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onyuan 于 2022-5-2 13:54 编辑
上一篇说了关于文学梦的大概。基本上没什么实际内容,明眼人一看就是胡扯的。
因为扯谎,或者说扯闲篇,这里面有很深的水。深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鸡汤。
人人都爱喝鸡汤。
网上各种各样的鸡汤段子,你一看到自己喜欢的或对了自己路子的鸡汤,就觉得,哇,天呢,这他妈不是在说我吗?怎么就说到我心里去了呢?这鸡汤怎么就这么好吃呢?
于是各种朋友圈转起。
于是在明眼人眼里,你就出丑了。
鸡汤就是特定条件下的范式总结,他本身是没有价值可言的,只有把鸡汤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会有真正的味道。
但是普罗大众没有这种辩识能力。那些贩卖鸡汤的人就是看准了普通人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大卖特卖。
比如,百善孝为先,万恶银为首。
普通人因为读书太少,文化程度相当低,对这两句话就深信不疑。但这两句话,只要你有高中文化就知了,这只是两句古话的前半句,另一半还没讲完呢。
所以,“我读书少,你可别骗人”不是玩笑话。你读书少,很可能真会上当受骗。
当然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例子。比如 存在即合理。
猪脑子都知道这话有问题,可是大多数人就是说“乌合之众”是没有思辨能力的。
存在即合理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不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人,是不会明白这话真正含义的。
砖家扯了这一通鸡汤,目的只有一个:写作的前提是读书,而且是读得越多,写得才能越好。
读得越多,你就越知道世界的真相,或者说你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总给我手下的人讲道理,有时候气得不行,因为怎么讲他们都不懂。恰好,我们这里往东大约几公里就是大海。
我就问他们,你现在站在这个位置能看到大海吗?当然不能。可是你往楼上走,到五楼去,能看到吗?答曰,还是看不到。但当你走到十楼的时候,也许就看地到了,到二十楼的时候,也许还会看到远处海面上的大船。
就是说,你站得有多高,才能看得有多远。
这和写作是一样道理。当你读得不够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写的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可以珍惜的,但在真正读书人眼里连垃圾都不算。普通作者的创作,不过是在嚼别人剩下的甘蔗渣而已。
像我在前个【我的文学1】中谈的那些东西,连渣都算不上,所以是闲扯。
闲扯也有价值,就是锻炼自我的思维能力。这留着后面再单独讲,这话题太大,几句话说不清。
先说说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如何嚼别人的甘蔗渣的吧。当然,那是一段丢人的文学创作史。。。
我没有任何文学创作的基因。我是说,我的家庭,我的学识,我的社会阅历,和文学二字是八百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那为什么还天天鼓捣这些根本不能裹腹的东西自得其乐呢?
原因也许和大多数人一样:吃饱了没事做。这没什么丢人的。所以不要怕,要敢于承认自己内心的虚伪。
作家阿城说:回避曾经的真实,算不得好汉。
文学是什么?是人类对自身对世界所有认知的投影及反射。你对世界的认知都会呈现在你的笔下,即使你有高超的技巧,也会显现在你的字里行间。
比如说伟大的中篇小说作家茨威格。他是反战的,他看到人类社会的自相残害(二战)但又无能为力,他笔下的故事多是细腻的悲剧故事,比如《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那些悲剧的最后,读完让人为之一振——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理由可以残害自己的同胞还振振有词?
最开始砖家我是不懂这些的。
我说说我是如何走上这条文学“不归路”的吧。
话说,那还是我刚到南方打工的时候,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无事可做(大约2003年),一个同事,让我教他五笔打字,但没有底稿,让他照着报纸打,他说报纸上的字太难了。叫我写一些他容易打的字。
我于是开始了所谓的“文学创作”。写一个我自己的故事,一个想象多一些加一点现实材料编织的故事。
写了几千字,他觉得字就不必打了,你接着写吧,这故事挺好看的。我也是抑止不住当时的那种写字的冲动,就继续写下去,一直写了五万字多一点。最后一章是凌晨两点多写完的。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写完,简直像获得新生一样,全身有一种说不清的通透和自在。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大,可能是新年前最后一轮圆月吧,我的故事讲完了,很多平时压在心里的东西都写出来了。可是第二天,我不敢给他看了。因为不管怎么讲,故事里很多事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是近二十年前我对小说的认知,完全一个门外汉。
我那时并没有读过什么小说,只是刚刚接触一些哲学普及读物之类的东西。对小说的理解仅限初中课本上的鲁迅小说,甚至连狂人日记都没读过。
于是,另一次机缘巧合,我读了陀氏的《罪与罚》,在要过年的那段非常寒冷的南方的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集体宿舍里,我花了三十块钱(当时工资还不到五百块),买了一本《罪与罚》一口气读完。真是一口气读完。太他妈的牛了。小说怎么可以写得这么牛,怎么可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陀氏的大胡子。当然后面又读了他很多经典小说。
我从来没有想过 ,一部长篇小说会如此吸引我。真的没想过。
于是我开始读,放弃写的冲动。就是他奶奶一路读下去。
完全没别的想法,就是读。
那时不像现在网上各种各样的电子书都有,那时没有的。要么自己到书店里去买,要么到各种论坛里去看别人在读什么。我电脑技术还行,在90年代许多人还不知电脑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会用电脑了。于是网上各种寻找可以自己读的小说。也是怕花钱买书,实在太贵。
幸运的是,我第一个读的就是海明威,接着是马克吐温。如果你只知道《竞选州长》那就太可惜了。没有马克吐温,大约也就没有海明威。接下来,我非常万幸地找到一本《卡佛小说自选集》那是在十五年前,还是word文档版,里面很多错别字和翻译错误,我竟然全部读完了。
读完,也彻底迷蒙了。这他妈是小说吗?怎么和咱们的《孔乙己》完全不一样,甚至和海明威的都不一样?什么情况?
我记得我读的每一本国外的小说集或长篇,都这种情况,完全是蒙的的状态。就是完全不知怎么就读完了,读完就另一种蒙,怎么回事? 他讲了什么? 故事挺简单的吗?这好在哪里?完全不知道。
读《简爱》就更是。那时业余学英语,据说 简爱的原文很简单,于是信誓旦旦找来原版读。没用三天就扔了,根本不行啊,于是读汉译的,哎呀呀,这个女作家了不得啊,了不得,太好读了。故事太好了,太好了。直到多年后我又读了一次。
还有伟大的汉语言巅峰名著《红楼梦》,我也是在江南一个寒冷的冬天读的,大约2006年吧。有的地方竟然读流泪了。哎呀呀,好东西就是能感染读者的东西,你用什么感染读者?读者都是经历千锤百炼的,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用最朴素的语言文字打动了成千上万的人心。
难啊。这有多难!!!
莫言说过,他愿意用自己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任何一个短篇,比如《孔乙己》。
因为什么?因为语言,因为编织语言的功力。鲁迅是珠峰,我们最多算山脚下的石子。
于是我坚持了大约十年时间在读小说这条不归路上,当然期间写了一些短篇。
读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我不知道有多少夜晚,书掉在床下,台灯还开着,直到天亮醒来才发现又一个夜晚过去了。我也不知有多少黄昏后我还在黑暗中读书,因为根本不知外面天黑了。
我对抗孤独的方法,只有一个,读书。
我把能找到的,别人认为好的经典小说都找来读,当然,经典长篇我读得少,因为太长,我精力有限。另一个原因是,很少有长篇小说像《罪与罚》或《简爱》那些吸引人。我没有读书的底子,自然无法分辨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不好的作品,只能先靠自己的兴趣。没想到,这条跑我最开始就选对了。我从一开始喜欢读短篇。
比如南美作家费南纳里-奥康纳。她的《好人难寻》非常经典,很多人写了很多年仍然不知有这样的经典必读短篇。但是读完也至少一半的人是蒙圈的,她写了什么?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处理人物命运?
再比如日本短篇巨匠芥川龙之介,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相当于鲁迅之于中国文坛。芥川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每一个短篇我都读过,包括他的文论和散文。甚至研究过他的人生经历以及自sha(论坛不让提交的信息)
多数人只知道《罗生门》。但知道《罗生门》是通过电影,而电影《罗生门》是把芥川的两个短篇合二为一。不懂的人还以为拍的就是罗生门的故事,其实是《莽丛中》的故事,用了《罗生门》的篇名而已。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个日本诺奖得主川端康成。人们都知道他的《雪国》,可是我觉得真正读过的或读懂的不多。还有他的经典短篇《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几乎是小说爱好者必读的名家之一。
接 着你会发现非常多的经常短篇作家,欧亨利,海明威,契诃夫,博尔赫斯,杰克伦敦,卡尔维诺,昆德拉,王尔德,奥康纳,福特,埃梅,卡佛,契佛,特雷弗,吉根,门罗,这个名单很长很长。国内的不说了。
这样一个接一个,好书越读越多,好的小说家开始聚堆了,读不过来了。
开始,你只在一条小河里玩,后来,你顺流而下到了长江黄河里,你觉得可以了,看天高水长惊叹不己。只是后来,你终于游到了大海里,才知道原来那些,不过是小儿科。
读吧,同志们,没有什么能挡住你阅读的脚步。
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里说: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够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不完美的同情和家庭生活及感情生活种种不如意事情的打击。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也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
保罗•奥斯特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里说,
如果我们缺乏自我奋起的精神和劲头,我们就会陷入所有这些淤泥而不能自拔。但我从未失去对书本的兴趣。读书是我的消遣,我的安抚,我的慰藉,影响我抉择的力量:为纯粹的乐趣而读,为环绕你四周的幽静而读,你听见作者的话语在你的脑海里回响。
一个人只要有胆识拒绝社会要他干的事情,他便可以过上按自己意愿过的生活。目的何在?自由。自由的目的又何在?读书,写书,思考。能自由地写一本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书。
不啰嗦了。最后用一段电影台词结束今天的胡扯:
为了保护我们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够与入侵我们思想、使我们日渐沉默的力量抗衡,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以此来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信仰,我们需要这些技能,去保卫和维护我们的思想。——电影《超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