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论特色的保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3 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交车上的一点小变化,让我感触很深,老家的公交车,语音报站只有最基本的普通话模式。后来到了上海,上海的地铁上,语音报站除了最基本的普通话模式,还有英文语音模式,瞬间觉得不一样,到底是大城市,语音报站都是这么的高大上,这么的国际化。
    苏州是中国最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之一,吴侬软语听起来绝对是一种享受。但是,作为外地人听方言,就不太方便了。之前苏州的公交车语音报站也是最基本的普通话模式,大概三四年前,苏州的公交车上出现了苏州方言模式的语音报站。可能有人会觉得多此一举,其实不然。
    苏州特色的方言,首先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让外地人,特别是游客觉得很新奇。其次,很多苏州本地的老年人,一辈子生活在苏州,苏州方言就是他们的基本语言。这些老人肯定能听懂普通话,但是苏州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记忆。
    现在国家提出国民要有民族自信,讲究民族文化的恢复和发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就是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不能因为难懂就取消。普通话确实方便交流,方言却是这个地域文化最基本的体现。想要拥有民族自信,方言就一定不能被埋没。
    一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就喜欢追求与国际接轨。于是,英语成了学校的必修课,西装成了很多国人的正装。转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东西呢?传承了几千年的诗歌文化被所谓的新诗代替,国画成了一部分人追名逐利的手段,所谓的“国剧”京剧更是为了与世界接轨,被弄的不伦不类。
    有些东西是民族的,未必一定是世界的。为什么非要所有人都能听懂方言?为什么非要所有人都会写旧体诗?为什么我们的国画一定要歪果仁看得懂?有些东西就是小众的,就像如今最受追捧的昆剧,为什么一定要做到所有人都能听懂,都爱听?真的没必要,什么是民族的,应该是独有的才是民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18:57 , Processed in 0.0592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