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70|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熊部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5 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7-11-15 13:04 编辑

熊部落
文/草舍煮字

  
  这个以熊为图腾的部落与外界隔着崇山峻岭,但山谷里有大片肥沃的土地,使部民们自给自足并引以为豪。这是诸神的赏赐,得天独厚。
  
  当然,他们也有烦恼,地多人少,外乡人只在庄稼收获的时候来打短工,粮食总产上不去。所以酋长一直致力于吸引山外劳动力来定居,但效果不佳。原因是这里秋冬之交的飓风肆虐,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所以生活并不比山外舒适。
  
  好在灾害时节作物已经颗粒归仓,收成不受影响,粮食比其他部落还算富足,但部民的建房技术自古以来都达不到抗灾的要求,一场飓风总要摧毁部落里的大部分房屋。这让酋长意识到,要想留住人,根本问题是解决居住问题。他实行了奖励制度,所有在部落盖新房的人,无论是部民还是外乡人,都会奖励给全家相当于半个月的口粮。尤其,奖励的粮食是经过部族的神师爷爷作法祈福过的。
  
  实际上,土著部民所有的房屋,毫无例外都是由几根木头捆扎成人字形框架,再蒙上草帘兽皮之类。在山外,这样的建筑只能称为窝棚。这么简陋的建筑技术是部族祖辈传下来的,据说它的好处主要是建筑成本低,被风刮坏了不可惜,而且建筑技术简单,容易再建。神师爷爷说,屋子建得越低矮,就越不入风神的眼,不屑于蹂躏它。
  
  酋长住在酋王洞里,神师爷爷住在神庙洞里,不怕飓风来袭。那是山神的眷顾,是酋长和神师的造化,部民是住不得的。况且,附近仅有的几个天然山洞还要用来储藏粮食。不是没有人想过开挖山洞,但大山是归山神所有的。神师爷爷说,擅自挖山触动了神脉,会给部落带来灭顶之灾。
  
  渐渐地,酋长的奖励政策传到山外,开始产生良好效果,从春天开始,一些外乡人陆续来到部落定居下来,耕种土地。有些家庭有劳力但不太会建房,所以按照当地的技术来建房。有些人听从了部民和神师的说法,入乡随俗盖起了与当地相仿的屋子。盖这么简单的房子不费事,又能得到奖励,何乐不为。时间长了,有人搞起了歪门邪道。奖励虽然少,但这么简易的房子可以多盖,积少成多,住不住人无所谓,这比种地的收获要快得多啊!这一招,更多人很快看出门道来了,也跟着学。
  
  秋收过后,年轻的酋长站在山顶的神庙洞前俯视,眼见着大批窝棚成片成片地在山坡地上“长”出来,喜悦之情从心底里冒出来,直冲云霄——他的部族成长壮大得如此之快,祖上傲视其他部族的梦想,可望在他这一代实现啊!不过,这样的“建筑群”在外人看来很像山外的坟场,但他们都闭口不说,只是一味地夸赞。这样酋长高兴,盖房的受奖,于是整个部落世界清平,天下太平。
  
  但是,山外移居来的人多了,当中有的人盖房就混入了外乡的风格,比如窝棚成了屋顶,下面四周有了墙,墙上有了门窗。尽管他们尽量低调,屋顶仍用草帘、树皮,墙壁涂成灰色,但在部落中依然鹤立鸡群,碍了邻里的眼,引起土著部民十分不满。还有的人试着用随处可见的石头盖房,但石头形状各异,表面光滑,他们就地取材做的灰浆又不过关,一场雨下来,房子坍成一堆乱石,屋毁人伤,部民们见了幸灾乐祸,一片嘲讽。
  
  土著人认为外乡人这样做不尊祖训,有伤风水,诸神惩罚是早晚的事。但那些外乡人并不服气,有的人竟敢倒打一耙挑部民窝棚的毛病。于是,保守和改良两派的争执时有发生。这样的乱状和族人的不满纷纷传人酋长耳中,他专门为此上山去请教神师爷爷,让他作法祷告,探一探各路神仙的态度,没想到神师爷爷很不耐烦。
  
  “神仙们帮我给粮食祈福,奖励盖房人,夜以继日地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去管俗人的口舌!”忙而不乱的神师爷爷从粮食包里拔出脸来,撇嘴说,“我看族人们都是闲的,有时间吵嘴不如多盖一间房子。”
  
  酋长踌躇满志地说:“闹吧,闹吧。部族人丁兴旺才会这么热闹,哈哈哈哈……”他轻松地笑了。
  
  如此放任的态度,使得两派的矛盾尖锐起来。尤其有个自称“房匠”的外乡人盖了一幢样式怪异的房子,房子的名字也怪异,叫做“洋楼”,据说是仿照了比山外的山外还要远的、野蛮部落的样式。 要知道,“楼”这个字眼部落里闻所未闻,可见房匠是个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家伙。不仅如此,这个自恋的家伙还对部落领地里所有的房屋大肆评头论足,最后居然给别人的房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排了队。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恐慌,因为房匠的房子看起来好像很坚固,经历几场暴雨都巍然不动,保守派担心将来酋长会不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奖励盖房子的人。
  
  很快,保守派对房匠群起攻之,罗列几大罪状,理由不可谓不充分:他挖山采石来垒墙和烧石灰,是在山神头上拔毛,早晚有一天会惹恼山神,降灾给整个部落;他不仅盖起了带墙壁的房子,与老祖宗传下来的房屋样式相比,这已经是欺师灭祖了,而且居然还敢把两间房子摞起来,房子不是粮食包,自古都是不能摞起来的,早晚要倒!住在高高的楼上,岂不是把住在地面上的人都踩在脚下?这真真是大逆不道!神赐天命,只有酋长和神师爷爷才可以高高在上,他们都没有住这样的楼,房匠简直是要逆天造反啊!他无疑是个妖人,天神不容。
  
  但这位房匠既不是诸位神明和部落祖宗的虔诚信徒,也不是个正人君子道德家,在两派论争中他目空一切,几乎把人都骂遍了。关键时刻有一个自称“屋匠”外乡人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了房匠的老底,说房匠此前在山外曾经霸占别人的土地,骗走别人的粮食,臭名昭著。不过,屋匠的揭发明显透露出他与房匠有私怨,也受到部落里一些人的抨击。
  
  由于房匠肆意侮辱族人的建筑水平,他的这一丑闻大家宁可信其有,很快激起众怒。毕竟诸神赏赐的、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山谷里大片肥沃的土地,是族人生存的根本,一旦被人霸占,部族岂不水深火热,族将不族!他们纷纷来到酋长的王洞前情愿,要求严惩和驱逐房匠,还部族一片清平世界。
  
  但酋长并不在王洞里,他此时正和神师爷爷站在山尖下的神庙洞前,神情凝重地向西边遥望。
  
  已经是深秋时节,千山万壑落叶萧萧,草木凋零,所有树顶都像神师爷爷的头顶一样光秃秃的,满目肃杀气氛。更远处,整个西北天空乌黑的浓云已经形成了一只巨大的黑熊的形状,向着部族的领地滚滚而来。
  
  神师爷爷心情却不像酋长那么沉重,他缓缓地说:“咱们部落的祖先敬畏熊,所以把熊当做图腾。我爷爷的爷爷留下了一句话:秋末冬初的西天乌云要是像个熊头,它后面会跟着五十年一见的飓风;那乌云要是像一整头黑熊,它后面跟着的就是百年一见的飓风了。”
  
  “怪不得,对他们争论谁的房子盖得好,您一直不表态。”聪慧的酋长醒悟道,“谁对谁错,这场百年一遇的风暴过后见分晓。”
  
  巨大的黑熊铺天盖地缓缓压过来,带着频频电闪,隐隐雷鸣。起风了,酋长玉树临风,身上的披风撩起来,如同猎猎旗帜。神师爷爷虔诚地面对乌云跪在碎石地上,张开双臂,嗓音沙哑,鬼哭一般:
  
  “天雷滚滚,天雷滚滚啊……”


【2600字】

   

评分

26

查看全部评分

79#
发表于 2018-6-15 16:53 | 只看该作者
读完。煮字兄的功力!给赞!
7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5:09 | 只看该作者
西湖哥 发表于 2017-11-27 12:38
房匠令箭走了,我这个屋匠才敢进来溜达溜达,呵呵。

拙文粗陋,不值一读。
7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5:08 | 只看该作者
晗夫 发表于 2017-11-27 12:04
来了或走了,房屋都在;
懂得或不懂,语权都在;
对了或错了,事实都在;

见仁见智,见多不怪。
老师禅意,如智者在。

7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4:58 | 只看该作者
田舍郎 发表于 2017-11-27 08:50
老哥这次写的有点不一样,抛开了熟悉的题材,而写作了生僻的主题。古代故事我几乎没写过,不熟悉,也无从下 ...

老弟不必客气,这篇的确是一个尝试,粗陋了。
75#
发表于 2017-11-27 12:38 | 只看该作者
房匠令箭走了,我这个屋匠才敢进来溜达溜达,呵呵。
74#
发表于 2017-11-27 12:04 | 只看该作者
来了或走了,房屋都在;
懂得或不懂,语权都在;
对了或错了,事实都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莫能外。
阿弥陀佛!
73#
发表于 2017-11-27 08:50 | 只看该作者
老哥这次写的有点不一样,抛开了熟悉的题材,而写作了生僻的主题。古代故事我几乎没写过,不熟悉,也无从下手。挺佩服。
可能是尝试的原因,窃以为这篇文章在你一贯的水平线之下。感觉叙述性语言太多,故事似乎成了框架。人物有些模糊,层次也不太清晰,矛盾也没有充分展现。窃以为,老师这篇没谋划好,写作仓促了些。
当然,比我写得还是好太多太多了。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老哥别见怪。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6:55 | 只看该作者
九月盛菊 发表于 2017-11-22 15:15
作品写的太好了,是你自己的功劳,我只是个过路人。佩服草舍的才能!

菊版主过誉了
71#
发表于 2017-11-22 15:1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2 15:01
谢谢盛菊版抬爱!并祝冬安!

作品写的太好了,是你自己的功劳,我只是个过路人。佩服草舍的才能!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九月盛菊 发表于 2017-11-22 14:44
精华理由:衣食住行的问题是民生大事,在我国的远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几件事的严重性、必要性。故而酋长发 ...

谢谢盛菊版抬爱!并祝冬安!
69#
发表于 2017-11-22 14:44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衣食住行的问题是民生大事,在我国的远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几件事的严重性、必要性。故而酋长发出了建造房子的号令,以奖励的形式奖励设计者。文明也就自此而始。这篇小说作者根据历史事实写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历史在演义,人类的进步从这里可以看出。
小说的矛盾冲突也很复杂,保守派与房匠的斗争,展示了守旧与革新的矛盾。
全篇几乎是用叙述的手法表现的,娓娓道来,不急不缓,顺势而下。
语言地道朴实,朗朗上口。
6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08:5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11-19 07:55
我来阅读,感觉挺新颖的。早安。

文字姐吉祥!
这是换一个主题来尝试,呵呵。
67#
发表于 2017-11-19 07:55 | 只看该作者
我来阅读,感觉挺新颖的。早安。
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8:25 | 只看该作者
文三少爷 发表于 2017-11-16 17:41
题材上可以好好想想,手法上……意识流写过太多了,就是觉得不想再写意识流才变成现在这样。我心里倒是有 ...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17:40 , Processed in 0.1142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