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感三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8 1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0-2-18 14:10 编辑

     正月二十二   “赤脚医生”与“蒙古大夫”
  
  心情不是很好,有可知原因,也有未知原因。
  
  说说“赤脚医生”这个词吧。文革时,乡镇有一点医疗知识的人经批准,便可以成为“赤脚医生”,平时光着大脚板在田里耕种,村民们发烧感冒了他们也跟着开点小方子,对普及医学常识、根除“血吸虫”病起到过巨大作用。
  
  小时候的我频繁长“针眼”,左眼未消右眼肿起,疼痛难捱。祖母便从某位赤脚医生那讨了个方——用缝衣针的尾部往“针眼”上红肿冒尖的地方去戳,理论依据是把病菌感染处的血液流通环节“戳”回去,“针眼”便可消除。
  
  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祖母把缝衣针在火墙上烫一下,然后在阳光下往我的眼睛患处一下下戳下去。那时候的恐惧大于痛楚,也因而转移了痛感,为了保住眼睛,只能谎称“针眼”没那么疼了。年幼的我为了保命学会了撒谎,决不敢说越戳越疼,生怕那位“大夫”再出什么新的“偏方”。
  
  赤脚医生离开了小镇之后,我开始双眼同时长“针眼”,祖母牢记了“大夫”的方子,并且自行“发扬光大”——利用多种带尖的物体来戳针眼。于是,我作为小白鼠尝试过了用衣服角戳、用被角戳、用书角戳等多种疗法,最后“针眼”果然看不到了,因为双眼全肿得像桃子了。实在没办法了,祖母把我领到了镇上有名的儿科大夫赵那里。赵大夫那时候就有些年纪了,也拿着一根针出来,又细又长,吓了我一跳——该不会是“针尾戳眼法”的升级版吧。赵大夫把长针扎进我的耳朵,有点微疼但能忍受,他捻动针尾转了几圈,告诉我前后要扎三次。三次之后,“针眼”消失,从那以后到现在有近四十年了,再没犯过。
  
  很多年后我懂了,针眼又叫“麦粒肿”,用“针尾戳眼法”的直接疗效就是极可能把眼睛戳瞎。然而,在免费的情况下,当时的很多老人都会选择赤脚医生,他们毕竟是“大夫”,怎么也比普通人明白——事实证明:“没有选择的选择,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句话纯属胡说八道。
  
  就在这个晚上,一位老人在牡丹江的医院里将走过完人生最后的时刻。病情有些复杂,但并非绝症。好不容易入了院,才发现没什么好大夫了,现有的大夫医术不高明,态度挺明确,“抗疫时期,只能这样。”仿佛“抗疫时期”不关心疫情而关心普通患者——是有悖职业道德的!经过一番没有章法的胡乱治疗,越治越重,不管家属怎么样的焦急,一句“抗疫时期”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仿佛“抗疫时期”就是尚方宝剑,谁敢质疑就可能先斩后奏。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绝症,然后还得接受“抗疫时期”这个冠冕理由。十几个冠状病毒患者跟宝贝一样被团团簇拥着,其他的病患只能眼巴巴地接受着各种“蒙古大夫”的漠视,还得接受他们的胡乱用药。
  
  该,谁让你在“抗疫时间”病倒了,谁让你没感染上冠状病毒!当年祖母为了省钱找了赤脚医生,现在省不下钱还得摊上些“蒙古大夫”。再说说“蒙古大夫”吧,满清八旗最强大时吞并了蒙古大部分,蒙古俘虏被编入“蒙八旗”,马背民族随军有大量的兽医,有时候战事紧急,也拉他们来给伤员治伤。很多伤员经过医治,轻伤治成了重伤,骨折治成了截肢。于是,伤员们幸福了,他们再也不用上战场了。
  
  而今,那位老人也幸福了,再也不用听大夫嘴里的“抗疫时期”了!
  
      二十三    聊聊中医吧
  
  方方现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代表作《万箭穿心》是我眼中的中国三部经典中篇小说之一(排名第一王小波《黄金时代》、第二迟子建《候鸟的勇敢》)。她为人比较正派,这在各地作协领导中特别罕见,所以官方的数据仅做参考,还是多看看她的公众号吧。
  
  方方通过一位前线医生证实:中药确实用于抗疫药物中,并且颇有效果。由此,我信了——中医有用!
  
  在各种“中医无用”的讨伐声中,我并没有发表过观点,因为不懂的就别瞎喷。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中药对胃、肠等疾病确实有妙用,而且远胜西药那种治标不治本的效果;但我觉得中医对肿瘤等病灶无法判断和根除,还得依靠西医透视、检测、手术和化疗;至于中医的“切脉”,每次我都想笑——大夫们的表情可真凝重啊,好像真事一样,演得特别真实!
  
  中医的骨子里就擅长表演。在古时候,医生的地位很卑微。所以华佗尽管是天下名医,可仍然不受尊重,他到老了还想当官,结果就借曹操的偏头疼来危言耸听,实际上想要挟曹操来实现自己的做官梦想。但雄才伟略的曹操却非一般病人好忽悠,“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最终,在华佗提出了疯狂的“开颅”计划后,曹操将他下狱处死!——换作是别人,可能就被华佗吓唬住了!
  
  古人对医学和科学都近于蒙昧,有病了去庙里磕头,诉说一下自己的痛苦,包点香灰回来喝了;也有病人去找半仙,半仙会说你家大门开得不对,正对太岁,赶紧烧纸磕头,再包点锅底灰回来喝了。反正不管去哪家,都得喝灰。病好了,哎呀,佛祖真灵,半仙真准;病没好,赶紧换座庙再拜,换个半仙再算算。等到真正的大夫游走于民间治病时,才发现寸步难行。老百姓不信大夫那一套。“先入为主”是可怕的,懂医术的成了骗子,真骗子化身为真理。
  
  这些大夫眼看着要饿死了,干脆,借本《易经》翻翻吧。再下乡看病时先“望闻问切”一番,心里有点谱了,张嘴就说:“你家大门开得不对,正对太岁,赶紧烧纸磕头。”等病人烧完纸了,大夫开了一张方子,再按这个服药,保证药到病除。
  
  所以大夫和巫术总是有点瓜葛的,而精通巫术的都是表演艺术家,由此推断大夫也是擅长表演的——切脉就是吧——但无法确定,就只能算是胡思乱想。
  
  中医传了几千年,历史悠久,也有无数次抗疫的经验积累。存在就有合理性,何况存在了几千年!眼见着西医越来越发达,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摒弃中医。在科技高明发达的美国,也有中医院——针灸业。但美国不允许有中药,因为海关对药物的检查极为严格,我们的中药从卫生、药理、药效等各方面,都是过不了海关的。
  
    
       二十四   相忘于江湖
  
  玩得很久的一个群退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群了,因为这里可以说真话。我玩了很多文学群,很多是把我踢出来了,也是因为我说了真话。流水账就是流水账,马屁文就是马屁文,我们面对三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教他们正直,而今社会场合处处迎合,难道在网上也需要继续戴假面具吗?
  
  假话听得太多了,普通的真话就被夸大了分贝,在文学江河日下的今天,所谓的“文人”多数是圈内吹捧,捧得久了自己就飘了,一旦圈内出现不吹捧的,立刻就会慌了手脚。所以, 见证了很多小有名气的作家,一提作品不好就破马张飞的。庆幸的是,我不担心他们冲我发作,因为通过种种行为证明,他们不只是作品不好,人品更不咋地。都不咋地了,我不就更加出众了吗?想到这儿,我不厚道地笑了。
  
  如皋群是我玩得最执着的一个群,在其中发言可以说畅所欲言,因为玩群我去了三千里外,实现了“说走就走”的夙愿。与大家结识的理由是文字,但把酒言欢时却没有那么应酬唱和,江苏人也豪情,也有想灌倒东北人的,别管那套,端杯喝就是了。在今天这个社会,网络与人之前的关系早没了二十年前那种隔膜,一夜之间,我们从网络到现实,从网友到哥们儿,没有丝毫阻碍。
  
  玩得久了,玩得好了,我总想在最好的时候离开。以前写作时,必须集中时间,所以信奉一句话:当你喜欢什么,就要远离它!——所以十五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就是“花好月圆时,让我们首先想到别离……”类似《菜根谭》说的,“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我对如皋群有了依赖之意,对群里兄弟有了依恋之情,每天耗在上面的时间太多,有时候半夜醒来,摸起手机还要看看群消息,兴头上来还要留几句话——如此,恰恰该到了道别的时候,我要把时间聚集起来,毕竟还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字要写。
  
  退群同时删掉所有好友,不留痕迹——事实上我承认,我怕大家再度拉我进群,也怕留在好友里会想念他们。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由此践行这句庄子名言。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20-2-20 16:5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弱点的人,是可怕的。
方方早不是那 啥主席了。
相忘于江湖,马上,把久不说话的,统统删除。真干净。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2:1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2-18 15:43
看着好几个精英去世,以及不断攀升着的死亡病例。该相信谁?真是个痛苦的问题。
看起来挺轻松,文字里却留 ...

是的呢,人非草木,怎么能无情。一有情,人就有弱点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2:15 | 只看该作者
奉洁 发表于 2020-2-18 15:57
上班第一天,在老师这里学习了多半天。看来,您才是喜欢文字的人。宅家多半月,酒喝得上火,文字却一字未写 ...

酒是去火的,消炎的,你上火了,说明喝得太少。
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2:14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20-2-18 19:03
其实,你真适合独行。或会增长偏执,但独行独省会避免很多人际的烦恼。

独行的人也希望遇到另一个独行的人,两个人并肩走,都烦了,再各自走。
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2:14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2-18 20:11
淡淡老师吓了我一跳,差点以为蒙古大夫是庸医的俗称,看完了才知道此大夫非彼大夫,遂放心。其实不管啥大 ...

在特殊岁月里,兽医也救过不少人。
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2:13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2-18 14:51
没有选择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既然没有选择就没有参照物来比较好坏,你说那是最坏的选择也行。这是一句 ...

这话在理,没有选择了,只能无奈去接受。
6#
发表于 2020-2-18 20:11 | 只看该作者
淡淡老师吓了我一跳,差点以为蒙古大夫是庸医的俗称,看完了才知道此大夫非彼大夫,遂放心。其实不管啥大夫,啥方法只要治了病就是好大夫。;P人合的来则聚,合不来则散。俺也不喜欢受拘束,哈哈。
5#
发表于 2020-2-18 19:0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你真适合独行。或会增长偏执,但独行独省会避免很多人际的烦恼。
4#
发表于 2020-2-18 15:57 | 只看该作者
上班第一天,在老师这里学习了多半天。看来,您才是喜欢文字的人。宅家多半月,酒喝得上火,文字却一字未写
3#
发表于 2020-2-18 15:43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好几个精英去世,以及不断攀升着的死亡病例。该相信谁?真是个痛苦的问题。
看起来挺轻松,文字里却留着恋恋不舍。看来光头书记也洒脱不起来。
2#
发表于 2020-2-18 14:5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选择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既然没有选择就没有参照物来比较好坏,你说那是最坏的选择也行。这是一句理直气壮的话,但不能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说出,只能用无奈沮丧的语气。因为这话残忍地揭示了真相,谁理直气壮谁就要挨揍。
中医和中国人的性格一样,不解释,不争论,只埋头做。引进西医之前的几千年,中国人的医疗成果就是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23 , Processed in 0.05251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