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说评论家王钟麒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中谈到章回小说的批评精神时说:一曰愤政治之压制;二曰痛社会之混浊,且而以刻毒之笔出之。而小说的开头楔子和开篇第一回就是引领整本书的灵魂所在,就像一篇文章的绪论,此类开头卷似于话本小说的入话、头回。小说开篇先有一首或几首诗词,有的小说在诗词议论之后,再叙述一段或几段与小说正文相类或相反的故事,从而引出小说正文。更多的小说并未注明引首,而是直接用诗词议论开头。以诗词议论开篇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惯用的手法,这是受话本小说入话的影响。诗词议论可以点明主题,概括全文的大意;可以烘托某种情绪,抒发一定的感慨;也可以论说作品主旨,进行劝诫,所以,读章回小说如果忽视了定场诗或小说中有夹叙夹议的诗词那么就不能够说完整的阅读了小说,而这种镶嵌诗词与小说中并把其功能发挥到极致的不外乎《红楼梦》了。因此小说诗词绝不仅仅是作者卖弄才学的闲笔,我们姑且可以把古典小说的诗词看作是弦外有音和画龙中的点睛之笔,所以读小说也要学会赏析其中的诗词,下边,老鹤就撷取几部古典小说名著的几首词作一试析。
《西游记》:释道神魔皆江湖
西江月
红蓼花繁映月,
黄芦叶乱摇风。
碧天清远楚江空,
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
吞钩小鳜成丛。
得来烹煮味偏浓,
笑傲江湖打哄。
这阙《西江月》出自小说第五回,不登科的进士,后做了渔翁的张稍所吟唱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张稍对渔樵逸生活歌颂、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否定。而《西游记》却是一部神魔志怪小说,好像并没有出仕入仕的苦恼忧烦。但这正是读者没有读到小说正真创作的意旨。《西游记》不过是借托一个神话故事讲述的却是世俗社会的故事。而这首词就可以看作是作者暗示和引导阅读方向的指南针。事实也证明,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警觉,嘉靖皇帝立马脑洞大开宣布其有影射时政和多处违反禁忌的地方。可见当时的读者是把《西游记》当作社会问题小说来读的。
这首词的上阕看似写的是花草、风月、江水、星空,一切皆自然。但句中的“繁”、“乱”、“牵搅”和“动”字才是使这自然变得不自然了。这四句中的几个动词打破了自然中的静态美,使之摇曳不定,虚浮躁动起来。而花团锦簇对冷月葬花魂、黄芦叶欲静而风不止、天远江空却被一潭星牵动,这两两的矛盾出现正是作者表达的欲罢而不能的心情写照。
下阕承上,无论是入网的大鱼,还是吞钩的小虾泥鳅最终不过是做了刀俎下的肉和下锅的汤,而这皆是因为被浮华所诱惑,为仕途功名所羁绊,终究成江湖孤舟,飘飘打哄,烹煮味偏浓了。
《西游记》中无论是无论是入网的大鱼(唐僧师徒),还是吞钩的小虾(各路的妖魔鬼怪)无非就是为了成仙得道或成生不老。结果呢?列入仙班的齐天大圣失去了“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的自由快乐。而那些底层拼搏的小妖小怪们要么被归到体制内,要么成了孙大圣的棒下鬼,这谁又有好的下场呢。
《三国演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人可在?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需要说明一下,这阙《临江仙》是《三国演义》借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外债”,而更需要说明的是这笔外债不能记在小说作者罗贯中的名下,因为在罗贯中死后八十多年之后,杨慎同学才刚刚来到人间,所以即便后者资本雄厚,也没有前人借后人“债”的道理。更确切的说法是这首词是由更杨慎之后的《三国演义》评论家毛宗岗父子将其放在卷首的。因为这首词与小说的意境挺搭,读者都共鸣,也就成了通行本,没有这首开卷词反而觉得不好了。
这首临江仙可以看作是怀古慨今的经典之作。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以东汉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将近(公元184年---公元265年)八十多年的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历史章回小说。小说人物庞杂,历史场面宏大,情节大开大合,在线条粗犷勾勒之外又不失细微处冷峻地工笔描画,所以在感慨这部小说的宏伟气势同时再品味这首词不觉更有荡气回肠气吞八荒之感。
我们说历史的巨轮压砸过的尽是尘灰,无论是英雄也罢还是屌丝也罢,人生的成败终究转头成空,而唯有山不老,水长流。三国的大场面大人物再后人的眼中除了咏怀最后也不过归为一人之早生华发的感慨。渔樵问答,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所以,一切的悲喜戏看遍之后,都不如老友相聚乐贤避圣把古今事作为谈资下酒。所以,读《三国演义》如果读出“超然于物外,那么就真正读出了快乐!
《红楼梦》不通世事,天下无能是真章!
把《红楼梦》称为是我国古典小说无出其右的巅峰之作是毫不为过的。尤其是曹雪芹在小说中创作的87首(篇)诗词曲赋令都是完全可以脱离小说之外自成一体,而附于小说骨肉又不显余赘的佳作。但《红楼梦》并没有开场诗,如果硬要推选出一两首物外其内的小调的话,老鹤认为《西江月.嘲贾宝玉》具有代表性、
西江月 嘲贾宝玉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作者以第三者的眼光对贾宝玉做了一个个人鉴定。在这两首词中,说尽宝玉的坏话,“感性不可理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世务不通”,顽劣不上进“,”偏执乖张“以及”不能不肖“。总之贾宝玉是一无是处了。作者是从世俗的眼光看宝玉的确如此,而内心是对这个思想叛逆,性格乖张的充满欣赏和褒扬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是一种真性情,远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要真实得多。“腹中草莽”不是说宝玉胸无点墨,他只是缺少薛宝钗希望他有的仕途经济方面的文章。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我行我素,并不在意他人的说长道短,世俗的威逼和诽谤。这就是一种即可热心酬知己,又能冷眼视旁党的人生态度。富贵与贫穷只是浮云,家国功名太贱不望,于是第一无双也就无所谓了。曹公明贬这是一个浪子,暗仰这是世上少有的奇才。
在《红楼梦》第二回,曹公借贾雨村之口谈天地生人,应运而生为大仁,应劫而生为大恶 ,而还有一种是上不能成仁,下不能为恶,即有聪俊灵秀气,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可成情痴情种,又有逸士高风,所以这种人其实最难得,我们在参考上边两首西江月来看宝玉便赋有这种秉性。所以作者是对贾宝玉欣赏和喜爱的。推人及己,曹雪芹也是自诩此道中人的。他为宝玉写赞歌也就奠定了这部小说的基调,“我为卿狂,我为情痴”,便是”满纸荒唐言“不过”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水浒传》中辩成功
破阵子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这首《破阵子》是《水浒传》的引首诗,题于楔子前。我们知道《水浒传》讲得就是造反和招安的故事。从挑战体制到回归体制这个过程也就是让人承认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宋江和他的弟兄们曲线救国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认可,大宋浓厚的酱气最终吞噬了他们。只可惜我们的英雄情结最终也无所寄托了。“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在中国的泱泱书海史墨中,留下俊逸风流身后名的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计数。那些与愁无关的功名成就,才高八斗精裁佳句,弓马纯熟,吴钩看缺又怎样?不过过往成谈笑耳!“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那些帝王霸业,攻伐屠戮也不能换来兴盛不衰,飘摇类转蓬而已。这上阕四句总概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真理。下阕作者递进延伸,“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功名成就的,与成功名的和更多逃避共鸣羁绊的都不在少数。这瞬间的快意不过是都做了尘土,变成了,沧海为桑田。惊讶缘木求鱼,也想穷猿择木而生,又怕损伤弓木良材,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于是不如暂且放下手中酒杯,再听一曲新声,把那些虚浮都抛闪。(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这就是《水浒传》中对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精妙的诠释。
《儒林外史》雅兴世情尽在半酣时
青玉案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词调《青玉案》在《儒林外史》中起着开宗明义的作用。人生多歧路,先秦的大哲杨朱有个故事,他的邻居家的羊走失了,于是发动全家人去寻羊,而且还请求杨朱的童仆帮忙。杨朱纳闷:丢一只羊,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邻居道:因为路岔道多。结果忙活了一天,最终邻居同众人却无功而返。杨朱问其因,邻居回答:岔道中还有岔道。于是杨朱有感而发,悲叹人生歧路何多,那条才是正途?这个典故让我们想到“岔路“人生追求的选择。因为人生面临着诸多选择,而每一种选择甚至代表着一种命运——也许选择本身仅仅在一刹那的功夫,然而问题在于当你选择一条道路的同时,也意味着你丧失了通往其他路途的可能性。选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倘若选择失误,人生的路径就要改写了。而《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们似乎就认准了仕途功名这一条道愿意走到黑,结果歧途太多,坎坷而艰辛。看似凡人做得到的百朝兴替也终无定数。与其这样枉费心机,耽误流光,何不止步歧途,喝几杯浊酒醉去,闲看流水落花,免生那许多的茫然愁苦。
结合吴敬梓的身世,我们知道他也是在歧路中迷失很久后才大彻大悟。小说中的王冕就是他顿悟后向往的最理想的人物。尽管这种遁世的消极态度很不足取,可总比一味的钻入死胡同里四处碰壁要强。那些看似容易得到而大家都迷恋追求的可能就是一个幻影罢了。
《金瓶梅》中色与空
眼儿媚
丈夫只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如何铁石,打作心肺,却为花柔。
尝观项籍并刘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是被污最狠被误解最深的小说。而其实其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却有着比风花雪月更高的价值。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被那种人为的假象吓到,看一部小说仿佛是做了多么见不得人的事。谈金色变的很,只要我们辨析心去阅读便可发现它有它流传百年的价值。《金瓶梅》并不是刻意去渲染一种色情的气氛,它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去解释色与空之间的关系。"所谓”英雄难过美女关",便是像楚霸王这样的铮铮铁骨,在垓下兵败也不是哭倒在美人酥怀中问“奈何”了吗?刘邦扩土安邦一怒天下人惊,在戚夫人面前也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些大豪杰尚且如此有何况尔辈?显然,兰陵笑笑生是想通过这首小词警示沉迷于色和功业得人,一切皆休,一切皆空罢了。西门庆可以说就是《金瓶梅》“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可最终怎样,一旦蹬腿儿西去,还不是树倒猢狲散,那个老婆肯为他守节?所以,看透了世态故情,这争强好胜又有多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