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99|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面面俱有味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6 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之飞扬 于 2020-2-16 08:22 编辑

      南方人钟情于一日三餐有米有饭,便是有情天。即使酒过三巡,茶过五味,早已酒足饭饱,甚至饱嗝连连,但如果少了最后一道“压舱底”的大米饭,桌上的人儿肯定不愿离席。

      没有米饭压一压,怎能称得上请客吃饭?请客的人一脸迷惘,被请的人还在倔强地坐等。

      北方人千与千寻,就是百思不得其解,这米饭有何称道,这般傻乎乎地眷念!哪有我们北方的面食筋道,花样翻新,还养胃。

      我生活的城市,属于巢湖流域,居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成了不南不北的地界,米饭与面食也混居在此。多数人在米饭堆里混日子,不过对面食也不排斥。两者之间,倒也和睦相处,弟兄相称,多少年来相安无事。
     
      江淮之间,米粮尚是一方诸侯,占据着统治地位,没见有松动的迹象。但不是说面食不受待见,没什么江湖地位。相反,面食一直盘踞在此,成了土著人心目中的贵族。记得以前乡间,谁家里如来了客人,多半是主人下到灶间,烧起柴火,在大铁锅里放进一瓢清水,单独为客人先下上一碗面。恭恭敬敬端到八仙桌上,两只黄灿灿的荷包蛋,在碗里招摇显阔,“贵客,贵客,我来也,请慢用!”

     下面鼓鼓囊囊的面条,被爱显摆的荷包蛋,压得透不过气来。

      压在下面的面条,也非等闲之辈,待客人将表层的荷包蛋收拾干净,才发现碗里的面条,原非稀松寻常物。心中大喜,开始袭卷残云。

      牛皮不是吹的,你到大街上、超市里寻寻去,一般真的寻不见这面条的影踪。超市里只有筒子面,规规整整的那种,只能糊弄一下城里人,乡村谁家愿意用筒子面来招待客人,一般更不会将筒子面带回家。

      家乡的面条多半是挂面,江淮之间土生土产的稀罕物。挂面筋道,能屈能伸,制作手法与北方的拉面差不多,但不似拉面需要反复揉搓拉伸,它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也更见功夫。

      小的时候,见过村里头有家专做挂面营生的。房子地势较高,门前用夯实的泥土,圈了很大的一个院子,院子里树木不多,空旷得很。一到立秋,凉风一起,一排排木头架子就在院子里开始耀武扬威,主人正在将一根根芦苇杆子,插进架子上方的檩条圆孔里,芦苇杆子截得一般长,圆孔在檩条上也是一字排开。这情景,甚是有趣,吸引了我们一帮顽童围上前去。

      芦苇杆上原来挂有一串串面条,细细长长的,在太阳光下灰白灰白的,若有若无,随着微风轻轻摇摆。主人挂好面条,开始在拉伸面条下面缀着的芦苇杆,一拉一放,一放一拉,面条的身体,开始从半米长,快一米长了,又长长了。围观来的孩童们,目光开始随着面条的拉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紧了,心想这是什么好玩的东东,太有趣了,还能一拉一伸的,像极了调皮时候用的橡皮筋,可这玩意比橡皮筋大了好几号。
      快有一个人长了吧?“我的乖乖!”孩童们有的发出啧啧的惊叹声。主人将拉到位的芦苇杆,轻轻一插,插进了架子下方木头条的洞洞里。拉长的面条在架子上颤了几颤,就老实了。

      主人不慌不忙,又去忙乎下一根芦苇杆。娴熟的手法,颠几下,面条就服服帖帖地被制服到位,一根根面条在他的面前,一一臣服在木头架上,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个个站立成行。转眼不到半天的功夫,一排排就列队完毕。

      在我们孩童的眼里,面坊里的这家主人就跟将军一样帅气,把松松垮垮的面条,整治得服服帖帖。

      秋阳里,晾晒干的面条,下架后,盘卷在一起,放在粗实的圆筒竹筐里,下面垫一层崭新的报纸,或画报什么的,就挑上它走街串巷。东家一把,西家一串,早晨出门,下半晌的功夫,主人挑着个空晃晃的竹筐打道回府了,嘴里还哼着小曲儿,兴奋的心情,从轻快的脚步上就走漏了风。

      挂面,其实长得有点下里巴人的样子,显得其貌不扬。不像筒子面苗条标致,也不似拉面浑圆润泽,它细细长长的,圈成一圈圈,大头大脑的,不规则的扁平脚,身儿是副弱不禁风样,外表用手一摸,疙疙瘩瘩的,没有筒子面光亮。最为要命的,不知挂面为何物的人,初次与挂面打交道,一定会马失前蹄,下出来的面咸得要命,让他退避三舍。

      挂面偏咸,制作时盐放得有点多。当时不知道为啥要这样,难道盐不要钱?

      若干年后的一次回乡,我还真的就这个不解之谜,正儿八经地向对方讨教一番。“盐可是挂面的命根子,缺少了它,一拉就断,挂面就拉不起来,自然长不大,长不长”。不像现在,添加剂到处泛滥,市面上的拉面已经被它祸害得人人皆知,现在的拉面拉起来随你长袖善舞,吃起来筋道十足,都是添加剂在推波助澜。挂面也没躲过这个劫,走捷径的面坊师傅们,不知何时将添加剂与挂面暗地里拉郎配。喜结良缘的结局,挂面今夕何夕?

       “你看,现在挂面哪会咸呢?”还真的,有回我在超市里偶然看到有挂面可卖,立马勾起思念的情结,连味蕾也开了花,毫不迟疑买了一袋回来。长相俊俏的它,在锅里清纯可爱,城里的姑娘一般水灵,也没有咸汤的顾虑,只是不知少了点什么。

       “我做的挂面,还是当初的味道,咸咸的,不浓汤。”家乡里的人,就是这般朴实,坚守着自己的一份信条,他说自己的挂面,绝不会添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不是在作孽吗?”他自己又嘟哝了一句。

      这么多年来,我吃惯了家乡的挂面,市面上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挂面,我不再待见,渐行渐远。家乡来人,知道我好这一口,一到年关,常会给我捎些来。

      寒冷的时节,下一碗家乡的挂面,吸溜着长长的面条,一副不知所终的样子,不知道这一根什么时候可以尽覆到嘴,是我吃挂面时的乐趣所在。将第一遍汤水倒掉,重新加水煮开,不咸不淡也不浓汤的挂面,加上几颗乌菜心或青菜叶。

      碗里,清汤清面,青青的叶儿戏中间,恰恰好的样子。一代“食神”蔡澜先生,在他的旅行食记《人生贵适意》一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诚如斯言!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之飞扬 于 2020-3-22 14:39 编辑

恩和春安!喜欢你的真性情,如字,如文,如晤。
40#
发表于 2020-3-20 20:47 | 只看该作者
云之飞扬 发表于 2020-3-16 13:54
恩和一来,辟头盖脸的喜雨,淋得我淋漓一身。
且不管不顾!
虽是初识,但你文字的张力,你情思的空灵, ...

飞扬老师,恩和惭愧,我都不懂论坛该怎么说话,就看到什么说什么了。
因为说的真话,也就不想致歉了,O(∩_∩)O哈哈~
嗯,您文字的好,恩和绝不及,会继续跟您学习的。
春好。
3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3:54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20-3-16 12:50
文采飞扬和写者的神采飞扬,同等的生动自然,难分伯仲哦。真好!嗯,是那种毫无刻意一切由心而自有的好。小 ...

恩和一来,辟头盖脸的喜雨,淋得我淋漓一身。
且不管不顾!
虽是初识,但你文字的张力,你情思的空灵,实属难得!引我们窃学之!
盼多交流!
38#
发表于 2020-3-16 12:50 | 只看该作者
文采飞扬和写者的神采飞扬,同等的生动自然,难分伯仲哦。
真好!
嗯,是那种毫无刻意一切由心而自有的好。小切口,大视域,南北中国。哦,不负那个词:饮食天地。
饮食而见得天地,自是由衷的眷恋才可直抵的。想所谓家所谓国,所谓爱,没有个人的执念和印记,会和它们的概念层面一样的空洞无地哦。
真好。
好得让恩和起自我反省的心了,因为我都没什么特别喜欢的吃食嘛,O(_)O哈哈~

好好拜读了。
文采恩和不及外,更有太多面的深度不及。您知道是真的!
有时间会来向您学习。
问祝春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08:0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0-3-14 22:28
看过一个漫画,一个人吃面,夹起面条一挑很长,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站起来不到头,站到凳子上还不到头,又 ...

春版所见之画,一乃拉面有这功力,挂面也常如此。
吃时之态,不知其尽,尽显其长,捞面条吃面条的尴尬与有趣,尽在那一刻。
36#
发表于 2020-3-14 22:28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个漫画,一个人吃面,夹起面条一挑很长,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站起来不到头,站到凳子上还不到头,又站到桌子上,面条终于到头了。原来,一碗面里就是一根面条。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19:23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20-3-14 17:16
挂面的场景我见过,正如飞扬老师描述的一样,纯手工的,里面有浓浓的家乡味道。欣赏学习。

见识过挂面制作工艺的,多是江淮之间,村夫师者亦是吗?春安!
34#
发表于 2020-3-14 17:16 | 只看该作者
挂面的场景我见过,正如飞扬老师描述的一样,纯手工的,里面有浓浓的家乡味道。欣赏学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1:30 | 只看该作者
三月,春在,不知面味。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21:46 | 只看该作者
面没了,味还在,奈何?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18:36 | 只看该作者
水晶苑 发表于 2020-3-2 16:05
这挂面从字里飘出了香味,满满的乡愁,同时也感悟今天的食物令人担忧。

现在市面上的挂面,已是速生版了!
30#
发表于 2020-3-2 16:05 | 只看该作者
这挂面从字里飘出了香味,满满的乡愁,同时也感悟今天的食物令人担忧。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45 | 只看该作者
家中的面食已经无多,昨日想起自己的家乡,与小城一湖之隔,疫情让我遥遥不可及。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22:40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20-2-25 08:08
细腻,生动,现场感十足,果然是面面俱有味道。

青衫相携,只求人间有面是清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21:29 , Processed in 0.12424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