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10|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第54、55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7 0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第54、55首发
 
 
  精神的述说
——舒曼三首大提琴协奏曲


 
  有好几次,对着音乐家的生平字迹涌动出脆弱的泪水。不是太单纯,而是有感觉。人生,命运,与艺术之路相随在一起,你又能几次三番轻言苦难。我对自己说,今天就要讲到舒曼了;我对自己说,今天不能再流泪了;可我还是忍不住了……面对他命运中的困境,那些疾病的遭遇。大概,世上很少有人能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大家:精神与心理上的折磨会把一个坚强的心摧毁。而这就是活生生的事实;大概,世上没有人能解析一个人在错乱的困扰中奋不顾身跃入莱茵河的瞬间,究竟在内心感受和经历了什么;更没有人会相信一所精神病院能完好无损地体悟一个病人的内心世界,除了相关的药物和暴力,那是一个几乎灭绝了一切生命和生动的场所;世界,好人们,艺术家,困境和疾病,不知该如何分配幸福和苦难的比例,假使死亡是解脱,那么苦难也算终有尽头——这无奈的一句话,我们大都学会无奈地接受了。其实,在聆听舒曼这三首大提琴协奏曲的同时,倘若悉心,便会听到那许多的浪漫之外隐存的种种矛盾、困惑、以及对爱的深情,百感交集,等等情绪。公正说,世上再没有比作曲家更能用音乐叙述人生的了,你或许会在纷乱辗转的乐句前惊叹那些思维的错综复杂,可它们经历过了一切,成为艺术而永恒地传播下去。

  这个冬日的午后,阳光似有似无地铺展在半灰暗的天空,有那么一点点朝气痕迹让人觉得寒冷还是可以忍受的,却也在它的漫长中向往春的气息,虽然过早,可今天过去了,明天也会过去,你热爱的时间总会在今天或者明天到达。聆听舒曼的作品,是我沿着西方音乐史的顺序罗列下来的。在此之前,是舒伯特,以及门德尔松。舒伯特三十一岁离世;门德尔松几乎没有波折;舒曼比舒伯特多活了许多年,但依然没有逃过疾病的困扰。如此算来,哲学家荷尔德林是幸运的,他早年得了精神病,病魔反而保护他从此不受尘世的侵扰,而潜心于思想。有时,我会过分认为:世上只有一种情绪最容易被摧毁,那就是爱的情绪。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只要是活生生的爱,只要是纯粹绝对的爱,就会有伤害以及摧毁精神的致命条件。而这一切,就隐身在了看似平和的主题之内。

  几小节木管与弦乐铺陈的引子之后,主题刚现出,便听到一种焦虑的思考之声,一段大提琴的乐句延伸了主题,可那几乎不能完全流畅下去,而要几经提问式的低语,以及思维的片段式闪跃,最终推起一个热烈的高潮,但依然是不连贯的、断裂式的情绪,从而回到自我的思考里去。矛盾,太矛盾,印迹着一位艺术家内在的敏感和脆弱,甚至是纷乱的错觉、不安,他在幻念什么?是爱情的完美,还是爱情的纯粹私有化?管乐不强烈地穿插在其中,但是,但是那些深情与不安的提问,一直没有终断过。偶尔在极度紧张的气息里终于迎来一次舒展,管弦乐的齐奏,把一段思想激扬着推动起来,可继尔又断了。是这叙述隐含着一些梦终是要断的吗?是深情地宣告爱与被爱都是有沉重的吗?这无疑是一个人对精神的另一重述说,要知道有多少语言不能用纯粹语言的方式表达,又有多少情绪不能依靠单纯的语言来传递,可你不得不经历这一切,当它们漫延到一个高度,势必要打开另一个叙述的端口,你会发现,原来内心与精神终有一个可以奔涌而去的方向。弦乐本身的音质,向来是细腻与平和的,除了帕格尼尼式的焦虑、疯狂之外,在舒曼的这三部大提琴协奏曲中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感,是生平中的第一次。

  主题之间没有太多情绪上的转换,而一直趋向于提问式的低语,以及深情之中的不安、焦虑等情绪,为这三部作品的精神叙述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容器,在其中,你可以任由思维的走来走去,在不可缓和的矛盾中思考适合的未来。所以舒曼的作品中常常渗透着高浓度的文学色彩,表达人和事物在内心激起的,哪怕微弱的一丝反响,是继舒伯特之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重要代表之一。这位德国优秀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自小学习钢琴,七岁开始作曲,虽然在舒曼母亲的引导下学习法律,可舒曼走向的正是一条通往艺术的路,当他在青年时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从而受到极大的影响,从此更加专注于音乐,后因手指受伤这样说,才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他在1835年——1844年独自编辑的《新音乐杂志》记录了很多艺术上的突破概念。在他最后闪光的岁月里,不得不因精神疾病加重投入莱茵河,两年后逝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一生,以他深情和丰富的内心赢得了艺术,也赢得了苦难。 

  

  
  

  其实,舒曼比起舒伯特是幸运的。至少他经历了爱情的滋味。或许爱情真的是一种病痛,但又有谁不肯相信爱情。我永远不会妄加地去评价一个人的爱情和感情,因为舒曼与克拉拉与博拉姆斯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爱情胜于理智还是其它,那是一段历史,一段可以任意润色的记忆故事,只有同时期的当事者才有叙述的勇气;我更不想过多介入爱情的话题,因为我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我与许多平凡的人一样相信爱情,相信家庭,相信爱能创就一切。我只是想以一位艺术家的简单生平来判断自己的思想,以及对艺术的持恒探索。我浅弱的经历,就停留在了美的认知以及传播的信念之中,音乐带给我的学习动力是无穷无尽的,从而又依稀带予人一种知识的自我完善气息,相信许多人如我一样,喜爱古典音乐,过低调简单的清寒日子。只是,每逢面对“精神”这个词语,我会格外敏感,甚至尽全力向着精神的领地靠近,我相信终有一死的人,没有不渴望被解读,被共鸣的,于是向着某一颗心灵亲密地靠近,在这个世间,是多么生动与高贵的一件事。

  舒曼的生活处境应该是不贫寒的,他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小资家庭,在他的恋爱之路,也尝尽了浪漫的极限,舒曼与克拉拉的婚姻是个比较完美的组合。我相信在爱情的催促中,创作往往是高产的,因为没有人会在一段激动难已自控、甚至传奇式的爱情面前失去灵感。相传舒曼与克拉拉的婚后曾写过一百多首歌曲。然而,一位生性敏感的艺术家,他的神经有多敏感,精神就会有多脆弱。相信艺术家的构思大都是崇尚完美的,可正基于此,才会有痛楚,怀疑,以及敏感过后心灵的自闭。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在经历了多次反复矛盾与困惑之后,渐渐走入一场稳定的平和中去。这时,主题缓缓地拉开一幕激烈抗争之后的休息场景,思想的火焰容易把内心烧焦,而思考的转折才可给予心灵一次平息抚慰的机会。音乐在弓弦的拔动下,奏出齐整的断奏,很轻,微弱,却隐含着下一场叙述的神秘。我们不难听出这一乐章此刻所得到了良好抚慰,亦仿佛一场思考在疲惫中冷静下来,渐渐变得安静,少了些许的激越。

  但是,但是,透过这样的平和,依然可以聆听到印在骨子里的忧伤。这个世界或许是公平的,艺术家要在忧伤的情绪里一展那惊世的才华。想至此,无一不渗透隐忍了许久的难过。如果说物质上的财富可以印证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而艺术中所有富足过的痕迹却只有忧伤。在情绪中,很难有心平气和的喜悦,却足见心平气和的伤感。有谁能想象到正常人所营造的“精神病院”不是患者真正的乐园?而舒曼在那里经受了非人的一切待遇,舒曼被人为的禁锢后,失去了生存的意愿,最后惨死于绝食。在他婉约的叙述中,在他极度的深情里,你就静静地听着,想着,一位艺术家,他所体尝过了的一处人间地狱。世间,为什么要以这样残忍的命运折磨一颗崇尚美的心灵?难道是为了把一个创就艺术之美的人置身入某一个不堪的境遇让其意识到美是无足轻重吗?难道艺术本身还不能抵消所有的罪吗?假使一个人在一生中只能重复一个动作,舒曼重复的就是爱,以及全部与爱有关的深情。

  可世上总有一些不光明的内容,它们无缝不入地穿插在生活里,寻找一切机会来合力摧毁一颗坚强的心,世上这两股力量,创造和毁灭,它们此起彼伏相抗拒,占据一切。我相信,这个世上的好人们,他们是世上最善良的人,正因为善良,才会与疾病和不幸相遇;正因为善良,才抵抗不过精神的摧毁,因为那颗纯净的心里流淌的除了纯粹的美以外再无杂质,而那样的心灵是透明与脆弱的。在克拉拉是否存在过对舒曼伤害的提问下,抒情歌曲伴奏家罗杰·维格罗里斯(Roger Vignoles)补充说“有可能。舒曼显然很敏感,喜怒无常;与克拉拉这样能干、强悍的人在一起生活,舒曼逐渐走向自我封闭。”舒曼选择愿意入住精神病院,就是不想伤害妻子。

  第三乐章是极为激烈与蓬勃的奏鸣曲式,弦乐有力的断奏之后,主奏大提琴展开第一主题,那些辗转之间的重重矛盾瞬间转化为一股力量,很光明,也很舒畅,激越的情绪演变成激励和奋起。其实,在这三个乐章的对比中,更透彻地体味到了一种崇尚完美的意愿和信念。艺术家无一不是如此,无一不是坚守如此。力度的乐句紧凑向着高潮发展,那些断片式的闪现也由短促、不安渐渐升跃为隽永和欢快。透过泪水,你或许已经依稀知道:这是人在困境中支撑生命的全部意志。在舒曼的作品中,以钢琴和歌曲居多,他的众多钢琴作品有四处散发着强烈的文学光芒,更是伸入内心的贴切叙述,思想性与情绪化为主导,是继舒伯特之后的浪漫乐派的卓越代表。而在他后来的乐评生涯中,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肖邦以及勃拉姆斯,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聆听舒曼的时光里,我一次又一次沉浸在泪水之中,也一次一次微笑在冬日的夕阳下,我告诉自己:热爱艺术,热爱生命,也包括困境,你都要去试着接受并去爱,尽管困境没有退路,但,艺术注定拯救所有的难。

   备注:舒曼——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完毕。

  暖。09年12月16号。面对并记录

38#
发表于 2010-3-11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aifeiji 于 2010-3-11 05:43 发表
*** 该帖被屏蔽 ***
广告帖子,一律屏蔽。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3-3 10:42 发表


再抱住从钢琴里跳出来的暖丫啃啃。


————
妮妮版姐,嘿嘿,想你了!抱抱,咱一起吃糖糖吧。:loveliness: :hug: :kiss: ;P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09: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哑猫阿凡 于 2010-3-4 15:47 发表
舒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呵呵,小暖也是,能够如此纯澈的喜爱和欣赏音乐,该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握手问好~~期待这个序列一直继续。


————
亲爱的猫猫,暖好喜欢你!暖会更努力,不遗余力!:)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10-3-4 07:40 发表
提上去,好文!


——
感谢洪水老师!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也 于 2010-3-3 11:19 发表
这篇文字忧伤了许多,就像舒曼投入莱茵河的结局一样。
我总觉得,舒曼音乐中的那份伤感是很难写的,而你却做到了,确属不易啊。


————
感谢何老师表扬,暖要更多更多地努力!
33#
发表于 2010-3-4 15:47 | 只看该作者
舒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呵呵,小暖也是,能够如此纯澈的喜爱和欣赏音乐,该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握手问好~~期待这个序列一直继续。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3-3 11:02 发表
热爱艺术,热爱生命,也包括困境,你都要去试着接受并去爱,尽管困境没有退路,但,艺术注定拯救所有的难。
再次从暖的字里熟悉这些艺术家们不幸的一生及不朽的作品。并从暖的字里感悟他们的人生,及爱。问候暖,最 ...


————
玲,你来了就好,不需要什么特定的时间。我看到你,就已经很开心了。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3-3 10:51 发表
在他最后闪光的岁月里,不得不因精神疾病加重投入莱茵河,两年后逝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一生,以他深情和丰富的内心赢得了艺术,也赢得了苦难。 


————
问好玲玲!
30#
发表于 2010-3-4 07:40 | 只看该作者
提上去,好文!
29#
发表于 2010-3-3 13:34 | 只看该作者
提上去,好文!
28#
发表于 2010-3-3 11:1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字忧伤了许多,就像舒曼投入莱茵河的结局一样。
我总觉得,舒曼音乐中的那份伤感是很难写的,而你却做到了,确属不易啊。
27#
发表于 2010-3-3 11:02 | 只看该作者
热爱艺术,热爱生命,也包括困境,你都要去试着接受并去爱,尽管困境没有退路,但,艺术注定拯救所有的难。
再次从暖的字里熟悉这些艺术家们不幸的一生及不朽的作品。并从暖的字里感悟他们的人生,及爱。问候暖,最近较忙,来迟了,莫怪!
26#
发表于 2010-3-3 10:51 | 只看该作者
在他最后闪光的岁月里,不得不因精神疾病加重投入莱茵河,两年后逝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一生,以他深情和丰富的内心赢得了艺术,也赢得了苦难。 
25#
发表于 2010-3-3 1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3 07:11 发表


————

妮妮姐,嘿嘿,我也爱忘记事三,咱俩共鸣三! :hug:


再抱住从钢琴里跳出来的暖丫啃啃。 :hug: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13:54 , Processed in 0.1422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