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性的光芒——读马平先生长篇力作《塞影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斌 于 2022-1-11 21:30 编辑

人性的光芒
——读马平先生长篇力作《塞影记》
    早就听说四川著名作家马平先生以我县四星级旅游景点“宝箴塞”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塞影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但却一直无缘拜读,甚是遗憾。
    一日,县作协主席高其友老师打来电话,说是要送我一本好书。当我来到县作协办公室,才惊喜地发现,高老师送我的,竟是我神往已久的《塞影记》。
    兴冲冲地回到家中,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页,一幅横跨百年,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在我眼中展现开来……
作者笔下的“鸿祯塞”,是以我家乡的著名景点“宝箴塞”为原型,对于其内部构造及传说,我其实早已烂熟于心,但我没有想到,在马平先生笔下,竟能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百年传奇。
    主人公雷高汉34岁时被人拐卖;8岁时独自从“戏班”逃出被人收养,取名雷高汉;13岁养父母双亡,被迫典身还债;19岁进入“鸿祯塞”修暗道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到108岁离世。小说通过一个平凡人的百年恩怨情仇,展现出巴蜀百年的风云变幻。正如作家马平先生自己在封底上留下的一段话“这是一方水土同生共死的秘史,也是百年中国恩山义海的传奇”。
一口气读完全篇,我被书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芒深深地震撼。
    在马平先生笔下,无论是主人公雷高汉,或是鲁金奎、包喜泉、虞婉芬、柳鸣凤、梅云娥以及丫环红玉、翠香等人,均体现出中国近代社会普通农民所共有的淳朴、善良、坚忍、乐于助人的传统精神,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无后的雷长生夫妇收养流浪儿,取名雷高汉,希望传宗接代,是人性的体现;雷高汉13岁即典身还债,是义的担当。雷高汉与梅云娥的恋情,是“鸿祯塞”所体现的等级严明、充满暴力的旧世界里被压抑的人性。而他们的女儿(当时雷高汉并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被雷高汉救出后,佃户杨二五、李慧连夫妇好心接收婴儿,用自己的奶水救活后,担心雷高汉因为孩子的事受牵连,又私自将孩子送出。由此引出的包喜泉、乔桂花、柳鸣凤、张巧兰、金庆珍等众人帮忙寻找,以及讨口的夫妇明明自己的生计都毫无着落,却毅然抱走并照顾那个濒死的孩子,并在确认孩子有救时,分文不取地交出孩子。这一系列浓墨重彩的描写,无不体现出当地农村邻里乡亲热心互助的古道热肠,这是人性在他们身上具体而微的体现。
    土改时,雷高汉被评为富农,两块大田被没收,挨批斗也是家常便饭。但因为雷高汉从未做过对不起乡亲们的事,两任民兵连长鲁金奎、包喜泉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雷高汉知根知底,明里暗里照顾着他,周围群众也少有为难他,甚至还暗中为他张罗婚事。以至于“雷高汉戴的是阶级敌人的帽子,享受的是革命群众的待遇”,这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尤为难能可贵,人性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当雷高汉得知当年被自己从土匪手中救出,并通过暗道送出后失踪的女婴,正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时,他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女之路,其间的千辛万苦不堪回述。为了寻找女儿,70岁时,雷高汉才开始学习认字,103岁时,他才拿起笔给女儿写了一封长信,但不久,他却从网上得知女儿病逝的消息。而当他的外孙女邬红梅终于在心里接受他,匆匆从国外赶往他的住处“鸿祯田庐”去见他时,他的生命却戛然而止,最终没能见到外孙女一面,这其中的遗憾让人泪奔。至此,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细节的描写,将人性的光芒渲染得淋漓尽致。
    正如作家祝勇评价说,“《塞影记》这部新作,采撷的却不是历史的旧影,而是天际的星光,让我们获得了情深义重的照耀”。



9#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21:07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22-2-22 12:31
从您的介绍看,这一部小说就是另一个《人世间》,时间跨度大,人物关系细腻,冲突也多
是一本好小说

这是一部力作,四川省今年的一部重点作品
8#
发表于 2022-2-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从您的介绍看,这一部小说就是另一个《人世间》,时间跨度大,人物关系细腻,冲突也多
是一本好小说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0:05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12 09:18
《人性的光芒》是一篇文评;是对四川作家马平的长篇《塞影记》写的评论,从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和情节等方面 ...

谢谢版主临帖点评,隔屏问好,顺祝冬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0:04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22-1-11 22:47
看到了文中提及到阶级敌人一说,找一个解释熟悉一下:
1950年,中国进行土改运动时,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 ...

谢谢文友补充解释,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0:0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11 21:56
问好。若是原创首发文章,请补加版权标签。

谢谢版主提醒,这是应作协要求写的一篇文章,作协另有用处,故未加版权。
4#
发表于 2022-1-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人性的光芒》是一篇文评;是对四川作家马平的长篇《塞影记》写的评论,从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和情节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时能联系时代背景,并对作品做了概括性评价,观点客观,评价中肯。欣赏,祝好。
3#
发表于 2022-1-11 22: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文中提及到阶级敌人一说,找一个解释熟悉一下:
1950年,中国进行土改运动时,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富农的意思就是富裕农民,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各地标准不一样),然后雇佣部分长工,自己也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的就是地主)。。
2#
发表于 2022-1-11 21:5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若是原创首发文章,请补加版权标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2:56 , Processed in 0.0737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