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81|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热之下的凉还是凉背后的热——关于小说《夏日微风》开头的赘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26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9-6-26 19:23 编辑

                                                                     热之下的凉还是凉背后的热
                                                                  ——关于小说《夏日微风》开头的赘语

       小说以“夏日微风”为标题,作者想什么呢?哪儿是夏日和哪是微风一样,值得探讨。文本中,夏日的热在表面上是风扇、空调、浇花、流汗等,再深一层是“他”下午街遇的姑娘小可,事实上小可也只是一种指代,代指他心烦不宁的原因。微风之凉比较集中,其中也有表象的存在——“月光似乎晃荡了一下,一股凉意袭来”,意指的方向还是在体虚色衰的妻子,深一层的在他对待妻子的态度和他心烦不宁的原因。那么,他心烦不宁的原因,就值得深入研究了。
      
       下面结合全文以开头为例,先探析这个话题。
      
       小说里男主在情绪上对妻子的凉,有一个清晰的对应物,就是开头的小可。那么小说开头为什么不是写男主呢?这不是较为常见的直接入笔方法吗?!或者直接写男主身边亲近的人也是非常常见的。那么不从男主“他”下笔,也不是离他最近的妻子或者孩子,而是这个“小可”——这个他者身份的人物,还被赋予热的概念,发挥男主对妻子应该热,却不热反凉的作用。显然,“小可”只是符号化的人物,更凸显这种反常,具有一种符号的意义。小说开头如此入笔,能够看出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另外作者这样做,对短篇小说的结构有故意求变的想法,想以此减损短篇小说在人物表现方式上的写作惯性,空间上常见的生活场所如家庭和网络等思维的线性。
      
       在街上男主偶见一个美女后还去尾随,合理吗?小可如果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女,男主也许只会投去欣赏的一瞥或者怦然心动的三四瞥,然而小可却是太可心的人:“目光像蝴蝶”、“很甜美的名字,跟她的气息一样”、“优美的弧形,荡起茉莉的清香”。正是这样的描述,使得小可超越了一般性,“闻着花香,一直尾随”的行为,这一动作的背后还需要再加上男主妻子外部形象的差强人意,所以男主的举动也就有了逼真的现实性。这个情节成为顺其自然的要义之关键,是其在小说内部具有的真实性。另外,这个情节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里,会被彻底否定,可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表现方式里,却是被认可的。其根本原因是现代社会里的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李敖在公交站台看见一美女背影后搭讪,并竭尽全力地追,最终实现了与王小屯缔结良缘。比当时的李敖年轻、又比李敖1983年街追美女晚了几十年的当下青春男女,出现这样的景象,业已成为不令人惊奇的社会现象。
      
       一般情况下,身边的社会现实经常是强行入眼的,然后才会有部分的情节能够或轻或重地拍打心门;小说里的真实则是直接推开心门,或喜或悲地直入心腔,唤醒心的灵性。与社会的现实比,由于附加了作者的企图和愿望(包括情感的、精神的、思想的、历史感的等等),小说里的真实多了意义和价值的因素,从而具有了形而上的抽象特征。尽管在形而下的具象方面,小说里的真实在多数情况下还带有社会现实的底色,这恰好证明作品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艺术审美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刻板的反方向地评论小说的方法是不成立的。举例一个:《西游记》里的神仙、妖怪、猪和猴子所具有的小说真实性,在社会现实里显然没有真实的存在,社会现实中只存在其所影射的各种对象。也就是说,文本开头的这个情节所具备的真实性超越了小说外部的现实性,是对外部之现实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论,使用磁铁一样的这个情节,达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为什么引来那么多争议呢?
      
       一是冗沓,二是沉溺。使用了四个自然段,只是为了描述一个参照物,对于几千字的短篇小说而言,冗长拖沓是显然的。例如俗艳雷同的语词堆砌在秀发上的文字。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区别很多,而对于非主要人物的着墨,短篇小说是力求“瘦”的,不会如长篇小说里那么“肥”,也是值得注意的。形成冗沓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创作时比较沉溺于这个情节了。有人会站出来反对的,因为这四个段落里有两个“溢出”的存在:一个是“这会儿,他依在阳台栏杆上,似乎依然追随着那飘逸的秀发”,还有一个是“当时,有个老人在美发店旁的杂货店门口纳凉,浑浊的目光质疑地望着他。他不自觉地绷紧身子,昂首走出了小巷。”
      
       这里就需要牵出一个话题:短篇小说的故事如何跟着人物走的问题。乍一看,开头里有男主“他”的显影,小可也是围绕着男主出现的,两个“间离”的细节也是附着在男主身上的,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短篇小说的故事贴着人物的什么写?!如果说出现这两个荡开的细节没有问题,那么比它们更应该“走进来”的细节是什么?!换言之,间离又提纯的效果最需要哪个人物闪现?!因为这篇小说是通过男主对小可的游离,凸显男主与妻子的关系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展现历史阶段里社会伦理发生的巨大变化,揭示新的社会伦理建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诉求。其依托的主体是男主与妻子,不是男主跟小可,更不是其他人。或者说,是“微风”的内爆,不是“夏日”的徜徉,更非其它因素的发酵。那么刚才提问的答案就是显见的了。
      
       与此直接相关,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小说结构的枢转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开头的情节需要借助什么样的细节过渡到下一个情节的问题。原作在第五自然段生硬地转到了下一个情节,从这里更可以看出开头没有使用重要人物闪现的重大失误,继而造成了小说故事失去了情节上的连续性和叙述上的自然性。阅读过程中就形成了“隔”的感觉,原因就是来自新情节的这种突兀出现,小说的整体美感也于此受到了重创性的影响。这样的细节处最见写作功夫,究其原因,根本上是文本意识不高,表现上是小说笔法稍弱。
      
       原文的开头里,非主要人物小可的片段活动以及她全方位的各种细节变化,包括与小可具有相关性的因素,如小可的同伴、鲜花店、步行街、美发店等,一直在主要人物——男主的视域之内。包括男主心绪的游弋和男主心怯的却步两个细节。这种笔法是值得称道的,这一技巧具有明显的艺术性色彩。但是,这其中关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男主“我”来说,夏日之热的小可如何从眼里进入心里。何况男主想猎艳没有必要的条件呢!比如男主有美帅的外表、有口吐莲花的搭讪口才、有资产、有才学、有艳羡的社会地位等。这,成了艺术表现的难度。突破这个难度,才有艺术的高度。
      
       小可——男主之热的具体对象,不能化为男主内在的热,那么男主内在的凉——微风一样的妻子,就没有了级别对等的“对手”。不是对等的对手,男主的失望叹息、矛盾纠结等,就会是飘的,整篇小说就显得不“压手”。回头看,小可与男主之间,不是邻居、同学、同事,没有情感的交集,也不存在身体的交合,等等之类的都没有。男主只有短时间里的眼中之热。显然不是像种子那样,被给予生活化的日久天长的浇灌、情感样的温存润泽,使其发芽疯长。也许这一次“街拍”能够波及心海里的一朵浪花,可是只有一朵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小说后面男主的心有念念,就有点儿虚空了,相应的怀疑就来了:其心底的凉又能有几何?!男主有小说里的表现:不断地拿小可与妻子对比,失去了“理”的根基。男主的这种现象,闪念性质的可以有,但是不至于严重影响其生活的内质。
      
       以小说使用的情节看,男主“他”对小可只是视觉上的欣赏,含有这种视觉审美带来的荷尔蒙亢奋因素,兼有“他”对妻子审美疲劳后性冲动的缺失。男主与小可彼此间在根本上并没有真正的情感依偎,更没有引起爱的应和。那么作品里男主因为小可而坐立不安的举止失度,其内心也因此而燥热的描述,就欠缺必要的前提条件,至少是理由不够充分的。把小可临水照影式的出现,当作松开夫妻情感纽带的绝对因素,是欠妥的。“他”心烦不宁的原因,还需要更为坚实的条件,才能达成冲击夫妻共同生活建立的亲情之目的。
      
       情本位是文学作品的基础。以本体论言说,文学就是情本体的。这一基础,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情感,也包括作品故事情节里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作者的创作情感容易做到,只是不那么容易做得很好。可是处理好作品故事情节里人物之间的感情,则具有普遍的挑战性。其原因是它与人的情感逻辑相通,就是把人的强烈主观意愿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且是创作理性指导下的。其因果律一般不是科学的,是不理性的,甚至超出普遍的生活逻辑。男主身上的变化与小可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显然是作者没有站在小可的角度来考察能够影响男主的程度,只注目和拟想了男主对小可的热,没有赋予小可给予男主的热。
      
       既然是结合全文谈的,就多说两句:作品在时间使用上是线性结构的特点,这使得叙述模式相对固化。不是指老套的都不好,而是指方式上存在的呆板,降低了小说中其它活性因子的活力,进而削弱了小说的艺术性。由此发现,仅有空间的变化是不够的,包括作品较好的叙述视角。提及叙述视角,就简单说说这一视角。原作的叙述方式,就像全方位的监控器,阅读时读者和写作者一样,就像打开监控视频。这使得文本像一段视频的解说词。也就是说叙事视角是作者的也是读者的。这种方法有利于读者进入人物内心和作品的内核。这一技巧的加入,烛照了男主意识的觉醒以及苏醒后的徘徊和煎熬,配合了男主妻子困于传统家庭伦理的女人观念——欠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意识、女性不是第二性的自省等方面的特点。与作品存在的现实主义手段、象征主义的修辞、以及内心独白、意识流的现代主义笔法一起,为作品在内容上的现代性赋彩添色。
      
       作品只有几位人物,数量并不多,符合短篇小说的共性特点。刚才说了文本在时间上的线性特征,对此弊也给予了针砭,可是全文大部分的叙述还是比较流畅的,也是与此有关的。也就是说,除了时间因素,文本也依赖了人物。作品的叙述在主体上是围绕男主一个人的,其余人物是各自发挥作用的,这些作用在男主身上集合,形成的是互相纠结着,有拉力也有扭曲力的合力,这样的作用力使得小说的意旨走向了丰富性,去除了短篇小说主题的单一性。这是应该看到并值得点赞的。与其相应的是表达力度的不足。形成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其中突出的是:应该清晰用力的地方,却无力地划过。可是写作的文本意识里,比较集中于某个人物的主线特点,也是短篇小说常用的,这种方法有利于短篇小说的删繁就简,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流畅度。
      
       放在中财论坛小说版里简评这篇小说,给予其很多的认可是必须的,得承认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以这样的维度评论《夏日微风》,可以展开来罗列很多的优点——此处不能细表。当然那样的“捧”文也会避重就轻地说一点瑕疵,例如:可以模糊地指出,小可的同伴催促小可的举止、语气、心情,作品里始终是不变的,这其中似乎缺了点什么。那么,此文仅以小说的开头做主要的例证,证明男主对妻子的凉,不是小可的热之下的凉;小可的热,也不是“我”对待妻子之凉背后的热,是否存在失策呢?!
(约4600字)
原作链接:夏日微风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37959-1-2.html

题外话:朋友提醒小说版换版主了。就来看看,只阅读了这篇小说。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写了这篇粗糙的评论并冒昧地发出,希望原作者宽谅。一并问候所有的文友:健康、进步、快乐!祝福:玩味当下的夏日与微风,得到永远的温暖和清爽!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13#
发表于 2019-6-26 2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庆霜儿 于 2019-6-26 21:53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9-6-26 21:31
尾随的关键是后来彼此之间是否有故事继续并引起情感升级。没有后续,这就是硬伤。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 ...

细细地看完蝉衣老师的评论,霜儿受益匪浅!老师辛苦了!感谢!说实在的,写的时候,重点在意韵的营造和表达隐和显的选择上焦灼,倒真没想得那么深入。再说,霜儿水平也有限,只能点滴进步了。
关于跟踪女孩,可能没处理好,让大家都产生质疑。其实我在第一稿时,反复写了小可的头发,面后面写了妻子头发掉光了。我想表达的是,对小可头发的迷恋,其实是对妻子青春的一种寄往。我没明确地写出来妻子之前也有那样一头头发,就是没拿捏好哪些该显哪些该隐,以为留白,或许是没处理好。另,关于情感的游离,承认我不了解男人的心态,不过,对于一个妻子多年重病,不能过夫妻生活的成年男人来说,一直压抑着,偶尔的心理觊觎,我个人感觉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再说小说的琐碎,蝉衣老师批评得极是,霜儿佩服并感谢!因为这是霜儿的一个缺点,也是令我自己很头痛的事。不过,我也很困惑,针对其它类型的小说,我相信简洁、明快、故事性、人物塑造和矛盾冲突都是必须的。但我最近读的心理小说比较多,我发现心理小说更注重的是构建内部体系,表现内心的情感冲突。如此一来,外部的冲力似乎就弱化了一些,而如果叙述过快就比较难营造意蕴。不知是我理解不到位还是错位,真心求教蝉衣老师不吝赐教!作为一个初学写作者,的确如野芒老师所说,是一头雾水,不知方向,不分轻重,需要大师的热心度化。恭候指正!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57#
发表于 2020-6-15 22: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朋友佳作品!点赞!
56#
发表于 2019-7-16 07:24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7-15 23:45
过去你可没有现在写得好
But,新的问题也接着冒出来。因为你提高了后,评论对你的要求也会加高。这也 ...

这个我看懂了,简单点说,就是人物设置上先要考量周到,是吧?嗯,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在写的时候往往人物很模糊,从来没下功夫仔细打磨过这一块。难怪,我说人家的小说人物怎么那么丰满立体,自己的像影子人物。可能原因就在这儿了。谢谢衣衣老师指点,受教了!嗯,今年的雨水特别多,我还以为只有四川、重庆一带呢,原来你们也是啊?据说要八月才会大晴,有时间多到太虚走走,以防雨听多了心情受潮问好老师,遥祝心情灿烂!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3:45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霜儿 发表于 2019-7-12 20:45
谢谢衣衣老师指导!铭记在心,感激不尽!我的你可以不回复,但太虚你还是要来的,要常来。这里都是老朋友 ...

过去你可没有现在写得好
But,新的问题也接着冒出来。因为你提高了后,评论对你的要求也会加高。这也是这篇评论以批评为主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些评判内容没有写进来,因为篇幅限制。比如男主这个人物身上附带的信息偏少,致使作品简单化。对于长篇小说,可以有更多手段把生活的本质逼出来,例如余华、阎连科、刘震云等人那样——把故事及其人物逼入极致的绝境。短篇小说也有其很多讨巧的技法,举例这篇小说可以给男主一个专科或高中毕业等文化符号。这样做了后,有文化的明白人做糊涂事,就给作品增加了思考空间。人生是对欲望的利用与把控:已婚男主如果有相应的文化就应该合理控制不合理的欲望,可他依然去追随美女并心有念念,且因此更否定妻子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普遍面相。对这类生活本质的揭示,大约是对小说有利的。当然这个话题放在评论里不能这么简要地说。
才回复,迟了很多。
希望随玉先生和霜儿版主宽谅。
正值雨季,晴天应该在不远处明媚!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3:23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19-7-11 13:57
哈哈,才看到蝉衣老师的回贴,能得到评当然是万幸,当然,不评也不强求。蝉衣为啥来太虚露个面就走?莫非 ...

仁兄开玩笑了。版主都好,只是我自己觉得这里不适合我。
53#
发表于 2019-7-12 20:48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19-7-11 13:57
哈哈,才看到蝉衣老师的回贴,能得到评当然是万幸,当然,不评也不强求。蝉衣为啥来太虚露个面就走?莫非 ...

艾玛,啊啊啊……玉玉女侠手下留情,下手轻点儿啊,姐这老命快被打折了,就留我一口气给大家切瓜吧!
52#
发表于 2019-7-12 20:45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7-11 11:37
时间顺序自然是历史的。
对于创作者不必那样阅读,只需要仔细阅读个别的作品及其评论。比如读了贾平凹的 ...

谢谢衣衣老师指导!铭记在心,感激不尽!我的你可以不回复,但太虚你还是要来的,要常来。这里都是老朋友,从执手一路走来,能在一起是缘分。有你参与,太虚才会更加不虚。遥祝夏安!
51#
发表于 2019-7-11 13:57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7-8 19:58
才看到版主抬爱,多谢林先生了!
实话实说,我看出的是:太虚不需要。本来想评论随玉先生的计酬作品《风 ...

哈哈,才看到蝉衣老师的回贴,能得到评当然是万幸,当然,不评也不强求。蝉衣为啥来太虚露个面就走?莫非版主殆慢?如此这般,我捉了其中两个来打屁股!(我只欺负老弱妇孺)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1:37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霜儿 发表于 2019-7-10 22:39
谢谢衣衣老师!这个时间顺序是指作品的还是历史的呢?是不是还得了解下外国历史?唉呀,感觉学无止境,一 ...

时间顺序自然是历史的。
对于创作者不必那样阅读,只需要仔细阅读个别的作品及其评论。比如读了贾平凹的《秦腔》或者《古炉》,之后读《德伯家的苔丝》,分别读了各自的评论后,自己先对二者做比较思考,最后读比较文学批评家对二者的专论。这个过程可以短时间提高很多,对于乡土叙事文学作品的辨析理解与把握能力,至少是非常有利于创作思考之深入和深度的。

关于黑格尔和康德的书,你不要读。艰涩的理论书,不是你们喜欢的,也读不下去。美学方面,了解一点就可以。比如只读一本《美学概论》就可以。

本来不打算再回复的。希望你们在太虚变得不虚也祝福你们获得愉快!
49#
发表于 2019-7-10 22:42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7-8 19:58
才看到版主抬爱,多谢林先生了!
实话实说,我看出的是:太虚不需要。本来想评论随玉先生的计酬作品《风 ...

衣衣老师不可以这么说哦,太虚需要评论,欢迎你常来。要是不嫌弃,麻烦你看下我的《风停在原地》值不值得评嘛
48#
发表于 2019-7-10 22:39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7-8 20:13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常见的是:
1、按时间顺序。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喜欢这样,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

谢谢衣衣老师!这个时间顺序是指作品的还是历史的呢?是不是还得了解下外国历史?唉呀,感觉学无止境,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啊。谢谢推荐,记下了黑格尔和康德的这两套书,有机会了解一些皮毛。问好衣衣老师!遥祝夏安!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20:13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霜儿 发表于 2019-6-29 21:16
哇,衣衣老师,如此详细的书单和指点,真是感动死了。谢谢你!嗯,我个人比较喜欢猎奇,看得比较乱。买了 ...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常见的是:
1、按时间顺序。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喜欢这样,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暗合时代背景。利于作家寻找创作的方向和发现艺术创新的可能。
3、业余兴趣。属于寻找慰藉以及自由阅读的人。
在美学方面,常见是黑格尔的《美学》(四卷本)和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这是扎实基础吧。
不用回复。祝你们开心!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9-7-8 20:25 编辑
林小白 发表于 2019-7-4 20:12
加精理由:这个时代,不乏写作者,但是能够认真沉下心来品读一个作者的作品,尚能提出宝贵意见者,越来越少 ...

才看到版主抬爱,多谢林先生了!
实话实说,我看出的是:太虚不需要。本来想评论随玉先生的计酬作品《风停在原处》的。
可是,很感谢你以及各位。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55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9-7-2 12:27
蝉衣先生骨子里是玩小说评论的,以后还是多来太虚玩儿。至于有没有林徽因甚或林妹妹,倒在其次。

在作家群体里,文学评论很有价值及其意义。可在太虚里,觉得太虚弱。依然想来试探一下......算是一个错误吧
44#
发表于 2019-7-4 20:12 | 只看该作者
加精理由:这个时代,不乏写作者,但是能够认真沉下心来品读一个作者的作品,尚能提出宝贵意见者,越来越少了。蝉衣这篇难能可贵,我们太虚需要更多这样的读者和作者,希望多给太虚带来新的品读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1 12:25 , Processed in 0.05212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