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从这里开始 (1636字) ——评彤子非虚构小说《生活在高处——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们》
这篇作品的题目很有意思,生活在高处。的确没错,这些女人几乎都在半空中工作。同时还是最底层、最底处的人,做着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最卑微的日子。读完此文,反过来再看这绝妙的题目,巨大的反差,让我哽咽无声。
作者利用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的职务之便,在工作的同时,寻根觅源,发现和寻找有特色的建筑女工,对她们的现在与过往,抽丝剥茧,还原真实。
侗四嫂。一个工地食堂做饭的女人,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曾经被人贩子贩卖,跟着救出她的侗四到工地谋生。从此对帮助她逃出来的人,给她活命的人死心塌地、百依百顺。但是多年之后,二人没有一起共同成长,时间一长,不同的认知和三观,渐渐拉开了二人的距离。他变“坏”了,他去过更现代化的生活。而她还是从前的那个她,憨笑,知足常乐。。她简单的单纯的没心没肺的笑,曾经是她快乐的源泉。经过一次工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被曾经称为丈夫的人暴打,她的笑容从此丢失。
她用无知活着。
开升降机的冯珠珠,值得尊敬和仰望。自己几乎衣食无着,还同时照顾神经错乱的姐姐,上小学的外甥。她们的日子风雨飘摇,说不定哪会儿就被解雇、炒掉,就得搬家,就没有工资,没有住处,没有饭吃。但是她无怨无悔。自己不能丰衣足食,依然细心照顾亲人。自己劳累得不成样子,还给姐姐洗澡,让外甥的书桌干净整洁。狭小、拥挤的工地宿舍,是一幅温情的画面。
架子工程有银,一个女人干着男人干的危险且重体力活计。每天凌晨起床,一直干到天黑,还经常加班。牛仁贵与程有银夫妻二人干了几十年架子工,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密匝的钢管上沾满他们的温情絮语。他们半辈子的时光,无数个晨昏都留在将要盖起的大楼里。当牛仁贵被高空坠物击中,程有银和她的孩子,非常冷静,他们不哭闹,不多要赔偿金,虽是贫苦人,做事凭着良心。
扎钢筋的夏双甜,像她的名字那样,应该是生活最如意,最有尊严的一个工地女人了。曾经养尊处优的她,非要跟丈夫到东莞的工地共患难。带领七位工地的遗孀学了电气焊,凭着坚强和执着,成了拼命三郎,成了最有气质和气场的工地班组,做成了工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读到最后一个刀小妹的故事,我都心惊胆战,惊心动魄了。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事情,多大年纪,人应该得到的最大的东西就是尊严吧。刀小妹一辈子被丈夫暴打,刀小妹死的蹊跷,她的丈夫带着九十万赔偿金扭头而去。人死为大,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夜里会被噩梦惊醒?会不会良心谴责?人性显而易见。
作者描述的这些工地女人,都是同一个工地的人,事件发展起来都能前后照应。文本多处直接使用方言,增加了感染力,与读者拉近了距离。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术语,使文本更加详实。
这些人像在夹缝中生存,从农村老家到城市里支持建设,繁重的劳动量让男人焦躁,城乡生活的差别让他们努力赚钱,有些人不知道如何排泄不良情绪,只会对自己的老婆实行暴力。不在工地生活、工作的人很难想象那些人的生活真相。在其中的人,也是麻木的,自己的事情都安置不好,哪有时间替别人操心。
现实生活中,工地上也许还有很多其他五花八门,更难以想象的人和事。作者带着悲悯情怀关注工地女工,揭开冰山一角。平常日子里,一栋栋高楼大厦,一个个窗口亮起温馨的灯光,但愿建筑工地的生活也如那些温馨的灯光一样和谐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