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1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认真而诗意的探寻,是一种另类的善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8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日荷风 于 2019-1-28 10:04 编辑



      茫茫宇宙中,人本太轻微,也许,真的比不上几粒散落街头的灰尘。如此的宿命,构成了人类无法逃避的灰色的终极背景。

      这样,人类必须制定出理想、目标和信念。似乎这些,可以更清晰地凸显出人的在场性,夸大人的重量感。

      不过,对于天生具有哲学情怀的人来说,这种肤浅的遮挡手段是无济于事的。阴森的气息,灰暗的色调,深度下沉的冷风,总会从未知的远方,可触的近前,打包送到他们的内心。使得他们仰望着的当下的天空,有了几分诗意而悲壮的阴霾。

      这样,他们的日子里,就不仅仅有了责任的匆忙,更开始了一份必须伴随着生命脚步的修行。

      “人之初,性本恶”的恶,这些生活习性结出的果实,常常情不自禁地展开与一个人的搏斗。内在而沉默的搏斗。虽然悄无声息,却很激烈,有时足以让人面临内心的崩溃。失与得,灵与肉,名与利,这一切带来的风光与卑微、充裕与寡淡、舒适与隐忍之间的鲜明比对,极易让一个凡人殚精竭虑、愁绪漫天。随之而来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的天性的深度隐藏和完全磨灭。人总想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总想让别人对自己的目光中加入仰视和艳羡,让别人在送入耳中的话语中加入顺服和恭从,也就是说,总想把自己送到一个山巅,以居高临下的状态怀着优越感俯视一切,从而理所当然地想过的奢靡、活的洒脱、站的安稳。在密密麻麻的目标和追求下,人极易忽略人本为人这个实质,忘记了人的生命中本该融入的以善爱为主题的诗意。

      时光是什么,我又是什么。

      钟表上的时针永远指示着当下这一瞬间,请问哪个时针会指向永恒?

      曾经,非常惊叹于朱自清对于时光的描述,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过去,默默时,日子从凝然的双眼过去。如今细想,时光真的是从身边流过去的吗?真的是时光流走,而我依然站在原地不动吗?随着时光的流走,我们脸上的皱纹增多了,我们鬓角的华发减少了,我们行走的步履蹒跚了。才感觉流走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我们的韶华和健康,也就是我们的部分生命啊。如此,时光真的不能说是从我们身边流走了,而是汇入我们生命,我们和时光一起流走。可是,时光再怎么走,都不会变老,不会改变他年轻的容颜、红润的气色和始终如一的矫健步履,只能是我们在跟随时光的过程中,喘息越发急促,脚步越发踉跄,身形越发笨拙。最后呢,我们再没有和时光一起行走的资格和条件,我们只能毫无条件地把身体交给天地自然。我们这短暂的生命旅途,成为苍茫宇宙中一个可以完全忽略的灰尘。

     钟表上的时针虽无法指向永恒,可时光必将是永恒的。如果以人的思维想象时光的处境,时光该多么幸福,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终在不与人类为伍的时光那里实现了。

     那个被时光丢弃,又被天地掩埋了的“我”,究竟处于是什么?

     余秋雨先生说,“我”,不是那个名字,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那时两个或三个汉字的偶然组接;“我”,不是一份履历,履历是一排脚印,脚印不是人;“我”,不是一堆身份,身份是座位前的纸牌,再多的纸牌也堆不出一个人……

     乍听起来,这一系列的叩问很有道理,只是,这系列叩问通过否定,似乎把最原始的“我”是谁的问题推的更远,更迷离,仿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故意把问题本身弄的支离破碎一般。而倘若再仔细思辨,却突然发觉,这一系列被那来比作“我”的部分名词,虽然不是“我”的全部,却和“我”本身发生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这一系列似乎想把原始问题支离破碎的叩问,却恰恰从某个角度很巧妙的对原始问题做了补充和说明。

     不妨进行做一系列和余先生的逆向叩问,一开始,竟然发现这种叩问似乎可以更深刻而诗意地回答原始问题。

     “我”,难道不是一株小草、一棵树木、一朵向日葵的花朵吗?我们共沐阳光,共汲大地的养分,各自经历或长或短的生命周期?

     “我”,难道不是一把椅子、一个水杯、一个记事本?在承担着作用的过程中,从新到旧,与某些有缘或无缘的人相遇、相知、错过或者走远?

     “我”,难道不是那鸣唱的小鸟、冬眠的蛇蛙、被驯养的宠物?在有限的生命轮回中,经历,体会,认知,最后怀着同类无法探知的情绪和丰富的世界永别?

      ……

     奇怪的很,我这个看似认真回答原命题的方式,依旧和余先生一样,只能是把“我”是谁这个原命题推的更远了。

     一个人的学识越渊博,越会感觉自身的渺小和无知。同理,无论从任何角度去探知一个命题,都会把命题推远,只能说明这个命题本身和浩瀚缥缈的宇宙一样,既博大无穷,又深奥无底,我们无论怎么去解释,去研究,终会取得盲人摸象一样的结果了。

     “我”既然具有和宇宙一样的神秘博大之本质,倘若我们只把“我”当成名字、履历、身份、声誉、躯体……来对待,我岂能真正令“我”惬意?
“我”本丰满,“我”本诗意。“我”非浅薄,“我”是山是海是花是草,“我”是一个很大的小宇宙。

     我要努力让“我”活的滋润,就必须拿起上帝递过来的那只画笔,把自己变成一株小草,画出小草的明丽;把自己变成一片乌云,画出乌云的单纯;把自己变成一座高山,画出高山的冷峻;把自己变成一滴雨水,画出雨水的清爽;把自己变成一棵柳树,画出柳树的妩媚;把自己变成一对鸥鸟,画出鸥鸟的甜蜜;把自己变成一汪清泉,画出泉水的善良。

     总之,我要精心呵护世俗生活之外的那片留白,我要照顾好我的那片神秘的精神地带,我要让“人之为人”那些自然舒适的显性特征清晰。唯有此,我们才会最大限度的接近“我”是谁这个深度命题的答案。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一本正经地探究“我”是谁,倒是显得有些幼稚和滑稽了。

     我那么丰富,怎么会是一个谁那么简单的事?“我”是立体多维的,是物质精神相融的,怎能和一个单薄浅显的“谁”发生对等?

     难怪那么多的“我”会疼,会委屈。因为我这个“我”的主人对“我”太不了解,他自私地只是顾及自己的颜面,在乎自己的名声地位,在乎自己的衣食住行,“我”和如此自私的那个名字叫我的主人相处,怎么可能不委屈?

     为了我与“我”的融洽相处,很多的我踏上了修行这条路。

     修行,修行,单看字眼,就知道这也是一条漫长的与我相伴的行走了。修行的过程就是和我斗争,和一切显性的物质的光环和舒适斗争,让“我”世界葳蕤起来,让我与自然更和谐地贴近起来,先是成为朋友,继而成为亲人,最后融为一体。

     佛界把一切都认为是空。包括我的钱我的房我的衣食我的爱人我的父母,就连我本身,都是空的,虚无的,是一个偶然的假象。这个空的我像什么?余先生说,像一个井口,由我入井,却见不到井底,至此,被放空的我达到一个无我空境,一个清清朗朗的天地元气的流荡之境,“就像未被雾霾污染的天宇,看似不着一物,却让万物舒畅”。

     我想,修行的最高境界,无非是这个沾染着世俗之恶气的我,完完全全地让位于“我”。因此,无我,实则有“我”,有了真正的“我”。

     身为凡人,不易安顿。那隐约的“异光杂色”,“陈霉气息”,也许你偶然才会发觉,其实却时刻与你相伴。我这个敌人无处不在。你酣睡时,他说不定正在你的梦境里;你行走时,他说不定正潜藏在你将欲迈出的脚步里;你凝望时,他说不定正聚集在你暗沉的目光里……他甚至会跳,会跑,会飞,更会隐身术,懂攻心术。很多时候,他会于无声中把你战败。这点,你无须声张,却不得不承认。

     修行,就是修心。修心,需要认真的思索。认真的思索,是诗意人生的真正开始。

     修行,并一定非弄出个什么固定的方式和套路。方式和套路的作用,是为了捆绑与束缚,修行的目的,则是心灵的自由翱翔。

     有人以行走修行,有人以谈心修行,有人以冥想修行。而我以文字修行,时至今日,我似乎发现了一个取悦于“我”的法则:以文字,构成一种柔软的探针,轻悄而友好地探寻内心,在这个神秘而诗意的过程里,同时地探寻自己和探寻世界。好奇的探寻,对本来面貌的接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世界,何尝不是撒播出去的一种另类善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蒙正和 发表于 2019-2-4 15:44
拜读了老师的美文。一年多没来论坛,操作都生疏了。给老师拜年了!

别称我老师,实在不敢当啊。
也祝你新春亏快乐。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MLMC 发表于 2019-2-1 17:38
问好!不好意思!来晚了!
夏日荷风文友的大作,新颖独特,颇有见解,随笔思索了许多东西,时间、空间,过 ...

谢谢朋友如此鼓励,遥祝!
21#
发表于 2019-2-4 15:4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老师的美文。一年多没来论坛,操作都生疏了。给老师拜年了!
20#
发表于 2019-2-1 17:3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不好意思!来晚了!
夏日荷风文友的大作,新颖独特,颇有见解,随笔思索了许多东西,时间、空间,过去现在未来乃至永恒,以及起点终点,我,与“我”与世界等等,许多关系。思考深邃,富有哲理。很好!赞!~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10:11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9-1-30 16:46
呀,又一篇您的哲思文字。好好拜读了。嗯,最钦敬两点:    一呢,当然是清澈的灵魂意识。    万年以将 ...

首先,谢谢朋友如此用心的读我的文字,让我感觉无比温暖。
接下来,和你探讨一下你的疑问。
关于人之初性本恶,性本善的看法,是我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泥步修行》,文中他对性本善性本恶做了新的解读,把两个性从不同角度做了解释,一个性指的是生活习性,一个指的是天性。这个我比较赞同。
但是每个人对此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再次感谢你对我的关注。新年快乐!
18#
发表于 2019-1-30 16:46 | 只看该作者
    呀,又一篇您的哲思文字。好好拜读了。嗯,最钦敬两点:
    一呢,当然是清澈的灵魂意识。
    万年以将,人的大脑已然太习惯以物质肉身的需求,当生命全部而有意遗忘人是灵魂生物了。是故,那些不由自主的自我拷问、人本追寻,就不仅以其鲜见而醒人,更是对生命本身的慈悲和最大回敬哦。
    如您所说的:一种善良。一种对自身对世界的善意。
    二呢,是您这种思考背后的真诚。非故意的、执着的、贴着身心的,全然出于内在的深度需求。由此文字于您,真正担当了修行旅伴,毫无间隙。如光锐敏触及灵魂,自有亮度和难得的勇毅。
    开阔明敏的文字。有思辨而不生硬。喜欢。

    荷风老师,这类文字,要求每一句话的内涵和外延都高度精准明确。您知道的。
    所以呢,对您文中的一句话,或是用词,恩和觉得有疑义:人之初,性本恶的恶,这些生活习性结出的果实。——生活习性,不等同“天性”吧。

    匆忙之间,若有错解,敬请原谅。有时间再来受教。
    问候冬好。

17#
发表于 2019-1-30 11:12 | 只看该作者
思维,思辨,对世界,对人生,对自我,很有深度和厚度。欣赏。祝好。
16#
发表于 2019-1-30 07:0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再学习提前祝贺过年好
15#
发表于 2019-1-29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有人以行走修行,有人以谈心修行,有人以冥想修行。而我以文字修行——善于修行好!
14#
发表于 2019-1-29 15:04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过,仰慕,喝彩。沉淀后的飞跃,恭贺你。
13#
发表于 2019-1-29 10:59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的文字,思辩意味十分浓郁,欣赏!
12#
发表于 2019-1-29 09:22 | 只看该作者
于时空框架下我的探寻,极具哲学思考。欣赏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9:09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9-1-28 20:27
敏锐的文字像一根针,在轻轻探测人心和世事。在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思想是最为幽深而高远的。欣赏 ...

您的点评总是这么贴切和精准,寥寥数字,让我感觉到你的真诚和用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9:0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1-28 15:15
夏日荷风的《认真而诗意的探寻,是一种另类的善良》,是一篇较有个性化叙事风格的散文。视野宏阔,悲悯情怀 ...

谢谢版主用心评阅和鼓励,遥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23:00 , Processed in 0.06342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