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感受诗歌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1 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感受诗歌写作                     齐凤池


  我个人认为:诗,应该是诗人心灵复杂状态的自然流露。诗歌写作也应该是从直觉回到情绪的变化中,再回到心灵写作中。诗歌可不是见物就抒怀,如果这样,诗的灵感存在何用?因此,这样写作诗歌,写出来的东西只是表皮的、肤浅的,像一幅没有着墨的水粉画。这样直白词藻的码放建起的殿堂迟早会倒塌。尽管叙述像流水,也不会掀起波澜,不会有浪花打湿脚面。因为诗是很讲跳越性的,诗是有断裂部分的。有了跳越和断裂,才会让读者丰满想象的翅膀,在你诗的天空飞翔。

  我认为诗,应该是生活的还原,而决不是生活的写真。我们允许诗歌的虚幻,但决不允许诗歌的过分真实。因为真正的诗是用两种东西凝成的,一种是泪水,一种是血液。泪水是人性自然的流露,而血永远奔涌在离伤口最近的地方。

  本雅明说:“诗人的诗担负着一种使命,诗人发现了一个空旷地带并用自己的诗补充了它。”“诗歌让我们得以触摸到不可触摸的东西”帕斯说。“一个诗人如果他不是现实主义者就会毁灭。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会毁灭”聂鲁达语。诗歌的写作其实就是一场较量,就是语言与自身的较量。因为,激励诗人的东西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想象。

  所以,诗人不是画家,他不能把眼前的景致描绘下来,达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地步。诗歌必须保持一种抒情的质地,要知道,诗歌不是真理。我们是通过语言进入诗歌的,再通过语言离开诗歌,由此可鉴,语言的创造力决定着诗歌的成败与输赢,最终语言使我们回到诗歌本身。而对于那些形式上的诗歌,分行排列的句子诗歌,我给它取个名字叫深化了的口号在排队。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一首诗要有诗眼,一节诗要有打眼的句子。我们经常说的警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感时花流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海子。这些句子

  过目不忘。作为一个诗人,必须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因此,诗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在任何时代,与诗人的精神发展同步的读者是少得可怜的。要让读者与你同行,就必须有抓住读者的手??好句子。叫他们自觉地跟你走。

  我反对时尚的写作,追求时尚的写作,其实是一种对读者的伤害,我们不能把时尚写作当作真理来追求,那样是非常可怕的和危险的。大师们讲过,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登攀过程,直到深入象牙之塔。“你的扣子掉了。”这样简单的句子在诗人嘴里这样说出来,他不是一个诗人。诗人应该这样说:“你的扣子挣脱了衣服,跑到楼板上了,它奔跑的姿态像飞奔的汽车轮子,驶向了墙角的一块广场。”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向诗而生。”真正的诗歌永远是居住在诗人的生命之内的。我们不能以诗歌的表面修辞效果去判断一个诗人的创造力的高低。诗的价值,要体现在一种烛照的深刻度与表现的犀利度上。诗人对一首诗的发表,不能满足于技术操作的快感之中,真正的诗歌写作,应该是生命的写作,不是经验和知识的写作。

  我们既然选择了诗歌,就要为诗歌自讨苦吃,就要常常苦思冥想。要耐得住寂寞,守住孤独。要有对外在世界的判断和内在世界的组合能力,才能有诗人的神圣与安宁。诗歌不能写的太理性化了,太表象化了。史蒂文斯说:“诗,是诗人创造的一个自然,诗歌必须是非理性的。非理性是基础。但,无论诗歌或生活通常都未处于动力的最高峰。”因为一首诗的品质代表一个人的品质。一首诗里有诗人的灵与肉,切开诗的肌肤,诗人肯定会感到疼痛。

                                     2010----3---20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063026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0-3-21 09:28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3-23 23:03 发表
欣赏,尤其赞同结尾。
:handshake :handshake
6#
发表于 2010-3-23 23: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尤其赞同结尾。
5#
发表于 2010-3-23 21: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受益匪浅。
4#
发表于 2010-3-21 13: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很受益,学习了,问好齐凤池老师~
3#
发表于 2010-3-21 0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2#
发表于 2010-3-21 05:3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过,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06:42 , Processed in 0.0536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