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63|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倡读经典】雾里看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3 0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21-1-23 12:23 编辑


   生在山前,山是我年幼时的游乐场,又是高挺着的拦路虎。某些时候特讨厌它的陡峭跟高度,它挡住了我们望向山外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它让生存多了很多辛苦。出嫁的那一刻我庆幸,多亏母亲给了我女儿之身,才有资本逃离。


    慢慢地外边大漠,平原待久了,却对山生出长久的怀念。那是一种想起就能扯得人心疼,梦里都不断出现的景况。因山的辛苦早与我无关,而山的土,山的田、树、草都生出神韵,有着一股无形的吸引跟牵绊,不由让人时常想起,心心念念。我知道,那就是所谓的“故乡、乡愁”情绪挠搅、作怪。


    循着乡情的召唤,拽着秋的辫子,带着孩子们一路向东,去追寻心心念念的——诗与远方。


    这次出行提前就设想着去看山望沟,逛草原。


    让咱没想到是山区居然秋雨连绵,好不容易择了个晴日去了陇南,当选择去甘南的这个早晨小雨却一路相伴。


    侧头望着车外,雨密雾飘,让我这个久居大漠的人甚是兴奋,小雨把青山刷洗得越加翠绿,淅淅沥沥的声响仿佛惊醒了雾气,轻纱一样弥漫于若隐若现的群山间,迷幻得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随口吟一句顺口溜“薄雾绕山峦, 轻纱欲遮眼。”


    又觉得这四不像,还是诗社那句形容:“云浓雨沛洗秋山,雾鬓岚烟展俊颜。”更为妥帖


    旁边坐着的妹妹问我:“姐,这是多久没看见山里的雨了啊?看把你‘能’得都出口成章了。”


    “嗯,离开山太久,具体都说不准年限,应该好多年没见雨雾缭绕山这景致。”太美。


    开车的外甥说:“大姨,美景在前面,离‘莲花山’不远了,那里可有看头。只是这时间紧,今天去不了,等下一次回来再拉你浪个够。”


    好像这一路都是倚山转悠,绕过曲曲弯弯的冶木河,奇峰怪石越加险峻,森林浓郁苍翠,把个群山遮盖起来,让满眼的绿裹着真俊俏。难怪有人比喻冶力关:“兼华岳之险、藏峨眉之秀、具西湖之柔。”这种既有青藏高原气候的风骨,又具黄土高原边缘季风的浸润,等独特气候构造,让“冶力关”真具魅力。


    车里的几个女人叽叽喳喳说得起劲,我想是路经“莲花山”了。仔细瞭望这个名不见经传,只有每一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初六这几天,四邻八乡的人们才聚集一起,唱着“花儿”,撩妹侃哥、登拜的这山,心里想着,下一次一定要亲自攀上这个被藏族尊为“圣地”,的最高峰“金鼎”,去“玉皇阁”拜拜,瞅瞅形似十八罗汉巨峰,了个心愿。


    雨小起来,做导游兼具司机的外甥把车停在了一座山跟前,打着伞走出去,冷风吹得人直打寒颤,又回车里拿出披风,小猴子故意踢腿缩肩,做着怪相,趁机抓拍几张照片,瞅时让这小家伙的姿势逗得笑软。


    山依旧羞答答的不肯露出真容,雾气缭绕,望着迷雾中林海包围的周山,风不客气钻骨揉筋,欲转身回车里时,外甥拽我往前面的广告牌走,疑惑间已到跟前一瞅简介,终于明白咱真是“有眼不识佛山。”


    眼前浓雾弥漫的山,原来才是“中国第一卧佛”。此山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东南处,1994年新华社第一次电讯称其为:“是继乐山大佛之后发现的又一尊巨佛。也是我国发现的最大最生动的一尊。”同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专版介绍。冶力关的卧佛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论从规模还是形状都堪称“中国第一卧佛”。


    卧佛因东西长约十公里,人们也叫他十里卧佛。站广告排前端详,照片清晰度极高,但见“卧佛身躯魁梧,神态安详,眉毛、胡须甚至睫毛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这鬼斧神工、惊叹这天地造化的神奇,这杰作,太精湛了。着实惊艳!


    拍下简介,根据外甥所指细瞅,即使迷雾遮住了真容,还是能看见其面部大概。


    好奇之余手机搜索,神话跳了出来:“相传如来佛祖当年骑白象投胎来到人间,出生后走了七步,七个脚印上瞬间生出了七朵莲花,其中一朵就赐给了冶力关,也就是刚路过的——莲花山。”


    “等到佛祖涅槃时,从天空散下漫天花雨,这些花雨就变成了冶力关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为了普度众生,佛祖的无数化身留在了人间,这尊卧佛就是其中之一。佛祖也把当年骑的白象的化身也留在了冶力关,也就成为了冶力关镇的最高峰白石山。从此,白象陪伴着卧佛保佑着冶力关的一方百姓。”多美丽的传说,只是遗憾这雾罩了面目,让人无法看清真容,只能多瞅瞅照片,才能释怀。

      有些时候,朦朦胧胧,雾里看山,会更有意境,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多像世间人、事,给人添了媚惑之感。看得太清楚,终是失了神魅。


    ●胡杨


    题冶力关十里睡佛


    闭目安神宛若仙,睡佛千载佑人间。


    惟肖惟妙游人叹,鬼斧神工造自然。


    冶力关“睡美人”山


    突兀峰峦似美仙,安神闭目卧千年。


    慕名游客魂牵绕,霞缛云烟最可观。


    上面本地诗人给作这两组诗词真具形象,祖国的山山水水美得惊艳,别处有的风景,咱故乡也有。冶力关原始森林公园魅力不小。有小九赛之称的“官鹅沟”,“麦积山”“崆峒山”甘南草原,拉扑楞寺等,还有许多没去过的地方都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召唤着。诗与远方都应是生活的部分,山得走,水得蹚,趁着年轻咱都多逛逛。

   




广告牌图片


我拍的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37#
发表于 2021-1-24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1-23 13:26
期待雀兄能写,真的不想写也不勉强,开心就好。

写着哩,拼命写。帖子一出笼,那是凤鸣岐山,地动山摇,千山万壑,山旮旯儿。
36#
发表于 2021-1-23 19:34 | 只看该作者
小草的看山,云雾缭绕中,更多的情趣在家人朋友的互动中,而山之灵性是人的一种外化。
35#
发表于 2021-1-23 19:32 | 只看该作者
冶力关的卧佛,果然形神兼具,堪称大自然的造化。
不过,在皖地九华山佛国,也有这么一座,非常逼真。
可以说南北呼应了。
34#
发表于 2021-1-23 19:3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啦……昼思夜想的——草文!
爱你哟——《雾里看山》
33#
发表于 2021-1-23 15:34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脚印,回来细看小草的新年佳作。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8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1-1-23 14:32
雾里看山,山中观景。不同的感悟,别样的情怀。发现小草现在的行文水平越来越好,值得学习啊!

切,就是混豆豆还可以。没法跟你比。莫过于咱也得努力,要不你跟秋秋撂我到十里以外了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6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1-1-23 14:28
小草此篇写景、叙事、抒怀都很有意境,从容的笔调,不落俗套,写得充满情感。赞一个!

也就是借书话活动,把旅游途中的山写出来。
当时因想写了不知往哪里发?就懒着没动笔。这弥补一下。
谢谢云馨鼓励啊!这让咱这懒汉又多了一点信心。
30#
发表于 2021-1-23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小草,写得好呀。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1-23 13:24
广告牌上的和小草拍的图片,喜欢后者多一些,更真实,有朦胧诗意。
既有北方的风骨,又不失南方的灵气。

天太暗,没拍出效果。
只是能说明一下。
森林覆盖的地方真好,生命的绿色就是耐看。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1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1-23 13:20
游乐场和拦路虎,开篇的话写得曲折有致。
一次出游,雨天看山,融入了写景、叙事、抒怀,有引用有传说,选 ...

旅游一趟,终是没动笔写点字做个留念。现在借书话活动弥补一下,挺好。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1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1-1-23 12:46
哇,小草又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精彩之作,赞一个先!

就叫它“有图有真相。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18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1-1-23 10:55
小草此文诗意盎然,凸现功力啊,鼓掌鼓掌!
我是河边长大的孩子,对山一向敬畏得不行,小草这雾里看山,果 ...

秋秋,现在没山,想山。就余下吆喝山。
人说,缺啥,说啥,一点不假。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1-23 10:33
文笔细柔温情,凸显冶力关镇山区的风貌传说。

楚楚生活在美景集中地方,山的神韵肯定不一般。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14 | 只看该作者

可惜这里不是“浮光掠影”,不能多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09:18 , Processed in 0.06316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