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9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冬游枣乡情趣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0 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去年夏天应了在码头镇任职的朋友之邀,畅游了百年枣乡邵家村以后,竟对她有了割舍不断的缱绻情思,或从报刊电视媒体上关注她的消息,或从老乡朋友的口中探听她的近况,或在深沉的梦境中回忆她的景象。总之,我已经切切实实地将这片百年枣乡视作了故乡的圭臬,精神的化身,冬游枣乡的愿望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所以就有了故乡土地上无与伦比的乡情所在,以及这些文字中隐约着的田间情趣。

  我的乡下老家距离坐落于邹平县西北部的邵家村只有二十华里远,自己驾车用短短的十多分钟,有了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张现祥先生的陪伴,又经过了他的详细介绍,我对码头镇的巨大变化更是从内心里由衷地感到欣喜不已。沿着熟悉的乡村小路放眼望去,清寂的小村像一些文静至极的淑女,沉稳而坚定地伫立在辽远的金码大地上。这片养育了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李广田先生的高天厚土,总是大爱无言,似乡下那些朴实无华的慈母般地含蓄温存。从肖家村转道往北不远,百年枣乡邵家村便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路两侧的枣树虬枝旁逸,在冬日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黝黑的色彩,还有那些新植的圆铃枣小树林,在田间原野里细密地排列着,仿佛一队队持枪待命的钢铁战士,在护卫着这宁静而又祥和的百年枣乡。不仅仅码头镇是我的生身故土,因为我有很多同学和同事的村庄都在邵家村周围,也有很多的同学和老师都工作或生活在富裕而宽广的金码大地上,自然而然地,我对这片宽广的平原和辽阔的天空,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好感。


  枣林中偶尔有些正在忙碌的庄稼人,他们或在挥锨劳作,或在修剪枣枝,那些苍老的圆铃枣树,树身上满是斑驳的行行皱纹,硕大的树冠相互交错,每一棵树干,每一树枝条,遒劲之中彰显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记得去年夏天初次来到邵家村时,纵横成行的枣林,将这个小小的村落团团掩映其中,当时村里的现任支书杨茂国告诉我,原来每家每户的屋檐下、窗台边、院落中、院墙外,加之村子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满是圆铃枣树的身影,每当春末夏初,浓香四溢的枣花遮天蔽日,嘤嘤嗡嗡的蜜蜂飞来飞去,那才是真正的一方人间仙境、世外枣源呢!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村民们原先狭小遮光的旧房都得到了翻拆与修缮,那些碍事的枣树多被伐掉了,但这对于有着六千多棵枣树的邵家村来说,丝毫不能动摇她作为百年枣乡的地位。邵家村的父老乡亲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栽哉树、爱枣树,照样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昄依于祖祖辈辈保存下来的百年枣林。

  在冬日的枣林里惬意地漫步,我还能感受到邵年百年枣林往日的生动与气韵,它的色彩、它的坚固、它的生机、它的律动,都无不印证着岁月的沧桑痕迹。在金码头圆铃枣合作社院内,村里第一任支书刘敬泰老人告诉我们,正常生长的枣树为人们奉献甘美的果实,而那些因病害而伐掉的老枣树呢,因其木质坚硬、细密,却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做成各种普通的系列家具和精致的工艺品,在我们农村最常见的就是镢把、锨把、镰把、锄把等。老人说,在乡下集市上常见的是枣木红马扎,材质坚硬,古朴典雅,不开裂,不变形,做工精细,南北适宜,千年不腐,是人们居家坐具的首选之物,枣木芯是红的,没有筋骨,就像是人缺钙;而枣木皮是黄的,有筋骨,韧性强,所以,枣木皮马扎要比枣木芯马扎强许多。我倒是在朋友家见过枣木墩,那是用老枣木原材,经高温蒸煮处理,在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下,保留了树木生长过程的原貌和清晰的年轮,把几十年岁月沧桑定格在了现在的时光,给人以返璞归真的心灵震撼。

  虽然冬日的枣林清寂恬静,景色远远不如夏秋两季,但远道而来的各级领导和亲朋好友,还是非常乐意来邵家一睹枣乡的千般灵秀万般神韵。百年以上的老枣树多分布在村子东、西、北三个方向,那棵名冠齐鲁的老枣树王,生长在在村子的北面,在这个盛世如花的岁月里,依然枝繁叶茂,青春永驻,依然向人们昭示着她不凡的生命毅力和苍劲坚韧的傲然丰骨。村子的南面原是邵家村的坟地,未栽枣树之前是一片不毛之地,春来风沙漫漫,人们都吃尽了风沙的苦头,是栽种枣树改变了邵家村的田园小气候。同样八十岁高龄的刘敬泰妻子芦长美老人思维敏捷,直言快语,她告诉我们,邵家村老老少少百十几口人,说爱树如命,丝毫也不为过,外村的孩子祸害枣树,邵家村的孩子会不依不饶;外村的孩子折断一根枣枝,大人们则要找上孩子的家门,直至让他补栽一棵枣树了事。老支书刘敬泰回忆说,文革刚刚开始的那年,因为上级要求在邵家村西开挖排水沟,毁坏了村里七十亩枣林近三千棵枣树,至今说起来每个人的心里还都在隐隐作痛。

  说枣树浑身都是宝确实名副其实,就连她的树叶也能救人。刘敬泰老人说,大跃进时期,人们采食野菜和树叶,外村的人因为吃这些东西而浑身浮肿,有的甚至丧命,而邵家村人因为有大量的树叶可以食用,从来没有饿死过人。家里的猪、牛、羊等家禽牲畜都特别爱吃枣叶,老伴芦长美因为长期给猪喂食枣叶,将猪养得膘肥体壮,从而成为原齐东县一等养猪劳动模范,县政府奖给她皮靴和工作服,奖给她所在的草庙明星高级社双铧犁和大种牛,奖给大队六千个工分,并荣幸地于一九五七年受到了时任山东省长赵建民的接见。老人兴致勃勃地从大橱内找出了当时山东省第二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纪念刊,上面在醒目位置以《想尽办法喂好猪》为题,刊发了芦长美养猪的模范事迹。说起老伴养猪的事,刘敬泰老人像个孩子似地笑了起来:“枣叶比其它的树叶耐烧许多,可大家舍不得烧,基本上都喂了牲畜,老伴养的猪吃饱喝足以后,那时我还骑着猪到处转着玩呢!”老人的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我们都笑了起来。

  村南栽种的圆铃枣树,经过几年来的精心管理,已渐成蔚然大观,融入了这片枣乡邵家村的林海中。那些枣树光秃秃的枝头,虽然不着一叶,但她的树叶和树皮都有大补的作用,凡是家中的大牲畜发生腹泻现象,用枣叶作饲料,用刮除的枣树翘皮加红糖熬汤,这是专治牲畜腹泻的民间药方。望着这方方片片的枣林,我懂得了刘敬泰老人尚在江苏省文化厅任职的长子,为何要在乡下老家盖屋的理由了,因为这里才是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人间乐园呀!空气清新,怡然天趣,邵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仅有百十口人的小村庄,八十岁以上老人近十名。刘敬泰夫妇同是八十岁高龄,老人比老伴大三个月,老人一九五五年先老伴一年入党。心境平和,与世无争,田园劳作,和谐共处,困难时期曾向贫困户家中偷掷粮食的老支书刘敬泰,正是具备了这些朴实而善良的人间美德,他们才能仁者长寿,夫妻才能福寿同至。从码头镇人、邵家村人的身上,我也看到了各级政府共植枣林防风固沙,同创低碳富裕群众的实际行动。

  短短的半天采访时间,让我从老人的身上感悟到了很多,并且每次来到百年枣乡邵家村,我都会有崭新的感受和感触。在世间万物之中,枣树开花最晚,落叶最早,她们却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人间无私地奉献着,付出着,这些如刘敬泰老人般的人们,却似枣树深植的老根,还是他的亲戚、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李广田先生说的好:“她不在阳光中自耀,也不在风雨中弄姿,她在最深处一直支持到最高处,直到最高的枝杪。”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0-3-22 09:10 编辑 ]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21 07:36 发表
百年枣乡邵家村—— 在这个早春三月,以格外生动的景像和对生命启迪的厚度相衬,有了可观的挖掘和思考上的探索,开端格外明亮,文章主旨立意极富超拔之调,在情景的交织中,作者并行插入了翔实、丰泽的多线条、多元素 ...

谢谢小暖老师的热情鼓励!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3-24 14:52 发表
情绪饱满,文字质朴,开合之间,显出骨力。老道之作!

谢谢您的热情鼓励!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2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0-3-23 23:33 发表
对故土的真挚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美文!
问好!

谢谢李老师阅读!:handshake
31#
发表于 2010-3-24 14:52 | 只看该作者
情绪饱满,文字质朴,开合之间,显出骨力。老道之作!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1: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10-3-23 19:06 发表
人是故乡的亲,水是故乡的甜。学习范老师的美文!好久不见,问好!

谢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好文!
29#
发表于 2010-3-23 23:33 | 只看该作者
对故土的真挚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美文!
问好!
28#
发表于 2010-3-23 19:06 | 只看该作者
人是故乡的亲,水是故乡的甜。学习范老师的美文!好久不见,问好!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9: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3-22 09:19 发表
百年枣乡视作了作者故乡的圭臬,精神的化身。这是最为真切、最为笃实的情感。对于你写的枣园和码头镇,至少有三篇了吧。这是最难以割舍的情感,因为故乡的牵念,因为身心的踵至,在情与景的辉映下,在身与心的驻念中 ...

计划写邵家村的春夏秋冬,已经写过三季了,等到五月份枣花盛开的季节再去。谢谢杜老师点评!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10-3-22 23:45 发表
老弟的又一成功之作,角度好,架构好,表述严密,枝叶丰茂,支持。

谢谢刘老师的点评!祝福老人早日康复!
25#
发表于 2010-3-22 23:45 | 只看该作者
老弟的又一成功之作,角度好,架构好,表述严密,枝叶丰茂,支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2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3-22 18:16 发表
沉稳大气的文风,挚爱故乡的文心,氤氲在字里行间!

抽空去支持高老师!谢谢您一如既往的对我鼓励!
23#
发表于 2010-3-22 18:16 | 只看该作者
沉稳大气的文风,挚爱故乡的文心,氤氲在字里行间!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8: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3-22 13:03 发表
得空来读。问好!

谢谢您的提读!
21#
发表于 2010-3-22 13:03 | 只看该作者
得空来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21:18 , Processed in 0.2012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