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21|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与邱天老师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1-18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邱天老师:
    我们应该以学习的态度欣赏别人的诗作,不要总觉得别人的不好,自己的好,因为诗有很多评断的标准。看到别人的作品,可以一看而过,不发议论;也可以发议论,但必须以欣赏的态度评介准确一些,对你和别人都有好处。不就是一个论坛,不就是一篇文章。简单一些活着,高兴一些活着,最好。
    我没有别的意思,对了,大家支持;错了,大家批评。






再读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关于诗的定义

  

    郭沫若在《三叶集》中曾提出过诗的定义: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这似乎也可以算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关于诗歌的成熟的定义,其意义巨大。
   
    《三叶集》实际上是郭沫若、宗白华与田汉三人通信集的结集。在1919年的上半年到1920年的上半年郭沫若在宗白华编辑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了一系列新诗,后由宗白华介绍,郭沫若于日本留学的田汉通信,在三人的通信中郭沫若提出了最早的诗学见解。
   
     这个定义代表了二三十年代诗的内涵和创作水准,基本上树立了诗的框架,充分强调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以及意识(直觉、情调、想象)在诗的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另外,以“适当的文字”模糊地阐述了关于诗的形式问题,这样也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这个定义似乎太过于强调情感在诗创作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这种诗学观与它的主情主义和美学主张的思想不无联系。他认为文学艺术是感情的表现,“诗的本质在于抒情”(见《三叶集》第145页),这也正是他全部美学思想的基础,这与他重视自我表现与灵感的主张也是一贯相承的,他说:“文艺的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而不是没我的,模仿的(见《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它的这种“情感第一”的诗学思想,不言而喻地就带来了他的第二个不足之处:即忽略了直觉、情调的前提,即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倾向,其实,这也是任何一种文学艺术最高、最根本的目的。
   
    “文载道,诗言志,词赋情”,在我国的传统认为中,写文章都是有一定目的,这种“道,志,情”虽更多的是个人“情感宣泄”,谁又能否认其中没有一些融于社会、历史时事之作呢?如宋词中得李清照之作,无不流露出“国破家亡的流离伤感”,陆游之作无不流露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被后人给于很高的评价,而相反的晏殊等人,那些写安逸生活之作,则后人并不推崇,最多也是词工句酌而已。其实,这些说白了就是文学的个人色彩和社会色彩哪一个重要些,这是长期一直争论的问题,再远一些就是怎样认识文学的问题。
   
    郭沫若没有明确提出诗写作与社会、历史生活相融入,这应当是遗憾的,正如他认为:文学创作不应有任何社会目的,而只有读者的接受才是社会目的。他说:“就创作方面,当时唯物主义,就鉴赏方面,当退功利主义。”(见郭沫若《文艺论集•文学之社会的使命》)
   
    其实,诗的本质它赋予诗以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的形式它赋予诗以美的容貌,使读者能赏心悦目的进入诗的境界。当然,形式说到底它只是一个技巧的问题,它是诗人本质特色的反映,是诗人创作磨练与升华的结果,他无须在创作中留意则“油然而生”,如果诗人在创作中刻意寻求形式,那么会很容易落入“矫揉造作”的俗套,失去那些朴实与自然的东西,它的存在毫无意义。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诗完美统一的,内容是决定诗走向的重要因素,而形式则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其实,诗这种文学体裁,出于本身的灵活性语精炼性,很难象其它体裁那样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且衡量的因素也很多,鉴于诸多原因,我们今天很难见到大诗人,而能领衔诗人名号的人很多,至于能写点诗的人就更多更多。并且,今天的诗各种流派纷起,且都处于一种不定性的探讨阶段,所以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或者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内,正如郭沫若的定义一样,只适用于二三十年代,或者说初始阶段的诗歌创作。当然,在二三十年代的他能提出那样的诗学见解已是很难能可贵的。对于他的局限性我们也是不能太多苛求的,因为好多的时候,“情感”或多或少地烙上了时代与社会的印迹,脱离社会与时代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他的局限性脱胎与“情感意志”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这些思想一方面赋予他磅礴热情的诗歌,另一方面却又成为他的“桎梏”,可谓一得一失。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1-19 11:0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3#
发表于 2010-5-5 13:17 | 只看该作者
一直看到底,很有启发的学习!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2:2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原帖由 西溪 于 2010-2-11 17:55 发表



走出题材,在诗歌之上创作诗歌。
诗歌是灵魂的东西,它永远不能禁锢在模式中。
好的诗,它不能像谁,似谁,只能是它自己。

欣赏王老师精透的看法。


真实很长时间消失了得绝妙好词,这样的评论让人信服。
41#
发表于 2010-2-1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1-20 09:39 发表



    其实,诗这种文学体裁,出于本身的灵活性语精炼性,很难象其它体裁那样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且衡量的因素也很多,鉴于诸多原因,我们今天很难见到大诗人,而能领衔诗人名号的人很多,至于能写点诗的人就更 ...



走出题材,在诗歌之上创作诗歌。
诗歌是灵魂的东西,它永远不能禁锢在模式中。
好的诗,它不能像谁,似谁,只能是它自己。

欣赏王老师精透的看法。
40#
发表于 2010-2-11 17:21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心态很关键

花了好长时间读了楼主和大家的帖子,学习了诗歌和各位的高论。这才叫论坛,火爆才是论坛的宗旨。
我倒想借楼主的地方说说论坛评论的事。诗歌的评论该怎么写?该怎么说话?忠言逆耳,这是事实。我也喜欢说写不痛不痒的或者漂亮的恭维。可是这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进步吗?显然这是否定的。但是出于爱护说出其中的不足,作者又不认同。就产生了矛盾。这是正常的,我们都要在这种思想的碰撞里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我想这就是评论带给我们的好处。其实我的诗歌发出来多希望叫别人挑挑毛病啊,但是有人骂我是断断不能接受的,如果你以一个师者或朋友的姿态我会欣然接受的。还会加你的好友。当然说好话的人,能够找出得意的句子说明和您产生了共鸣,我的劳作得到了您的欣赏我当然高兴。
我看评论关键是心态,评者应该是以师者或朋友的姿态,作者是虚心的姿态【把提意见的当做良师益友,这个认识现在不认同也许过一段时间自己提高了就看到了】,摆正了心态论坛才能繁荣,作者才能进步。
一个初到宝地的俗人一点认识,砸砖随便,砸总有砸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华意情诗 于 2010-2-11 17:33 编辑 ]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9: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道义上的理解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0-2-7 22:39 发表
相互学习,才会进步。
我一直相信,奇思妙想总是在别人那里。

问好王老师!


我一直相信,奇思妙想总是在别人那里。
38#
发表于 2010-2-7 22:39 | 只看该作者
相互学习,才会进步。
我一直相信,奇思妙想总是在别人那里。

问好王老师!
37#
发表于 2010-2-7 22:08 | 只看该作者
交流,探讨,争论,进步。
诗的成长与变化日新月异,三天不学习,会落伍。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道义上的理解

原帖由 百合梦月 于 2010-1-22 11:48 发表


百合问好作者!对诗歌的用心理解!值得学习!


喜欢听这样实实在在的声音。
35#
发表于 2010-1-22 1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1-18 20:31 发表
有自己的见解,写得很有说服力!
鉴于非首发作品,飘红欣赏!


百合问好作者!对诗歌的用心理解!值得学习!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1: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道义上的理解

原帖由 香尘凝榭 于 2010-1-19 21:58 发表
我认为,具有良善良之心的人才能正确感知世界,才能以文字重现自然之美,眼睛长到头顶的人只能看到空空如也的一片天。
文品即人品,王老师的人品令人钦敬!



谢谢道义上的理解! :P :P
33#
发表于 2010-1-21 21: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好!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4:5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

原帖由 redjdz 于 2010-1-21 11:00 发表
仁者见仁,这是真理。





文学也许没有对错,但应该有高下。就像有很多人在写诗,无法说谁对谁错,但至少应该有深一些、浅一些,高一些,低一些?



  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可以见智,这是基于自己认识和水平的看法,很正常。就像文化大革命中,那么多的伟人都跟着喊,仁者见了仁,智者见了智,但后来仁还是仁,智还是智,对还是对,错还是错是不是?


      其实,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可以见智,但绝不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真理,非此即彼。

     既然是论坛,那就是论一下。

     文学首先是基于个人色彩之上的东西,可以有无数种所谓的写作形式,但有几种形式应该是大家基本公认接受的,否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仅仅抒发自己无聊而鄙俗的“小我”感情,那就成了书斋文字游戏,又能怎样?况且,今天这个时代文人太多了,谁都能写两句,甚至也还有几篇好作品,但是缺乏大家。人不要坐井观天,站高一点看一看怎样?突破一点写写怎样?机械的重复又会怎样?哪怕发表了100篇又能怎样?出了几本书又能怎样?想不到这些文人就迂腐了,自以为是了?


      回到人,六十岁的老人充年轻人好,还是年轻人冷静的突破小我,果断的向历史迈进寻求厚重好?这难道不是思想?不是深刻?不是另一种的形式?
31#
发表于 2010-1-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1-20 14:07 发表


文字游戏这本身也是写诗歌的意义。劳作之余娱乐之作,活泼、轻松的“文字游戏”,又何尝不好呢?诗歌就一定得弄得很痛苦吗?
,文学不是“文字游戏”,这是众所周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这样倡导过,这不是诗歌乃至文学的宗旨和目的。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8:41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胡说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1-20 14:07 发表


文字游戏这本身也是写诗歌的意义。劳作之余娱乐之作,活泼、轻松的“文字游戏”,又何尝不好呢?诗歌就一定得弄得很痛苦吗?



文字游戏这本身也是写诗歌的意义!!!!!

不要胡说!
浅!!
29#
发表于 2010-1-20 1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1-20 09:37 发表



我并没有说写诗以郭沫若的标准进行,我只是说我们读一读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成熟的诗歌定义,然后再思考一下,读进去,再读出来,同时,不要让诗歌成为一堆文字游戏,那样写诗有什么意义?


文字游戏这本身也是写诗歌的意义。劳作之余娱乐之作,活泼、轻松的“文字游戏”,又何尝不好呢?诗歌就一定得弄得很痛苦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6 23:16 , Processed in 0.0499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