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47|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酒已淡,而情正浓--王龙先生散文《愧对父爱》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5 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酒已淡,而情正浓

--王龙先生散文《愧对父爱》赏读


梁星钧





  翻开王龙先生这篇《愧对父爱》,便立即被震撼了。
       
  我说震撼,是立即被洋溢的情感给感染了,也在于,他仿佛不单是写自己,分明就是写我,写我们父子三代。而得出这个结论的,不仅是两读之后的我,还有断断续续读完的妻子。
       
  写情感散文,写父爱,我们已屡见不鲜了。大凡脱离不了父为我劳,父爱如山,或者父亲驾鹤而去等等路数,因为人之已死,其形已衰,其言也善,其事也浓。我也如此写过怀念父亲悼章。主要是写思念,以及百思不解和永远遗憾。在父亲逝世后一个月,失语的我一天突然被激发,因想到父亲因中风而猝死,我没能抢救活他,他也没能留下一句话,这与他生前的能说会道极不吻合,也与他的健壮硬朗不协调,所以我只有写下永恒的遗憾和悬念了。而作者父亲健在,其文主要是写父“恶”,写父亲对自己的伤害,而恰恰这种惨痛的伤害里凝含着大爱。入伍前后,父亲都陪自己喝酒,但是场面尴尬,喝得勉强,毫不自在,实属“应酬”;而心底的,只彼此最清楚,心照不宣。
       
  父亲的这杯酒是薄的,是寡淡的。然而,它又是情深的,只隐匿着,潜在彼此的心底里,很微妙,需用时间的弥久来品尝,如一坛老酒,越久才越浓香。这个香的谜底,需要我们读者用心去解开它。
       

       
  父亲的爱藏在威严里,藏在希望里,也藏在暴虐里,也藏在歉疚里。这是一种复杂的父爱,这是一种真切的父爱,也是一种忍辱负重的父爱。
       
  父亲,从小当过20多年生产队长,是个“了不起的乡土哲学家”,是个对人生有着清醒认识,对命运有着深刻洞察的战略家。他有见识,有魄力。而他却刚直不阿,坚持正义,维护自尊,竟敢和自己的顶头上司--乡长--拍桌子摔板凳,故一直没进升。他对自己孩子吼叫,透出寒光威严。他的脊梁从没弯过,却对惟一的儿子又是满怀希翼,听信了算命先生的“屋基论”,在建房上柱梁时,一把拉过儿子同跪,正式宣告王家今后的全部重托和希望。
       
  在读书上,更见父亲拳拳之心。
       
  由于升省重点射洪中学还差2分,被无情地刷在门外了。如果要读,则需多交1500元“代培费”,而这于贫寒的父亲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价!“那几天,父亲的饭量明显减少,他左右为难”,但最后“父亲一咬牙,‘要读就读省重点!就是把我骨头砸碎卖了,也要读它!’”表现了父亲一心想让儿子考上大学的坚定意志和强烈愿望。因为他们深信“前脚跨进射中门,后脚就进大学门”的民间流言。可是读书期间由于自己偏科,爱上文学,当了文学社长,加之射中高手如林,故落伍了,成绩不堪给视儿子成绩为一家人“晴雨表”的严父看,再因一个“作弊事件”,就差点被赶出校门。
  
  父亲闻此心急如焚,一面低头哈腰给老师找烟,一面唯唯诺诺给班主任递酒,这些都是父亲平生从没有的,但为了儿子的读书,前途,他一味承受了。但他回到城里的姐姐家,就冷若冰霜地喝令:“是我给你跪呢,还是你给我跪?”这是委婉里的无奈和无声命令。然后父亲“发疯般地”舞动“早已准备好的粗壮竹条”,劈头盖脸就打……,“我”挺直腰身,随着疼痛的加剧扩散,我已“由悔及恨,由恨生怨,由怨而产生对父亲一种报复的快感”,并发誓“我再也不给你当奴隶了!”接下父亲打累了,坐下喘气,数“我”的罪状,气愤处又没命地抽打“我”,这时不顾父亲故意开大的电视干扰,姐姐冲进房门,拦腰抱住父亲,哭喊道:“爸爸求你莫打了,再打就要把他打死了!”
       
  文到此处,已情动山河,催人泪涌。
       
  常言虎毒不食儿。父亲此刻的残暴,不亚于虎。甚至他简直就是一只凶狠的虎!读此惊心动魄的催泪一幕,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父亲。我的父亲可以因我高考失利之后精神萎靡,没配合好他背粮上楼的一事就对我瞪眼,冒汗,板脸,虎吼雷鸣,吓得我胆颤惊心,魂飞魄散,他走后我愤然写了“虎吐山羊”四个大字,被舅舅获知后,就狠狠批评父亲,并告诫说,“要山上叫的好,河里才应的好”。也可以因一句语气强硬的“你去理发”遭我顶撞,就绕屋三匝追我,直把我撵进了暴雨如注的后山林……。我的父亲毒打过我,我取前车之鉴,发誓不打孩子,可是偏偏这时孩子读书逃课,去打游戏,害得老师到处找他,对我提出强烈抗议,为了“一劳永逸”,永绝后患,我在公路当众迎面封他领口,搧他耳光,打得他满地爬滚……,后来屡教屡犯,恶习不改,厌学弃学逃学,夜不归宿,遭我闭门用鞋暴打,最后伤痕累累。所以我们三代人的创伤,同样难以磨平,我们父子间的酒同样也很难堪……。但是后来知道,那是父亲对我的变相责罚与迁怒,我也知道,那是我对儿子希望化为泡影之后的窒息般的痛楚。当一个人从希望的顶峰降坠至绝望的冰窖时,其创伤何以堪?但父亲骨子深处藏的什么,透过人性的“凶残”,能不能看到光辉,有没有光辉,只有当我们后来渐渐长大时,当我们哺育了下一代时,才会渐渐明白。而这一点,几乎具难以更替的周期性。有人称之代沟,是无以完全逾越的。
       
  这是暴露性的真情写作。他写出了人性的真实,也写出了人性骨子里的真善美。写出了生活的痛楚和万般艰辛艰险,困厄矛盾。他不是平面展示生活的表面性,而是深刻挖掘和着力揭示生活的繁杂性。这是这篇文章的迥异之处,也是它的闪光亮点。如参军前夕,父子薄酒相敬之后,父亲怯怯地仰望,送“我”缓缓离开车站,奔赴军营。当我历经艰辛,如愿以偿考上了军校后,父亲再次举杯,我们同样显得尴尬。这种伤害,是一时难消除的。父亲那深藏不露的歉疚,浓浓的赞赏,经历磨难后的欣慰,都暗含在父亲一贯的表面严酷里,所以它既是“我”的致命伤,又是“我”最终获胜的催奋剂。文尾引用阎连科《我与父辈》中的句子升华作结,人们总以为健在的父母的爱很绵长,取之永远不竭,并不时错把亲人的疼爱当累赘和包袱,当烦琐和厌恶,总想扔掉,总以为来日方长,总有报答的那一天,然都忘了人生的突然,有时来不及报答了。这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个繁复的隐秘情,就是文题《愧对父爱》,就是父子间的酒已淡,而情正浓。


       
  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三个明显特点。
       
  首先是表情达意手段高明。在情感的深层体验上,主要写了爱与恨的二元对立。不是那种一味的唱赞歌。换句话说,他是通过恨写爱,在大恨中寄寓大爱。他用了三种途径来表达:一是通过叙述抒情。全文通过上梁、读书、参军三件事分别寄寓了父亲的寄托希望,践行希望和弥补希望,表达了父亲望子成龙心切,渴望后继有人的强烈愿望和健康积极向上心理,其中读书一节,更能表现父爱的艰辛与悲壮。二是通过人物性格的对比反衬描写传情。如父亲走路“把地皮也踩得颤颤闪闪”,“一开口说话那响雷般的声音就惊起一树飞鸟”,刻画出父亲的威风和威严。最后读书险些被开除时,父亲表现的残暴升级和与平时一反常态的“弯下脊梁”。父亲的性格的两面性表明:一方面希望儿子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城市生活的坚定性造成了他的威严和高压,表现出的是坚定果决和“残暴”,另一方面面对参军后有出息了的儿子表现的又是淡淡的忧伤和悲凉。所以在给儿子参军饯行敬酒时,他“仰头灌下一大杯,盯着窗外无边的夜色喃喃说道”,在车站送别,父亲是“仰望的眼睛”,“怔怔地站在人群里,像个孱弱无助的孩童般的无语地望着我”,他在欢送锣鼓和鞭炮的人群中“掩饰不住一脸的失落与惶恐。”当客车开动,他“深一步浅一脚地奔来,半摇半举不自然地向我伸出粗糙的大手,艰难地嗫嚅着想说什么,又似乎不太好意思”。这些反衬描写,把父亲坚强下的柔弱,残暴下的温暖,错落有致地表现出来了。父亲这样的鲜明“表演”,充分彰显出其个性严厉和暴虐下的隐秘感情。三是通过环境描写表情。从忧伤轻缓的环境表现上,反衬情感,将全篇气流贯为一注,有力地表达了情感。如上梁时,父亲示意母亲把四个女儿赶得远远的,然后“一把拉我过去和父亲跪在一起”,使自己一下接过了父亲的寄望,正式成为王家的接班人。
       
  其次是文章架构简洁。全文采用倒叙和适时补叙,使文章篇幅长而紧凑,一气呵成。此文要是放在一般人的手里来写,如此庞大的容量恐怕就难以驾驭了。从入伍送别敬酒始,到考上军校敬酒终,中间倒叙插入上梁读书的大量篇幅情节,确实使文简练紧凑,生动传情。
       
  三是文章语言表现力强。其精准的用词令人玩味。如“痛陈”我平时怎么逃课,“僵硬”“挤”出来的笑容,老师批评后虔诚地转过身来,酒瓶咣地一声打碎后,父亲“僵”在那里,被父亲毒打后,对他的负疚结束了,已经偿还了,只剩下恨,只有“轻蔑”,等等,这些精准的动词形容词,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状态和心理。而形容词的使用在一般人的写作里是忌讳的,贾平凹向来就反对,说自己从来只用白描。而作者的有效使用,更好了表达了语气,准确地表达了情感。
       
  王龙,一个偶然邂逅的普通名字,只知他同为四川人。该文首发于2009年6月《十月》,后又选入2010年1月《散文选刊》,上周五回家我有幸能读到,一看就入眼了,欲罢不能。感其不仅为写自己,同时也写了我们父子三代,其辐射之广,影响之深,故我思品再三,草率为评,以了心愿。但望行家对所疏解陋析之处匡补,不胜感激。
(于2010,3,14 深夜 老宅)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3-25 14:58 编辑 ]
76#
发表于 2010-4-1 07:59 | 只看该作者
这字正如酒,读到深处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梁老师的字,厚重大气,严谨深邃!学习了!
问好,远握!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3-31 07:36 发表
问好,星钧!真的不错。


  谢谢梅林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3-30 23:49 发表
没读过原文,但看到你如此挥洒真情的评介,应该是很不错的!
问好并祝福两位:作者和评者!


  谢谢天下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岭头落雪 于 2010-3-30 20:38 发表
好精彩的文评!


  谢谢赞誉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30 17:29 发表
星均的字,再读依旧有层次,精彩连连。


  谢谢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落梅 于 2010-3-30 12:57 发表
认真地读完,带给我的同样是震撼。
古有千里遇伯乐,断弦酬知己,滴泪敬红颜之韵事,而文字亦是需要知音。
一篇文字,真正读懂,真正读透,与缘分相关。
不是所有的好文,都可以令自己为之动容。
但有一点,不可 ...


  落版的这个评我很感动。读了多遍。赞誉鼓励之词殷殷可现。我不知该怎么回复了。
  王龙先生的那篇文我很感动,仿佛就是写我,还有我们父子三代。我写这个读感,是应和呼应一下,也是让自己舒口气。而你的评,是认真详细而潜心的,评价全面深刻而独到,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奋,如若雨一样,那些词怎可轻易用得,惭愧之极,惟有努力,报答厚望。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3-31 10:36 编辑 ]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0: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妹姚 于 2010-3-30 10:29 发表
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拜读学习问候祝贺! 有时间去“忍俊不禁”也看看俺的小文。


  谢谢。感谢。会的。
69#
发表于 2010-3-31 0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落梅 于 2010-3-30 12:57 发表
认真地读完,带给我的同样是震撼。
古有千里遇伯乐,断弦酬知己,滴泪敬红颜之韵事,而文字亦是需要知音。
一篇文字,真正读懂,真正读透,与缘分相关。
不是所有的好文,都可以令自己为之动容。
但有一点,不可 ...
问好,星钧!真的不错。
68#
发表于 2010-3-30 23:49 | 只看该作者
没读过原文,但看到你如此挥洒真情的评介,应该是很不错的!
问好并祝福两位:作者和评者!
67#
发表于 2010-3-30 20:38 | 只看该作者
好精彩的文评!
66#
发表于 2010-3-30 17:29 | 只看该作者
星均的字,再读依旧有层次,精彩连连。
65#
发表于 2010-3-30 12:57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地读完,带给我的同样是震撼。
古有千里遇伯乐,断弦酬知己,滴泪敬红颜之韵事,而文字亦是需要知音。
一篇文字,真正读懂,真正读透,与缘分相关。
不是所有的好文,都可以令自己为之动容。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好文就是好文,无论读者喜欢与否,都不能泯灭文字深邃的力量。
我曾说过,梁星钧是一个雕刻文字的神匠,他所评析的文字,可以直抵深处,削去繁复,留下简洁。
这是一篇他用真情品读的文字,所以可以直入内心。
无论是从个人的思想情感上表述,还是从表现手法上分析,都是完美的。
很高兴可以读到这样的好评。
比之从前,结构更加清晰,线条更加明朗,情感更加饱满,思想更加深刻,还有文字的张力和凝聚力,更加的收放自如。
欣赏。
64#
发表于 2010-3-30 10:2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拜读学习问候祝贺! 有时间去“忍俊不禁”也看看俺的小文。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3-29 19:20 发表
很叹服梁老师如此深入浅出的评论,对于评论文体,我一向仰望式的学习。


  谢谢玉琴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3:49 , Processed in 0.1003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