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10|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第48、49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6 0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第48、49首发

49
宛若夜月的安寂
(上)

——49号钢琴三重奏

  喜欢门德尔松的作品,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思想有了碰撞的火花,这起源于敬畏复生巴赫作品的重要贡献,他以二十岁的好时光亲自指挥《马太受难曲》,那是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演,以此来宣传巴赫的作品。我想,大概荷尔德林所呼唤的:那些好人们——门德尔松正是其中的一员。早期接受的是他的钢琴小品《无词歌》,印象中,他诞生在一个极为纯净的环境里,生活没有波折,他的生命中仿佛只有浪漫与诗意、以及画面般的展望,上天格外眷顾了他生命之路的三十八年,以至于可以令一个艺术家完全浸入纯粹的艺术构思之中,这无疑是幸运的,也是无可多得的。聆听门德尔松的第49号钢琴三重奏安静的行板,仅一声,便可以尽知它那皎洁如月的姿态,以及宛若夜月下的安寂。钢琴的声音似流转的波光,每一个乐句如水倾泄,滋润着所有心灵曾有过的轻率、不安。

  一个秋末的黄昏,刚上完一节和声课,我抱着书本从院校的阶梯教室经过,思维里一片茫然和纷乱,我的主课教授他不止一次告诉我所存在的缺弱,即对一个主题的记忆印象过于散漫,再确切说,是对音乐结构的散漫,如同语言一样,我几乎从不给自己一个固定的界限,任由它们滋生和遍布;其间他还不止一次提到门德尔松的作品,比如无词歌里的几首经典,以及创作的优越风格。而我在阶梯教室前经过,恰好教室里正在播放门德尔松的钢琴三重奏,主题的安寂和清丽,宛若一声继一声的召唤令我在教室的走廊上停留下来。其实,那一年我想过放弃的,不想再继续作曲课程,我不是天才,也不那么勤奋,我只是因长期的热爱聆听才不小心加入到音乐深层的队伍中,并且,作曲系的光环显得格外灿烂,格外夺目地展现并深刻印在热爱音乐者的心灵,又有谁不肯拼命地投入一次呢。

  说真的,我错了。或许说,音乐带给了我叙述音乐的错觉,而我行走了许久,才知道,我不过是借着音乐的概念而依旧在叙述文字,这是天生的,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我开始有了退缩的意愿。但我还是认真听教授的规劝,用门德尔松的作品再次激活自己对音乐的梦想,以及树立巩固印象的概念。我大致就是这样的,如果热爱什么,就会一直爱,且这个过程丝毫没有半点掩饰的过程,直接与坦率;倘若不爱,我会立即转身,梦就断了,没有选择中立的余地。但在音乐写作面前,我似乎知道这个梦终究会断,可还是倾尽全力,我甚至幻想,大概在某一天,会有个奇迹出现在面前。我站在走廊里,不知道站了多久,门德尔松的钢琴三重奏宛如月夜的波光,安寂地洗刷一些自卑和忧伤。我几乎来不及思考就爱上了那一段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交织在一体的乐句,它们铺陈与延续的过程显得有些许的不安和矛盾,似乎在等待某一场决定的到达,与此时此刻我的心境达到了同一的共鸣。

  我常说:音乐在某些时刻,其实也是很私有化的艺术。无论你是谁,总要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而一个农夫在其中体验的美好或者忧伤注定会有所不同,但他会确信,这段音乐浸入他的心灵之后,完全代表了他的情绪,也可以说是一个农夫的思想中遍布的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心事,所以,我也就习惯了把音乐带给我的情绪概以一个极度私密的场所,这个时刻,它完全属于我,如果任何别人在这声音里诞生任何情绪,都注定不是我的。于是,我沉浸在这些声音里,几乎忘记一切。我记得,有许多次曾反抗过约束感,即音乐创作中的约束感,当然这是荒唐的,却也印迹了少年成长的经历。我虽然喜欢门德尔松的作品,但却极为反感任何模仿的意愿,我把深情的热爱留给了巴赫,以及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几位有思想性的作曲家代表,于是在我看来,门德尔松生活的优越和幸运是我不太亲近他的唯一理由。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门德尔松是巴赫音乐作品的重要传播者之一,我的内心对他从此只有敬畏。

  记得那个深秋的黄昏,我曾陷入在这一乐章大段小提琴与大提琴交织相融的乐句里,把所有的不安和忧伤给予轻柔的整理和抚慰,我告诉自己:这宛若夜月的安寂,注定会让自己透过临时的脆弱,寻找为信念而坚定下去的理由,我还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热爱艺术,只有热爱艺术,我的人生才不会被时光和困境消磨而化为泡沫。

  许多年后,每经临黄昏,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些声音,当我确信我的灵魂因为有了某个声音才会被抚慰和整理的时候,就更加重了这样的习惯。我曾惊叹一个人的习惯经历了多少个冬天都无可更改,这无疑是艺术带予人的独有力量。秋天的阳光洒落在天空下,许多重要的梦想都被时光沉淀过了,变得质朴无华,某个时候,我把那些声音用想象的刀子刻在一段树干上,我希望来年的此刻我会重新找到最初的情绪;入夜的微风吹过,在我的手心停留,我抬起手掌仔细地打量着,原来,它们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声音,而是在时光的凝聚中渐渐转为我的所有心事,它与我的心灵紧紧相依,依据它,我便可以隐匿全世界。或清晨,或傍晚,亦或是黄昏,我与它达成最完美的契约,当我觉得忧伤和纷乱时,我便一头沉入那些声音里,与现实瞬间远离。我并不脆弱,但我的心灵也会疲倦,也需要被艺术拯救。
  

  
49
宛若夜月的安寂
  

  我常常把门德尔松的存在,与舒伯特,甚至与古典主义的海顿拉开一道无形的屏障,这是生活境遇与命运之间的无可共鸣,或许是我把太多的共鸣都构建在波折的困境之上。而许多年后我才有了正常的意识:我们大多会无视别人的优越,就好像无视任何别人的游山玩水一样,不全部是因为生活的清寒,而是无法体验那同一的境地,无法共鸣,所以无视。于是我放弃了别人的身世,只留下音乐和情绪。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就快乐了许多。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钟情于曲式并趋向完美的大师,他一样是把古典主义的传统和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作品中恰当融合,为音乐的诗歌语言创就出别开生面的意境。鉴于此,舒伯特与门德尔松,以及舒曼,甚至再以后的李斯特、柏辽兹,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不透散着这种并融气息,有继承,更有创意,而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则成为凝固的定格,长时期以来无法逾越,我想这样的停留并不是件不堪的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最珍贵的构思莫过于音乐的创作思路有了诗歌主题的素引,器乐配器丰富了配置,伴奏的织体得已空前丰富——这自然无法脱离舒伯特的先驱之劳,同时浪漫主义这一关键的开端,门德尔松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资料对他的评价尚有褒贬,但最终给予他极大的肯定,即承认他文笔的优美、动人、文雅,这在他的一些诙谐曲中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他的构思还是很具描述性浪漫主义色彩的,有画面感,以及色彩感。沉浸在他的作品中,或许终有疲倦的时刻,但要看你怎么听。

  我把自己完整交给音乐,在它们的诉说中,我看到那些时光,那些时光中的场景、面容,无一不是亲切的,无一不是熟悉的,这令我激动和幸福,透过泪光,我可以在这个纯粹艺术的世界里让思维尽情地奔跑,能跑多远,就多远。记得最初到达这个异乡的时刻,因为再一次与家乡脱离,我不得不深深怀念那些与亲人一起聆听音乐的感受,有那么一点点优越感,还有一点点小资,呵呵,生活长期的动荡中,那几度排斥的情调主义也在特定的时间里成为向往和幻念。恍惚中,有那么几次,我是光着脚顺着记忆跑回家的,我叩开家门,大声提议与兄长一起聆听巴洛克和古典。可我确信,在我长期的动荡中,我已经没有收集唱片的机会了,我立在兄长的侃侃而谈面前,为他对音乐欣赏的执着精神而深深震撼,他比我还要更多地知道哪一版的碟是最新的,是最完美的,哪一个乐队重新上演了巴赫的全部作品,等等,我惊异地站在自己的家里,却又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在困境的消磨中,有许多的印象,我似乎再也记不起来了。

  确切地说,门德尔松的大部分钢琴作品中,过多流淌感的织体穿插得很美,很艺术,这与一个人的人生环境与命运遭遇有着强烈的关联,如果说舒伯特的人生是贫寒与疾病遍布的,那么门德尔松则是在极度优越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他的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母亲具有广博的文艺修养和音乐才能。沉厚的人文气息构成优越的环境,世上没有几位天才音乐家能有幸得已这样的命运。虽然有许多的磨难以及人世的风雨无法经历,但也注定只有他可以唯美,可以单纯与纯粹地做同一件事。他把他的音乐构思得精美,优雅,纯净,甚至散发着更多的安寂气息,宛若月夜一般的皎洁、透明。每个傍晚,我漫无目的地领着自己在夜空下游走,是想让自己走得很累,能安然一夜,无梦而眠,可还会在这样的游走中被音乐重新指引,它带着我,从记忆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再从另一端到达另一个一端。这样走来走去,我几乎忘记了时间,偶尔,还能在这些声音中依稀看到一些幻象,如同就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且走得那样坚定,一点也不累,我的精神在狂热的激情促使下,强迫自己能在特定的时间到达家门。于是,耳边的门德尔松钢琴三重奏的安寂声就会与我的行走形成反差感,我越是疾行,它越是安寂,安寂的彻底,宣告着这世上有多少幻想与焦虑都会奔涌而来,与无声而去,无论你如何失控,但总有这些声音是不变的,它比聆听的人还要固执与镇定,你走得再远,离开了多少爱和愿望,它都会一路追随,从不肯消退半步,陪着你一起矛盾,一起深情。我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我知道我又一次被这些声音拯救而重新变得平和。那些冲动的忧伤,瞬间被夜空之上缤纷的街灯刺成粉碎,我的呼吸不再急促,与音乐开始一唱一合,借着夜的颜色,抬头看天,月亮在上,那宛如夜月一样安寂的声音如水,浸入心灵,漫延,再漫延,直到一颗泪水掉下来,洒在来时的路上。顺着泪水洒落的痕迹,我转身,继续漫步游走在这异乡动荡的大路、小路上。

  备注: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

  完毕。

  暖。09年12月9号。面对并记录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2-17 09:46 发表
  语言明快、跳荡、活泼,心灵清凉、轻适、激越。想象力和文字力极丰富、轻盈,水洗一般;散文、小说、诗歌的笔力贯注一炉,和谐有致,让人享受了不俗的艺术品。
  音乐这种艺术最易开启和激活人的性灵,也易感 ...


————
星均老师:春节好。暖很荣幸,因为得到您的悉细精深的点评。因在家乡小住,明天起程回异乡,特在此给您拜年:祝您新的一年,合家欢乐,健康平安,幸福永远,吉祥如意!! :handshake
40#
发表于 2010-2-17 09:46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明快、跳荡、活泼,心灵清凉、轻适、激越。想象力和文字力极丰富、轻盈,水洗一般;散文、小说、诗歌的笔力贯注一炉,和谐有致,让人享受了不俗的艺术品。
  音乐这种艺术最易开启和激活人的性灵,也易感染和迷醉人心。这点上她超过文字。一个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没有不热爱音乐的。
  文章非单纯评论,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感观和行为活动。写得自然贴切,轻巧空灵。文尾追述所论身世出处环境,探音乐艺术的功成名就之源。同样融入了自己的感受体验,读来颇为亲切。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丽君 于 2010-2-15 11:36 发表

有同感,非常喜欢这样的文字;深邃也穿越了空间范围。


————
感谢丽丽,过年好! :hug: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2-15 10:25 发表
每个傍晚,我漫无目的地领着自己在夜空下游走,是想让自己走得很累,能安然一夜,无梦而眠,可还会在这样的游走中被音乐重新指引,它带着我,从记忆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再从另一端到达另一个一端。这样走来走去,我几 ...

————
亲爱的玲,祝福玲春节愉快,健康平安,幸福永恒!后天早上我就要回家家了,我也想自己的小家了。嘿嘿,到时再上来找玲,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一起加油三! :hug: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2-11 11:26 发表
问好暖,饼干也想你了,只是大年三十不能上来看你,先拜年了!
暖回帖的字要弄大些,饼干快瞅晕了
音乐醉了心情,小暖暖了心情,暖的字甜了心情……
祝福不断……


————
小饼干,这些天我也没有时间上来,不知小饼干现在回来没有,想念你!祝小饼干春节愉快,平安健康,如意吉祥!! :hu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0-2-11 10:57 发表
音乐以及音乐文字的欣赏和沉浸,需要排除一些干扰,需要相对的认真和融入,因此读小暖朋友的文字,总盼望又一个可以相对平整的时间,来安置和感应一下其中的认知。对古典大师们的个性以及共性的贴近和深入,是文字最 ...


————
万里老师过年好!读着这悉心、精到、深厚的点评,暖的思想得已良好的充电,浑身有了力量!深深感谢! :handshake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2-10 10:27 发表
祝福小暖春节快乐!


————
高老师,过年好!!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0-2-8 09:43 发表
“音乐在某些时刻,其实也是很私有化的艺术。”
——确实,不过,你能自己完整交给音乐,把音乐融入文字,融入生活,并把它诗化。这很难得。把我听音乐,只听得懂一些小家的东西。我离古典太远,离大师太遥远了。不 ...


——
感谢只良,问候您过年好!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2-7 17:17 发表
音乐因文字而富有韵律,文字因音乐而跳跃.读小暖朋友的文字,既是享受音乐之美,更有美学文化的渗透.淋漓尽致的美感


————
大相老师,过年好! :handshake :handshake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寻人生 于 2010-2-7 14:42 发表
喜欢你的文字和音乐,我也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但是没有小暖的水平和境界,欣赏你对音乐的那种深邃的感知,你用文字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音乐的境界,欣赏、敬佩。


————
感谢人生,过年好!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2-7 10:41 发表
触摸这些有光泽的文字,似乎领略到生命跳跃的音符!
欣赏小暖的文采,因为自己不懂音乐,只能体味到文字的幽香!


————
感谢老师!
30#
发表于 2010-2-15 1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寻人生 于 2010-2-7 14:42 发表
喜欢你的文字和音乐,我也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但是没有小暖的水平和境界,欣赏你对音乐的那种深邃的感知,你用文字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音乐的境界,欣赏、敬佩。

有同感,非常喜欢这样的文字;深邃也穿越了空间范围。
29#
发表于 2010-2-15 10:2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傍晚,我漫无目的地领着自己在夜空下游走,是想让自己走得很累,能安然一夜,无梦而眠,可还会在这样的游走中被音乐重新指引,它带着我,从记忆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再从另一端到达另一个一端。这样走来走去,我几乎忘记了时间,偶尔,还能在这些声音中依稀看到一些幻象,如同就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且走得那样坚定,一点也不累,我的精神在狂热的激情促使下,强迫自己能在特定的时间到达家门。
我们可以走得很累,但我们的精神永在!暖的字,让我反复读来,无时不在透着人生的挣扎与强坚。悟!这就是暖的字。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7:28 | 只看该作者
一一细读了各位老师和朋友的点评,暖好感动。在此一并感谢各位老师和朋友,并问候各位老师和朋友:春节愉快,好运连连!!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14:51 , Processed in 0.16964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