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支持贴【2018书】 读余华的《活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31 16: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8-3-31 19:26 编辑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余华在《活着》前言里,一开始就用这样自白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他是用内心感受来写文字的,而绝非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遵照前人,亦或是“顾左右”再去言它的。它不受任何钳制和制约,更没有什么力量能裹挟他的感受和意志。
  
  “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陰-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我想注释一下这段话:用最通俗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而用文人那具备审美情趣的表述就是:我们的眼睛通常是用来审美的,可是扑面而来的诸多事物却让这双审美的眼睛变成了审丑。毋庸置疑,我们眼见的事实是:节假日的旅游景点都是成吨计的垃圾,而在地球那一边或隔海的近邻,街道是整洁的,场馆会所的垃圾是“片甲不留”,小学生都知道随时带着一个垃圾袋。这大概就是余华所说的:美好的事物往往远在海角,而丑陋却如影随行近在身边。我想多说一句,而这种丑与美的转换乃是最早缘由二个美国青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写了一本《丑陋的美国人》,跟着出现了日本的《丑陋的日本人》,紧接着是《丑陋的韩国人》,然后是柏杨斗胆写了,《丑陋的中国人》,可是不少有识之士会说那是说的台湾人,余华一定也有这样的困惑,他只凭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凭直观的社会现实来写,有些事真的不是你能“眼见为实”的啊,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余华写作的初衷。
  
  余华是有困惑的,他说:“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难……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后来因为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是的,坐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语言。余华豁然开朗:人生在世的任何生命的形态以及活着的终极意义就是活着,这就是余华这篇《活着》的主旨。要知道岂止是一首老黑奴这首歌体现了黑人在苦难生涯里的独特性格和气质,就连最早的伦巴舞的出现。还是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黑奴们为了内心的呼唤而单凭扭动躯干跳出来的,后来才慢慢被上层社会接受而经过改造。真正对生活成熟的理解应表现为:当你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糟糕,依然能友好而平静地对待生活——好好活着。黑发人一个个被福贵这个白发人送走,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在心死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呢,那只有一个答案:活着。余华一定就是想向我们表达他这样的感受和对现实的理解。我以为,生活给予你的磨难其实是厚爱,因为他是你倔犟地活下去的理由。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内战争,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自己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也风趣地给这头老牛取名叫做“福贵”。是不是很像那个密西西比河上弹着吉他唱着民谣的老黑奴。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故事是这样开展的,它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老人历尽世间沧桑和沉浮的的自叙,是一幕人生苦难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这一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这部书也就姑且是他的自传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也许是传承了他的父亲的基因和脾性,祖上有二百亩良田,被福贵的父亲赌掉了一百亩,在福贵的手上,有一天赌光了家产,变得一贫如洗。
  
  “我对我娘说:我把家产输光啦。我那副模样让她信了,我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抹着眼泪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啊。我娘到那时还在心疼我,她没怪我,倒是去怪我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福贵的今天,和他那个吃喝嫖赌的父亲有很大关系,也和这么一个不讲道理地宠着他的母亲有关,就一点不奇怪了。
  
  “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爹说到这里嘿嘿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就哭了。他向我伸出两根指头: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啊。”
  
  福贵的爹居然也能说出这样的话,反思自己的一生。这也给后来“我”遇到的福贵能在极端的潦倒贫穷后,也能倔犟的活着,铺垫了依据。福贵的爹经过这样的打击后,没过多久就“熟了”,“掉下来了”。父亲走后,“那几天我娘常对我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一定是在心里记住了娘的这句话。
  
  那天老丈人说:“你过来,你这畜生,怎么不来向我请安了?畜生你听着,当初是怎么娶走家珍的,我今日也怎么接她回去。你看看,这是花轿,这是锣鼓,比你当初娶亲时只多不少。”就这样自己的媳妇家珍也被娘家人接回去了,这就是福贵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的开始。
  
  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放了他回家,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
  
  “我离家两个月多一点,我娘就死了。家珍告诉我,我娘死前一遍一遍对家珍说:福贵不会是去赌钱的。”有了这句话,福贵还能去赌吗?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直到有一天倒下了,还说不知道自己倒下了就爬不起来,看来是要走了。
  
  “按理说我是早就该死了,打仗时死了那么多人,偏偏我没死,就是天天在心里念叨着要活着回来见你们,你就舍得扔下我们?我的话对家珍还是有用的,第二天早晨我醒来时,看到家珍正在看我,她轻声说: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们。”这是一个即将走完人生道路的人,对这个现世和亲人的怀念,尽管这个现世并不尽如人意,尽管这个家庭或许不如许多其它的家庭,可是,生的愿望,活着的念想依然这么倔犟地牵着她的手,决不放弃。余华在多层面向我们表达活着的意义。
  
  儿子有庆在学校表现很好,那天校长因为生孩子大出血,她又是县长夫人,孩子们都去输血,在许多同学都验过血型不配以后,发现有庆的血型完全符合,于是为救县长夫人的命,这样的担子就落在有庆的身上。瘦小的有庆躺上了输血床。
  
  “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我头晕。抽血的人对他说:抽血都头晕。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这是福贵遭受到的一连串打击的开始,恶运像一张网向他张开了。
  
  “那天晚上我抱着有庆往家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抱累了就把儿子放到背脊上,一放到背脊上心里就发慌,又把他重新抱到了前面,我不能不看着儿子。眼看着走到了村口,我就越走越难,想想怎么去对家珍说呢?有庆一死,家珍也活不长,家珍已经病成这样了。我在村口的田埂上坐下来,把有庆放在腿上,一看儿子我就忍不住哭,哭了一阵又想家珍怎么办?想来想去还是先瞒着家珍好。我把有庆放在田埂上,回到家里偷偷拿了把锄头,再抱起有庆走到我娘和我爹的坟前,挖了一个坑,用衣服把他包上,放到了坑里。我对爹娘的坟说:有庆要来了,你们待他好一点,他活着时我对他不好,你们就替我多疼疼他。”
  
  这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疼痛,是福贵从那个以前的福贵向后来的福贵转变的第一步,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灾难、亲人的离去,逐渐地磨砺着那个曾经是败家子的福贵,他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向往,甚至没有任何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他一定要活下去,还有媳妇和女儿。这时的福贵已经会说:“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这或许是他活着的感悟,做人的道理。
  
  女儿凤霞被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娶回去了,二喜人很好,对凤霞和二老都很好,凤霞生活很幸福。不想在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城里的苦力工,有一次因工伤事故,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生命里难得的亲情将被一次次地扼杀,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福贵”在阳光下回忆。是不是很像那密西西比河上的老黑奴,一个是亲人离去后伴着老牛在回忆过去;一个是亲人离去后抱着吉他唱着民谣。他们的内心是那么宁静、干净,没有奢望,不会动心,也没有了任何羁绊和牵挂,日复一日的每一天,对他们来说,唯一的意义就是活着。
  
  看完作品,惊叹余华是如何用这么朴素的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的。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连一些极普通的词汇都很少见到,前面节选的几段就可以看出他朴素语言的特点,其中有抱着已经死去的儿子,将他埋葬的情景,再看看下面一段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农忙时凤霞来住了几天,替我做饭烧水,侍候家珍,我轻松了很多。可是想想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凤霞早就是二喜的人了,不能在家里呆得太久。我和家珍商量了一下,怎么也得让凤霞回去了,就把凤霞赶走了。我是用手一推一推把她推出村口的,村里人见了嘻嘻笑,说没见过像我这样的爹。我听了也嘻嘻笑,心想村里谁家的女儿也没像凤霞对她爹娘这么好。”
  
  他没有像一些乡土文学那样必须带着些乡土的俗话俚语,也没有插科打诨的民间谐趣。是的,余华没有煽情,也没有移情,同时也没有只字片言地说教。只是描述,白描,完全就是一副素描画:一片雪原,几株枯枝,栖着寒鸦,间隙有只脱兔飞奔觅食,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全文行将结束,仿佛回到开头,“我”在听一个老人在讲述他的一生。没有哗众取宠,没有附庸风雅,也没有刻意余味,只是平铺直叙地说了一个听来的故事而已。然而大俗才是大雅,余华的《活着》因此才被张艺谋看中拍成了电影,走向了国际。带着这样的敬仰,查看了百度,才知道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读余华的《活着》仿佛能净化灵魂,静思下来想想也是,生活中追名逐利飞黄腾达也好,随遇而安苟且偷生也好,到了最终,还不是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当成为一抔黄土之后,就再也没有区别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10 18:14 编辑
an安 发表于 2018-4-10 18:04
喜欢这种白描式的作品,读着不累,直达心灵深处。

是的,他的白描很简约,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但也不是单讲述和叙述,也有描述。他告诉你的信息是浅表的,可是让你感受到的内涵是深厚的。安版主这次主题活动辛苦了,问声好。
16#
发表于 2018-4-10 18:0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种白描式的作品,读着不累,直达心灵深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3:50 | 只看该作者
鲜然 发表于 2018-4-7 08:46
想起初读余华的感觉:惊艳、讶异。
《活着》是值得重读的书。

作为个体的自然的生物的人来说,活着就是活下去。
14#
发表于 2018-4-7 08:46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初读余华的感觉:惊艳、讶异。
《活着》是值得重读的书。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1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5 18:53 编辑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4-5 17:56
《活着》读过,太苦难了,读着辛酸

它不是让你用移情发去跟着情节感动,或哭或笑,而是让你用间离效果站在一边,保持一定距离,冷静地看待一个个体的生物的人是如何对待生存的。也许我看的不对,见仁见智吧,只是个见。谢谢来读,祝安好。
12#
发表于 2018-4-5 17:56 | 只看该作者
《活着》读过,太苦难了,读着辛酸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21:25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4-1 20:27
原著写得未免太悲惨了,所有的亲人都给写死了,就落他一个人活着。外国奖项就喜欢这样的情节,希望我们永远 ...

是的,见仁见智,没有一部书是包罗万象的,谢谢,安好。
10#
发表于 2018-4-1 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著写得未免太悲惨了,所有的亲人都给写死了,就落他一个人活着。外国奖项就喜欢这样的情节,希望我们永远落后才好。呵呵,胡乱写的。是说余华原著,不喜欢。
9#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7:06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4-1 16:52
“活着”的状态,通过一个人的一辈子命运多舛,表达了无数耐人寻味又无法比较完整诠释的意念。
——“可是 ...

说得很有道理,因为每一个写文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主观和偏爱的,我们看文也不免主观,如果顺应作者意图去看和逆着作者意图去看结果就不一样,这才叫见仁见智,谢谢探讨。
8#
发表于 2018-4-1 16:52 | 只看该作者
“活着”的状态,通过一个人的一辈子命运多舛,表达了无数耐人寻味又无法比较完整诠释的意念。
——“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是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
我以为,余华不仅着迷于徐富贵这个人物,更入神魂的是他自己对命运的感触。有点牵强附会的证据,余这个姓氏,加上双人旁为徐。
7#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3-31 19:31 编辑
lvhq018 发表于 2018-3-31 18:38
《活着》的诱惑性在于,余华圈定了一群人,并放大了他们以活着为目的的生存状态。
另外,这是读书活动的支 ...

他是说到了作为个体生物的人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而非现今物质世界里社会的人和精神的人,不是一概而论。所有作文者都是主观的,没有一部书能涵盖和包罗一切的。这篇是支持贴呀,我去加上,谢谢关注。
6#
发表于 2018-3-31 18:38 | 只看该作者
《活着》的诱惑性在于,余华圈定了一群人,并放大了他们以活着为目的的生存状态。
另外,这是读书活动的支持帖吗?如是,请在标题前加“2018书”字样。
5#
发表于 2018-3-31 18: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7:21 | 只看该作者
臧克家说的,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又是精神层面的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21:35 , Processed in 0.16051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