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求学路上(选1):没耳刮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01:13
标题: 求学路上(选1):没耳刮子
求学路上(选1):没耳刮子
梁星钧

       
  “没耳刮子”就是没耳朵,家乡人习惯这么称。我们也就这样叫顺了口。人大凡是要长耳朵的,不长耳朵的人占少数,多属生理残疾。这样的人一般很自卑,因为人家有的自己没有,人家长的自己不长,会因缺损而觉矮人一截,深感不如别人。所以这种人就最怕人揭其短,更会护短,敏感之至。可世间就恰恰有人专喜欢揭人短,或怂恿人揭短,这个心态有人称为人天生的欺弱性。一些成人身上有,小孩子更明显,小孩因为不谙世道,常以奚落嘲讽别人,反衬抬举自己为荣取乐,加之孩子天性喜欢逞能,故常莫明其妙受挫,家乡人称这叫“挨背时打”,即不明不白地挨冤枉打,这个惨痛教训许多人有,我自小也有过,至今伤痕都在隐痛。
       
  刚发蒙读书时我还不到6岁,用父亲的话说,是个人还没有“口袋子”(书包背带)长的小子。所以我被托给长我几岁的大孩子,由他们带我去上学。这些大孩子虽说能庇护我,但有时也不顾我,或故意捉弄我,给我使绊,甚至还戕害我。如一次两个大孩子在前面蹑手蹑脚从横卧的一条大白狗旁走过,丢下了远在后面而不敢近前的我,我被大白狗伸出的舌头和耸起的脊背给吓慑了,我蹙在那里不敢冒然通过,生怕它一个立掌起来扑向我,我甚至都看见它正目不转睛地虎视眈眈盯我,我吓了一身冷汗,拔腿转身就往回跑,顾不得看后面,仿佛大白狗一路在追我……我哇哇地哭着跑回家,立即被惊吓而发高烧病倒了。母亲急得一晚都在手捧一只鸡蛋,长声短声唉唤,也听不清她在叫什么,但明白她是想把我从昏迷状唤醒来。这一招若不灵,她会立即招呼父亲,找一杆大杆来,用麻绳拴我的腰,用秤勾把我挂起来,他们抬着我从堂屋的门槛上进进出出,父亲的一只手拨秤杆,一只手掂秤索,这是家乡人最习见的传统趋邪法,--反正不论千方万法,最后总算病治好了。--大孩子们什么馊主意都想得出。又如在路上驱我们几个小的去检柴,他们则在烧热的石板上煎红苕,可苕片一烤熟,他们就抢先端走了,吃得香饽饽的是他们,烟熏火燎的糊得不象人样的我们没福享用消受,只好在一旁干着急,在心里咽口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一个比我小的到来,局势才稍有好转,但也难避一同吃大孩子的亏,受大孩子的气,挨大孩子的贬,那时好像大孩子怎么说怎么做都在理,始终占尽上风,我们只有听从依从顺从的份了。
       
  有天下午放学,我们几个孩子渡过了校前的浅水河,行至河岸的半山坡,这时两个大孩子嘿嘿地压低了声音喊我们,我和比我小的宏走在前,他走一我走二(一般情况这样走,天黑了害怕时相反走,我的位置是三),我们闻声回头,沿两个大孩子呶嘴的方向望,只见下面田盖上一个中年男人疲沓地往前走,大约是收工回家去。一个大孩子拉长了声音悄然怂恿说,嘿--,你们没看到他没有耳朵吗?另一个也煽风点火地激将说,你们哪个敢说没耳刮子?幼小的我们两个都想逞能,也有极强的表现欲,都想抢说,不料被我占先,因为当时依我们路上的按资排辈他还不够跟我抢先,同时我也仗着家父是个老队长的声威优势而多少有点有恃无恐,于是我一字一顿地大声喊,没耳刮子,没耳刮子,没-耳-刮-子-,声音拉得很长,且一遍比一遍更响亮,生怕对方听不见,令两个大孩子不满意。--说到此处我要补充一下,因为如今想来有点矛盾,一个人要是没有耳朵怎么能听到别人在喊他和骂他呢?为此疑问我专程问了母亲,母亲的解释说,他不是完全没有耳朵,有半边耳,还有的半边在婴孩时被猫咪给咬掉了,可能我们看到的就恰好是没耳的那一边。
       
  这下就有好戏看了。那个中年汉子闻声猛地回头,偏着头怒目道,哪个喊的?!两个大孩子傻眼了,我们也吓呆了,好像这时不交待谁都跑不脱,还是两个大孩子机敏和反应快,这时那个更大的孩子略为犹豫了下,把本指向我的指头,带动那个老二一齐指向了走在前面更小的宏。完了,惹下包天大祸了,我们在劫难逃了,没想到两个大孩子支使了我们又要出卖我们,要是我们当时都不开腔理他,他也拿我们没办法,他也不可能把我们四个一并全收拾。这叫法不治众,也叫人心齐泰山移,因为这自然是拧成了一股绳,--或者我们拔腿就跑,他不致追得上我们,再说为一句话,他追累了,气出够了,也差不多就算了。可是这是后来的聪明和推测,当时情况并非如此,比这想象的严重和形势严峻多了。那两个唆使惹祸的大孩子首先要顾及自己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指证前面最小的宏,又深知我们两个都难幸免,他们又赶紧支招说,跑啊,你们两个还不快跑?!可是,能跑脱吗?在跑的那一刻我们就预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逃,这是人的本能在起作用。其实真还要说,即便当时我们放学后肚子早饿了,只要我们按紧身后的书包,忘命地猛跑,他未必能追上,可是在那一刻,我们跑不动了,气喘乏力,脚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后知这叫骂人理亏。一个理亏的人总会脚下有绊。我们的脚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停下了,任由那个气势凶凶的男人上来惩处。他从前面的崖坡上爬上来,抄在我们前头,我们都乖乖地停住了。这个气喘吁吁的凶狠男人,几乎是气急败坏地走向瘫慑在那一动不动的我们,抬手就是左右开弓搧宏耳光,宏蹲在地上抱头大哭……
       
  这是一场灾难,多少年后我们都未失忆,因口舌犯下的“滔天罪”。当时我们还小到想不清为什么,也顾不上想。我只知自己是捅了蚂蜂窝,回去严惩还在等我。我知道我做了什么,惹了什么祸。可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这个比我更小的宏是个什么孩子啊,按我父亲的话说就是个“胎离户”,这是我们农村老家土话,意思说是娇宠长大的。这个林是他妈妈生的老八(后面还生了四个),因无力养活才交给了我们这户没孩子的邻居的。孩子吃奶靠百家母,吃穿也靠众人尤其是他的几个婆婆,才拉扯长大的。他一个亲婆婆住在乡场上,爷爷是个屠工,一个堂婆婆在家里,还有一个外婆离得也不远,他们都是供养疼爱他的对象,所以宏在众人的眼里分明就是个活宝贝。所以这就不得了。他一路几乎是扯着嗓门嚎啕大哭,震得地动山摇,声音传遍了沿河两岸,没人不知,没人不晓。这时两个大孩子仿佛也“老实”和“规格”了,再也不说什么。随着距家越近,我的心就越紧。宏本来在长长的路上早哭累了,痛也消褪殆尽,可是他这委屈怎么能放得下,怎么肯放过和依我呢,所以拢屋之时,他放开了喉咙哭,惹得他们全家大惊失色,然后倾巢出动,蜂拥而扑我家,非要上来讨个说法,使我家如临大敌,陷入了极度的尴尬和被动。
       
  我已毫无它法。一切听天由命。该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要发生的终要发生。两个大孩子早已悄然回家,龟缩着不露面。没人道出真情。--好像也顾不上多问了,一切昭然若揭。父亲一生的“聪明”就是自以为是,不用详问好像一见什么都明白。特别是对于自家人,宁肯惩戒过头,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次。因为哭声和宏一家人的兴师动众已全然告诉他,他不用再多问了,只要动手就是了,习惯的最解气的,也是最顺手的“手法”一一开始施展而来:跪下,你给老子跪下!这是不用说的,--要只是这样也还好,免受皮肉之苦也就罢了,反正也跪惯了,接下便是暴雨般的蔑片,棍条,耳光……,总之那个时候他就分明是个“暴徒”,我是只乖顺的小羊羔,我后来对类似场面在日记中写过,我有一句描述他对我的厉声斥责的比方是“虎吞山羊”,为这句舅舅还专门找他谈了话,--他想用什么就是什么,想怎样就怎样,没谁拦得住他,拦也不起作用,尤其是这时候,这样的事。--后来不知在多少时间里,尤在我进城读中学的晚上,我一想起这些事都辗转反侧,甚至半夜都在为此伤悲,悸痛,蒙羞。父亲留给我的首要也是根本印象就是这些粗暴,打压,甚至残忍,我不得不想到,我是无法和他相处在一起的,我最大的出路,就是必须要远离他。--当晚家里的人乱成一团。母亲毫无解救能力,婆婆只是一前一后地到处跑,干着急,因为她是拿父亲没办法的,可以想见,中年开始独居的婆婆是刚强的,要是再年轻20岁肯定能制服他,可是现在人老说话不凑效了,父亲不仅不听,反而有时对她态度不好。两个妹妹由吓得泪流满面,视线模糊,僵了一晚都不吃喝。我显然是不需要吃饭了,我的书包早已掉到地上,被母亲拾走了。我就这样,含着泪水僵直跪着,一直到后半夜。母亲,婆婆,先后都来拉我去床上睡,我一轮都不起来,也不去睡。那夜,我后来大概是歪倒了大柜旁,然后迷糊中爬上柜子睡着了……
       
  这件事过去就过去了。一直都没提起,也未来得及去认真梳理。不知是羞于耻辱,还是对大孩子的畏惧回避,还是不堪回首,难解其中真味,总想把它从记忆深处彻底抹去。况仅从事件本身来看是顽皮的,甚至是可笑的,但从涉及人的心态心性来看是令人琢磨的,该琢磨久愈深,就愈令人有倾吐书表之念,仿佛这个过程就是自动平衡。因为我总在想,人生为何总有那么一些莫明其妙,这是出于什么?像这次冤枉受气挨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避免吗,怎么才能避免?很显然这样的设想是天真的。人的有些东西是莫名的来了,然后又莫名的去了。都是一个未知数,我们遭遇了才知道,事后的聪明已不叫聪明了。但我们乐意把它翻录出来,图的是品味,图的是享受,图的是玩味,图的舒解释放和消解,同时也是某种自动获取。似乎这样做起来,会释放和缓解那点羞辱的伤痛,也似乎多了一份厚重和前迈的勇气。现在那个高而瘦的大孩子老二一家都在农村,日子过得中常,那个矮而胖的老大在街上经商,日子小富,老四宏一直呆在家里,心情乐日子平,惟有老三我真还靠读书出了点头--好歹凭读书考上的工作安身立命了,也靠所读之书去进行所谓的人生打拚,不过说这个好像与当时这次遭遇“事件”没关系,但至少我可以凭自己所学的东西把这件事梳理出来,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6-1 08:10 编辑 ]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0-5-27 07:07
童年里,总是有些值得回忆的往事的,有泪水,也有欢笑。时光荏苒,好多往事会被磨灭、消失,甚至最后杳无踪影,可是,童年的泪水和欢笑,总是被我们定格在一种记忆里,久了,成为水晶一样透明的东西。
莫名的东西的存在,是因为人生的诗意和几分叵测。生命本是脆弱的,易逝的,有些东西,我们无法超度。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5-27 07:30
往事如烟,岁月的刻痕留下许多感怀的像素!
问好梁老师,学习!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5-27 07:30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5-27 07:41

  先说一句:这篇字让我读来惊喜,是至上至上的惊喜,因为它突破的不是陈旧,它已经不屑于突破陈旧,或者说,没有陈旧可突破,它开始推翻新概念,打碎,打乱,再重生更新的意识!

  一、求学的历程,也是回望童年或少年的过程,这种过程中,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没有一句话是陈套的,即便是儿时的某些场景,作者也是很缜密、严谨和带有趣机地去解构和述说。

  二、对于记忆的罗列和展开,作者用了几个场景和事件,且语气相当沉静,有富泽的侃底光芒,为叙述中加入这样的侃密,就是为叙述增加了活跃气息,和相关的趣智,语言的走向从此破除枯燥的顺序,灵动和自由地脱生为纯粹的场景和温婉的亲临感。

  三、细腻而不复冗,这给了我极好的提示,我在自己的脱冗中时常陷入枯燥,而作者这一路漫延和贯穿的思路语言,在生动翔实的基础上又构建了减法的生动。

  四、跨文体,跨的地三种文体,即小说,杂文,散文,虽然说叙述本无界限,可这样小小的跨越,就为文章的本质徒增了阅读的兴致和想象的色彩。五、自然之自然的贯穿,几乎不需要铺垫,一气呵到尾,而场景却不断在一个层面中跳出,跳到下一层,点面相连,层层深入浅出,喜欢这样的叙述,在读到境的时候,亦能陷入思。

  五、简约的重量。这是我对叙述过程中的某些感触,简约的重量,即思考中,叙述与其它艺术还没有融合时,可以这样想:艺术与艺术之间本不需要对立,这个概念取决自身的觉悟,当一方暂时脆弱的时刻,另一方一定会在适当的时间迎接你的到达,弥补困顿与低落,教人学会适应在不同的世界重新思考,接受不同的重量,继续磨砺那个永远不会休息的内心。如此,叙述中的哲学化所带来的一些重量将在叙述中得以适当的减弱,叙述就有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5-27 07:58
马上要出去了,先提起,回来后细读学习。
作者: 万里晴空    时间: 2010-5-27 08:18
梁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亲切又深刻地把我们曾经走过的小路清晰地牵回眼前,总是把曾经的疼与伤、甘与乐化成历历在目的风景画,装裱着我们渐次增多的年轮。问好学习!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5-27 08:22
十分赞赏小暖的评语,事实如此。佳作精评同赏,一并问好二位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5-27 08:33
一些过往的事,总是难忘,总是感动在心.共鸣.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0:14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5-27 07:07 发表
童年里,总是有些值得回忆的往事的,有泪水,也有欢笑。时光荏苒,好多往事会被磨灭、消失,甚至最后杳无踪影,可是,童年的泪水和欢笑,总是被我们定格在一种记忆里,久了,成为水晶一样透明的东西。
莫名的东西的 ...


  谢谢荷风如此高论见解。往事之所以被留存,是因多少还有留存的价值。我以前不重实只重思,如今回归事的本身,是朴厚了,还是浅拙了呢?我自己都不好确认。
  再次感谢你的这番话语。让我增添思索含量。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5-27 11:09
先品读梁老师的佳作,又赏读暖版的点评,浑然一体,受益匪浅。
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淡定而真切地把儿时的一些事件和场景呈现出来,最后领悟着人生的真谛,值得一读的好文!问候,遥握!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10-5-27 11:09
童年都已随风远去,唯有记忆里的点滴回味,还清晰可见。生动,朴实的语言,道出一段段鲜活的故事,这故事我想是组成我们现在回忆的基本元素,是生活沉淀后不可或缺的呀。
问好,远握!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1:51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5-27 07:30 发表
往事如烟,岁月的刻痕留下许多感怀的像素!
问好梁老师,学习!


  谢国魂老师来点评。致以真诚的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1:5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5-27 07:30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谢谢。望予指点。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2:09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7 07:41 发表

  先说一句:这篇字让我读来惊喜,是至上至上的惊喜,因为它突破的不是陈旧,它已经不屑于突破陈旧,或者说,没有陈旧可突破,它开始推翻新概念,打碎,打乱,再重生更新的意识!

  一、求学的历程,也是 ...


  小暖的这个评,让我一读再读,感思良多。不仅在于其概括力,其揭示性,更在于敏感的感受和发现,当然其中许多更愿意看作是指向。说实在话,什么叫文字的力量?这就叫,什么叫打动人?这就是!当一个人的文字或者评议达到了这个境界和功力时,文字已不单是文字了,那它是什么?它就有望可望成为人的精神气质灵魂!
  我在读的时候,同时我就有了决定,不妨泄与同仁,我认为这样的点评,尤对我自己的,是值得我集中起来,进行整理和再度学习探究的。它已不单是一个品尝的简单概念了,而是一种新的气色元素。什么叫写作?我的看法历来就较古怪,这就是叫写作。不一定天天拿笔才叫写。写在不写中,就像言在不言中!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5-27 12:10 编辑 ]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5-27 13:18
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被娓娓道来,隔着那么遥远的岁月的烟尘,依然清晰,而且更加清晰。因为这样的叙述已经被人生阅历智慧所过滤,洗去铅华。

作者还是一个小孩子,却在大孩子的唆使下闯了祸,背了黑锅,挨了很重的责罚,现在我们读来依然感到了那份心疼,对一个孩子的怜惜。那样的重打,似乎不亚于宝玉的那场。你的母亲姐姐婆婆的眼泪,你的倔强,都在笔下显现。

小时候的事,这份伤痕,委屈,一定会深深烙印在人的心灵深处。也许正是因为那样的童年经历,让作者具备了更敏锐的对生活的触角,对生活的思索。从另一种角度说,那些伤害,也会转化为一种印记,甚至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朴实稳健的叙述,夹杂议论等多元素的综合运用,使得这篇文字读来立体,也很有味道。相信这会是一个精彩的系列的开始。欣赏梁兄大作!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南山菊 于 2010-5-27 13:21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5-27 14:10
小时候经历过的,总是有喜有忧,历经岁月淘洗,至今却都是一笔财富。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5-27 14:28
没耳刮子,就是没有长耳朵的人。说实话,尽管我见过左手长六指头的,右脚生六个脚趾的。这没耳朵的人我还从没见到过。喊没耳刮子的是你,逞能的是你,而受到惩罚的是宏。看到这个家伙真实娇生惯养,这一路喊叫着,他的家人本就非常护短,你不被打才怪呢。这次挨打深深地振动了你的身心,以至于你的坚韧、你的隐忍促使你奋发而有为。对于这个过程,这个经历,实在太清晰,也可作为时刻鞭策你的一种力量。因为隐忍,不是懦弱。问好!

到底是林被打,还是宏被打?“抬手就是左右开弓搧林耳光,林蹲在地上抱头大哭……”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10-5-27 16:09
厚重、翔实的文笔,勾勒出童年的诸多事情,这些事情是值得回忆和书写的。欣赏、学习,问好朋友!
作者: 暖玉    时间: 2010-5-27 16:29
能梳理往事了,一是说明往事离我们远了,二是我们可以试着用心去解读往事了。
如此对往事的回味,不仅仅是回味,不仅仅是在往后看,而是在找那条走过来的由脚步连成的线,线上串着谁多珠,有玉质的,有石质的,甚至有土疙瘩,回看时,都度了一层岁月的颜色。
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02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5-27 07:58 发表
马上要出去了,先提起,回来后细读学习。


  望一兵老师给予指导。好久没有看到你宝贵的意见了。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04
原帖由 万里晴空 于 2010-5-27 08:18 发表
梁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亲切又深刻地把我们曾经走过的小路清晰地牵回眼前,总是把曾经的疼与伤、甘与乐化成历历在目的风景画,装裱着我们渐次增多的年轮。问好学习!


  你点评得真好啊,晴空。这个好不单是你的会说话,温暖人心,重要的是你理解人,懂人,给人一种鼓舞力量。谢谢!问好。
作者: 与秋相伴    时间: 2010-5-27 17:08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5-27 12:09 发表


  小暖的这个评,让我一读再读,感思良多。不仅在于其概括力,其揭示性,更在于敏感的感受和发现,当然其中许多更愿意看作是指向。说实在话,什么叫文字的力量?这就叫,什么叫打动人?这就是!当一个人的文字 ...


读梁老师的文章,看小暖和您两人的评论回复,对与秋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了!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14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5-27 08:22 发表
十分赞赏小暖的评语,事实如此。佳作精评同赏,一并问好二位


  谢谢九峰夸奖。还要向你学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14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5-27 08:33 发表
一些过往的事,总是难忘,总是感动在心.共鸣.


  感谢大相。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15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5-27 11:09 发表
先品读梁老师的佳作,又赏读暖版的点评,浑然一体,受益匪浅。
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淡定而真切地把儿时的一些事件和场景呈现出来,最后领悟着人生的真谛,值得一读的好文!问候,遥握!


  谢谢薄暮给人鼓励。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21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5-27 11:09 发表
童年都已随风远去,唯有记忆里的点滴回味,还清晰可见。生动,朴实的语言,道出一段段鲜活的故事,这故事我想是组成我们现在回忆的基本元素,是生活沉淀后不可或缺的呀。
问好,远握!


  嗯。谢浅居说得好!
作者: 彼岸草    时间: 2010-5-27 17:22
我已曾有过一些童年记忆。一些羞辱的,难以启齿的。似乎是说得清楚的,可深植心中的痛感挥之不去。
作者: 非花非雾    时间: 2010-5-27 17:26
那些经历的事情,这文字里细细描述的过程中,个中心情颇具感染力。过往之事,许是平常,但人生出现这样的事情,或是一生的伤痛,更严格来说的一场屈辱,那种感觉是无法言状的。
生活教会我们学会做人,这才是更重要的。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7:46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5-27 13:18 发表
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被娓娓道来,隔着那么遥远的岁月的烟尘,依然清晰,而且更加清晰。因为这样的叙述已经被人生阅历智慧所过滤,洗去铅华。

作者还是一个小孩子,却在大孩子的唆使下闯了祸,背了黑锅,挨了很重 ...


  山菊来此发文不多,时间不长,却给我等一见如故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我在掂,是文字里的一鸣惊人,实说你的那两篇我读过不下两次,越读越觉得里面有东西,出新意,而且最主要的,有那个能耐吸引我去一读再读,--而这恰恰是我等许多人缺乏的,试想,一篇文章再好,不吸引人去读它,好又从哪里去体现呢?正如今天我在一篇文里看到一个人的观点,说一个女子的气质多优异,素质多高雅,然而其外表是邋遢的,你看了她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这高尚的内心世界又从何去体现呢?我说这个话的意思,语言的重要性可观性由此可见一斑了。--今天我读山菊对我这篇拙文的评,说实话,我有点瞠目结舌。和我读小暖的评都同样使我受震撼。你说一个论坛有这样的好评了,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太重名利得失的人来说,又何乐而不为呢?不想逗留都难了。鉴于那天你给我前篇为言不多的三句评的基础,我仿佛一下看出了你的非凡和过人处。你这篇评是多维而深刻的,可以说概括总结于你来说仅仅是形式的痕迹了,你分明看到了文字的背后,思想的深层,情愫的隐秘,尤其那些还没被我发掘之处,你都有所揭示,而鉴于你的初来乍到,许多见识的东西都还有所保留和遮蔽。在此深深的感谢了!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5-27 19:06 编辑 ]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5-27 18:26
因了没耳刮子引起的祸事,童年的记忆那么深刻。
其实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一个懂字。
我们为了些许我错事,换来的是惩罚,虽然那是一件屈辱。
是屈辱教会我们去学会尊重,仅此足够!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0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5-27 14:10 发表
小时候经历过的,总是有喜有忧,历经岁月淘洗,至今却都是一笔财富。


  谢高版。向你问好哈!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2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5-27 14:28 发表
没耳刮子,就是没有长耳朵的人。说实话,尽管我见过左手长六指头的,右脚生六个脚趾的。这没耳朵的人我还从没见到过。喊没耳刮子的是你,逞能的是你,而受到惩罚的是宏。看到这个家伙真实娇生惯养,这一路喊叫着,他 ...


  你的悉心理解尤其是后面的拓展让我感动!谢谢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3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5-27 16:09 发表
厚重、翔实的文笔,勾勒出童年的诸多事情,这些事情是值得回忆和书写的。欣赏、学习,问好朋友!


  谢逸致,问好逸致。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5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0-5-27 16:29 发表
能梳理往事了,一是说明往事离我们远了,二是我们可以试着用心去解读往事了。
如此对往事的回味,不仅仅是回味,不仅仅是在往后看,而是在找那条走过来的由脚步连成的线,线上串着谁多珠,有玉质的,有石质的,甚至 ...


  这个理解太精彩和难得了!感激你,向你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6
原帖由 与秋相伴 于 2010-5-27 17:08 发表


读梁老师的文章,看小暖和您两人的评论回复,对与秋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了!


  谢谢相伴。你是很细心的。谢谢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28
原帖由 彼岸草 于 2010-5-27 17:22 发表
我已曾有过一些童年记忆。一些羞辱的,难以启齿的。似乎是说得清楚的,可深植心中的痛感挥之不去。


  嗯,我理解,和我一样,我一直在找一种恰当的方式和表达,这种道出既在方式也在勇气。我说的越多,感觉自己越轻松了。当一件事说够了说透了,也就可以轻松地过去了。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31
原帖由 非花非雾 于 2010-5-27 17:26 发表
那些经历的事情,这文字里细细描述的过程中,个中心情颇具感染力。过往之事,许是平常,但人生出现这样的事情,或是一生的伤痛,更严格来说的一场屈辱,那种感觉是无法言状的。
生活教会我们学会做人,这才是更重要 ...


  嗯。谢谢花雾。如此理解我更欣慰。谢谢你等的心细和温暖!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19:33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5-27 18:26 发表
因了没耳刮子引起的祸事,童年的记忆那么深刻。
其实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一个懂字。
我们为了些许我错事,换来的是惩罚,虽然那是一件屈辱。
是屈辱教会我们去学会尊重,仅此足够!:hands ...


  对,你说得太好了。言简意赅,很精辟。我谨记。谢谢你!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10-5-27 19:48
写在不写中,言在不言中——这样的境界,真真是值得玩味思索哩!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0-5-27 21:23
这是个读起来颇为沉重的一段少年回味,一次失误得到的教训被时间封存了数十年再被提起,是因为对那段历史有了感悟.孩子的叛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体罚,并且刻骨铭心.与你一样,我也有过那样失误而被母亲痛打的时候,同样因为身心的痛苦而发烧不能上学,那次事件给我的教育就是少说话,不说话,因为似乎所有的话都会被用来当做证据的.
现在我们能正视自己,说明我们已站在另一个起点或高度看待如是行为,算是自省的一种,也许人生有了诸多的体验,生活才算完满.
不是所有的细节都要深刻奠基,本文亦是.
问好星钧!
作者: geng167    时间: 2010-5-27 21:42
读完此文,想起自己小时候被打的经历。细究起来,有自己调皮的成分,也有他人作恶习的表现。看似写了很简单的事情,幼时嘲笑他人,又遭他人痛打,经过作者细细梳理,便有深层的意义。即便是纯朴的乡民和孩童,都会有作恶习的一面,这人性就不得不让人深思。正在教学生读经,同为儒家,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就不同,前者认为人性本善,后者却认为人性本恶。人性到底怎样呢?真要好好去想想呢。问好,星钧兄,谢谢你写了这样一篇深刻的文字。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10-5-27 22:23
因了没耳刮子引起的祸事,童年的记忆那么深刻。
其实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一个懂字。
我们为了些许我错事,换来的是惩罚,虽然那是一件屈辱。
是屈辱教会我们去学会尊重,仅此足够!


理会美文与好评,直抵人性的文字,欣赏问好星钧。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23:46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10-5-27 19:48 发表
写在不写中,言在不言中——这样的境界,真真是值得玩味思索哩!



  谢谢你的一向关注。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7 23:46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0-5-27 21:23 发表
这是个读起来颇为沉重的一段少年回味,一次失误得到的教训被时间封存了数十年再被提起,是因为对那段历史有了感悟.孩子的叛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体罚,并且刻骨铭心.与你一样,我也有过那样失误而被母亲痛打的时候,同样因为 ...


  谢谢你的大段理解的点评鼓励支持!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00:25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5-27 21:42 发表
读完此文,想起自己小时候被打的经历。细究起来,有自己调皮的成分,也有他人作恶习的表现。看似写了很简单的事情,幼时嘲笑他人,又遭他人痛打,经过作者细细梳理,便有深层的意义。即便是纯朴的乡民和孩童,都会有 ...


  谢谢梅林妙评。握手。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00:25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10-5-27 22:23 发表
因了没耳刮子引起的祸事,童年的记忆那么深刻。
其实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一个懂字。
我们为了些许我错事,换来的是惩罚,虽然那是一件屈辱。
是屈辱教会我们去学会尊重,仅此足够!


...


  谢谢河畔点评。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5-28 00:52
问好星钧,已初读,明日细读后回复。晚安!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5-28 00:59
突出的感性语言,性情的行为方式,以及对童年生活细节和场景的描述,突出行为、情景、认识、体验的特点,都让文章获得了表达的个性色彩。具有强烈的观感性和体会性。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07:04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5-28 00:52 发表
问好星钧,已初读,明日细读后回复。晚安!


  谢若雨,期待你的指点。
作者: 张铭    时间: 2010-5-28 07:34
真是挨背时打了。童年并不都是美好,也有记忆深刻的痛苦。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09:01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5-28 00:59 发表
突出的感性语言,性情的行为方式,以及对童年生活细节和场景的描述,突出行为、情景、认识、体验的特点,都让文章获得了表达的个性色彩。具有强烈的观感性和体会性。


  房版的点评就是全面、专业、独到而深刻。受益了。感谢无限!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09:01
原帖由 张铭 于 2010-5-28 07:34 发表
真是挨背时打了。童年并不都是美好,也有记忆深刻的痛苦。


  谢张老师。呵呵,也是个直性子。
作者: 圆圆饼干    时间: 2010-5-28 10:27
读文,想起自己小时经历的一件事:两个大孩子怂恿我去桃园偷桃子,他们爬树摘桃,我在树下忘袋子里装,被人发现,他们窜下来就跑,把俺舍在后面,等俺明白过来,人家就横立眼前了,不过还好,人家见我可怜,竟把桃子送我一半,遣送我回家……
读梁老师的文,见大家风范!细节真切而细腻,场面鲜活而生动。拜读学习中……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11:13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5-28 10:27 发表
读文,想起自己小时经历的一件事:两个大孩子怂恿我去桃园偷桃子,他们爬树摘桃,我在树下忘袋子里装,被人发现,他们窜下来就跑,把俺舍在后面,等俺明白过来,人家就横立眼前了,不过还好,人家见我可怜,竟把桃子 ...


  谢饼干一句话打动人的功夫:算你给我的最大鼓励吧,我虽不够那个境界,却可以朝此方向努力--你也一样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5-28 11:25
读了梁老师的好几篇散文,感觉梁老师特擅长于细节描写,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我觉得梁老师的小说写得一定好,因为读过你在小说版的点评,我的那篇《爱如梨花》得到过你的精准点评,真是受益。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11:37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5-28 11:25 发表
读了梁老师的好几篇散文,感觉梁老师特擅长于细节描写,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我觉得梁老师的小说写得一定好,因为读过你在小说版的点评,我的那篇《爱如梨花》得到过你的精准点评,真是受益。


  是吗?我是喜欢小说的,还有杂文,只是不会诗。好久没读小说了,也没写了,不过我还惦着,要写的,我的许多东西只能通过小说表达最好。--还精确,恐怕因生疏而胡说了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0-5-28 16:38
儿童时代的记忆往往影响我们的一生啊。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8 21:34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0-5-28 16:38 发表
儿童时代的记忆往往影响我们的一生啊。


  谢克楠老师点评,还望给学生指出缺处。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5-28 21:53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5-27 17:46 发表


  山菊来此发文不多,时间不长,却给我等一见如故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我在掂,是文字里的一鸣惊人,实说你的那两篇我读过不下两次,越读越觉得里面有东西,出新意,而且最主要的,有那个能耐吸引我去一读再读, ...


问好梁兄!
您这样的回复让我汗颜。我这样草芥之人,怎可让您如此看重?我知道梁兄的意思是想鼓励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褒奖与鼓励只能让我更加努力,不然心里不安。

[ 本帖最后由 南山菊 于 2010-5-28 21:57 编辑 ]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5-28 22:54
童年啊,几多欢乐几多愁,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或悲或喜的童年时光,梁老师回顾了自己童年里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那个场景,那些人物,读后如身临其境:父亲的棍棒,婆婆的无奈,母亲的心疼,姐妹的眼泪,生动地再现,可见老师的文字功底,学习,问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5-28 23:37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5-27 11:09 发表
童年都已随风远去,唯有记忆里的点滴回味,还清晰可见。生动,朴实的语言,道出一段段鲜活的故事,这故事我想是组成我们现在回忆的基本元素,是生活沉淀后不可或缺的呀。
问好,远握!

写的精美,评的精彩,一同欣赏!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9 00:21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5-28 21:53 发表


问好梁兄!
您这样的回复让我汗颜。我这样草芥之人,怎可让您如此看重?我知道梁兄的意思是想鼓励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褒奖与鼓励只能让我更加努力,不然心里不安。


  我是说文不说人,我是说感觉不说其它,我是直言不遮掩。我们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共同前进,也是这个论坛所倡需的。谢谢!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5-29 00:22
       星钧此篇文章状态非常饱满,对童年生活细节的叙述异常的深入而呈现出对所描述的事物、事件、情景的烂熟于心,从而在一种高度体会、认知的状态下,将这样的生活经历,仿佛立体电影镜头的呈现,因此也构成了阅读的情节的吸引力,情感和事件的发展以及生活过程交织出来的人生滋味,都有着淋漓尽致表述,从而构成了独到的艺术魅力。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9 00:24
原帖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5-28 22:54 发表
童年啊,几多欢乐几多愁,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或悲或喜的童年时光,梁老师回顾了自己童年里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那个场景,那些人物,读后如身临其境:父亲的棍棒,婆婆的无奈,母亲的心疼,姐妹的眼泪 ...


  谢谢五月菊,你的点评挺感人的,温暖人的心窝。感谢你!空了我也会认真读你的,向你学习的。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9 00:27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5-28 23:37 发表

写的精美,评的精彩,一同欣赏!


  谢满园一向的关注。你们在小说版那边挺热闹,空时我也会来向你等学小说,我荒废那东西多时了,如果有了拙作还望多多赐教!感谢!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9 00:41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5-29 00:22 发表
       星钧此篇文章状态非常饱满,对童年生活细节的叙述异常的深入而呈现出对所描述的事物、事件、情景的烂熟于心,从而在一种高度体会、认知的状态下,将这样的生活经历,仿佛立体电影镜头的呈现,因此也构成了阅读 ...


  若雨的话更令我感动!你的专业本身都公认的,而且你还谨慎细心,反复阅读思考,沉淀之后再给人回帖子,足见你的职业操守责任精神,这比那些画个圈即跑的人,甚至千篇一律一个问好的人好哪里去了啊。不过都是人的风格。
  再说点评。你总是宏阔而全面的。力争抓出点线面的东西,把一篇文章的特点尽致数落出来,让作者很信服,受鼓舞,感到一股温暖和力量,这是多么可贵和难得的!
  再说我对你的文章,我都后悔上次得罪你了,没有深入读下去不说,还变相说了你的那么多的不是,其实之后我一直在关注你的反应,估计你看到了,所以目的达到了,实际我过份了,所以删了。--你是写出了自己的力作的,甚至可上可观的杂志,而我只是一孔之见,凭直感办事,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了。但我后来明白了。
  感谢深夜再度回我的帖。同样多给我指出不足吧,比如末尾我改了几次都觉少点什么,又不太明白。 
作者: 嘎玛丹增    时间: 2010-5-29 00:52
方言的适当介入,能给文字增添不少色彩。这篇字胜在叙述,少了评判的参与,这是我十分喜欢的,过往的生活,直接呈现就好,读者心中自有一个打米碗。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29 13:45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10-5-29 00:52 发表
方言的适当介入,能给文字增添不少色彩。这篇字胜在叙述,少了评判的参与,这是我十分喜欢的,过往的生活,直接呈现就好,读者心中自有一个打米碗。


  谢嘎玛,我一直在留心你的行文特点的点评趋向。十分感谢!
作者: 乔举平    时间: 2010-5-29 13:50
童年难忘,童心不泯,欣赏学习!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0-5-29 22:10
丰富深冬的回忆。深刻的记忆留存。悲悯善良的情怀!问好星均!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30 10:49
原帖由 乔举平 于 2010-5-29 13:50 发表
童年难忘,童心不泯,欣赏学习!


  谢举平。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30 10:50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5-29 22:10 发表
丰富深冬的回忆。深刻的记忆留存。悲悯善良的情怀!问好星均!


  谢明月的点评。向你问好!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10-5-30 12:57
细腻,真切,清晰的回忆。学习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30 23:03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10-5-30 12:57 发表
细腻,真切,清晰的回忆。学习问好!


  谢如浩的点评和鼓励。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10-5-30 2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5-31 10:46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10-5-30 23:28 发表
  读到作者的文字,亲切依然。有东西。刚回来,太虚、春雨、灌水、江天有太多的朋友文字要大致浏览一下。不多说。


  名夏先生:久违了。再次见到你很高兴!先致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