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篇小说 :橱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4 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外面看橱窗,像一幅画。加上苏倩的扮相,橱窗变成流动视频。魅力无穷,吸引住街边无数目光。因而,被苏倩姣好面容,婀娜身姿吸引进店的顾客不在少数。


    关键词:橱窗广告,优雅美女,地毯销售店


    短篇小说


                                                       橱窗


    同事羡慕苏倩工作轻松。每天在橱窗里摆弄一会,便可以坐下不动,随便翻书喝茶看手机。


    这里是卖地毯的商店。巨大的玻璃橱窗里,布置了一个居家房间。


    每半个月换一次结构与风格,根据季节和喜好,摆出一个个似真似假、温馨而又梦幻的场景。


    从外面看橱窗,像一幅画。加上苏倩的扮相,橱窗变成流动视频。魅力无穷,吸引住街边无数目光。


    因而,被苏倩姣好面容,婀娜身姿吸引进店的顾客不在少数。


    顾客多数是年轻人,有急需购置地毯布置新房的,有还是单身男女进店预热的。更有甚至,女朋友挎着男朋友的胳膊,停下脚步,来判断苏倩是不是石膏模型。观察过后,无疑都会进到店内,穿梭在一片地毯森林里。


    顾客中意哪块地毯,工作人员便会悄悄铺上同款。最终,苏倩从橱窗里撤出,悄悄坐进另一处实景机关。


    这时,销售员们就会让顾客“见证最奇迹的时刻。”


    同事手按遥控,一块巨大的地面,像幕布一样拉开。随着一阵嘤嘤嗡嗡,电动装置发出的响声,一个立体无框房间,变戏法似地出现在顾客面前。


    顾客一般会是一副惊奇的表情。不会控制的顾客会发出惊叫声。顾客可以走进“房间”,踩到地毯上,亲自体验。


    也有好奇女生去试探苏倩的真假。苏倩便会友好地打一声招呼,或者笑一下,尽量不吓着女生。


    有胆小女生曾说:“呀,还是真人啦?”


    销售们便会接着话茬说:“我们这儿都是货真价实的。”


    地毯店的生意这么好,有苏倩一大半功劳。


    表面上看,苏倩的工作是轻松。实际上,只要了解其中内幕,你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苏倩每天进橱窗前都要考虑好,今天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做什么动作和表情。顾客关注时,一般是凝止不动,这需要很强大的功夫。和我们每天吃饭一样,天天吃那几道菜,会腻味,想着变花样却又十分费劲,难以出新。


    所以说,同事羡慕,却不想替换苏倩,也没这个实力替换。


    有一天,一个男顾客进店,在店里磨磨蹭蹭选择了半天。销售员从对话中,摸清了男顾客看好的那块地毯,准备使用“抄底”一招:动用实景机关。


    男顾客轻轻一笑,“别说‘见证最奇迹的时刻’,我已经见证过了。”


    销售员脸露尴尬,“哟……是回头客呀。再体验一遍不为多,印象深刻一些。”


    实际上,实景机关已经启动,不好意思按暂停键。


    实景机关徐徐升到男顾客眼前,有点像电视里看到的慢慢上升的舞台。


    无论销售员怎样邀请,男顾客仍然止步不前,只是坐在沙发上远距离观看。


    男顾客赞扬实景制作得十分精巧,但没想到他会对苏倩提出异议。“她最好不要坐在这里。”


    销售员的脑子“短路”,还在问:“为什么?”


    苏倩听见后,优雅起身,知性离开。


    苏倩没有回到橱窗,而是走进经理办公室,开始生气。


    这是第一次遭顾客拒绝。苏倩对着梳妆镜,前后扭身检查自己,“我有哪里不对吗?”


    经理说:“完美无瑕,没有哪里不对。我看是这个顾客眼光有偏差,要么就是心态有问题。”


    苏倩回到橱窗,心情没了以前的愉悦。但她始终牢记,这是自己的工作,不能受情绪影响。


    然而表情是内心的体现,苏倩十分努力,还是被这个男顾客破坏掉了一些“美丽元素”。原因很清楚,现实很“残酷”,这一天的销售额没有达标。


    下班之前,经理找来苏倩。苏倩正要为“销售额没有达标”的事,说两句“对不起”之类的话。经理打断苏倩,“这都是小事,关键是这位顾客想退货。”


    “什么?”


    “他前不久买了一块同款地毯,进店来就是想退货的。”


    “还有这种操作?”


    店里全部是手工地毯,价格昂贵。如果接受退货,只能当二手货销售,价值相差巨大。店员的工资提成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苏倩问:“他没说什么理由吗?”


    经理说:“说了,但站不住脚。他说是被橱窗引诱进来的。”


    “引诱?他说的引诱?”


    “引诱。”


    难怪这男顾客要“请”她离开“实景机关”的,估计是对苏倩本人产生了不满情绪。


    经理说:“这位顾客留下了地址和电话,想让我们派人去他家里实地查看一下。看这块地毯到底有没有产生视觉冲突。”


    苏倩明白,经理还是想利用她去“公关”。因为经理猜测,这个男顾客最近可能有烦恼事情,心里不舒服,想找发泄口,并不是真心想退货。苏倩上门,目标是给他一个心理安慰。


    “经理的意思是让我去?”


    “别人也派不出去呀!”


    苏倩只能接受。


    经理想派一个同事为苏倩“保驾护航”。


    苏倩说:“没有必要,看样子,这男顾客不至于是变态吧?“


    “还是小心为妙。”也许是经商多年,经验丰富,经理行事看问题有些准头。


    来到男顾客住的小区,苏倩吩咐同事,就窝在汽车里别出来。


    同事担心,“有事情怎么办?”


    苏情说:“不会有事。”


    “万一呢?”


    “我会跟你打电话的。”


    这个男顾客按约定在家里等候。男顾客打开门,瞥了一眼苏倩的身后。“就你一个人?”


    “一个人。”苏倩说。她没有推说“店里忙”或者是“这么点小事,不需要来多的人”,首先给了这男顾客以尊重。


    看得出来,男顾客的房子是新装修的。高档装修,一定花钱不少。


    苏倩问男顾客,“准备结婚的?”


    男顾客简短回话:“是啊。”


    那块地毯铺在客厅,靠近沙发,上面搁着茶几。无论从颜色还是花型上看,都和这个房子的装修风格很般配,不存在违和感。反而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加强了窗明几净的美化效果。


    苏倩很欣赏这个男顾客的选择能力。


    苏倩说:“你很有眼光嘛,这块地毯搭配地中海风格,很是融洽嘛。”


    男顾客一笑,“不是我有眼光,是我女朋友有眼光。”


    苏倩一看,这个男顾客心里有故事。苏倩摸准了,自已所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个男顾客把故事讲出来。


    男顾客说,那天,他和女朋友逛街,一起经过橱窗,看到了橱窗里的苏倩。


    女朋友起了忌妒之心,没来由,无厘头。“我就看不得她那个美劲儿。”


    男顾客说:“人家美是人家的事,与我们不相干。”


    女朋友说:“我看到了就与我相干,我比她漂亮得多,凭什么在我面前臭美?”


    “人家是职业,不是生活。”


    “我也想要这个美劲儿。”


    “可以。”男顾客顺着女朋友,“那我们就买一块地毯回去铺上。”


    “要同款。”女朋友开心而笑。


    苏倩听着故事,不时地附和男顾客回话,“哦……理解理解。”


    男顾客继续讲。女朋友美了不过几天,发完抖音,发完朋友圈,就不再感兴趣了,就觉得钱花得不值,想退回去。


    男顾客说:“都用了一段时间,怎么退?”


    女朋友耍横:“现在什么东西不能七天包退?”


    男顾客没有办法,只得到店里看一看,看能不能退。


    当了解到折价很大,会有很大损失时,就打算回来劝说女朋友。


    没想到,女朋友说:“管他多大损失,想退就退。”


    苏倩没见到男顾客的女朋友在家。“你女朋友上班去了?”


    男顾客说:“她没有班上。”


    “人呢?”


    “生气了,她说‘七天包退’,回家了,散伙了。”


    苏倩不再继续问男顾客家里的事,她说:“这块地毯不起作用了,你实在不喜欢,就退了吧。”


    男顾客说:“损失有点大。”


    苏倩说:“原价退回。”


    男顾客说:“你又不是经理?”


    “我做得了主。”苏倩想自己掏钱解决这事。因为这块地毯,闹得一对恋人分手,不是她的错,但与橱窗有关联,与她有牵连,多少有点内疚。


    “算了,相比这一屋的损失,没有多大分量。“男顾客说:“我也就是一说。说出来,心里舒坦多了。”


    苏倩下楼,回到汽车里。


    同事很尽责,一直握着手机,紧张兮兮,看到苏倩才彻底放松。“哎呀,苏大小姐,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把我都急出汗来了。你看看我的额头。”


    苏倩跟经理回过话,经理称赞她说:“还是你有本事。”


    苏倩说:“能不能放一个石膏模型进去?我不想再呆到橱窗里了。”


    经理一愣,“为什么?石膏模型能有真人的效果吗?呆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不干了?是不是嫌工资低了?”


    “不是。”


    “那你总得说个原因啦?”


    “没有原因。”苏倩觉得理由再充分,跟经理讲再多,也是浪费口舌。经理不会轻易答应,抛弃这种成功的赚钱模式。


    橱窗依旧敞亮,仍然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地毯,搭配着各种各样的家俱,常换常新。从外面看上去,没有了苏倩的橱窗,只能算一幅立体画。少了几分内涵与灵动,更少了几分气场支撑和吸引力。


    大街依旧人流如织。进店的顾客比以前少了许多。员工们有些清闲,不能坐椅子,不能聚堆聊天,只有不停地转圈,以防腿脚僵硬。


    店里的销售额急剧下滑。经理在店面显眼处和网上着急打广告,想招一个年轻漂亮、气质优雅的橱窗模特。

24#
发表于 2021-10-6 15:17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21-10-6 12:06
既然杜老师愿意就这篇文章出来交流,说明杜老师对这篇文还是挺看重的(以往的文杜老师都是往太虚一发就完事 ...

“理想型现实主义”是啥意思?唉!不学习就是不行,连这个都不懂,当然就难以理会小说的宗旨了。玉玉不错的,能说出这么多文学理论,我只能瞎说大白话,但不管怎么说我也算认真思考了。
倒是希望那个封老师也出来说两句。;P
23#
发表于 2021-10-6 15:07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21-10-6 11:27
灯啊,你那些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的,一出现都是屁股冒烟头顶喷火,非得把太虚烧得一溜二净不可!哪个老 ...

我喜欢看他们奔走厮杀的样子,胆小的都躲到一旁无言观战,不服的都跃跃欲试磨刀霍霍,就怕冷场,一冷场就少了对手,没有了对手就懒得嘚瑟,能燃烧起来也不容易,现在的太虚的确有点太虚,能源不足,估计很难再烧起来了。
22#
发表于 2021-10-6 14:55 | 只看该作者
杜官恩 发表于 2021-10-6 11:04
首先说明一下,下面的文字是出于真诚交流,不带任何色彩。虽然不具备带色彩的实力,只是说担心被误会。综合 ...

首先也得说明一下,我是个菜鸟,对小说可以说是个“文盲”,所以我很喜欢看跟帖多或者争议多的帖子,只为博采众长,能多学点东西。我来的不多,杜老师的帖子看过一些,之所以在杜老师贴中留言,首先是感觉杜老师是个为人和善的人,虽话语不多,但认真严谨,不居高临下,因而能有个比较轻松的讨论氛围。二是版面清淡,节假清闲,闲得没事过来搅合一下,也算抛砖引玉,给老师盖楼助威。
“利用苏倩,只是提示多种社会现象,艺术地集中于橱窗。大家说,这么一个大问题,我们小作者能下定论吗?”这句我还是没看明白,一个什么样的大问题啊?老师藏在小说里的东西又是什么,小说背后是 一个怎样的故事?真心请教老师。
21#
发表于 2021-10-6 14:54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21-10-6 11:27
灯啊,你那些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的,一出现都是屁股冒烟头顶喷火,非得把太虚烧得一溜二净不可!哪个老 ...

嗯嗯,感同身受。所以邱天这回来,就是带着“学说话”的态度来的。
20#
发表于 2021-10-6 12:47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21-10-6 10:41
您昨天遇到珍妮了?她最近还好吧?(祝邱天老师过节快乐!)

珍妮是谁?我不记得了,人老了没有记性,即便面对面走过,也不知道珍妮谁谁。

唉,邱天摊上事了,邱天真的摊上事了。

点评

老师莫怕,我是开了个小玩笑,你说当立场遇到真理就让步了,所以我才说你遇到真理(珍妮)了?她还好吧?嘻嘻  发表于 2021-10-6 15:19
19#
发表于 2021-10-6 12:06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杜老师愿意就这篇文章出来交流,说明杜老师对这篇文还是挺看重的(以往的文杜老师都是往太虚一发就完事了),当然,对于非原创首发而作者又不回应的文,别人也大多看一眼完事了,包括我这个版主。
对这篇文我也愿意多说一点。
杜老师说,“小说背后才是故事”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小说与故事终究还是有细微的不同,小说具有更深遂的思想,更有意境,而故事不过是讲个事情经过,是十分表面且肤浅的东西(即使它有一定的主题,也是众所周知的、教化意义明显的文),杜老师发了这么多文,就我看过的那些来说,百分之九十九是故事,唯有这篇还有点小说意味,这可能也是这篇文引来这么多评论的原因。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确实不复杂,也能看出作者背后的意图,不过是通过一个点展现一个社会现象,用以挖掘一部份人的心理及行为,或者表现一个时代的特性。如果说你这篇文受到编辑赏识了,那不过是因为它“时髦”“与时俱进”,应合读者的某些心理。编辑抓的当然是当下的读者。
杜老师所编造的故事情节,不算离谱,也足以表达你的所思所想,但是,文章所谓的“理想型现实主义”仍然是作者强行编造的意图,也就是说,这理想是作者个人的理想,很明显能看出干涉的痕迹,当然了,这也没什么不可以,本来写文章这事就是作者说了算,但这对文中的人物或者故事走向难免显得生硬,读者产生歧义也就情有可原。
对于纯文学来说,我更喜欢毫无痕迹、流水一般的叙述,高明的作者看似顺应人物的命运,但仍在有意无意地进行引导,只是他们会将这种干涉隐没于其中。一篇好小说,理应 是浑然天成的。
当然,在太虚要求这些似乎是苛求了,有些人能把故事讲通顺就不错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8#
发表于 2021-10-6 11:29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21-10-6 10:38
虽然很不同意草老师的这两点,但我也说不出啥反对的理由,这时候我就想到蝉老师、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 ...

节日快乐!
你说得对,版面不快乐也不要冷清。我和你一样,都是来搅合一下的。
17#
发表于 2021-10-6 11:27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21-10-6 10:38
虽然很不同意草老师的这两点,但我也说不出啥反对的理由,这时候我就想到蝉老师、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 ...

灯啊,你那些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的,一出现都是屁股冒烟头顶喷火,非得把太虚烧得一溜二净不可!哪个老师没带灭火器敢来太虚发文的?你可饶了这几个可怜的守村人,要不太虚变成荒山野岭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1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官恩 于 2021-10-6 11:15 编辑

首先说明一下,下面的文字是出于真诚交流,不带任何色彩。虽然不具备带色彩的实力,只是说担心被误会。
综合看到的评论,简单说几句。
要说清楚这篇小说的立意,恐怕文字要比这篇正文要长得多。这是一篇用背后故事支撑的小说。表面看上去,是无明显情节,无明显故事。只能感其言,听其声,抑或意会。也许中了某些编辑的“毒”,不是一个两个的大刊编辑。(不要误会成炫耀,很害怕这一点)。不符合他们的追求,就不会编发,没办法。久面久之,就写成了这种模式的文章,还一投一个准。
从回话里感觉,大家都没有抓住文章主线:即,苏倩是一个不同于石膏模特的漂亮女人。橱窗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窗口,本身与卖地毯没有关系。卖地毯其实就是扯的一个蛋,你说它干什么都可以,即使是“麻将壹筒”也行,只要符合这个“梗”,是“借尸还魂”一样地表现。
社会上,利用漂亮女人赚钱的事实,多得举不胜举。像男顾客的女朋友那样,无厘头,“七天包退”的大有人在。像男顾客这样的软男,泛滥大街。
利用苏倩,只是提示多种社会现象,艺术地集中于橱窗。大家说,这么一个大问题,我们小作者能下定论吗?不能,顶多只能有所倾向,而且要好好隐藏在文章里面。所以只能摆出来,认大家看。并不是简单地让人“头痛”(善意表达)。这样,艺术达到了,思想过关了,编辑才能认可,才能跟你排上版面。
我的小说套路,是理想型现实主义。小说追求的是美好的表达。读完,感觉舒服就是成功标志。至于重点是什么,感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由不得作者。
最后强调,小说背后才是故事,用于支撑人物“指手画脚”,有点像唱皮影戏的架式。
大家继续评点,兼听则明的态度还是有的。

15#
发表于 2021-10-6 10:41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1-10-6 08:09
嗯嗯,听您的。
但是,立场在真理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时,我会改变“立场”的。

您昨天遇到珍妮了?她最近还好吧?(祝邱天老师过节快乐!

14#
发表于 2021-10-6 10:3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6 02:01
从这篇似乎有点争议的小说中,我读到了两点,未必是作者的本意哈。
一,苏倩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哪怕顾客病 ...

虽然很不同意草老师的这两点,但我也说不出啥反对的理由,这时候我就想到蝉老师、砖老师、谭老师、剑老师他们了,那时候虽剑拔弩张,但撇开浮沫还是能看到不少东西的,至少对我这种老白还能受到不少启发。
(草老师国庆快乐!我是来捣乱的,过节闲的,又见版面实在冷清,瞎搅和一下。;P)
13#
发表于 2021-10-6 08:09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21-10-5 20:53
作为未来评论员的一员,邱天老师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

嗯嗯,听您的。
但是,立场在真理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时,我会改变“立场”的。
12#
发表于 2021-10-6 02:01 | 只看该作者
从这篇似乎有点争议的小说中,我读到了两点,未必是作者的本意哈。
一,苏倩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哪怕顾客病态的挑剔都会使她认为是自己的瑕疵而放弃。这也反映了消费市场交易中过于迁就顾客的现象,比如七天无理由退货。
二,顾客消费非理性现象严重。一个生动漂亮的模特对于高价地毯(注意,不是模特身上的服装)销售的影响会那么大吗?理性地看,没有多大。但作者故意构造了这样的销售模式直接影响了地毯的销售额。是作者的构思不合逻辑吗?女顾客就因为嫉妒而进行了高额的消费。这个例子稍微有点极端,但现实是非理性消费现象比比皆是,反正有七天无理由退货托着。男顾客应该理智点吧?其实他也是恋爱型无脑,和有钱任性消费。

11#
发表于 2021-10-5 21:12 | 只看该作者
随玉 发表于 2021-10-5 16:00
灯这提议的赞成!哈哈,而且这更像是常规操作吧,如今的人工作压力大,极少会因为一个顾客的一句话放弃自 ...

我很怕一句话:作者只负责呈现,至于读者读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解读到了什么,那不是作者能够控制的,也不是作者需要操心的事情。这样一来我就不敢胡猜了,怕深刻的东西让自己弄得肤浅,显而易见的东西愣是傻乎乎看不明白。我想知道的是,作者呈现的时候肯定是有意图的吧,为嘛他要这么呈现而不那么呈现呢?就如这篇,因为没有想明白作者的意图,我只好另造一个情节调侃一下自己。所以我很支持水平高一点的作者参予点评,或者作者本人写几句创作体会,这样有利于我这种文学水平低的爱好者更好地学习效仿。
节日愉快!抱抱玉玉。

点评

高度赞同随玉意见,我俩正式邀请灯灯加入【太虚评论群】。太虚评论群群号:1011716547  发表于 2021-10-6 08:49
灯啊 ,你来做评论员吧!特别看好你,认真,会抓主题,是个真正爱小说的人  发表于 2021-10-5 22: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5 09:06 , Processed in 0.1403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