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85|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屋册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棵椿树】

   就像一叶磨盘,被邻家的风缓缓地推着,转着。风止,叶落归土。

   然后,在长久的黑夜里闭上眼睛,把自己长成一截木棍的样子。然后,向上发芽,向下生根,向旁生风。

   不是为了印证什么,椿树舍弃了芳香,漂浮成尘。而是它粗粝,坚硬抑或倔强的本性。以后,一些夕阳,明月,或者清风雨露之类的伙伴,还会盘亘其间,不紧不慢的促其生长。像是拒绝,更像是呼唤,也像那些未曾谋面就逝去了的亲人们的脸庞。褶皱纵横的面庞,或潜伏着的死亡。

   我不知道它的粗细,长短,也不知道它让我仰望的原因。我只知道,这棵椿树和所有崖畔上的柳树、榆树、槐树一起,已经幻化为老屋的一种器官。呼吸,或者排泄。在深处,它还会用苍劲的根枝紧抓泥土,依然遮风挡雨,依然牵引着母亲老迈的视线,和思虑。

   
   【大年三十的夜晚】

   案桌的香火里栖息着逝去的先人。他们也在静静的守着长夜,就像曾经的值守一样。现在,轮到了我们。

   一切该消亡的都注定要消亡,包括流年的不利,贫弱和吼叫的寒风。长夜,却一明一暗,黄纸一样幻化成灰。也许要一炷香,也许要两柱香,它将慢慢融入一片微黄之中。然后,往昔一样浮现。

   在微光里,挂在墙上的亲人们复活了。他们在涩旧的家谱中各自找寻着自己,肩靠肩,背靠背,回家一样亲热。那些空着的,涂抹过的方格,泛黄的格子,却陷阱或沼泽似的,隐藏了他们前世的微弱,遗憾和欢欣。

   ——不论愿意不愿意,那是用长长短短的一辈子换来的位置。我相信,不识汉字的他们,是不相信什么名讳的。但,他们却识得叫唤,识得自己的身后,和那些不曾相认过的子嗣。

   鸟虫都歇缓了,唯有香火袅袅。那些前世的事情,因着对陌生亲人古旧的记忆而变的更加温暖。在黑夜里,我们用彼此熟悉的语境,一起前行,一起品味着生之悲苦,死之寂寞。


  【一些疼痛,或疾病】

   黄土坡上,埋着我一辈一辈的亲人。隔着黄土,我已经无法感知他们离别时的疼痛。就像我注定要在他乡找到一块墓地而回不到故地一样,我也无法预知将要来临的疼痛。

   墓地,不是让我流泪的地方。而,老屋却不。

   古旧的屋檐,黑黝黝的椽头,暮色一样暗淡,甚至散发着一种暖暖的暧昧气。我知道,那是亲人们生活的背面,或印记。我不敢亵渎。就像遗址中出土的陶罐器皿一样,附着了他们简陋的一食一箪。如果被一场大风覆盖之后,重新出土的它们会不会成为被惊奇被感怀的文物呢?

    人去屋空。但是,那些曾经的贫弱、困苦,或疾病还悬在梁上的蛛网里,还隐在墙上的中堂上。爷爷,奶奶,或他们的爷爷奶奶等,放弃了所有的希望,以最响亮的撕裂声告别。这是疏泄,布散。别无出路。

   我想起了农药之类的杀虫剂。

   依稀老屋,似乎还残存着这样的疼痛声。而我却无法分担。就像母亲日渐隆后背。虚弱,臃肿,甚至迟缓。

   面对老屋,所有的疾病将被融化,被分解,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屋角的瓦罐,隐隐散发着的药香。还有已经熄灭了的柴炉,干裂了的柴火。它们永远都和田间地头的野草一样,一枯一荣,自生自灭,为悲痛,或为喜悦的时日诡辩,逃避,或含糊其辞。

  
  【石头的幸福】

   磨盘,梁杵子。上马石,石臼,碾子。

   这些曾经悬浮过,滚动过的石头,如今在老屋里生根了。它们就像村庄里的外来户,经过长久的奔波,终于疲倦了。

   现在,它们需要闲缓下来,静静地风一样滑进清虚,躲到老屋的深处,用粗糙的背面应对风雨岁月。

   有时,它们也会顾盼张望,老友似的互相打量问候,或笑笑彼此陌生了的面庞。远离了土地,远离了劳作,它们更加迟钝,也更加沉重了。

   从此,它们不再会轻盈地飞翔了。

   不过,有一点,能够终老老屋,它们应该感到幸福。石头的幸福。

   而我,却感到由衷的,浑身颤栗的恐惧。所谓逝去,就应该如石头这般吧!



   

[ 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10-5-31 22:44 编辑 ]
37#
发表于 2010-6-3 15:28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在《散文》杂志第五期上刊登。在农历深处/庞华坚。祝贺!
36#
发表于 2010-6-3 09:38 | 只看该作者
有委婉、有细腻,有沧桑、更有一份永存时空的情结!
李雷拜读了!
35#
发表于 2010-6-3 02:16 | 只看该作者
四篇文字,都是乡土生活的凝聚,都是素朴心念的深邃表达。读这样的文字,需要仔细品味,其思想容量和语言上的独创性、兼容性、丰富性令人叹服。问好!
34#
发表于 2010-6-2 17:12 | 只看该作者
再提上。晚上来欣赏。问好!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6-2 09:12 发表
     用沉静、柔美的文字述说老屋的祭奠、感念、精神的承传以及曾经的一些熟知的时光,具有清新的气息和清晰的品质,那种诗的韵致与节奏表达,充满阅读魅力。


谢过若雨的阅评!老屋,在心里确实沉淀的太久了,让人感怀!

祝安!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6-2 09:12 发表
四个短章,精联而精粹的语言,朴素的行文、自然而亲切的视角,以及深入事物内部所呈现的质感,让文本具有时空的宽阔度和思想的深刻性。


谢过房子斑斑的如是阅批! 老屋确让人沉吟不已。

祝安!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0-6-2 09:00 发表
就像一叶磨盘,被邻家的风缓缓地推着,转着。风止,叶落归土。
好喜欢好喜欢这一句啊,问好,握手!


谢过你的阅评啊!

远握!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6-2 08:40 发表
欣赏如是的文字,文中的动词的恰当使用,使文章彰显张力、质感。学习,问好何也!


谢过娴情斑斑的阅评!

也问候你!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6-2 07:32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也问候永生斑斑!夏安!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永飞 于 2010-6-1 22:05 发表
精致美文,欣赏。问好家门!


问好本家!祝安!
27#
发表于 2010-6-2 09:12 | 只看该作者
     用沉静、柔美的文字述说老屋的祭奠、感念、精神的承传以及曾经的一些熟知的时光,具有清新的气息和清晰的品质,那种诗的韵致与节奏表达,充满阅读魅力。
26#
发表于 2010-6-2 09:12 | 只看该作者
四个短章,精联而精粹的语言,朴素的行文、自然而亲切的视角,以及深入事物内部所呈现的质感,让文本具有时空的宽阔度和思想的深刻性。
25#
发表于 2010-6-2 09:00 | 只看该作者
就像一叶磨盘,被邻家的风缓缓地推着,转着。风止,叶落归土。
好喜欢好喜欢这一句啊,问好,握手!
24#
发表于 2010-6-2 08:4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如是的文字,文中的动词的恰当使用,使文章彰显张力、质感。学习,问好何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09:15 , Processed in 0.1492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