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4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新姑爷稀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9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18-12-23 19:57 编辑
                                                       新姑爷稀客
                                                                    

                                                                                                 前  



      我们那年代,尤其是乡下,如若出身不好,或者家境贫寒,或者人不成器,不是换亲插门,就是外地买婚,不然光棍一生。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一个女婿抵半个儿。新姑爷也投其所好,礼躬毕敬,谨慎有加。情人眼里出西施,主人爱的是真龙。男女双方对上眼千好万好,不对眼千不好万不好。时下不是流行说,爱你有一条理由就够了,不爱你有一千条理由。

    谁家相女婿了,亲友村邻免不了对新女婿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好说歹说,都有说辞。讲客套,好说懂事,知书达理,礼多人不怪;不好说迂腐,歪尾巴礼行一箩筐。少说话,好说稳重着实,谨言慎行,少开言,慢开语,不好说老实巴交,笨嘴笨舌,三棒头打不出一个屁;多说话,好说能说会道,不好说油嘴滑舌。舍得,好说大方,善交,撒秋风,收夜雨,舍得钱,赢得钱,不好说大手大脚,乱蹶乱打,推屎虼螂不攒粪,老鼠不留隔夜食;不舍得,好说勤俭持家,会居家过日子,省得钱,攒得钱,日久必成大气候,不好说小气鬼,窝囊废,铁公鸡一毛不拔。勤动手,好说勤快肯干,见眼生勤,不好说憨头憨老,苕里苕气。总之,嘴长人身上,话在人嘴里,嘴有两张皮,咋说凭自己。东说东是对,西说西是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女婿装斯文,假客套,以此迎合岳父母,博得好印象。新姑爷进门,岳父母笑脸相迎,热情有加:

      “抽烟!”
      “不会。”

      “喝茶!”
      “不会。”

      “坐板凳!”
     “不会”。

     上菜开席了。

      “喝酒!”
      “不会。”

      “吃菜!”
      “不会。”

      “吃饭!”
      “不会。”

      坐不会,吃不会,不是说顺口了,就是装不会,却也客套。抽烟喝酒不会,好说没不良嗜好,省得钱,攒得钱,不好说这不会那不会,哪有半点男人味,烟不抽酒不喝,就怕阎王一冷戳。看上了,吃少了,说文化人斯文,以后是吃轻省饭的,吃多了,说劳动人豪爽,吃得就做得,吃得就健壮;看不上,吃少了,说吃不得就做不得,吃不得就有病,吃多了,说像饿牢里出来的,十八年没有吃。真是让人左右不是,哭笑不得。

      但也有女婿个性使然,本色出演。新姑爷进门,盛情款待,倾其所有,唯恐招待不周,稍有怠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天,新姑爷光临。

      “稀客!稀客!”丈母娘喜出望外,又是递烟,又是筛茶,又是让坐。

       忙不迭一头扎进厨房,打一碗荷包蛋,鸡蛋逢单不逢双,通常5个,多则7个,放红糖,以示这门亲事红红火火,甜甜蜜蜜。那年月缺吃少喝,农家孩子饭量大,又正处长身体的当口,5个鸡蛋算是打牙祭,吃了不打佬,姑爷眼尖嘴快,就地取材,边吃鸡蛋边就菜,连桌上罩盖的半碗盐豌豆,半碗油粑粑也一扫而光。

      饭毕,丈母娘收拾碗筷,女婿忙拱手叫多谢。

      “多谢我什么了?”丈母娘见桌上几碗剩菜空空如也,明知故问。

      “多谢您郎的荷包蛋,多谢您郎的盐豌豆,多谢您郎的油粑粑!”女婿如实禀报。

      本故事绝对真实,而故事的结局却有两个不同版本,有成事,也有废事,更多的说法说是一顿饭把一门亲事吃黄了,于是“多谢您郎的油粑粑”成了“废事”典故的口头禅和代名词,谁的亲事泡汤了,就说“多谢丈母娘的油粑粑”了,即荷包蛋完了,盐豌豆完了,油粑粑完了,亲事也完了。

      女婿姑爷为大,新姑爷是贵客。坐席了,谁坐上席?何为上首?谁都知道,上首贴毛主席像方为上席,上席右手为上首。客人们少不了一番谦推礼让,后一致推举:

      “新姑爷上坐!”

      姑爷便顺手指指头上方的主席像,勉为其难而又不无自豪地说:

      “还不只有我和他坐上席!”

      开席了,贵客先动箸。动箸吃第一片糍粑,动箸吃第一片肉。客人们随席就餐,一人一片,最后还剩一样一片,谁都不好意思多拈多吃,叫姑爷带东。

      “还不是我来把它撩了的!”姑爷想,所谓带东,不就是先吃多吃。

      当然,此言此举与某女婿吃油粑粑事件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主席依然高高在上,女婿却从此逐下席位,酒席散了,亲事也散了。教训啊,撩了糍粑又撩肉,姑娘撩去一片片。

       一来二去,女婿是女婿,亲戚归亲戚。平时,选日不如撞日,家常菜也是盐豌豆、鸡蛋巴、豆腐干、油粑粑,有几次,盐豌上升成了花生米。那时严重缺油,花生米并非油炸,而是一星半点儿油干锅焙炒,黑一半白一半的,确实“花”生米,酒更金贵,打一斤喝几餐,逢年过节,孝敬岳丈大人三五斤粮酒算是这厢有礼了。如岳丈好一口肯带东,女婿好酒量也当仁不让,便两人一人一盅对饮,一盅定量三两三,兴来还可各加一两,一斤瓶见底,皆大欢喜。那时,光一碗花生米,岳丈女婿俩就可以各喝上半斤。岳丈是个左撇子,筷子夹花生米难免掉落地上,岳丈往往低头探脑,满地搜寻,借口找酒瓶盖,其实瓶盖在桌上,油灯昏暗,有时找到手一捏却是鸡屎,农家鸡子散养满堂屋跑。或不小心,或喝高了,酒洒桌面,还急忙拿手指攒揩,抢救式伸进嘴舔嗍几下。见此情此景,此举此行,做客人的女婿还忍心大口吃菜,大碗喝酒吗?不过,俗话说,留客杀鸡,杀鸡待客。老人家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可以理解,或许岳丈以为“打入宫内是享受,流落民间就怜惜”呢。如次三番,习惯自然,一听花生落到声,齐作探头搜寻状。

       遇事都具利与弊,论事都有两面性。俗话说,豆腐酒,了家当。确实也有花生酒,了亲事,喝酒把亲事喝掉喝没的大有人在。酒不醉人人自醉,至于借题发挥,节外生枝,那就另当别论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6#
发表于 2019-1-25 17:07 | 只看该作者
看着不错有笑点,喜欢。
3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18-12-26 10:17 编辑

“如次三番”应为“如此三番”,特此更正。原本打算写成'几次三番",后将"几"改成"如",而未将‘次“改为”此“。抱歉!
3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09:56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8-12-25 21:28
几位新姑爷趣事组合成了文字,生活气息浓郁,令人忍俊不禁,涨知识了哦。
原来,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啊

问好秋实元老老师!谢点赞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09:55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8-12-25 20:16
推精理由:
作品构思层次合理文脉清晰,很有地域特色,将特定地方独特的婚姻详尽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文笔语 ...

衷心感谢版主老师推精鼓励!感谢精心点评!感谢诚挚建议!将一如既往交流互动,学习提高!
32#
发表于 2018-12-25 21:28 | 只看该作者
几位新姑爷趣事组合成了文字,生活气息浓郁,令人忍俊不禁,涨知识了哦。
原来,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啊
31#
发表于 2018-12-25 20:16 | 只看该作者
推精理由:
作品构思层次合理文脉清晰,很有地域特色,将特定地方独特的婚姻详尽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文笔语言老成持重浑厚,故事中不时镶嵌进去笑料笑点,真可谓风趣幽默又可笑,将新姑爷的喜怒哀乐愁展示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尴尬出糗妙趣横生,主旨内敛做人难而做新姑爷更难的寓意,更是将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尽情展示,有揭示有针砭有调侃有逸趣。作者写作手法技巧运用娴熟合理,总体感觉故事的各个环节要素都很不错,一篇佳作无疑。稍感有了杂文随笔或散文的感觉。作品推精!
3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09:07 | 只看该作者
朱国前 发表于 2018-12-22 16:28
戏笑九宫版主驾到,有失远迎。老师评点极为精到!建议十分合理!作品首发中财,一直与网友互动 ...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16:28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8-12-22 15:50
作品构思层次合理文脉清晰,很有地域特色,将特定地方独特的婚姻详尽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文笔语言老成持重浑 ...

戏笑九宫版主驾到,有失远迎。老师评点极为精到!建议十分合理!作品首发中财,一直与网友互动交流,虚心听取大家意见建议,以求提高进步。中财的勉励以及首肯,将是我莫大的荣幸与满足!:handshake

点评

朱老师,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多多对忍俊不禁他人的作品,俯身予以点评指导。谢谢!  发表于 2018-12-22 16:38
28#
发表于 2018-12-22 15:50 | 只看该作者
作品构思层次合理文脉清晰,很有地域特色,将特定地方独特的婚姻详尽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文笔语言老成持重浑厚,故事中不时镶嵌进去笑料笑点,真可谓风趣幽默又可笑,将新姑爷的喜怒哀乐愁展示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尴尬出糗妙趣横生,主旨内敛做人难而做新姑爷更难的寓意,更是将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尽情展示,有揭示有针砭有调侃有逸趣。作者写作手法技巧运用娴熟合理,总体感觉故事的各个环节要素都很不错,一篇佳作无疑!
朱老师也已经说了,此作貌似为了某个刊物专门量身定做,目的是先发中财,看看能否加精计酬。恕我直言,如此以来,作品就有了杂文随笔或散、章的感觉。其实早有其他老师读了出来,暴雨迎风老师的建议也就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亦即此作若准备专发忍俊不禁的话,构思条理布局设计还须重新调整一下,也就是以几则故事或段子的形式展示给读者,效果会更好。再有,忍俊不禁新规,凡是扔下作品就走,而不能与其他广大会员积极交流互动、认真点评他人作品者,其作品一律不予加精推荐。仅做探讨和提示,若有不妥,敬请海涵!
回复点评来迟,抱歉!感谢赐稿,辛苦!
27#
发表于 2018-12-21 17:14 | 只看该作者
朱国前 发表于 2018-12-21 16:37
问好喻元老老师!谢过目点评

哈哈,朱老师也是元老级而且是老师,向老师学习!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6:37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18-12-21 13:02
很有意思,学习,欣赏!

问好喻元老老师!谢过目点评
25#
发表于 2018-12-21 13:0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学习,欣赏!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2-19 12:53
看看这人嘴,典型的嘴是园的,舌头是软的。啥都是随人喜好编排,也只能是逗乐取笑。

小草元老老师早上好!是啊,嘴是两张皮,说话有改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09:52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12-21 08:56
新姑爷上门,趣事多多,喜事连连。很有看点。拜读朱老师佳作,问候!

云馨元老老师早上好!几位新姑爷趣事的组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7 09:44 , Processed in 0.11386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