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5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0【书话沙龙】时光的隐喻之美——读雪馨诗歌《时光是一场乱世的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4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8-27 14:43 编辑

文/雨后春笋


   
    习诗十多年,有诗陪伴左右不孤独,从喜到爱,再到痴迷,春笋也从脆弱变成一个坚强的女人。或许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春笋犹喜生活诗,在诗中感悟人生,欢喜着,悲伤着,进步着,成熟着。

    很是碰巧,在逛博客时,看见了好友雪馨的一首诗《光阴是一场乱世的风》,光看题目就招人喜欢。我们写诗,题目很重要的,一个好的题目会吸引人的眼球,会给诗加分,提高诗的欣赏价值。有时标题就是诗歌的诗眼,顺着这个题目往下读,诗意就很好理解。

    我们来读第一节:“光阴是一场乱世的风/我们被光托浮/又被风吹散,隔着梦,隔着水/背离春天”。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疾病、灾难侵扰,生活在尘世的我们要经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像风一样动荡不安;太阳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我们跟随着时光奔跑,被阳光托浮,又被风吹散。是啊,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为了梦想打拼,有的人常年漂泊在外,经受着思念的煎熬,风把我们吹散又聚拢,分分合合,磕磕绊绊,“隔着梦,隔着水”,望着月亮空悲泣,隔着千山万水,梦里也不能牵手。“背离春天”这个意象用的好,春天来了,树木发芽,万物生长,可在这个喜悦的季节,我们又要出发,和亲人分离,和草木分离,背着行囊远走他乡。这一节作者叙述平缓,简明扼要,措辞讲究雅致,所选意象朴实新颖,“光阴是一场乱世的风”隐喻运用得非常贴切精准,“乱世”在这里泛指苦难,“托浮”“背离”二词给人一种悠深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我们接着来读第二节:“在岁月里奔跑、逃遁/悬崖上有花朵/指缝间有流沙/我们终不能悄然,哪怕是锦衣夜行”。第二节和第一节衔接紧凑、流畅,无断层,承上又启下。我一向喜欢读起来顺畅的诗歌,诗歌虽然有跳跃的特性,但在布局上一定要严丝合缝,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节的意思: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我们跟着岁月奔跑,马不停蹄,容颜渐渐老去,腰弓背驼,雪染双鬓,生活像一座山压在肩上,看人脸色,遭人唾弃、嫉妒,还要躲避明枪暗箭,“逃遁”一词用得很恰当,它包含了很多意思,给了我们想象和联想。苦难逼得我们无处可逃,岁月匆匆,时光在指缝间溜走,我们在路上看到许多风景,比如;霞光、云彩、雪山、冰峰;比如;“悬崖上的云朵”、雨后的彩虹,我们忍受疼痛、悲伤,但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人间真情。所以“我们终不能悄然,哪怕锦衣夜行”。这一节作者边叙边议,情景交融,不拖沓,不啰嗦,点到为止。诗歌是一个特别奇妙的文学题材,西诗热情奔放,善于抒情,直抒胸臆,而我们中国诗歌讲究精炼、含蓄,言尽而意未尽,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上下功夫,一定要打磨精细,反复修改,当然布局和铺排也要讲究技巧。技巧是什么?我认为是长期习诗练出来的一种技能,人常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它会自觉地在你的诗歌中呈现,而不用特意地强求。

     据我所悉,雪馨也是习诗多年的实力派女诗人,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思想的渗入,都已炉火纯青,我们接着来读第三节:“我承认,三月最善解人意/三月,也最是无情/用姹紫嫣红讲述/又用落花缤纷,埋葬”。这一节是第二节的补充和递进,作者对她的观点更进一步地阐述,三月在这里暗指“我们”,即生活在凡间的众生:我们都是善解人意的人类,爱亲人,爱大自然,又最是无情,互相伤害和残杀;我们用色彩斑斓描绘人生,又用缤纷落叶埋葬自己。这一节作者用了借喻的手法,用“三月”代替我们,以小见大,这样的表达让诗歌更加含蓄,内敛,富有内涵。借喻是比喻的高级形式,也是最难的一种,雪馨能娴熟地运用,真是技高一筹,我们要向她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四个特点:1、语言的精练之美;2、谋篇的构思之美;3、隐喻和借喻之美;4、含蓄之美。这四点是雪馨诗歌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在其他诗歌里也常出现。一个女人把自己的诗建筑得这么美,可见她的兰心蕙质,“诗如其人”,从一首诗歌里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品质,以及她的修养和素质,相信雪馨一定是个优雅,知性的美丽女子。



2018.8.24


附原诗:

光阴是一场乱世的风
/雪馨


光阴是一场乱世的风
我们被光托浮
又被风吹散。隔着梦,隔着水
背离春天

在岁月里,奔跑、逃遁
悬崖上有云朵
指缝间有流沙
我们终不能悄然,哪怕锦衣夜行

我承认,三月最善解人意
三月,也最是无情
用姹紫嫣红讲述
又用落花缤纷,埋葬

2017.01.01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6#
发表于 2018-9-16 20:4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25 16:28
现代的很多诗歌,是经不起剖析的,结构以及内容的支离破碎和苍白空乏,一味追究辞藻,让诗歌经不起推敲。
...

我是同意冷晰子的冷静的解读的,诗歌因为是激情的产物,更加需要冷静定位.......
25#
发表于 2018-9-8 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9-8 23:35 编辑
文璘 发表于 2018-9-8 20:05
嗯,诗歌是开放的,允许任何一种带有合理性质的解读。这也许就是现代诗歌的魅力。

事实上,我是指向文学创作规律的。开头就是带有抽象意味的,后面又不能通过具象来表现和说明,致使文章头重脚轻的现象,违反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常规。这类病态作品,一般是作者不懂文学创作规律。古典诗词首句的平起就是这个道理吧,其名句,即使是具象表达方式的,也都是含有抽象的意义。经典篇章一般也是这种规律。如果起始就是抽象总结语,后面的内容往往更是精彩的论说。
是否有点道理?
24#
发表于 2018-9-8 20:05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9-8 14:48
我觉得:诗题作为诗句放在第一行,与后面的诗句难以黏合。这种明显的游离,对全诗的破坏性很大。只是这句 ...

嗯,诗歌是开放的,允许任何一种带有合理性质的解读。这也许就是现代诗歌的魅力。
23#
发表于 2018-9-8 14:48 | 只看该作者
文璘 发表于 2018-8-25 10:30
诗人对诗人的批评是一种较客观中肯的形式。因为大家都在场,都懂得诗歌的创作发生以及诗技诗艺的运用,更能 ...

我觉得:诗题作为诗句放在第一行,与后面的诗句难以黏合。这种明显的游离,对全诗的破坏性很大。只是这句诗很有形而上的意味,有独立存在的美。也是因此,很“隔”。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2:06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8-30 11:24
原诗和点评都令人感觉到了诗歌和诗评的美,都是大手笔。学习了。

谢谢阳光来读,敬茶问好。
21#
发表于 2018-8-30 11:24 | 只看该作者
原诗和点评都令人感觉到了诗歌和诗评的美,都是大手笔。学习了。
20#
发表于 2018-8-30 09:4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8-27 10:20
用诗歌的眼睛看世界,写心声,从个体出发,而不局限个体,是以此形式去记录或鞭挞社会的本原生存状态,这是 ...

春笋的再次演绎让诗歌增色不少,感谢一水版版鼓励!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8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18-8-27 20:34
分吹散,心中都是思念,问好

谢谢来读。问好。。。。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8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8-27 10:20
用诗歌的眼睛看世界,写心声,从个体出发,而不局限个体,是以此形式去记录或鞭挞社会的本原生存状态,这是 ...

多谢一水班班雅评,支持是应该的。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7 | 只看该作者
雪馨 发表于 2018-8-27 08:23
写诗评比写诗更难,要读懂背后的人心更难......春笋从语言、结构、意向对小诗进了深度诠释,是对诗歌的再一 ...

不客气。亲爱的。是我应该谢谢你这么好的诗歌。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6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8-26 19:10
因为诗的直觉,自古就有很多女性的诗词令人喜爱。
女性评论女性的诗歌,擅于捕捉那些容易忽略的细节,阅读 ...

谢谢婵衣精彩和点评,辛苦了。
15#
发表于 2018-8-27 20:34 | 只看该作者
分吹散,心中都是思念,问好
14#
发表于 2018-8-27 14:54 | 只看该作者
提读看是否有遗漏。

             .
13#
发表于 2018-8-27 10:20 | 只看该作者
用诗歌的眼睛看世界,写心声,从个体出发,而不局限个体,是以此形式去记录或鞭挞社会的本原生存状态,这是诗歌的使命。一组关注当下,体现时代特征和印迹的诗歌,终会引起读者共鸣。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理性根基,虽非成诗的不二法门,却有脚踏实地和审美意象上的拥护。雪馨的原创和春妹妹的诗评,朴素无华而意旨辽远。简简单单的几行诗、千八百字的评,在场,凝练。谢雪馨好诗,谢春妹妹赐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4 03:49 , Processed in 0.1569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