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5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亦歌亦舞亦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6 1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20-2-22 08:33 编辑

——写在赵素兰散文集《舞约黄昏后》前面的话


  素兰曾是我二十多年以前的老同事,尽管时间很短暂,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静、优雅、谦虚、好学。或许是因为毕业于师范学校的缘故吧,那时,每次见到她,她几乎都是在低头读书,对办公室中的嘈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每当有人随便喊她一声,她就站起来先是报之羞涩地一笑,继而便是把别人吩咐的事情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地做好。欲得优雅,必先读书;相由心生,心随书改,美丽可以速成,优雅则需要慢慢修炼,需要长久坚持。因此,后来的这些年中,读书让她内心充盈,心情淡定,精神富足,得体从容。这是我长期以来对她的一以贯之的美好印象。

  由于彼此有着相同的文学喜好,我零零碎碎读过素兰的一部分文学作品。都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她的作品也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经验的不断积累,阅读的不断丰富,视野的不断开阔,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取得了不小的创作成绩,不少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于各类报刊,并且在国内各种征文中拿得奖项,已经令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了。通过阅读素兰的作品,由文及人,我发现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生活。记得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常过常新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常爱常绿的日子是多么美妙。我非常赞同她的这种说法,人间是有味的,心中只要有了这种清淡的欢愉,生活里的那些简单就会迷人,人心里的简单就会幸福。这些简单、这些幸福,这些快乐,这些美好,就好似她作品中的小确幸、小清新,流淌在字里行间,氤氲于整篇作品。总之,读素兰的作品,相信读者朋友们能够读出一种轻松愉悦,读出一种温馨美好。

  承蒙素兰信任,拜托我为她的散文新作集写点感受。通览这本手感恰好的《舞约黄昏后》,我觉得她的作品,不外乎亲情、怀旧、采风、校园、教学、兴趣、哲思这几类。对于纷杂的生活,每个人的感受肯定也不一样,毕竟“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台湾作家三毛就说过:人活在世上还真是件美好的事情,它不在风景有多美,多壮观,而在于你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自己有一天也成为小太阳,去温暖别人。难能可贵的是,读素兰的作品,我们都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每读一篇,都能被她真诚的文字“温暖”一下。或许与她所长期从事的音乐教师职业有关,她的文字,具备着干净、透明、温馨、美好的鲜明特质,没有一丝半毫、一星半点的、例如颓唐、忧郁、低沉、灰暗等不良情绪,向我们传递出来的都是足足的“热力源”,满满的“正能量”。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交了一位好朋友。这不是一句言过其实的漂亮话,我觉得事实果真如此。

  《仰望,窗口那爱的目送》《母亲的缝纫机》《难忘那份情》等等是亲情篇中的一部分。都是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平凡小事,在赵素兰的心中积累、酝酿,历久经年,终成一杯杯甘醇的美酒,浸润着我们的身体,芬芳着们的灵魂。父亲特地跑远路,买鲜猪肉、鲜韭菜包水饺,母亲春夜里灌地,这些小细节、镌刻在了素兰的记忆最深处,还有腊月里的深夜,母亲给人加工衣服时,由于过于疲惫,“粗长的缝纫机针扎进母亲的食指中”,四十年以后,“又是一年腊月,脑海时时浮现出母亲坐在缝纫机旁,伴着小油灯全神贯注做衣服的画面;耳畔常常回荡着母亲蹬缝纫机时‘嗒嗒,嗒嗒……的声音’”。这不是单纯的感怀忆旧,而是在从心灵深处反刍母爱,感悟亲情。“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此,才有了《难忘那份情》中的“患病期间,好心的婆婆和理解我的爱人,从没有一丁点慢待我,更没有一句嫌弃我的话,给我的都是宽容大度和深重醇厚的亲情”。

  人到中年,时时回望过去,人人感怀忆旧,这是时下一种人们共有的“通病”,说“乡愁”也好,说“矫情”也罢,谁也不能断然否认,这是人们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也是酸甜交织的心理纠结。《淡淡煤油香》《圈树叶》《在恋旧中前行》《村口传来梆子响》等,无一例外,都是她深情的回望,甜蜜的乡愁。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无论走到哪里,生身故土是人生永远的牵挂。“饮水思源,我是喝着家乡的水长大的,家乡的水灵动清澈,家乡的水纯洁甘甜。家乡的水里散发着泥土的清幽醇香,家乡的水里浸透着乡亲的淳朴善良。”温润的笔触,绵密的思绪,如跳跃的音符,遍布于绵长的回味之中,犹如和煦的阳光洒满了春花遍野的广袤大地。这些温情的回望,这些悠长的反刍,很多人都能深情款款地诉说出来,但难以饱蘸情思地用文字抒发出来。文贵自然,情贵真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素兰就有这种能力、这种把握,让读者随着她情感真挚的文字,穿越时空隧道,令我们在情感上与之同频共振。

  《博师,挥之不去的记忆》篇幅较长一些,作为上个世纪名气很大的博兴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的教育人才。这里作为素兰梦想的放飞场,人生的始发站,她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校园生活,她正确的“三观”在这里得以塑造、成型。这篇回忆性文章,属于文集中校园篇中分量较重的一篇。她心心念念,难以忘怀,“到底是博师的什么,让我们一直牵肠挂肚,魂牵梦萦,让我们历历在目、念念不忘?是醇美甜香、诚挚深厚的同学情谊。它好似永不失效的净化剂,多少年来一直澄清着我们情感的杂质,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古人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美丽的校园之中,在和谐的办公室里,她尊敬同事,呵护学生,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我的女神老师》《痴恋丹青绽芳华》等,都是赞美老师的篇章。心中有束光,眼中有片海,他们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一个简单的“爱”字,足以包容一切,胜似千言万语。

  《从一楼到四楼》《歌声伴我去远行》《唱出那份感动》都是她的教学实践心得。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她对葫芦丝、笛子、手风琴、口琴、钢琴等等都信手拈来,可谓广采博收,多才多艺。音乐课被很多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可素兰从来不这样认为,她说,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音乐有一种使人能够积极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她总是积极备课,悉心施教,从不应付了事。她在《世上有朵美丽的花》中说道:“钢琴不但音域宽广、音色清澈明朗悦耳动听,而且音量宏大,其音量足可以和一个相当规模的管弦乐队相媲美,还表现力丰富。无论是宁馨纤美、优雅安静得山清水秀,还是朦胧含蓄、轻声细语的花前月下;无论是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的黄河、长江,还是群情激昂、壮丽辉煌的黄山、长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如果没有对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没有对音乐教学工作的无比热爱,断然写不出这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美文来。
 
  李叔同在一首题为《春游》的歌词中这样写道:“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荠菜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爱音乐、爱生活、爱文学的素兰又怎么能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拥抱的机会呢,《干杯吧,朋友》《生命在奉献中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陶醉在迷人的春天里》《四月艳遇九顶塔》等等,让我们随着她的脚步走进春天,走进美好。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有了宽广的胸怀,有了温馨的情怀,素兰就由美的欣赏者华丽转身为美的传播者。独乐乐岂如众乐乐,把这种快乐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带到课堂上去,分享给自己的同事、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素兰深谙这样一个道理:自己的爱和善意,让学生们互相传递温暖,传递美好的信息。一句平常的话语或许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一个学生来说,却字字千钧,力透纸背,有的甚至能咀嚼一生。是啊,储存阳光,必有远芳;心中有暖,何惧荒凉?

  素兰除了擅长多种乐器以外,还长袖善舞,并有着不错的组织能力。她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分子,更是镇上的文艺积极分子,经常带队代表镇上参加市里的各种文艺展演、广场舞大赛。《李姐》《天生丽质静唯美》《舞约黄昏后》《一声大妈暖心头》《“舞”动我心》等,都是与广场舞有关的篇章,就像她在《痴恋丹青绽芳华》中写到的刘老师一样,她以广场舞的形式,力所能及地带动乡下的、以及城里的人们,“爱生活、爱艺术,爱新的美好的世界”。《说好我们一起丑下去,你却跳广场舞整了容》这一篇,文中提到舞蹈圈流传着的一句话“一周不跳舞,筋硬没法走;两周不跳舞,人都要变丑”,与“体胖勤跑步,人丑多读书;两者都不为,坐等变成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令人读来忍俊不禁;也不由得令我想起了《礼记·祭义》中所云:“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常言道,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跳过广场舞的人,精神饱满,气质优雅,体健貌美,谁说现实生活之中不是这样呢?

  在这本文集中,值得一提的是哲思类文章。《从前慢》《生活,可以自己把握》《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道德与金钱》《相信种子,静等花开》等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独特理解。读过《“断舍离”的智慧》后,我留言道:既能断舍离,又念旧时光。当舍则能舍,当恋放心上。把以前的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忘掉,并彻底切断对他们的眷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镌刻在时光深处的那些温婉、忧愁、甜美、伤感的往事,往往会某一个不经意的节点上重新映入人们的眼帘,涌上人们的心头,令人反刍回味,不胜唏嘘,或清晰、或模糊的画面多是带着一丝丝的伤感、一丝丝的不舍,却经常令人温情泛涌,缠思绵想,难以释怀。在读过《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后,我才想起一件事来:在读初中时,一位数学老师曾在课堂上羞辱过我。我无意和她中提过这件事,素兰劝我说,君子之德,莫美于恕,时隔这么多年了,你该宽容你的老师了,因为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放下比记得更轻松。我想我真的应该听她的劝告了:摒弃烦恼,清欢自律;忘掉不快,风和日丽。

  按照年龄,可以说素兰在创作上起步较晚,但她悟性高、交流多、进步快。通览这本文集,其中有部分作品水平确实不错,当然也可以看得出一部分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之优秀的散文作品还有一定距离,可能是掺有以前旧作品的缘故吧。愿素兰能以此作为一个崭新的起点,精读细研,从中外经典作品中汲取更多有益的养分,创作出更多文质俱佳的优秀作品来。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顾炎武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序’,我并不是那样好为人序,因为写起来很费劲。要看作品,还要想问题。但是花一点时间,为年轻人写序,为他们鸣锣开道,我以为是应该的,值得的。”我很乐意向汪老学习,也很乐意为素兰鸣锣开道,加油助力,期待着她在创作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20:17 | 只看该作者
云之飞扬 发表于 2020-2-21 12:09
没有生活,怎有精彩文字?没有知晓,怎能同气品读?范兄读评,果然深得其味!

感谢来读。问好
8#
发表于 2020-2-21 12:0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生活,怎有精彩文字?没有知晓,怎能同气品读?范兄读评,果然深得其味!
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8 06:1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20-2-17 23:01
文学没有年龄。中年也好。青年也好。如果热爱,就永远年轻。范老师的书评一如既往的工整。问候。

感谢您来阅读。是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6#
发表于 2020-2-17 23:01 | 只看该作者
文学没有年龄。中年也好。青年也好。如果热爱,就永远年轻。范老师的书评一如既往的工整。问候。
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6:4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0-2-17 11:52
没有读过赵素兰散文集《舞约黄昏后》,范老师此篇娓娓道来,阐释得仔细,足见老师阅读鉴赏的水平。赏读学习 ...

感谢您的阅评。正在做最后的校对。
4#
发表于 2020-2-17 11:5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过赵素兰散文集《舞约黄昏后》,范老师此篇娓娓道来,阐释得仔细,足见老师阅读鉴赏的水平。赏读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8:27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2-16 19:09
围绕该书中亲情、怀旧、采风、校园、教学、兴趣、哲思这几类,结合美文加以阐释,
既写这本散文集的阅读感 ...

感谢阅读点评。问好老师
2#
发表于 2020-2-16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围绕该书中亲情、怀旧、采风、校园、教学、兴趣、哲思这几类,结合美文加以阐释,
既写这本散文集的阅读感受,也有对作者的美好印象的记述,
自外向内,娓娓述来,给阅读者以引领。
赏读,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07:42 , Processed in 0.0506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