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83|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作家写文要知己知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4 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6-15 09:00 编辑

作家写文要知己知彼

    《孙子·谋攻》里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打仗前或打仗时,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敌人,都需要了如指掌,那么,这仗就能百分之百打赢,而且打得会非常轻松。反之,若只了解自己,或只了解敌人,这仗最多只能打赢一半。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敌人,纯盲打,这仗赢的概率就非常小了,甚至很可能会使自己这一方全军覆没。

    这是心理学。在这个由人和人创建起来的社会,人人都需要懂它一些,尤其是军事家跟政治家,更需要懂得透彻。

    而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最早是建立在文字上的。有了文字,社会文明才正式开始。文字是有思想的,它由人生产出来后,发射出去传递到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效应,从而决定着社会平衡。

    从很大程度上讲,决定着这个平衡最主要的人是作家。因为,最懂得玩弄文字的人是他们,社会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哪怕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其实都是作家——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语言的交流是另一种文字交流的版本。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世界和平,都是首建在文字(语言)上。

    所以,作家的每一篇文章写出来,发表出去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哪怕只有一个读者认可。作家是人,他也需要吃五谷杂粮才能生存,他的经济来源,喂养他生命的就是读者。读者是否接受他的作品,愿意掏钱阅读他的作品,这对作家而言,他必须要对他的读者阅读嗜好有所了解才行,否则,他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白写,哪怕自己认为写的再好也是白写。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家,要想把一部作品从最初的构思到写出来,最后发表出去获得成功,全程,他的心里都应该装着读者的想法和意见才行,无论文章中塑造了多少个角色,无论角色的身份与地位大小高低,主角还是配角,他都要身入其中,把自己完整地扮演成“他”或“她”。《红楼梦》里所有的人物都是曹雪芹一个人杜撰出来的,每一个杜撰的人物个性都独特鲜明,绝无有二,在读者眼里、心里的印象是那么的逼真,明明都知道现实中没有他们,但一谈起,不仅相信有,甚至就沉浸在他们的故事里不能自拔,如林黛玉、薛宝钗写的诗,谁都知道这些诗都是曹雪芹写的,但没有一个人谈起时,说这诗是曹雪芹写的,而都说是林黛玉、薛宝钗写的。

    所以说,一个作家,尤其是优秀作家,他在写一部作品时,心里必须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充满生命力,感召力,才会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带给读者共鸣。

    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每一个人跟一片树叶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因此,不同的人站在一起面对相同的一件事情,意见分歧也就会很大,这对于发明这件事物的主创人来讲,是最让他头疼的,甚至已经怀疑自己了——我的作品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面对各种不同的争执议论,他越来越拿不定主意,尤其是当反对声大于支持声时,他不自信的动摇心就越来越大,最后陷入苦恼中,甚至会销毁杰作,放弃这一职业。

    殊不知,很多时候并不是力量大、声势大的那方就是最终的胜利。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有志不在年高,真正的胜利是来自事实的说明和科学的验证。而很多人往往就在这一点儿上显得不够理智理性,明明自己是对的,却经不起外界反对声势的干扰,动摇了自己最初的初心,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样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猜股票涨跌,如学子考试偷看他人的错误答案和自己的正确答案犹豫不决,最后将自己正确的答案修改成错误答案失去升学或获得奖学金的机会。

    正因为这一点儿,很多人又说,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情时,不能有太多的顾虑,去征求这个人的意见后,又去征求那个人的意见,一圈征求下来,发现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导致自己陷入困惑,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跟小马过河一样,黄牛和松鼠的回答完全不一样,造成小马不知道要不要过河,返回家去问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告诉他,亲自试试不就知道了。

    人的成功或失败就是在这种自相矛盾中产生的。一方面,我们说人不能自我封闭,不能孤立,要融入群体,要多沟通、多聆听,听取他人的意见才不会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要始终相信,集体大于个人;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太多人的意见阻碍了自己最初的的判断和决定,每一个人都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人多嘴杂,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你听的越多,就越拿不定主意,错的就越多,最后变得一事无成。

    作家也一样,甚至比其他人更苦恼。因为,别人决定的事情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不了重新再来,更正,记住就行了。但作家不行,他写的文章,每一篇都不能一样,他所面对的群体是读者,如果不为读者所左右,坚持自己的想法,作品写出来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就失败了,失败对他而言就等于失业,丢了饭碗。

    但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写的再好,就算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莫言,他也无法做到自己的作品在每一个读者心里都是最好的,他肯定知道,批评他、讽刺他作品的读者大有人在。面对这些,他做出的反应是,一方面,坚持写自己想写的,笔在自己的手里,任人去说,不为所动,就算是听取了读者的意见,也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写,因为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自己要写的不是只给一个读者读,是给所有人读,所以自己必须要有主见。另一面,他很理性,随时随地在听取不同读者的批评与建议,对说的有理的,欣然接受,对说的没理的,保持沉默不予理睬。

    真正成熟的作家,思想的高度不亚于军事家政治家,随时随地都保持着清醒的大脑,他清楚的知道,他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之后才是一名作家,作家和普通人都是生活在地球上,吃一样的五谷杂粮,一样有生老病死,一样有人的情感。所以,他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思想,尽管笔下的作品很荒诞,也是从脑袋瓜里想出来的,是人想出来的东西,就一定能有被人接受和批评,这点儿毋庸置疑。而一部作品的写成,从头至尾,肯定既有自己的独立特行,也始终有心怀读者的品味和思想,这和军事家、政治家一样,尽管不动声色,其实是心理最高明的做法,沉得住气,经得起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019.6.14   杭州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58#
发表于 2019-6-20 08:2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
57#
发表于 2019-6-19 08:05 | 只看该作者
精品推荐理由:针对高考作文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文友的思考和讨论,使大家在思考、讨论中共同获益和提高。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9:23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6-18 14:58
参与高考的作文写作,说明老师心怀学子,关心国家教育,精神可嘉, 其次这一篇作家的这个定位,我非常赞同 ...

艾桃老师好,谢谢来读,并给予评论与个人简介。
这文我也是拿来练练笔玩玩儿的,没有太多的去研究。关于写作,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我们,我认为最好的,就是我手写我心,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了。
   再次谢谢艾桃老师,以后多交流。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9:20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6-18 14:55
虽然我一向只是业余练练笔,且一直我行我素,只写自己想要写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但不得不说,骏森这篇 ...

我们都是一样写自己想写的,谁去在乎那么多呀,又不是靠写作吃饭,那太累。
不过,就算我们业余写作的人,其实也是在乎了读者感受了的,知识自己没有刻意去发觉什么。因为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首先都知道,我们也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读者,最起码,是自己的读者吧。
既然是一个人,那么,无论我们的性格与思维再怎么的与众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总有相同的地方,那么,文章写出来也必然没有离开生活,那么是搞科研的。
我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地球上各行各业的专家无论他研究的是什么学,医学也好,文学也好,生物、地理、生命、化学等等,其实都是在研究人学。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9:15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6-18 14:54
这个题目有点大,不过,骏森的论述很到位,作家写作,要立足现实,要知己知彼,认清自己想要表达的和表达之 ...

是的,题目是有点大,但还好,不是很大
毕竟是说的作家嘛,作家不同于我们这些人,他们是专业的,是以写而养家糊口的,不管从那个层面来说,也是与利益挂钩,凡是和利益挂钩的人,多少都要在乎一下客户的心理的。而在在乎客户心理的同时,首先他必须要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行。
我嘛,纯粹属于好奇,感觉能写一下,就写了,反正又不是真正写高考作文。
本来是对江苏作文更感兴趣的,认真研究了一下,里面涉及到很多学问,有物理跟化学,我知识太浅薄,没法下笔,就写了这个浙江的。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9:11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6-18 14:28
骏森应该说是写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先为骏森点个赞!

姐姐说。哎,说到高考,我心里不是味儿。我在想,假若我参加过高考,会是一种什么样儿的心情,作文为写出什么样儿出来,以及成绩,还有现在。
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永远不可能。
52#
发表于 2019-6-18 14:58 | 只看该作者
参与高考的作文写作,说明老师心怀学子,关心国家教育,精神可嘉, 其次这一篇作家的这个定位,我非常赞同,明明是作家写出来的人物,却能栩栩如生,让人去相信,沉醉在他们的故事里,这就是创作成功。
51#
发表于 2019-6-18 14:5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一向只是业余练练笔,且一直我行我素,只写自己想要写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但不得不说,骏森这篇对我有所启发。迟来欣赏并问好!
50#
发表于 2019-6-18 14: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题目有点大,不过,骏森的论述很到位,作家写作,要立足现实,要知己知彼,认清自己想要表达的和表达之后所要面对的,在两者之间取得和谐统一。好作家的作品都不例外,经得起这种检验,这是真的。所以,骏森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49#
发表于 2019-6-18 14:28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9-6-14 19:15
冒充浙江高中生,写了一篇高考作文。

骏森应该说是写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先为骏森点个赞!
48#
发表于 2019-6-18 09:56 | 只看该作者
浮白客 发表于 2019-6-15 08:39
为什么而写作,心中的读者是谁,决定了作者对文字的态度。

文学不是应用科学,它不需要自证甚至他证高度,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文学整体是否有点社会天职呢?
47#
发表于 2019-6-17 22:05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9-6-17 21:55
你以上经历的我都经历了,一样没少,不过,你最后成功了,我却回到原点了。
丢人死了,躲一下

丢啥人呢?没有啊
我只是逃离了,胜利大逃亡。回想起来那种被逼着挖脑油的日子,实在也是压力山大,恐怖的
但是,各种经历也是历炼啊,不全无是处,回过头来想想,也是收获
46#
发表于 2019-6-17 22:02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9-6-17 21:52
你看,你看,你这一反悔,多伤我的心啊,发现你不好玩儿了,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要跟你分手了

温馨提醒心旷,明儿一早,太阳照样升起来
所以,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说再见,那就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道早安
不是我反悔,而是你出了一个考题,我投降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21:55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9-6-17 11:18
想起了之前在单位写各类总结、报告,编辑几百号人的公司月报,得文思泉涌,得妙笔生花,还有其他一大堆工 ...

你以上经历的我都经历了,一样没少,不过,你最后成功了,我却回到原点了。
丢人死了,躲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41 , Processed in 0.14511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