎么买通的,经乡卫生院检查,李二丑的女人全身是病,不能做结扎手术,怎么办,男扎吧。当时的政策是宁可增添一座坟,也不多生一个人,谁也不敢犟。再说,也不能不顾女人的身子呀,李二丑只好同意。可等人家笑嘻嘻地给他做完手术,他立刻就明白是谁害了他。全乡这样男扎的,也不是没有一例,李二丑恨死了李朝阳。但也拿人家没有办法,再说那段时间李二丑当支书的爹正好到县党校学习去了,是李二丑伙同村长李狗娃搞的这样缺德的事。
  
  对于男人来说,那是一种耻辱,奇耻大辱。
  
  此后两家就生分了,表面上说句客气话,背地里势不两立。就连刘巧巧也觉得这事有点过分,可她哪里还敢开腔说话,其实李二丑跟她到底有没有事,她还不知道啊。随后,刘巧巧对天起誓,给李朝阳说,其实李二丑跟她啥事没有,除了看病摸个脉象,见面开个玩笑,连她的乳房都没有摸过。后来,李朝阳反复在巧巧那里证实之后,才觉得对不住人家,才慢慢对他好起来。这是后话。
  
  当时的李二丑把李朝阳八辈祖宗都骂尽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吓死决心,要当个村官,要报仇雪恨。在男女之事上,李二丑好像有些变态,男扎后反而更厉害,看见年轻妇女就想上。其实后来李二丑跟刘巧巧反而有些不明不白起来,而且关系十分隐秘,李朝阳好像一点也没有察觉。也许是刘巧巧觉得先前对不住他,也许是村里妇女们都说李二丑能行得很,想试试,也许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也就看透了看开了。
  
  李二丑刚当上村支书那阵,李朝阳还是为难了他好一阵子。李二丑卖药,朝阳鼓动年轻人说他的药是假的,李二丑进点货,就说人家的价格太高,害得人家做不成生意。李二丑召集开个会,一帮小年轻现场捣乱,弄得李二丑没有一点威信。为这事,老支书李国喜没少收拾李朝阳。李二丑也曾多次要整治李朝阳,但始终找不到适当的机会,这回,又叫李朝阳漏掉了。
  
  五
  
  出事头一天,李朝阳领着儿子去了县城。最近几年,学生择校成了红瓦房人的时尚,家里条件稍好一些,都花点钱,把娃娃转到县里、市里上学去了,连上小学都择校。也有到外省市县上的,花钱更多。李二丑的两个姑娘,就在四川绵阳念初中。大地震之后,李朝阳儿子上小学的教学楼和宿舍都成了危房,学校干脆放了一月假,一来保证安全,二来突击搭建活动板房。这两天,学校通知上课,李朝阳就开车送儿子来了,顺便还带着别人家的两孩子。
  
  五全一帮被抓的事,是五全的女人晚上电话告诉他的,叫他想办法去看看。李朝阳一听,就知道这事又是李二丑的杰作。他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干这样缺德的事,天生就很在行,这明明就是报复嘛。李朝阳连忙四处打听,可夜深了,寻谁谁关机。过后,他爹也把电话打过来,说了事情的经过,结果。
  
  李朝阳有个高中同学在县公安局当副局长,可是多年没有联系过。这回,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一问,人家说得很严重,说这是什么节骨眼上,竟敢公开哄抢救灾物资,胆大包天啊,县上正在抓这样的典型呢。李朝阳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同学的口气才有些松动,还把他领到局长跟前,详细汇报了。局长一听,拍案而起,骂了一声,混账东西!下了李朝阳一跳。
  
  随后,局长向他招招手,说,不是骂你,我是骂你们那啥支书,报案时说得有情有理,还发誓赌咒,我想着他毕竟是个村干部,不会乱来,才向县上领导作了汇报,是领导同意我们抓人的,这回好,把我们都折腾进去了。你叫什么名字,那副局长替他说了。局长说,李朝阳同志,你把你说的情况写下来,我再给领导汇报,争取主动。当然了,你说的情况我们还要调查。李朝阳说,想看看乡亲们行不?局长说,暂时不行,我们会处理好的,你回吧。
  
  下午,那个副局长给李朝阳回电话,说局长已经把情况汇报上去了,调查组很快就会下来。另外,抓来的村民暂时集中在县党校,没有关在看守所,你放心回去吧。李朝阳还是不放心,又往县党校跑了一趟,虽然没有见到五全他们,却证实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
  
  李朝阳还没有回到红瓦房之前,就在李二丑大摆筵席那两天,调查组就到了,因为事情牵扯到村干部,调查基本上是秘密进行的。乡上也来得有干部,从村里找了一些正派人,了解了一些情况。调查组看了四明锁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的米面,确实跟乡上运出去的数量和品牌一致。乡上干部还跟四明对了一些其他账目,问了乡上前几批分发的少量物资,重点是帐篷和彩条布,具体是怎么发放的,群众有没有反映啥问题。可是,这事连四明也不知道,来的同志就叹了口气。
  
  调查组来过的消息传开的时候,红瓦房被抓去的十几个人回来了,是县上派了辆面包车,县政法委副书记亲自带队送回来的。县上领导说了,这些村民不仅没有犯错误,而且值得表扬,尤其是那个老支书。临走的时候,李朝阳带头放了一窜鞭炮,那十几家村民也都放了,噼噼啪啪响了半天,欢送县上来的领导。
  
  李二丑早就知道消息了,因为没人给他打招呼,他也没好意思出面。事情变成这样,他早就预感到了,多少也有些后悔。后悔当初做事马虎,真是指屁吹不着火啊,靠老三办事,竟把他弄得这样狼狈。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种地步,责怪他又有什么意思,就顺其自然吧。反正当不当村干部,他也不在乎了,只是在任的时候,没有收拾收拾李朝阳,是他的遗憾,太遗憾了。他想,反正祖祖辈辈在一个村子里,或许还有机会,等着吧。
  
  红瓦房人还那么一如既往,还是有事没事要到红瓦房场院边,聊天谝闲传。地震以来,红瓦房闹的这些事情,都是人们闲聊的话题。一段时间,大家说起李二丑,还是愤愤不平。那么有钱,还是见钱眼开,连村里人一点救灾物资,都要贪占。大家现在才弄明白,那顶军用帐篷是怎么回事了。还有,他卖给村民们的方便面和彩条布,一部分竟然是县乡调来的救灾物资,真是心黑叶子麻呀,这样断子绝孙的事,他都干得出来,也太狼心狗肺了。
  
  关于李二丑要免职的话题也在流传着,人人都有眉有眼的估摸着将来的干部人选。有人说要等李狗娃回来当支书,李朝阳就是村长候选人。有人说狗娃也早就不想干了,可能李朝阳就直接当了支书了。也有人说,人家李朝阳才不当那破干部呢,人家当老板呢。还有人说,谁当都一样,都没有好下场,红瓦房的事不好办,红瓦房的人不好惹。还有人冷不丁冒一句,嗨,这世道,说不定还是人家李二丑呢。
  
  眼看李二丑走了下坡路,慢慢地,村里人又开始有些心软了,大家甚至想到李二丑救死扶伤的许多好来。那年,鬼娃的爹滚下山崖,不是抢救及时,都死了10年了。5年前,左贵的女人难产,大人孩子危在旦夕,要是没有李二丑,送到乡卫生院就迟了。还有那李六指,李小梅,等等等等,村里人那个不是人家李二丑在关键时候救治过的,大人娃娃都应当对人家感谢才对呀。
  
  好长时间,对李二丑到底如何处理,也没有个说法。乡上干部都在忙着灾后重建,红瓦房的事还是没人管,需要报个材料什么的,就只有四明撑着。乡上再给救灾物资,也就平均分配,少了,分配不足,就等下一次顺补。这样还好,也再没有是非了,人们都开始干各人的事情。好长一段时间,人们也很少提起李二丑。大家早晚到红瓦房场院边来,就有些无聊,坐着,也没有啥意思。慢慢地,再没有什么热闹可赶,好些人就不再来了。
  
  有那么一次,乡上分给红瓦房两箱方便面,只有60盒,红瓦房149户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分配。有人给四名出了个主意,让四明通知全村群众开会,把那方便面煮一锅,来参加会议的,连汤带水一人一碗,现场吃了了事。四明照做了,那天来了不少人,还以为有什么灾后重建的新政策,一听为这事,大家都笑着离开了。一锅方便面,四明家的猪吃了好几顿。
  
  就这个事,大家又褒贬不一的聊了几天,才重新平静下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22:26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朋友,你弄错了吧。把你这么好的文章赶紧贴上去吧。我已经读了,拜读,学习。
34#
发表于 2009-12-7 21:41 | 只看该作者
勿忘历史--汉人要警惕!
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想一想,当年这里的人口总数不过 七八百万,被杀了五百多万,这是一种怎样的惺风血雨的景 象。据路伟东研究,临潼县1861年的人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口是26万。临潼县志载, “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人而幸免。”也就是说,不仅杀光了原来的人口,也杀光了这七年新生的 孩子。

  据富平县志载,咸丰五年(1855),全县有46579户,254257人。到光绪二年
(1876)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和人数都减少了一半。如果考虑到1
869年之后的新增人口,估计1862--1869七年间回民杀了60%的富平县人。

  据三原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三原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民起义加之光绪年间
两次瘟疫和大旱,三原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民起义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
百余村俱残破,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据路伟东资料,回民起义前的1861年,高陵县人口6.9万人。高陵县志记载,
“同治三年(1864),县内人口锐减至32192人。”两年时间减少60%。
回民在甘肃杀了六百万人,大约占全省人人的60%.

  回民起义从没有进攻北京打击清政府的意图,说回民起义是反清,没有事实依据。而所有的事
实都是,不断杀汉人村庄,攻击县城。一年时间关中26个县长被回民杀害。所谓的回民起义实际上
主要是为了杀汉人。

  回民起义之初,主要是回汉民之间的矛盾,经常有械斗。当时70%的汉民抽大烟,身体不
好,而回民常习武,心齐,凶狠,械头时多数是汉民吃亏。回民起义起初的原因是,回民借清朝军
队集中到南方对付太平天国和云南回民起义,关中地区防务空虚,一些回民首领屠杀汉民报私仇。

  当时的陕西巡抚面对防务空虚,提出的政策是安抚回民,派朝庭大臣陕西团练头目张芾前去安
抚,想不到回民起义的发起人任武杀了张芾。为了鼓动回民,任武再杀了自己的老母、妻子和孩子
全家,以表示自己已没有任何顾及,血战到底。

  为了给回民起义找到正当的理由,一些历史研究者不断提说,当时有一个“秦不留回”的传
帖,因而回民才要起义。对此,现在有案可查的是,当时陕 西巡抚的初衷是要安抚回民,并不是
“秦不留回”。一个事实是,清朝政府对当时住在城里的回民未杀一人,现在的西安西大街回民坊
还住着大量的回民。当时清朝政府把城门紧闭,以防城外回民进城杀人,也阻城内回民出城杀人。

  对于“秦不留回”的传贴,当时也许有,但清朝政府没有这样的政策,有可能是有人有意挑拨
回汉民族关系。更有可能是,这是一个编造的说法,以鼓动回民对汉人仇杀。

  满清政府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回民列在汉民之前,所谓“满、蒙、回、汉”,汉民是最受歧视
的民族。在清朝期间,中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这说明清朝 的经济并不是民不聊生,而且发展很快。
另外,回民多做小买卖、不抽大烟,在当时的关中农村,回民比汉民富裕。说回民起义是因受清政
府压迫或是汉民压迫,是有意识找出来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为大屠杀辩解。

  回民起义是陕甘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劫难。回民对汉民的屠杀是挨村挨户,不分男女
老幼的杀害。1000多万人死于这场劫难,相当于30多次南京大屠杀。说这是起义,真不知道
义在何处。疯狂的大屠杀,也把回民带向了苦难的深渊,承受着近乎灭族的灾难。反思历史,更让
人明智的选择民族团 结,而不是以反封建之名歌颂大屠杀。

  在中国闹回民起义和太平天国的时候,日本人开始明治维新,从此中国落后了。日本人以他们
的历史上,皇室从来没有改变、没有人推翻而骄傲,而中国人却在歌颂改朝换代,而从没有人去考
虑,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杀掉60%的国民人头,毁掉经济和文化。对于研究回民起义历史的很多
人来说,也是这样。 他们拚命地为大屠杀找根据,而一千万条人命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就连动物
也不会吃掉同类,也知道惺惺相惜。而这些历史学家,他们对人的生命却漠不关心,甚至歌颂大屠
杀,将之称为义举,真是连其码的人性都没有。

清朝大臣左宗堂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平息回民起义。凡是放下武器不再杀人的,都给予安置让其安
居乐业,包括对待领导回民起义的大元帅,也放弃追究责任。对不放下武器,还要杀人的人则进行
振压。他救了汉人,也救了回民。当时的回民起义精神领袖和幕后人物是宁夏的马化龙,他的目的
是要把西北地区变成一个 伊斯兰国家。如果不是左宗堂,可能陕甘两省的汉人会被杀光,并把中国
分裂。左宗堂从侵略中国分裂新疆的土耳其匪徒阿古柏手中,夺回了新疆,他粉碎了俄国沙皇侵略
中国的企图。对于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英雄,今天没有人纪念,而且一些历史学家还在骂
他,这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回民起义中只有一个人没有投降,白彦虎。他大字不识一个,22岁参加起义,有勇无谋,只
因杀人多而成为回民十八大营的元帅之一,其他元帅多数是能识字的阿訇。面对左宗堂的进攻,其
他回民起义领袖为保回民免受灾难,都投降了,但白彦虎自知罪孽深重,担心左宗堂不会放过他,
不顾跟随他的几万回 民的性命,坚持抵抗。在他参加起义时,他的母亲投井自杀。他的嫂子不想奔
命,发了几句牢骚,他杀了他的嫂子,以挟迫他人。白彦虎到新疆后,投靠了侵略新疆的匪徒阿古
柏,帮阿古柏侵略中国,后又投靠沙皇俄国侵略新疆。

  面对全族快要灭绝的境地,他没有想着保全回民亦然要血战到底;他投靠外国势力分裂中国。
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有人把他奉为民族英雄。理由是他反封建最坚决。这样一种没有人性、没有
国家民族大义的历史观,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当年,在反封建的大旗下,我们毁掉了多少文物,毁
掉了多少优良的文化 传统。今天,这种反封建高于一切的历史观,在很多高层次的搞学术研究的所
谓历史学家心中亦然根深蒂固。学术扭曲了这些人灵魂,面对血流成河的历史,他们在高声的赞
美。他们已成为魔鬼,哪是什么饱学之士。

  更有象张承志这样的作家,还在鼓动圣战,赞美牺牲。知识分子应当追求真善美,以体恤生命
为良知,热爱和平。歌颂屠杀、赞美屠杀,是不为人类所齿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起义前,他们秘请
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
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
杀,不分男女和老 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
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 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
长.县城紧急关门,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组织了30万人的军队,在关 中平原杀人.几个月时间杀了五百万人.80%的汉人被杀,只有一些县城
保住了少量人口,向北逃的人都被回民杀了,少量逃进骊山里的人,因回民不敢进山杀人 而留了下
来.
  
清朝将军胜保,看回民人多势众,不敢出城迎战.任由回民屠杀.后被慈禧太后赐死.湘军将领多隆
阿,作战勇敢,将回民赶出陕西,救了陕西人 的命.当年,关中到处都有多将军的忠义祠,现在他则成了
罪人.那个向临潼知县通报情况的回民老师,通报情况后,知道回民不会饶他,杀了自己的老母和妻子
儿女,然后自杀.当年临潼人为他修了祠堂.但现在已没有人知道,这个勇救汉人的回民.

  陕西回民1862年起义,又不断动员甘肃回民起义.甘肃回民1863年开始起义,甘肃回民杀汉人乡邻
难以下手,从陕西逃过来的回民则走一 路杀一路.甘肃汉民被杀了600万.甘肃全省人口减少70%,中部
地区的汉民几乎全部被杀. 这就是回民起义.回民为了在黄河以西地区建立一个纯粹的回民国家,借
着清朝后期的衰弱,对中华民族发祥地上的汉人进行种族灭绝大屠杀,一年时间杀了 1100多万汉人.
  
陕西回民的首领之一白彦虎杀人最凶,杀遍陕西杀甘肃,最后投靠外国势力分裂中国.一些历史学
家以这个人敢造反,誉此人为民族英雄.现在还 有人准备给这个人过节日.而平息了回民起义的左宗
堂,现在则成为罪人. 回民起义是典型的种族灭绝大屠杀,比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要残忍得多.比南京大
屠杀严重得多.可惜的是,没有人愿意告诉你这悲壮的历史.反而要把它说成是义举.

1862年,因为买竹事件,在陕西渭南爆发了回回叛乱,很快波及西北五省区。这次叛乱导致的直接
的后果是种族屠杀,其残忍程度决不亚于非洲卢旺达、乌干达的胡图与图西人仇杀。表面看是一场
叛乱,其实是积压了多年的汉回矛盾的总爆发,而不是人们理解的什么人挑拨,叛乱的爆发只是迟
早的事情。在这 次叛乱中,陕西原本人口有1300万,回回大约400万,战后统计的陕西人口约700
万,回回人口为5万。战乱中有大约有350万回回被杀,45万人逃 亡;汉人被杀者有100余万。叛乱
后的陕西,回回人数下降了93%,陕西成为中国民族成分最为单一的省份,关中农村几乎难觅回回的
踪迹。但这次叛乱给后世 的陕西和西北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陕西兴平,曾经是回回叛乱的重灾区,兴平北部有一道塬,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北莽山,这个塬
上就是当年汉回大仇杀的主战场,也留下了大量有关回回叛乱的传说和故事。据老人们讲,当年北
塬上住着许多回回,平日里和汉族有不少矛盾,同住一个村子,回回很霸道,不许汉族在他们所谓
的井里打水,两族的孩子 在一起玩耍回回孩子回家要漱口。同样汉族也很讨厌回回家里的羊膻气
味,讨厌回回的礼仪有失风化,互不婚嫁。在叛乱期间,白日里看似平静,到了晚上回回就开始聚
众围困汉族村庄,一般是整村灭绝,除了陕西回回,还有来自甘肃的回回,宿居当地回回家中,晚
上集体行动。就这样北塬上的村庄几乎被回回屠杀殆尽,以致 于100多年后的今天,北部塬上的人
口密度也远远低于南部地区。
  
  在陕西户县,听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依然是发生在回回叛乱期间,牛东乡有个村子叫马家
村,1867年冬天,回回围困了该村,从西往东开始埃家 杀,杀完人开始放火烧房子,等杀了村子中
间,一看有一家店铺,上面写着“马家当铺”,他们以为是错杀了同族兄弟,这才放过了村东人家
离去,使得该村半数人 家侥幸逃生。当年户县东部临近沣河岸边的地区和长安、兴平、泾阳、三
原、渭南等地一样,是汉回大仇杀的重灾区,汉族的人口损失近半,这个回回聚集区在叛乱后已经
完全失去了回回踪迹。

  陕西周至,是关中民风最为强悍的一个县,回回叛乱期间,该县各村结寨自保,但是回回在这
里也是最为残忍的杀人,汉族也是最为残酷的复仇。有个村子叫萧家村,回回围困该村后全村奋起抵
抗,最后回回采用了种族灭绝的方式,一把火将该村男女老少全部烧死,大火两日不灭。还有个叫
“五屯”的村庄,主要 是回民,在左宗棠的汉军抵达陕西后,人们尊称左爷来了,左爷的大军对五
屯同样进行了种族灭绝,这个村庄彻底从地球上被抹掉了。据当地的老人说,左爷来了以后,汉民
纷纷相助,带领汉军四处搜查回回,周至所有的回回村庄荡然无存,活着的回回都逃到新疆去了。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该县也没有一个回回村庄,个别村庄 的散居的外来回人很难立足,不得已多数
已放弃宗教改为汉族。
  
  类似的故事在陕西关中地区很多,在炎黄故里和汉民族的龙兴之地,回回尚且如此猖狂,其他
地区就可想而知。在左爷大军面前回匪不堪一击,仓皇西逃,但是逃往甘肃后又和当地回回结伙成
匪,大肆屠杀本地汉人。在甘肃,他们血洗张家川,围城后有3万多汉人被悉数屠缪。接着又在泾
川、平凉、华亭固原等地对汉族实施集体屠杀。据统计,甘肃宁夏两地,由于汉族居住分散难以结
寨自保的原因,汉族被屠杀十分惨重,叛乱前甘肃有人口700万,汉族居主导地位,叛乱 后不足300
万人,当地汉族起码有200万以上被屠杀。
  
  140年前的种族屠杀结束了,当代西北汉人提及回回依然心有余悸,回回在民族政策的关照下、
野蛮本性再次显露,利用伊斯兰教煽动,在西北地区有恃无恐。伊拉克战争,西宁的回回YX闹事;
在兰州的大街上回回经常聚众殴打汉人;西安的西大街,提起回回,汉人无不全身发怵;青海、甘
肃的农村地区回回凌辱汉人是家常便饭。这些违法行为在民族政策的幌子下愈演愈烈,长此下去,
在陕甘青宁四省,汉人恐怕又要重回蒙元了。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借鉴。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1:40 | 只看该作者
请版主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来北往 于 2009-11-29 18:09 发表
细节描写的好,人物形象生动,学习

多谢阅读,向你学习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1: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阅读,批评指正。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8:55 | 只看该作者
5.12大地震,我的家乡是重灾区。但这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村干部自身的偏狭自私狭隘,尤其是深入人心的平均主义观念,落后的小农意识,阻碍着广大农村。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束手无策,面对这种阻碍,我们也无计于施。但我们的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建设,通过政府的作为,是可以改善的,希望这种改善。基层政权十分重要,那是我们前进的根基,复兴的基础。我想表达,通过小说,不知表达出来了没有。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55 | 只看该作者
5.12大地震,我的家乡是重灾区。但这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村干部自身的偏狭自私狭隘,尤其是深入人心的平均主义观念,落后的小农意识,阻碍着广大农村。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束手无策,面对这种阻碍,我们也无计于施。但我们的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建设,通过政府的作为,是可以改善的,希望这种改善。基层政权十分重要,那是我们前进的根基,复兴的基础。我想表达,通过小说,不知表达出来了没有。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8:50 | 只看该作者
5.12大地震,我的家乡是重灾区。但这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村干部自身的偏狭自私狭隘,尤其是深入人心的平均主义观念,落后的小农意识,阻碍着广大农村。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束手无策,面对这种阻碍,我们也无计于施。但我们的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建设,通过政府的作为,是可以改善的,希望这种改善。基层政权十分重要,那是我们前进的根基,复兴的基础。我想表达,通过小说,不知表达出来了没有。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友泉 于 2009-11-30 10:35 发表
有浓浓的生活味,句子还要注意打磨。题目“震动的乡村”似不够准确!
欢迎新朋友!

谢谢你的阅读。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1:3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杨友泉版主的阅读,这是我认真写得东西。谢谢!
24#
发表于 2009-11-30 10:35 | 只看该作者
有浓浓的生活味,句子还要注意打磨。题目“震动的乡村”似不够准确!
欢迎新朋友!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09-11-29 15:50 发表


应该是一句口语,不是方言。

也是,是口语。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来北往 于 2009-11-29 18:09 发表
细节描写的好,人物形象生动,学习

谢谢,向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7 09:23 , Processed in 0.5650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