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07|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书法又惹谁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22 19: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9-4-23 20:03 编辑

  书法又惹谁了?

  先看新闻背景:201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要求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专门的毛笔书法课。不久后,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相继把书法纳入中小学考试。近日,更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将书法纳入中小学考试体系。
  
  再看书法的文化意义:书法是汉字的书写形式,自从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书法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这点且存疑),与武术、中医、京剧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从世界范围来看,书法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好像日本也有)。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而“核心的核心”是书法。
  
  最后看一个可悲的事实:时下全国大中小学生的书法水平普遍下降,甚至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写的字都拿不出手,一旦离开电脑打字,笔下流淌出来的东西实在不敢叫人恭维……
  
  以上内容大多摘自媒体报道,问题是这些报道说明了什么?
  
  时下国人的字大多难看,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和“书法进课堂”何干?又与“将书法纳入考试体系”何干?写字难看就加强练字嘛!干嘛要“全民学书法”呢?那些拍屁股下决策或提议案者们是否真有哪个人懂得“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首先举个例子。“书法”一词,在中国,似乎一直指的都毛笔书法。因为这是秦汉以来我们祖先唯一的书写工具。近代,硬笔引进中国后,相当时间内也只是作为一种替代的书写工具,远远上升不到“书法”的层次。真正把硬笔带入书法殿堂的是庞中华。
  
  提起庞中华,八九十年代的很多人都有印象。如今对他的字也褒贬不一,这且不论。不争的事实是,正是由于庞中华的大力推广,才使钢笔字可以跻身书法的行列(当然,至今仍有很多人不认同硬笔字是书法)。即使庞中华的字本身不那么出色,其创立之功亦不可没。
  
  不过那些批评庞中华的大多讨论并不是硬笔算不算书法的问题,而是庞中华的书法水平究竟怎样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书法家的普遍意见是:他的字其实并不怎么样,至少算不上一流水平。然而那个时代练过庞中华字帖的人却无不承认,正是庞中华使他们对写字、对写好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庞中华仍然功不可没。
  
  大概没有哪个艺术馆或博物馆会收藏庞中华的什么钢笔“书法”作品,即使其他硬笔书法家的作品恐怕也远远卖不上那些软笔书法家作品的“天价”。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硬笔书法仍然不是“书法”,写得再漂亮也只是“写字”而已。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书法与写字究竟有什么区别?这也正是那些拍屁股下决策或提议案者们无论如何都区分不清的地方。其实这个问题简单透顶:简而言之,书法是艺术,而写字是工具。艺术从来都是小众化的东西,而工具则是被普遍应用的。艺术要讲究特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而工具只要好用就行,即使大家都写得和印刷体一样也无关紧要。书法为了艺术效果,我们可以写繁体字、异体字、变体字;而写字则应该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写规范字”。比如,最简单的“”字,书法中把末笔写成“丶”毫无问题;但在“写字”时则还是要写成“捺”才对。再如“德”字,书法中少写中间的一横相当正常(如全聚德的招牌),而我们平常若缺了这一笔就得算是错别字。
  
  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前些年,田蕴章、田英章兄弟的书法一度相当流行,然而近年来,却产生了许多批评声音。其批评的原因就是:田氏的字写得太规整了,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简直挑不出毛病——这话的内在含义就是毫无艺术特色。这样的“书法”,在艺术上能算是上乘之作吗?
  
  再比如,我们电脑里有一种字体叫“楷体”,你能想象这也是出自书法家之手吗?这个人就是民国时期的书法家高云塍。他书写了中国印刷业历史上第一套楷体铅字,如今我们排版常用的计算机楷体字库就是基于他书写楷体的铅字。可是又有谁会把打印出来的楷体字当成是“书法艺术”呢?甚至大多数我们天天用着、读着这样文字的人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
  
  说到底,这些正是“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学会的只是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而已。学什么劳什子“书法”呢?难不成我们要把十四亿人都培养成书法家不成?还别说十四亿,就算书法大兴其道的唐宋,又有几个真正名传千古的书法家?但我们却有理由相信,直至清末,甚至民国时期,那些只要会写字的人,大多数的字写得还是相当漂亮的(尽管与真正“书法家”的标准相距甚远,但一般还是比时下“书法家协会”里的那帮人写得好得多)。
  
  如此,问题就相当清楚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尤其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学习毛笔书法,这基本就是个笑话!因为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时下其真正的功用,就是书法及国画艺术。所以,把毛笔字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尤其是还要纳入考试体系,就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钢琴进课堂并纳入考试体系”一样,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中国画进课堂并纳入考试体系”一样,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京剧进课堂并纳入考试体系”一样,不但没有意义,更不现实。
  
  没有意义,因为叫全民都学习一个艺术种类只能是劳民伤财。不现实,因为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照时下的标准,中小学书法教师的缺口达50余万。要一时凑够数十万书法教师,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想靠一周一两课时,一学期三十几课时,一七十课时的时间把“书法”练出个有模有样,更是天大的笑话!真正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想把书法练好有多难。
  
  不过要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去教“书法”,而是教“写字”,问题就变得相当简单了。首先,我们不用开辟专门的书法课,因为语文课上有一个任务就是写字的,练字的任务本来就应该在语文课上完成。其次,我们也不需要专业的书法老师,一般有些书法基础的语文老师完全可以胜任。如果说我们的许多老师还不能胜任,那是因为之前没有过重视,即使我们天天喊着“大练基本功”之类的口号,仍然没有真正把老师的书写作为什么重要的事来抓。而实际操作中,即使有一部分老师还不能胜任,给他们进行基本的培训也不是多难的事,至少从经济上、从时效上,都远比培养一批专业的“书法”老师更见成效。自古以来,学生们都是由启蒙老师教导写字,几乎没有在“写字”之外专门请一位老师学练“书法”的道理。
  
  最后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有的家长见孩子写字难看,便将其送到专业的“书法班”去学习。然而学习的结果却只能叫人哭笑不得:这些孩子经过“专业书法老师”指导后,在书法课上的字进步明显,完全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而一旦回到学校课堂,在忙活起老师的作业时,则会“一朝回到解放前”,还和以前一样难看。因为在书法课上,他们按照书法老师的要求,以美观为要务。而在语文课上,自然要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以“正确”为要务。而且由于学校语文课上的书写任务太过繁重,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只能采取最直接的方法,快点写完了事。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真的在全国范围内搞起了“书法进课堂”,把书法课完全脱离于语文教学之外,对于那些有书法天赋的孩子,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类似于“人格分裂”的结果。而对于更多没有书法天赋的孩子,除了劳民伤财浪费时间外,可能真的一无所获。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20:47 | 只看该作者
陈传席 | 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学书法!(更真的话已被删)

瀚墨云桥
昨天 17:25
转自:网络。我们尊重并支持原创,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文观点整理自陈传席语录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
现在关于书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没落了,另一种是说繁荣了,这是各讲一段。讲繁荣,是说写字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觉得书法就是会写字就可以卖钱,就转行写字了,像一些本来搞经济、医学、哲学的都改行写字了,觉得写几个字来得更舒服、痛快。那么,这种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觉得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需要很多的医学与哲学工作者,书法家也需要,但是,有一个两个就够了。

在汉代写过《非草书》的赵壹,就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书法写好了对国家没什么好处,与治理地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花很大功夫。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把字写好,可一旦都变成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就是个悲剧了。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

当年有识之士,像郑振铎等曾经强烈反对过成立书法家协会,理由是书法是每个人都应该会的,没有必要成立一个协会。现在不仅成立了中国书协,而且与美协并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如果油画、国画都独立了,美协还有什么用?从发挥的实际作用看,也不理想。



启功书法作品

没有相当的气质,你就是学不好
书法,我认为就是小道,是小技巧,但是需要大方面的支撑,没有相当的气质,你就是学不好。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故事,在宰相来选驸马的时候,王羲之做了什么?袒腹东床!结果留下了东床驸马的成语。说明了王羲之本人的气质,是很率真的一个人。

再看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王献之的字写得最好。王献之在魏晋风度的影响之下,所具有的气质风度是非常有典型性的。有这么一个例子,说王献之与王羲之的另一个儿子王徽之在屋里聊天,家里失火,王徽之连鞋也顾不得穿,逃了出去,王献之却“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别人讲风度都是偶尔讲一讲,只有王献之深入骨髓。有这样的气质才有他的书法。

技巧这东西,半天可以讲完,说起来容易,练起来很不容易。而我们书法既要讲技巧,又不是光讲技巧。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会走向歪门邪道。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现在很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胸无点墨,写出字来就很小气。胸怀世界和就琢磨着赚两个小钱,在笔下流露出来的艺术境界形同天壤。技巧已经够了,需要的是把传统的东西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是意识形之于态。颜真卿人怎么样,我们不了解,但看他的字,就是他的性格。李白怎么样,我们也不了解,但看他豪放的诗,没有胸怀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不要动不动就创新
现代人当书法家,不要动不动就创新,能把传统继承好就不错了。你看赵孟一辈子学“王字”,没有创新,仍然成为了优秀的书法家。中国是以继承传统而闻名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脉相承,像繁体字、隶书等,现在都认识,因为传承没有中断。

德国曾有一位很有钱的老太太,她在临死的时候要把钱捐给中国,理由是什么?就是因为她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坚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种特色就是继承。对于书法,尤其是要讲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很多人在喊打破传统,打破就错了。有些东西不是说打破就打破的。书法就是如此,没有继承就毫无意义。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加厚传统,这就非常了不得。那特色怎么出来呢?应该说你写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特色了,就像于右任的字,没有故意去创新,自然也有特色了。



于右任书法作品

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
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好的书法作品看什么?就是看格调。这个既玄也不玄,格调、气息,懂书法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书法的品位高低最终就是格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书法家胸怀的问题。

而要想看得懂,就要听人讲,就要多看,由浅入深,读得多渐渐就懂了。你读通读透了就明白书法的审美,读不透就出笑话。

中国的哲学就是这样,比如画画,画像很容易,画不像就不容易,像未必好,不像也许更好,但也许很差;丑怪可能是真的丑怪,也许又不是真的丑怪……这些过去的人都懂,都知道怎么看,今天的现代人不懂,就得学习。

书法是“非专业职业”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一气呵成,你摆技巧不行。任何艺术没有技巧阶段不行,但技巧太多了,又不能成为高的艺术。前几年,我最早提出了一个观点,也是书法审美的评判标准,叫做“正大气象”。好的书法作品要有正大书风。你看王羲之、颜真卿、赵孟,你看苏、黄、米、蔡,哪一个不是正大气象?这种正大气象,在唐代以后,其实就一天不如一天。你看汉代石刻的小狗、小羊,都很有内涵,到了明清,石狮子都跟猫一样,还抱一个绣球。你看唐代颜真卿的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张旭的草书,全都是大气象。你再看现在的书法,到处都是斜斜倒倒、歪歪扭扭,这反映了风气不正。

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什么叫“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是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什么都不干,天天写字就可以把字写好了。我们看历史上,王羲之是右将军,国之栋梁,颜真卿是平原太守,苏东坡也是政府要员,他们都是一生在忙,哪里是天天专门就写字?在历史上哪里有专业的书法家?

我们的哲学系统和西方是不同的,我们的书法也好,医学也好,都是文化,西方是技术。我们的中医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是西方医学所不能理解的。而书法,我们的书法家不是专门写书法的,属于秀才学先生——一夜成,因为有文化做基础。



林散之书法作品

往纸上一泼是1万美金
书法艺术的没落,这里面有市场经济导致写字人浮躁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国外文化侵入对于我们的影响。比如说,美国人开始买我们书法的时候,他买谁的作品?当时林散之的字只卖15块钱,林散之写了80年的字,功夫相当了得,但是美国人不买,他买了一个不懂书法的年轻人的字。这个年轻人把墨往宣纸上一泼,美国人一看:好!美国人花了多少钱买他的字呢?1万美金。林散之80年练字是l5块钱,往纸上一泼是1万美金……这种影响会带动10万到l00万写字的人。

他们不知道这是因为美国自己没有文化传统,人家花点钱买文化的政策,人家决不会花钱买你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

曾经有5个美国的教授到中国讲学,谈到现代派艺术,他们非常负责任地说,通过调查,美国真正搞现代派艺术的只有5%,而且是有人支持的。美国收藏家收藏现代派艺术的数字是零。美国教授承认其中的阴谋,因为美国没有传统,没有敦煌,没有巴黎,让艺术中心转到美国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提出观点,花钱让理论家写文章,说现在架上的艺术已经过时了,于是搞行为艺术。我们的年轻人不懂得这些,就跟着一哄而上,其实他们是在引导你跟他们学。

书法要是让人看不懂,那就错了。就是写字嘛,为什么会叫人看不懂?有的人不认识草书,以为草书可以乱写,实际上草书有草书的规矩,你写错了一个字马上就看得出来。文人的艺术作品里有文化、有道理。

我讲的更真的真话都已经被删掉了
现在有观点说,没有真正的书法批评家,都成了“表扬家”了,是这样吧?这是社会风气使然。想当年,鲁迅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骂得多厉害,结果梁实秋没到法院告鲁迅,也没变成狗,后来过得很好,也没怎么样。今天的批评界,批评的人没有鲁迅的胆量,被批评的人没有梁实秋的胸怀,急了还会告你一下。作为媒体,对于直言的批评也不敢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可能出现大的批评家。

我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讲了些真话,我觉得讲真话是应该的,不应该讲假话,可朋友们见了我跟我说:“不错,你敢讲真话。”讲几句真话好像成了很了不得的事情。实际上,我讲的更真的真话都已经被删掉了。中国传统中最为崇尚的就是气节,这却是今天文人所缺乏的。



吴冠中书法作品

吴冠中的字歪门邪道,非常恶心
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非常恶心,是外行胡搞。混淆书法与绘画的界限,中国书法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完了。

他对于西方色彩下过功夫,对于世界惟一的中国书法,下过功夫吗?没下过功夫怎么行呢?没有功力怎么行呢?就想成为一代书法家,开一代风气,异想天开只能成为笑柄。吴冠中的字只能让想赚钱的人高兴,让艺术界的人感觉悲哀。艺术要美,最基本的东西不能没有。这个艺术,就好像人之称之为人,狗之称之为狗,是有界限的。

这个界限,最早没有,后来有了。有了界限就不能乱来,因为有界限是对的。绘画、书法都有自己最基本的东西,基本东西是不能破坏的。就像说,一个教授不像个教授,是他属于教授的基本的东西缺了;说这个人不是人,那是他基本的东西——道德没有了。



吴冠中书法作品

好的东西不会被人为消灭掉
以前我很悲观,就像对格律诗的感觉。我原来认为格律诗过几年可能就彻底消亡了,实际上现在开始复兴了。可以说,好的东西不会被人为消灭掉。比方说,以前夜间照明用的油灯,没有人去打倒它,它自然就消亡了,因为有更好的照明方式全面替代它了,你想保它也保不住。可是蜡烛就没有倒,因为蜡烛有电灯不可取代的功能。现在西医到处都是,但是中医依然是打不倒的。书法和格律诗也是这个道理,他们都有自己的东西,你提倡它未必发展,你不提倡它也有社会需要,未必不发展。只要传统未断,肯定出大师。

现在书法的传统没有断,只是在文化积淀阶段。等经济发展了,一些人有了空闲,工作之余练练字,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卖字,浮躁之风被去掉了,出于兴趣,加上文化积淀,自然造化把天地灵气赋到某些人身上,就会有大的书法家出来。这可能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之后才会有,现在是低潮时期,这种虚假繁荣还不如不繁荣。现在就是有灵气赋在谁身上,也会被市场泯灭。

我相信我们的后来人会鄙薄我们,大部分人会看不起我们这一代,可也正是我们的积淀奠定了基础,我们留下了书法延续的种子。

感谢您的观看和关注!如果您是书画爱好者,小编邀请您搜索关注“hmyqart”微信公众号。

每日发布免费视频资源:一笔一划对照名帖视频教学、真人模特现场绘画、山水花鸟场外真实写生!
63#
发表于 2019-4-26 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4-26 09:28 编辑
an安 发表于 2019-4-26 08:38
一周一次书法课,每天二十分钟练字时间,平时提笔即练字,足矣。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如空文中有一句“忙活 ...

既然都知道存在着普遍的孩子们的书写问题,激烈反对不如建设性意见。一个提案不是洪水猛兽,犯不着那么言辞激烈,把书法的祖宗八代都挖出来了,征讨檄文一样。
书法惹着谁了?水如空。
62#
发表于 2019-4-26 0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9-4-26 08:47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4-26 08:23
我的观点不变。
书法课可以设置,每周一节、一个学年不算负担重,目的是写好字。硬笔算不算书法不重要,关 ...

一周一次书法课,每天二十分钟练字时间,平时提笔即练字,足矣。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如空文中有一句“忙活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来…”忙活一词用得极为恰当,课业负担太大,不提速根本完不成,一提速,字就荒废了。所以我在辩论中说课程的设置是有系统性的,还受许多因素干扰,现在解决孩子们书写问题,关键不在于开不开书法课,在于孩子有没有这个时间。大饼好画,就一个圈儿,但实施起来,问题多着呢。如空老师的观点是针对目前实际情况,您的观点是针对理想状态,你们和解不了,但你们目标一致,能如此认真地辩论,比拍屁股画大饼的可敬。
61#
发表于 2019-4-26 08: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不变。
书法课可以设置,每周一节、一个学年不算负担重,目的是写好字。硬笔算不算书法不重要,关键是写好。可以开展竞赛,但不作为升学指标(虽然如此,考卷上的字也是有印象分的)。就像音乐课、美术课主要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画家,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一样,除了习字,书法课也是为了让学生深刻领略书法艺术。这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方面。
60#
发表于 2019-4-26 0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9-4-26 08:34 编辑

是时候该解释一下了。我的两条“水如空”评价,句句都是对本文的肯定,我的表达方式不太直接,导致被人误以为我持反对意见,有加以发挥的,有出面反对的。其实我反对的是小狐狸那句“没学会走就学跑”,因为孩子走路真是从跑开始的,不信大家去观察,小孩子脚跟不会着地,最初就是跑的状态。但既然已被大家认定我是反方了,就客串一下吧!自我感觉客串得比草舍老师成功,且站在这个角度果然想到了以前自己没想过的许多问题。庄子说“莫若以明”,只有跳出自己固有的“成见”,站在不同角度,才能达到辩论的和解,和解在我心里。也正因此,我觉得草舍老师发起的辩论非常宝贵。各位看官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有深度思考,还是要放下“成见”,就是放下已有经验,跳出来欣赏辩论。不要急于否定和维护,甚至不要急于和解。(估计小狐狸就是这样做的)
尼采说:一切作品,我只爱作者用他的心血写成的书,write with blood,你能体会到,心血就是精神。
乍读这篇文章时,我就是在文字中感受到了这份心血和精神,两个“水如空”跟帖,就是围绕这精神写的。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0:08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9-4-25 20:02
你总说草舍老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说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你们就没人说我明白呢?我怎么糊涂得这么彻 ...

难得糊涂啊,还投靠什么呢!这境界岂是我辈所能达到的,偷着乐吧!
58#
发表于 2019-4-25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9-4-25 20:04 编辑

你总说草舍老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说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你们就没人说我明白呢?我怎么糊涂得这么彻底,谁要是说我揣着明白,我立刻投靠他!我揣着糊涂装明白!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9:47 | 只看该作者
李灿 发表于 2019-4-25 18:13
书法进课堂确实是流于形式,我在学校少年宫教书法。我就讽刺说,有的学生和我学了一年书法,还不如其他没学 ...

其实还是会有写得好的,可那只是在你的课上,一旦回到班主任那里,就原型毕露了。
试想,一周一两节课,一共才写多少字?在语文课上课下,一天写多少字?书法老师根本无力和语文老师抗衡。自古以来,蒙学老师就是书法老师,书法就是写字,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把教写字的任务交给语文老师,而要开专门的书法课,聘专门的书法老师,就是扯淡。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9:44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19-4-25 10:49
其实书法是一种广义的提法:   
   1.可以理解为写字的方法;
   2.也可以理解为汉字书写的艺 ...

您来晚喽,已经息鼓了,所以调和不成了。
其实我文的意思不是论写字和书法的问题,而是该不该这么“进课堂”并“纳入考试”的问题……

点评

其实庄子中有一个故事可以帮你取得完胜。  发表于 2019-4-25 19:51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9:42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9-4-24 22:54
这个“明显错的”也是相对而言。
现在我们所说的字写不好,主要是指硬笔字(包括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 ...

没错。毛笔已经由书写工具升级到艺术工具的地位了,一跃龙门,也就脱离人民群众了。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一线”“底层”,就是理解不了高层的“宏伟构想”……夏虫不可以语冰嘛!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9:38 | 只看该作者
叶小蘖 发表于 2019-4-24 20:34
好嘛,但你好像不是喜欢抡大棒的人吧?写好字当然首先是运用工具,但在写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美的感受,除 ...

不挥了,不挥了。之前是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两天不知怎么的,忽然成熟了,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了……也就是说,又不争房子争地的,没有利益冲突,斗个什么劲儿嘛;P;P
我在一个回帖里引了庄子涸辙之鱼急求斗升之水的故事:西江之水是好的,但首先得解决要干死的问题啊!肉糜是好的,但得先有粮米充饥不是……:handshake:handshake
53#
发表于 2019-4-25 18:13 | 只看该作者
书法进课堂确实是流于形式,我在学校少年宫教书法。我就讽刺说,有的学生和我学了一年书法,还不如其他没学过的学生写得好。
52#
发表于 2019-4-25 10: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书法是一种广义的提法:   
   1.可以理解为写字的方法;
   2.也可以理解为汉字书写的艺术.
         所以
    一.通俗地说,可以把"书法"当作写字的技巧和方法来理解.
    二.也可以把汉字书写提高到"艺术"高度, 提高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甚至发扬广大的高度.不仅把字写得漂亮好看,更要求"书者"提高文化修养,并通过书法表达书者的思想感情.
      如此理解可能大家的争议就不大了.

点评

辩无胜,终结不了,也和解不了,这个问题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标准。课程的设置是系统性的,又有许多外在的因素,单独拎出来有争议是必然的。这些争议都丝毫不会影响最终决策,大饼就是一个圈儿,好画。  发表于 2019-4-25 14:07
51#
发表于 2019-4-24 22:54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9-4-24 16:43
一楠老师执中,比较公允。大部分观点也赞同。
只有这句“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不要忘了这门艺术, ...

这个“明显错的”也是相对而言。
现在我们所说的字写不好,主要是指硬笔字(包括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绝不单纯的指毛笔字(书法)。因为书法相对当代人已经是一种高雅的书写艺术,而不单单指写字了。所以,毛笔字写不好,有情可原。如果硬笔字写不好,那才是真正的字写不好,这确实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
所以,写不好字,不能怪罪“书法”,而是最基本的硬笔还没有掌握好,这就要需要先掌握字帖。中国的钢笔(硬笔)字帖琳琅满目,临帖是写好字的基本功,并非是先练习书法。
书法与写好字没有直接的关系,书法写好了,而硬笔字未必就写得好,二者虽同源,但有不同的章法和结构。
比如中国讲究书画同源,你书法写得好,未必会国画。然而会国画的就不同了,会国画的人而书法必定也写得好。
所以写好字,我们通常指的就是钢(硬)笔字,而并非毛笔字。不像古代,签字画押都用毛笔,现代人,用毛笔签名的毕竟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23:36 , Processed in 0.05353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