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14|回复: 1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踩着遗物行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5 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踩着遗物行走

           ■
敬一兵

  我最近收到带黑框的信函逐渐多了起来。

  一些朋友,已经升入了天堂。勿庸置疑,在不断知遇生生灭灭的天地间,我晃晃悠悠走在了这条通往天堂的路上,从最初一看见带黑框的信函就会产生像触电一样的惊怵中,慢慢地趋于习惯和自然了。事实上,无论我如何回避死亡,害怕死亡,对抗死亡,我都是生活在死者曾经拥有的环境里的,被死者的遗物包围着。无论我怎样对遗物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遗物都在我的四周,表现出与我和睦相处的姿态,除非我对遗物进行破坏时,它们才会用它们独特的形式来惩罚我。

  对于我来说,那些通过邮政传递途径到达我手里的带黑框的信函,还有我的外婆曾经走过的乡村小路,以及时常把我从成都带到昆明的成昆铁路,都是逝者留在我身边的遗物。甚至,就连我喝的水,吃的稻谷小麦,也是死者曾经喝过和吃过的。我看见的山峦与参天大树,必定也是死者曾经看见过的。这些印象,逐渐沉沦在我的身体里,变成一种血液和骨骼的构建成分,推动我的感官逆源而上,发现我一直十分敬畏的上帝,还有我所有祖先的灵魂,不是虚幻飘渺的神,而是实实在在的卑微而又渺小的氧分子,氢元素,矿物质和碳素。它们借助冥冥之中的力量的召唤,以排列的形式突然就调整了它们的结构,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性格,最后通过它们的非凡创造和劳作,形成了海洋、山川、土壤、岩石、一个拿破仑、一条狗、抑或是一只蜻蜓。

  喝一口水,望一眼火车车窗外的景象,我就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代替逝者而活在今天的世界里的。

  火车经过眉山,我的眼睛就代替了苏东坡的眼睛,继续游走在诗意的旷野中。火车过乐山,郭沫若考古的身影就走进了我的视野,转换成我游弋的目光继续审视着自然。火车穿越攀西大裂谷,作为典型的彝族古代圣贤之一,集部落君长、祭司毕摩、天文学家、历算家于一身的支格阿鲁箭射日月,修天补地,呼风降雾,降魔伏鬼的英雄气概就沉淀到了我的骨骼里,成了他的激情延续的一种替代形式。火车抵达攀枝花,在成都受到造反派的冲击,心脏病和下肢动脉硬化症日益加重的李井泉,被陶铸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吩咐成都军区秘密将李井泉送上海治疗,由于派性武斗,明走是不行的,只有沿成昆线先到昆明,然后再辗转上海时,汽车途经攀枝花,他没有看见昔日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而落下的泪水,成了我此刻凭窗眺望攀枝花因了感念而落下的眼泪。子夜火车来到元谋,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元谋猿人的不死灵魂,一下子就凭借夜晚天上的星光,认出了我就是他们生命链条上的一个后代。火车靠站广通,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楚雄的红军战士的革命激情,立即就在我每一次的呼吸和脉搏的跳动中,集体从沉睡里苏醒过来……


  我这一生走得最多的路,是成昆铁路。

  每次一走上成昆铁路,就感觉是走进了一场梦境里。成昆铁路的梦就在钢轨,枕木,隧道和铁路两旁的山麓,河流以及树木里,由山峦凹凸的坡面制造的阴影和杜鹃花的色泽编织串联,蛇一样游荡在崇山峻岭之间。梦的清凉来自山谷和树荫,恍惚和忧郁来自班驳的阳光,大渡河、金沙江、安宁河乃至邛海和滇池的涟漪是梦的呓语,而梦的质地则是卧在滇池边的睡美人不经意的动了一下身躯,引发了川滇菱形地块逶迤绵延的姿势。虽然我无法确定,铁路边的河流中哪一道涟漪是李白?哪一朵水花是陈子昂?哪一道波浪是苏轼?我也不能判断驮载了成昆铁路的大地上,哪一粒石子是支格阿鲁?哪一棵杜鹃是元谋猿人的血液凝固而成的?但我始终相信,梦的生命力是祖先的生命力的一种延伸,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罗蒙诺索夫的物质不灭定律在成昆铁路上的一次泛化。是说金沙江这么多情,攀西大裂谷这么恍惚和忧郁,川滇菱形地块上的树木这么清凉,云贵高原的泥土这么红艳如血,原来这里就是祖先栖息的地方,成昆铁路是他们梦境的一条线索。


  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可以完全不去理会死亡这件事情,这大概与少年感觉自己与死亡离得很远有关。事实上,我们天天都在同死亡打交道,于是我们天天就走在死亡的身边。对于我来说,很多时候,在我与死亡之间,仅仅就是一条乌黑的铁轨。乌黑的铁轨,就是逝者进入天堂所走过的最后一段路。在铁路上行走,无疑等同于踩着死者的骨骼和遗物行走,每一根枕木就是一个沉默的灵魂,每一颗铺垫路基的石头就是一块逝者的颅骨,每一个桥墩就是一位铁道兵坚定屹立的身躯,每一条隧道就是支援铁路建设的民工的倒卧的身影。坐在火车上是无法获得这些感觉的,滚动的车轮,还有车轮与钢轨碰撞发出来的喧嚣声音,阻隔和离间了我们与死亡之间的感念,无法听见逝者之间,以及他们欲与我们继续交流的言辞。

  一列火车停靠在一个小站上等待从另外一个方向开过来的火车。透过正午的阳光,我看见车窗里的乘客正在兴高采烈地打扑克,或者彼此口若悬河交谈着发财的经历,抑或在咀嚼的同时,把果皮纸屑漫不经心从窗口内抛掷在铁路边的情形时,我就在想,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抛出来的垃圾,会不会砸在一个为修铁路而逝去了生命的人的身上?疼痛的感觉,会不会从逝者的身上,传递到他们的心里?他们口若悬河无视逝者的时候,逝者会不会等到他们将来走进逝者栖居的天堂时,也无视他们的到来呢?暖洋洋的日头挂在天上,我的身上却没有一丝热气,我所有的热气,都被“无视”这个冷冰冰的词汇带走了。面对祖先,面对修建成昆铁路失去了生命的英雄,面对成昆铁路这个醒目的遗物,就是面对我们自己的历史。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此刻这样强烈地让我认识到,在历史的面前熟视无睹,是一件最可悲最下流的事情。

  早晨或者傍晚,树丛中飞过的乌鸦和野鸟,让阳光斜射中的坟包,显得特别刺眼。留在天上的鸣啾余音,使坟墓的轮廓有了弯曲的力度,地势的陡峭有了柔和的韧性。弯曲与韧性的场景出现,不是我的感官发生了变化,而是逝者灵魂出场游荡的结果。只有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乌斯河,沙木拉达,新铁村这一铁路沿线地带的逝者灵魂,才会躲在树荫下打盹。

  我总是喜欢选择他们打盹的时间,在铁路上行走,这样我才有机会,凭借脚步的每一次迈动,丈量他们失去生命之前的人生经历,发现他们生命段落中曾经出现的缺失。对于逝者而言,无论他们是我的祖先,是成昆铁路修建时牺牲的英雄,是当地像草芥一样生活在荒野里的彝人,还是后来源源不断随了泥石流、塌方和洪水爆发而葬生在成昆铁路上的旅客,他们的灵魂,此刻都安安静静地在树荫下打盹,并不因为他们生前曾经有过的缺失、错误、甚至误入歧途的经历而彼此隔阂、蔑视、嘲讽和倾轧。他们用死亡的形式,终结了贪婪与倾轧的行为和企图,变成了最渺小卑微的土粒,在安静的荒野里等待再次出场的机会,以便弥补他们曾经出现过的缺失、错误或者遗憾的情形,一下子就让我感到,这种等待,是一种姿势,优美得令我心痛。

  乌黑的钢轨,是逝者灵魂等待再次出场的象征。铁路两旁的山峦,并不是袖手旁观出场的机会,是怎样降落在逝者灵魂的身上,而是日复一日为铁路揩抹不断笼罩在其身上的灰尘。山峦守护和揩抹铁路身上的灰尘的情形,不仅仅是对生命终结的最后尊严和对死亡的接纳,更是热爱生命的完整意义的体现。是说成昆铁路总是让我的情感不断飞翔起来,让我的血液不断沸腾起来,原来是成昆铁路随了海拔的不断抬升,将我推举到了人性的高峰上带来的心旷神怡。过去我从成昆铁路上经过,这样的感觉迟迟不肯出现,是成昆铁路的灵魂始终在打盹呢,还是我的感官太麻木?我一边思考,一边回忆,一边继续踩着遗物行走。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10-1-21 15:48 发表
拜读先生大作,我感到自己要格外珍惜生命,慢慢玩味文章内涵,问好先生!
期待你的点评意见!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落梅 于 2010-1-21 02:04 发表
许多的人走了,他们留下了脚印,留下了故事,留下了遗物。而这些,都有痕迹,都还有温度。无论你是否愿意去触及,这一切都缠绕在你的身边,追随在你生命中,长在你的灵魂里。
敬版主深刻的文字总是给人带来许多的思 ...
情形确实如你所说。感谢提读,握手致意!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10-1-20 14:14 发表
敬版的这篇文字沉静、深醒中,为读者呈现的是关于生死的大话题,从中,也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多角度的阐释,强烈具象的的铺展,情景的描绘,都为中心主题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思意的跨越,也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感觉 ...
感谢老朋友悉心评点,握手致意!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1-20 09:21 发表
敬老师您在吗?
在,在,在~~~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段成仁 于 2010-1-19 23:09 发表
本文一种“禅”的味道,一名生者,穿梭于生与死,穿梭于别人和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自己短暂的生命置于永恒的宇宙里,不悲不喜,此等境界着实让人向往。问好一兵版。
感谢老朋友回帖鼓励!很久不见你了,还好吧?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1-19 21:23 发表
再次欣赏。
再次感谢!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掩帘听雨 于 2010-1-19 21:06 发表
读后让人肃然起敬的文字。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忘怀那些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人们。谢谢这样的文章。欣赏并问好~
感谢提读,问好!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2010-1-19 15:10 发表
黑框信函,很沉重的文字.在痛惜中深受启发,有所感悟,读后令人思考~~
学习了,问好!
问好朋友!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1-19 15:03 发表
再来欣赏和学习老师的字,心中充满敬畏!
再次感谢!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0-1-19 11:29 发表
一个生命在视觉里消失了,但却活在精神里,如若成昆铁路所承载的一切,铁轨和枕木一成不变,之上行走的却不尽相同。
生命之花就是在后者的浇灌中才会如此绚丽。
问好敬老师。
所言极是,问好朋友!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1-19 10:17 发表
再读,问候敬版主。
再次感谢!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10-1-19 10:04 发表
每个地方的每个方位,每个人的每个时间,都曾经有太多的故事,有的留下了,有的埋没了,但它们确实地存在过就足够了。敬老师的文章好沉重……  问候敬老师!
谢谢提读鼓励!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1-18 21:08 发表
欣赏美文。
问好朋友!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26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何田 于 2010-1-18 20:23 发表
宏阔。无论视角还是笔力。是个让人一惊的题目,继而颔首。嗯,泥尘层层,都是生命前身。
感觉文章有音乐的韵律和画面流动感,舒缓处徐步,深思处沉郁。看似随笔细景却是着眼的大处。
拜读! [/quote
感谢提读评点,握手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1:51 , Processed in 0.1528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