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解读曾国藩关于理想的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5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22-2-19 10:43 编辑


  再次百度搜索曾国藩名言,居然有意外收获。
  
  与孔子、鲁迅、苏格拉底、周恩来、雷锋这些立言的古今名人排在一起的曾国藩,有理想、生活、道德、励志、国家、修养等几个方面的代表性名言。理想那一条,就列出了题目上这么一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16字,思想性很强,很有表达力,一句顶万句。
  
  曾国藩的热门文章,网上一搜一大片,看也看不完。我最近到学校图书馆借到2021年所有的《读者》,浏览目录和文章时又发现,有时候一本书里面就会有两三篇文章谈曾国藩。可见,曾国藩是差点要被扶上神坛的人物了,或者说他是个内涵丰富可任评说的人。
  
  评说人物是一件微妙的事情,所以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莱特。在网上看到一幅图片:把手机拿在手上的正常视角下,是一个老太婆的头像;但是把手机翻个个儿看,是一个美艳少妇的头像。跟欣赏图片道理相同,也就是说,任何评说者的立场,都是与历史人物一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人们只能从个人视角去看待世界。
  
  我并不想在这里对曾国藩这个历史名人说三道四。因为他并非著名的文学家,所以他一直也没有出现在我的阅读视线里,评说就更困难了。我只是想初浅地研究一下曾国藩,试着解读一下他那些被广泛传播的名言。
  
  题目上这一句名言,有惊世骇俗之感。从字面上看,表意有些夸张。但是它的思想内涵,却值得反复推敲。
  
  这句名言挺励志的,意思等同于拿破仑说的“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年青的时候,我很欣赏曾国藩这句名言表现出的入世精神,为了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也曾做出一往无前的姿态。但是,现在读到这种夸张的话,却感到曾国藩未免对人生用力太猛了。在古今社会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一个人“想做圣贤”会被看作一种理想主义,不然就是一种狂妄自大。
  
  现在,我倒想探究一下,曾国藩这句名言为什么在我的心中失去了曾经的重量。除了因为我已经从理想的天空回到了现实的土地,便是我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名言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说到人的精神境界,我首先想到从哲学里寻找答案。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哲学思想是在学人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关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问题,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由此看来,曾国藩在名言中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显然还停留在功利境界。
  
  当然,人的精神境界,还有佛教禅宗的禅宗三境界以及美学家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但这两者我感觉都比较朦胧,难以信服,因而只作为参考。而且宗教与美学,似乎与曾国藩的人生志趣,也没有什么交集,这里不作讨论。
  
  我进一步搜索这句名言的来历和背景资料,看到如下内容:

 


  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道光二十一年,唐鉴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这副对联,讲的是立志要高远、成功需勤奋的道理。非常有感染力,以至于曾国藩会感觉妙语微中,心悦诚服,身体力行。也许,在立志和勤奋这两个方面,他都是用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极端语言来鞭策自己,最终达到了位极人臣的辉煌成就。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下联讲勤奋的励志格言,大家耳熟能详,各种阐发也可谓累牍连篇。倒是上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让我感到震撼,能够体会他非同一般的志趣。
  
  曾国藩非常有自信。他认为,只要立下志向,他的目的就能达到:“人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曾国藩一首小诗,应有逆天之志。小诗名字叫“小池”。

  
  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幡。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这句话里有个人功名,当然也有家国之志,那就是见贤思齐。
  
   在百度敲出短语“逆天之志”,果然跳出一篇《逆天之志》的短文,列举了古今以来中国多项事业的伟大成就,表达了人定胜天的理想,也颇有励志色彩。


 
       
  渺小,若沧海之一粟,似宇宙一尘埃。上不可通天成神,下不可入幽成魔,只可碌碌无为,了却余生!但雏鸟尚敢朝天鸣,蜉蝣尚有撼树时,螳螂尚有挡车志!何况人乎!吾辈之人,当要有逆天之志,行逆天之事,纵被碾压成尘!亦无悔!
  

  圣贤之志也好,逆天之志也罢,大概也都属于功利境界,而非
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冯友兰论人生的境界说:生活于道德境界的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是圣人。曾国藩以圣贤为模范,他的追求必然会有儒家道德精神即“兼济天下”这类社会责任感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也即中国哲学所谓的觉解,提升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当他宣扬自己以圣贤为榜样、以社会为己任的时候,思想也已经达到道德境界了。标题所指“圣贤”,正所谓“取法乎上”,不仅彰显了榜样的力量,也激励着他坚韧执著地走向人生的理想境界。 
  








5#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MLMC 发表于 2022-2-12 22:38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点赞问好川媚文友!正月吉祥!

谢谢朋友。祝福新年。欢迎来本版发文支持。
4#
发表于 2022-2-12 22: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点赞问好川媚文友!正月吉祥!
3#
发表于 2022-2-12 22:37 | 只看该作者
来坐沙发!问好川媚,正月快乐!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23:2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版主多有失职,勉力贡献一篇,请大家砸砖。祝福论坛朋友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7:34 , Processed in 0.0738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