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03|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清明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4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19-3-25 15:59 编辑

清明情结


文/匡建华


   每到清明节的那个月,父母就会提醒我们要为祖先扫墓。在土家山寨为先祖扫墓都是在清明节的前几天,真正到在清明节那一天却去的人很少。日前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告诉我,清明节那天一清早先辈们就会早早起来看那清明吊呢,如果没有他们会多伤心。   

   近几年来,每到清明节前我就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到家乡的地界就感到十分兴奋,听到乡音就倍感亲切。家乡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在变化着,昔日坑坑洼洼的乡间泥巴石板小道变成了水泥公路,并延伸至各村各户;曾经的土屋变成一幢接一幢的小洋房,坐落在公路两旁以及田间地头,有的样式似乎比城里更漂亮。我的那老屋也不见了,幸亏前几年我在老屋前留下了许多照片。走过曾经的小溪,水又变得清澈见底,溪边没有了前几年到处可见的垃圾。老同学个个也由青丝变华发,只不过是由“穷人”都成了 “地主”。 一路上,不时有熟人打招呼,有叫得上名号,也有似曾相识却叫不上名。真是天在变,地在变,只有乡音、乡情没变!

   清明节,不论年龄大小,那些从家乡走出去的老乡,人老了就更加怀念故乡,不惜千里迢迢回家乡扫墓祭祖。有的还在家乡将老屋进行了维修,回家养老;有的是发财了,回家建幢新房子,叫落叶归根,休闲时种点小菜,喂几只小鸡,养一条护家犬,过城里人憧憬的山水田园生活,不亦乐乎!


   家乡,春天有着朴实的美,博爱而不吝啬,那高高的香樟树、木梓树,盛满了童话般的记忆。小时听长辈说,我老房子那地方好,地下有一条金马子呢。我曾问婆婆,是真的么?婆婆告诉我,当年有几名地质队的技术员住在家里,为了让爷爷高兴说的一句笑话,可乡亲们就信以为真了。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老乡们还是认为是那金马子给我带来的福气。

   老房子留下的记忆有婆婆爷爷的欢快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鲜花盛开一样,好客、包容,诚实而不做作,充满春天盛装。那时家里虽然很穷,但有客人来,婆婆总是能用普通的食材,做出一桌能让客人口水直流的美味。一年难得一次杀猪,每次都要请亲朋好友聚会。婆婆爷爷还会讲很多精彩的故事,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孝敬老人的话题。一幅幅儿时的记忆,像春天的阳光,明媚我的心灵,一串串记忆,让我在困苦中领悟生活,享受生活的绿色,感知春天的温暖。

   春光融融,柔和的绿色,仿佛又听到婆婆在菜园中呼喊我的小名。如今依然记得每逢清明节,父母带着我们在先辈的坟前点燃一对红烛,一捆仙香,还有冥币。此时,我心中就飘起了细雨,风轻轻吹拂,烟似飘渺的魂,红烛如垂泪的人。炮竹声声震响,丝丝缕缕如雾如烟,拂动念祖情愫。记忆中的婆婆爷爷,永远是一抹青绿,一缕散不去的慈祥。地上,长着的野菜,还有一杆杆竹笋……那时候,婆婆总是能用它们打开我们的味蕾。



   去年的清明节上山扫墓,几乎看不到路了。山野里的青蛙声,林间的画眉,竞相赛比美妙的歌喉,久久回荡于山谷,伴随春天在生长、发芽,渲染我无尽的思念。我的先祖,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一阵清风吹过,没有留下一点滴儿痕迹,如同这家乡的一泓清水,云雾之中的山间小溪,他们没有波澜壮阔,一针一线织就了故乡的山水。
   
   清明,是诗人笔下永恒的意境之一。它不仅是节气,也是节日,更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悲欢离合浸染的乡思情结。

   清明,是乡愁的载体。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虚实结合中白描的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境界层出,情调哀婉,既有伤妻之情,又有自伤之情,更有对故乡山水的无限思念,不愧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清明,是哀思的主题。明初高启,诗歌奔放豪迈,他的一首《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凄凉的字词间呈现出的是一种无法消释的乡愁,让人流泪。

   每一堆黄土下有一个故事,一代又一代讲着,有感恩、有孝道,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每逢清明,到亲人的墓碑前扫墓、祭奠,并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追寻春天的希望,表达对生命敬重,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根,懂得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儿去。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9:02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员 发表于 2019-4-3 14:42
文章非首发,请注意:http://bbs.zhongc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2748

没有在别处发啊,老师
56#
发表于 2019-4-3 14:42 | 只看该作者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9:25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4-2 23:06
再赏~~~~~佳作~~~~~@提读支持~@

谢谢老师支持,早上好☀
54#
发表于 2019-4-2 23:06 | 只看该作者
再赏~~~~~佳作~~~~~@提读支持~@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43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3-31 13:45
在支持~再支持~@提读支持~@

谢谢老师经常鼓励,祝老师健康快乐!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43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3-31 13:44
清明节就要到来~~~~~~~~~~应景文章~~~~提读支持~

谢谢老师,周日快乐!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42 | 只看该作者
伊伊秋水 发表于 2019-3-31 00:33
匡医生,亲情文章,让人感动!

谢谢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50#
发表于 2019-3-31 13:45 | 只看该作者
在支持~再支持~@提读支持~@
49#
发表于 2019-3-31 13:44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就要到来~~~~~~~~~~应景文章~~~~提读支持~
48#
发表于 2019-3-31 00:33 | 只看该作者
匡医生,亲情文章,让人感动!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08:56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3-30 08:24
我在浙江沿海,这里的清明节非常热闹。现在就开始宣传了,上山不能带火。。。。
听本地人说,每年这个时间 ...

谢谢老师来访,现在清明时节已没有过去复杂,有些传统正在丢失。
46#
发表于 2019-3-30 08:2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浙江沿海,这里的清明节非常热闹。现在就开始宣传了,上山不能带火。。。。
听本地人说,每年这个时间,上山路上,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管得非常严,
往年都会因烧纸引发山火。
而且这一天人山人海,容易出事。。。。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9 20:00 | 只看该作者
面朝大_oLOEW 发表于 2019-3-29 16:14
每一堆黄土下面,都有一个故事,一代代讲着……
欣赏老师作品,写的真好,拜读!

谢谢老师支持,晚上好!
44#
发表于 2019-3-29 16:14 | 只看该作者
每一堆黄土下面,都有一个故事,一代代讲着……
欣赏老师作品,写的真好,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2:01 , Processed in 0.1542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