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18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查未通过]种瓜得豆:一个农村青年的奋斗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3 0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业未成泪先流


  1985年夏,我毕业于河南新县重点高级中学重点班。凡从这个班级走出来的学生,几乎全都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即使第一年没有考上,复习一年后也能如愿以偿。这一年,正当我雄心勃勃准备应考时,传来了父亲因为脑溢血猝死的噩耗。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呆了。父亲才五十来岁啊,而且他是全家的顶梁柱,我的学杂费就全靠他来筹集。他一死,等于塌了大半边天。

  我含泪赶回家,扑在父亲身边痛哭了一场。料理丧事之后,高考已迫在眉睫。我自知耽误了不少时日,加上心情受到了创伤,对高考缺乏信心;同时考虑到一旦上了大学,学费又成了大问题,所以就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这时,我想起了在毕业典礼上,学校校长要求我们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就决心走另外一条成才之路——自学。

  就在高考的前几天,我在一片惋惜的唏嘘声中,收拾好自己的铺盖,依依惜别地踏上了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回到了贫穷的家乡。从此等待他的是一条坎坷不平布满荆棘的人生奋斗之路。

  谁知,父亲没死多久,母亲又病倒了,她患了鼻咽癌,脸部肿得像发面馒头。由于无钱治疗,只找土郎中配了几副中草药煎服,剩下的时间只好躺在家门口,白白等死。临死时,母亲拉着我的手,眼含热泪地说:“伢子,你大(爹)你妈都死得早,你要好好照顾你的弟弟妹妹呀……”那一刻,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滚淌。

  安葬了母亲后,我沉默无言,闭门不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望着年幼的弟弟妹妹,望着空荡荡的家庭,我想了许多许多。他想起为儿女操劳了一生却默默等死的母亲,不仅无钱治病,连一只鸡都舍不得吃;他想起了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时该面临着辍学的威胁;他还想了有一次,为了买回一本《文学词典》,母亲翻出一只红布包,抖开半天才掏出仅有的几块钱的情景……贫穷啊!这所有一切都是贫穷造成的!

  想到这些,我再也无心“自学”下去了。我把所有的书本捆绑好,扔到棚顶上,决心重新走出一条创业大道。

  当时,政府不断召开会议,号召人们广开门路,脱贫致富。新县是个人口仅30万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上级政府每年都投资到新县来扶贫。我的情况正适合扶贫条件,所以很顺利地得到扶助。我申请到了扶贫款,首先到县菌种场买了一些平菇菌种,并准备了锯末和稻草。因为他从广播里得知,种平菇是“短平快”项目,投资少、周转快。果然,不到两个月,平菇就生长出来了。当我把一丛丛鲜嫩的平菇提到市场上去,没想到看的人多,却没人买。人们第一次见到这种蘑菇,尽管我口干舌燥地作讲解,人们还是怕平菇有毒,不敢吃。最后只有一家饭馆购买了二斤。

  本钱没捞回来,我只好换其它项目。当我得知省畜牧场有良种瘦肉型猪:红毛杜洛克时,便携带扶贫款买回了一头种猪。谁知这种猪嘴尖皮厚,性情粗野,不像本地黑猪那样温顺,一般的猪栏根本关不住,经常跑出来为害庄稼,令人讨厌,所以产的猪仔也令人望而生畏。猪仔卖不出去,我就决定自己饲养,毕竟它是瘦肉型猪嘛。在城市,瘦猪肉往往比肥猪肉卖得快,而肥肉却没人要;而在我们那贫穷的乡下,人们宁愿买肥猪肉,因为可以熬大油,以补充植物油的不足。瘦肉不仅提不起价,而且还不易销售。就这样,养瘦肉型猪的计划也渐渐破产了。

  正在这时,省“农大”组织扶贫开发团到新县开发扶贫项目,选择了养鸡业,我便是省开发团的常客之一。在那些老师的帮助下,我联合另两个有志者创办养鸡场,以饲养肉鸡为主。肉鸡养得确实很成功,日夜填鸭式地饲喂,从咻咻叫的小毛鸡长成四斤重的商品鸡,仅两个月时间,在小山村里不异于发生了一场奇迹。可是,由于本县人口少,经济欠发达,肉鸡在市场上难以大批销售,卖给县肉联厂吧。没办法,他们只好自己制成白条鸡,销往汉口。头几批,白条鸡收购价是每斤3.5元,这样每斤纯利润是两角钱。这样下来,收入还是可观的。可从第二年开始,汉口那边的收购价一再往下降,从3.5元降到3.3元,不久又降到3.1元。而且整个武汉市的收购价都是统一的。主动权在人家手上,我们也奈何不得。尽管他们采取了开源节支的各项措施,也难扭乾坤。他们把希望寄托到来年市场的转机上,就采取限养和把白条鸡寄存到县肉联厂冷库车间。结果是,不仅日夜盼望的市场转机遥遥无期,连寄存到县肉联厂的白条鸡也由于高温造成重大损失,而对方却不予赔偿。翻出账本一算,不到两年时间,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连投资也丢掉了三分之二。在这个节骨眼上,财政贴息贷款又到期,财政所不断摧还,还到法院提起了诉讼,法庭传票也到了……正当我焦头烂额之时,交友不慎,受了一个小人的欺骗,把剩下的一点钱全交了出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我本人欠下的贷款仅仅一万余元。可在当时,在贫穷落后的家乡,这一万元也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回想起来,当时空有一腔创业的愿望,少年壮志,容易轻信,不计后果,又缺乏市场分析和预测,才落得“吃鸡不成赔把米”的下场,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我回忆起来,还如一场恶梦。


负债打工难再起

  为了还清这一身阎王债,1988年始,我被迫背井离乡,提着铺盖四处流浪。我打算靠打工挣钱,先把那一身阎王债还清,然后积蓄力量东山再起。我想,养鸡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找准市场,等下次干,我一定要吸取教训,肯定能成功。为了不拖累弟弟妹妹,我一个人把所有债务全揽承下来,并把房子等物全转到弟弟名下。就这样,我又开始了艰难跋涉的人生新旅程,成为一名颠沛流离的打工仔。

  最初,通过亲戚介绍,我千里迢迢来到黑龙江大庆市,在那里给人放牧牛羊,每日工钱三元。每天天一亮,我就赶着牛羊出门,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甸里,跟着牛羊四处奔跑。四周除裸露的盐碱地、长满芦苇的碱水池和野草,就是星罗棋布的油井。除偶尔见到几个采油工,再也难见人影。为了打发那些寂寞的日子,我买了一部微型收音机;实在闷极了,就与牛羊说话。傍晚,当我把牛群、羊群赶回家,已经是漆黑一片了。

  就这样,连春节算在内,全年都是在大草原里度过的。这一干就是三年,尽管我省吃俭用,仍然所剩无几。由于离家日久,思乡心切,便辞了这个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

  正应了那句话:红豆年年红,绿豆年年绿。家依然是那个贫穷的家,人依然是那样无精打采的人。看到眼里,我只有深深地叹了口气——从心底里发出的那种无奈、无助和失望的叹息声……

  过了春节,为了多挣一些钱,我又跟一个小包工头去搞建筑。郑州、洛阳、北京都去过。虽然每天的工值是15元,却要干12个小时。到了年底,工头为了让人来年继续给他干,往往只给很少的一部分工钱。剩下的钱,他拿出买房、买车,还吃喝嫖赌。有时工头干脆卷钱逃走,不知去向。我干了五年建筑工,先后跟了四五个工头干,每个工头都欠了我的工钱,最多的欠两千,最少的五百。到现在,有的工头仍没找到,有的找到了,却不认账。没有打过工的人,也许体会不到拚命劳动却拿不到工钱的心情,甚至难以相信,但这确实是真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农民出外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啊。

  虽然我也愤愤不平,但却无能为力。我也只有和民工们一起流泪、一起申诉、一起抗争,但结果总是自认倒霉。为了偿还那一万元的贷款和利息,我整整流了八年血汗!八年的青春,在我的人生里是多么宝贵啊。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成了大龄青年。现在,虽然债没有了,但依然是一个穷光蛋,依然家徒四壁。为了实现那个“东山再起”的美梦,我咬着牙,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1996年春节后,我再一次来到北京,落脚在京郊蔬菜队,做了一名种菜工。这时,我隐隐有个感觉,靠办企业发财也许是十分遥远的事,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打工筹集资金的同时,也要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就这样,我与书和文学更加靠近了。

  早在离开校门立志自学成才时起,我就决心做一名作家。后来虽然全身心地投入创办企业,但仍然坚持写笔记,仍然酷爱读书,并订阅了许多文学报刊。这期间,我正式涉足文学理论和写作方法,并初步作了一些尝试。

  企业失败后,我走上了打工之路。从打工那一天起,看书、写作就成了我业余时间的惟一内容。在大庆放牧时,白天在野外游荡,与牛羊为伍,晚上就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写在笔记本上;干建筑时,业余时间和晚上,我不愿意与工友们一起打扑克、逛大街和看电视,而是趴在床板上,或找块砖头坐下,趴在大腿上写作,或写所见过的人和事,或编小说。那些时间,写作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动笔就难受。在八年的苦力生涯中,我写的日记达30本之多,而习作文稿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大多数是在乱哄哄的工棚里写成的。

  要写东西,就得读书。而买书是极其有限的,因为我辛辛苦苦流了一天两天汗,收入往往也不够买一本书。有一次,我在一个个体书摊里看到了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就想买《家》,可摊主要求三本书一起卖,一共需要60元,而当时我的一天工值才有12元。怎么办?只有等到月底开支了。这期间我天天往书摊上跑,生怕它们被别人购去了。等月末拿钱买回这三本书时,不仅没有欣喜,反而流下了一脸的泪水。像这样流着眼泪去买书的例子还有不少。后来我再也不愿用血汗钱去买书了,而是用其它方式满足自己的读书欲。我干活的地方总是在城市边缘,而城市边缘总会有许多垃圾场,垃圾场里往往有许多被丢弃的废报纸,虽然脏一点,整理一下也可以阅读,特别是副刊版成了我最喜欢的内容。每年,我都整理出十几本报纸副刊,分作品、文摘、文学理论等几大类。1996年,正在北京东郊种菜的我,将这些生活写成《“捡”出来的日子》投到《北京晚报》参加“我在北京打工”征文,荣幸地获得一等奖,无疑是我的故事感动了那些编辑。


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北京打工,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种菜的所在单位村委会,有个孙主任,他目睹了我捡报纸自学的一幕,受到了感动,主动找我聊天。那时正是秋冬季节,天渐渐冷了,他建议我住在他家,一来可以看他家里的藏书,二来可以辅导他的孩子上功课。他的孩子上初二,人很聪明,就是好玩,功课跟不上,门门考不及格。我白天上班,晚上陪他孩子读书。也甭说,短短四个月时间,功课上了一大台阶,期末考试全及格了,一家人非常高兴。

  孙主任逢人就介绍我的事迹。他有一个朋友,姓李,在市内一家文化公司当一名中层干部。他说公司来年要招聘校对员,到时一定推荐我。那天,当他把我领到老总面前,老总却并没有看好。可能是看到我穿戴很普通,而且一身劳动人民的形象,所以就皱了皱眉头。送我出门后,李先生感到很内疚。我说:没关系,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感谢你的帮助。这时李先生机灵一动,说公司正好缺少一名看门的,问我愿不愿意干?我说愿意,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知识。他便再一次向老总介绍我,说了我许多好话。老总最终同意试试。半年后,有一个校对员因病走了,恰巧校对任务紧。这时,李先生把任务悄悄分给了我。等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工作,李先生又把我校对的稿子让老总过目。老总说校得好,又说这半年对我的印象不错,就同意他接任新的校对员。

  我成为公司正式职员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拚命地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学习其他课程。在这里,我参加中文自考,终于获得了大专文凭,实现了当年未了的愿意;我参加了文学函授,作品不断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在这里,我还熟练地学会了电脑操作。职务从校对员到责任编辑,最后升为副主编。彻底实现了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的转变。特别值得我引以自豪的是,最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小说集,并且河南省作家协会还接纳我为会员。

  我想,当年立下的那个实业梦,也许永远也难圆满,也许我只有从文的命了。但我仍然欣慰,虽然种瓜得豆,毕竟有所收获了。感谢命运!感谢生活!感谢打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0-4-19 15:0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4-13 10:20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欣赏参评作品,问好!
3#
发表于 2010-4-13 10:2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参加“中财杯”《我的职业生涯》网络征文活动,先提上来,慢慢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0-4-13 10:28 | 只看该作者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 ... 8c38135f&user=baidu在流浪中体验坚强 2002-10-28
————
http://www.xici.net/main.asp?url=/u4563779/d9123214.htm03-02-21 13:04  发表于:《老友茶馆》 分类:未分类
————
http://skfhq.blog.sohu.com/8576093.html

很抱歉文章非首发,并且作者名字也大不相同,朋友不可以违规。参赛,以文融汇入心,以文标榜精神。
根据《“中财杯”《我的职业生涯》网络征文启事》第三条:参赛要求第3
    3.……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未在其他任何媒体发表过。
5#
发表于 2010-4-13 10:32 | 只看该作者
  叙述缜密,文笔感性,思路明晰,紧扣主题,让我们在作者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创业经历中,读出了五味杂呈的况味和人性坚韧的向上精神,真切的生活体验与由此获得的感悟给人带来了难得的借鉴与感染,确实不错。

  不足之处是文章的意境提炼略显不够。
6#
发表于 2010-4-13 10:3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这篇征文违规了,还是点评一下。
7#
发表于 2010-4-13 15:13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不吃苦中苦,焉知甜中甜。历经风雨,方见彩虹!
作者纪实的笔触描写出了个人从业的奋斗史,从亲情着笔,从最贫穷的农村奋起,一步步都是人生自我追求的启迪,行文朴实、生动、感人!
8#
发表于 2010-4-13 21:01 | 只看该作者
从前面的经历看,你是可以成大事的,落到文字,有些可惜了!
9#
发表于 2010-5-28 08:53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没坚持下来,一年换三行,饭都吃不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0 00:16 , Processed in 0.0510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