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4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做个积极的文学结缘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28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18-7-31 13:26 编辑

        大概是今年6月份的一篇专栏文,题目就叫《雍庐书话》,著力推崇一位力学家的文学书话。我们知道,一般专栏文受版面和篇幅制约,通常在千字左右,不容长篇大论,又必须是新鲜出炉,而且有死限逼着,到日子交稿,诚若抖落些实质性的干货,让读者看过能觉出点意思,能留点印象,亦非容易,所以,我以为这是一种最难“对付”、也十分考验作者的作文形式。当然,才气逼人的作者,日拱一卒也不是问题。比如香港著名的专栏作者十三妹,据说高峰时一天能写几篇专栏,但她密集的专栏作品,有很大一部分经不起时间推敲,之后甚至被评价是“敢写”。在彼时的香港,十三妹等一般人的应付专栏,也有糊口的一面,所谓稻梁谋、打秋风也在所难免。

  刘以鬯的小说《酒徒》,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学影射,其意识流的开场白很是令人难忘:“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眨眼......”。电影的《酒徒》略有局促,原著的最大意义,更多的是对文学艺术的点评,从小说到诗歌,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从鲁迅到托尔斯泰,从《红楼梦》到《追忆似水年华》,古今中外,涉猎广泛。而最突出于对五四新文学的讨论,都是我们热爱文学的人耳熟能详的话题,诸如这样一段:“就我记忆所及,沈从文的《生》与《丈夫》、芦焚的《期待》、端木蕻良的《鹭鹭湖的忧郁》与《遥远的风沙》、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外,鲁迅的《祝福》、罗淑的《生人妻》、台静农的《拜堂》、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老向的《村儿辍学记》、陈白尘的《小魏的江山》、沙汀的《凶手》、萧军的《羊》、萧红的《小城三月》、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田涛的《荒》、罗烽的《第七个坑》……都是优秀的作品。此外,蒋牧良与废名也有值得提出来讨论的作品”。

  从十三妹的专栏到刘以鬯的《酒徒》,从热爱文学的角度,我们似有必要梳理一些书人书事,继而写出书评书话,逐步提高这一领域的容量与格局,使得所读所写成为系统。专栏《雍庐书话》的切入点,便是在程千帆百年诞辰时增订出版的《闲堂书简》里,摘一则千帆老与黄裳先生的通信,从中拓展出凡三、五条鲜为人知的文坛掌故,最终目的于期待有识出版机构早日再版这本市面绝版的书话。我所以对这本书话的重视,缘起对新文学书话的吸引,以及对坊间淘书人的追踪。现代书话大家唐弢认为,书话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气息”,而大约三十万字《雍庐书话》正符合这几点要素。整本书编录的都是作者“读书、求书、访书、得书、失书、忆书、赞书”的事,130多篇,篇篇精彩,读之不忍放下。很遗憾这样一本厚重的书话,却是在作者梁永去世两年后,才于1993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而且不过区区1500册。

  在中财这个网络平台,板块的设置相对明晰,但缺少书人书事和书评书话的具体规范。经过我们三位版主的商议,也为了更好地拓宽版面,倡导大家在这里纳入书话的写作,让我们在读过一篇适中的、类于专栏文的作品中,能真正的记住点什么。评论版的发展十分有难度,这是与其它版不同的客观。多年以来,江天有过无数次就“杂文”的讨论,我几次挂板江天都遇到过这类问题,其中某一次讨论,几位版主切磋定位在杂感随笔,一时间似有“政策”的放开,但不跑出杂文的具体框架,于是,会员投稿踊跃,板块得到繁荣。回到本版,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是:有没有读者能够真正读进去“长篇大论”的评论?作文导向问题该如何引领?是局限受缚于“评论”二字,还是需要更新一些新的东西?这是需要版主和喜爱本板块会员一起来讨论商议的事情。这篇小文算是开版,何版、冷板也都有很中肯的建议,我们会员的每一篇作文,其实都是在做着积极的文学推广者,我们在这里因文字相识,也就是在做文学的结缘者。下面,附文中提到的专栏小文:《雍庐书话》:

  为纪念程千帆百年诞辰,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3年增订出版了《闲堂书简》,收录先生致160余人或单位信件逾1200封,以丰富的内容完善了2004年的初版本。在千百余封的信件中,老先生与后学切磋居多,大有“薪尽火传”的善举,体现了千帆老的人格魅力。我最为重点阅读的是老先生与赵景深、舒芜、施蛰存、缪钺、周策纵、黄裳等上世纪30年代作家的通信,“泥古”私心不足为道。

  1995年2月17日,千帆老与黄裳信,问及可否收到前呈的《雍庐书话》,引起我的好奇。《雍庐书话》是一本难得的关于新文学的书话,作者梁永(本名钟鹏)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土木系,是我国结构力学方面的专家,早年深受上世纪30年代新文化、新文学风尚的熏染,并此结下了与作家作品的因缘。作者勤于走访问道,记录下许多珍贵的掌故逸闻。上海《文汇读书周报》曾于1992年刊发了舒芜先生《积极的文学结缘者》,亦为《雍庐书话》序。坎坷的是,虽该书早有意运作付梓,却至作者梁永去世两年后,才于1993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不过区区1500册,想千帆老应该是近水楼台赠与黄裳。

  出于对书话类的偏爱,多年来,我走访各大书店均耿耿不遇《雍庐书话》,只能读电子版,期待有识出版机构早日再版。就书话类而言,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大抵因其所载书人、书事多是鲜为人知的掌故,且有同类作品的比较,深得文学人的青睐。是书分“雍庐书话”和“雍斋记事”两辑,在几十篇丰富的现代文坛和书业活动中,除施蛰存、聂绀弩、林徽因、沈从文、穆时英、师陀等名作家的创作轶事外,也有对冷僻作者和作品的介绍。

  有趣如一篇《林徽因与林微音》,读者从林微音的点滴轶事里,可勾勒出彼时文坛旧影。林微音此人不唯令才女林徽因困其名而纠结,在潦倒时也曾以笔名魏廖泉写文,魏廖泉,谐音便是“为了钱”。林微音在跟鲁迅论战时,笔名则叫陈代,这在唐弢的文章里也有证实。鲁迅《准风月谈·后记》中录有两篇杂文《略论告密》《略论放暗箭》,正是林微音者陈代之文。

  据《积极的文学结缘者》文披露,梁永晚年喜读苏东坡,自名书室“咏苏斋”,曾请舒芜代求程千帆题此斋额。很快程千帆回舒芜信,告知已写好寄出。奈何梁永不久病逝,临终时嘱女儿将对千帆老的谢忱请北京的舒芜代转。如此看来,程千帆与《雍庐书话》作者梁永确有着翰墨之谊,这是千帆老又一成人之美的品格。秋禾先生以编辑手记的形式,在该书后续跟读者详细说明了《雍庐书话》出版始末,读过,更使我们感谢这位“以读者的身份,参与着文学的事业”的作者。这么些年来,我差不多魂牵梦绕这部史料厚重的《雍庐书话》,惜乎已绝版。(2018.6)

33#
发表于 2018-9-1 20:2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版,真是个热心人!
咱们的各位版主,都是在费事费力,出谋划策,把评论书话版搞得更加丰富多彩,感谢各位版主的辛勤付出!为广大作者创造了优异的环境,条件!赞一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2#
发表于 2018-9-1 19:06 | 只看该作者
在中财这个网络平台,板块的设置相对明晰,但缺少书人书事和书评书话的具体规范。经过我们三位版主的商议,也为了更好地拓宽版面,倡导大家在这里纳入书话的写作,让我们在读过一篇适中的、类于专栏文的作品中,能真正的记住点什么。评论版的发展十分有难度,这是与其它版不同的客观。多年以来,江天有过无数次就“杂文”的讨论,我几次挂板江天都遇到过这类问题,其中某一次讨论,几位版主切磋定位在杂感随笔,一时间似有“政策”的放开,但不跑出杂文的具体框架,于是,会员投稿踊跃,板块得到繁荣。回到本版,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是:有没有读者能够真正读进去“长篇大论”的评论?作文导向问题该如何引领?是局限受缚于“评论”二字,还是需要更新一些新的东西?这是需要版主和喜爱本板块会员一起来讨论商议的事情。这篇小文算是开版,何版、冷板也都有很中肯的建议,我们会员的每一篇作文,其实都是在做着积极的文学推广者,我们在这里因文字相识,也就是在做文学的结缘者。
31#
发表于 2018-8-2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8-1 16:21
掐指一算,你们欠的作业太多了~~~~~7号以后一起算账

算账会累的。账还是别算了。
30#
发表于 2018-8-2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8-1 14:05
保不准也是我链接给你的

我清楚记得几年前我就传给一孔了,三变应该也有。

某位同学是喜欢古董。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07:42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8-8-1 17:52
就是,我也想问一问,论坛的某篇文章,比如对了眼,可不可以写篇投在这儿。

作为评论文章,完全可以的呵。本版定位:书评书话,也略有扩充,兼容并蓄,包括对论坛其它兄弟板块,如诗歌、如散文的评论。欢迎梦儿赐稿。
28#
发表于 2018-8-1 17:52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我也想问一问,论坛的某篇文章,比如对了眼,可不可以写篇投在这儿。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6:21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8-1 15:27
我也有,也是没读完肯定是一水格格给的

掐指一算,你们欠的作业太多了~~~~~7号以后一起算账
26#
发表于 2018-8-1 15:27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1 13:09
我有《雍庐书话》的PDF版,要的话改天传你。

我也有,也是没读完肯定是一水格格给的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4:0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1 13:37
你已是高大上级别。 我昨天在移动硬盘里翻找东西,居然见了这个,啊哈,都没读过,太懒。

至到今年,我终于有机会把它推向纸媒。好像了了一个心愿一样。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4:0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1 13:37
你已是高大上级别。 我昨天在移动硬盘里翻找东西,居然见了这个,啊哈,都没读过,太懒。

保不准也是我链接给你的

我清楚记得几年前我就传给一孔了,三变应该也有。
23#
发表于 2018-8-1 13:37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8-1 13:31
这本书的编辑徐雁老师的书几本都绝版,网上高价,我搞一本打算过几天签名,走走名人题签路线,附庸风雅。 ...

你已是高大上级别。 我昨天在移动硬盘里翻找东西,居然见了这个,啊哈,都没读过,太懒。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3:3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1 13:09
我有《雍庐书话》的PDF版,要的话改天传你。

这本书的编辑徐雁老师的书几本都绝版,网上高价,我搞一本打算过几天签名,走走名人题签路线,附庸风雅。当然,更主要的是我对《雍庐书话》的热爱。
21#
发表于 2018-8-1 13:09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7-28 09:27
《雍庐书话》,民国史海钩沉,文坛鬼吹灯的倒斗意境啊

我有《雍庐书话》的PDF版,要的话改天传你。
20#
发表于 2018-7-31 14:04 | 只看该作者
叶小蘖 发表于 2018-7-31 11:02
嘿嘿,一定胡乱写些来凑数。

欢迎凑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4 03:53 , Processed in 0.14936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