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22-6-16 07:51 编辑
阅读当为悦读,若文不顺意、理不合情,何忍卒读?因此能与作者同频共振、心有戚戚时,方能欣然而读。阅后余味回甘、余音绕梁,悲喜而同之,苦闷而随之,雅趣而慕之。这时只觉得其文太短,不能尽兴。 这么理想的状态很少,在看网上爽文时偶尔会有。读的内容是作者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纵然有不同意见,也只能腹诽一番,不能改之。若遇到不明觉厉的观点,不经意间又被他在自己的脑子里跑了一圈马,就更晕。所以,还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好,择我喜欢的,浏览一番后,觉得哪个有眼缘就继续下去,否则就弃之。又不是去做学问,写论文,何必细究,观其大略就行。总觉得阅读是自由的事,不是去完成任务,带有功利性目的,就那么随意的看看。有可心的篇章,自然也能记住一些;极为厌恶的,也会因愤怒而挥之不去。倘若忍不住,就写出来,发泄一通,反正又不是与之辩论,只写自己的看法罢了。 有人以自己曾经读过多少书而自豪,以前也曾经羡慕过,终究不是读书的料,其根本原因是懒,也不去与人较短量长,仅自娱自乐而已,何必求其数量?那么都读过哪些书呢?惭愧,想不出多少,很多书是看过一眼,或者浏览过一部分,记住的不多。网上小说倒是看了不少,都是打发时间,回避一下现实的矛盾,排解不良情绪,并非要深究,所以学到的知识有限。况且,网文很多有头无尾,良莠不齐,看时又跳章越节,回头寻其名字都不记得了。 做学生时阅读理解题是要找出很多内容的,如作者表达什么主旨,分几个层次,写出段落大意,修辞方法等等,如今连其错别字、错误的历史事件和人名都懒得去较真了,不去生那个气,他说公鸡下的蛋都找到了我也装作信了。至于“足足不到一千多”之类的表达,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年龄是个好东西,越大就越能让你不会生气,人家说这叫做“养气”功夫。我觉得这是看多了的原因,久而不觉其臭,但还是乐此不疲,不看其细节,只看故事,“观其大略”嘛。 网络文学的繁荣有入门门槛低的缘故,约束少自然生长就旺,这个文学群落的林分就丰富,是个好现象。借助网络传播,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成本,花费也少。俗得久了,也就那么回事,还是看点文言的吧,比较严谨,也算是文化“正餐”。名著?故事有趣就看一眼,不强求。《史记》不错,全是历史故事,只要不考我哪一年谁干的事,哪一国国君的家谱,我就继续阅读一下,关键的字和事也可以查一下以确其事,余则“不求甚解”了。百家经典,字少的几篇也瞄一眼,道家的还能看点,儒家的就算了,注解的各有不同,不知道该信谁的。名家的作品,课本上提过的就拓展一下。自从玩上了对联以后,觉得词汇和知识太贫乏了,就去看一些典故。《笠翁对韵》要一个个去对照的,搜词的时候可能会用到《艺文类聚》和其他专业性的书,例如中药的,植物学的,反正只记住哪个名称能对上就够了。 但是格律真的需要系统了解,否则要犯错误了,王力的《诗词格律》确实是一本入门的好书,《平水韵》《词林正韵》也得知道,不然没得玩了。平平仄仄了好多年,终于知道了对联、律诗,元曲没听过音调,据说还要讲究五音十二律吕,那是个什么鬼?辞赋,这个倒是可以学学的,虽然这个体裁早已被时代遗弃,作为一项玩的乐趣,只要喜欢就行。规则是学了,连缀成篇却愁人了,为何?没词。古典的文章词汇绝大多数在现代已不用,单单是查其意就费很多神,更何况赋的规则让人尤如入雷池,步步小心,处处有坑。那就只能多读几篇古人的名作了。古人的“废话”真多,总弄一些看不懂的字词,不好好说话,看得人一个头两个大。这个过程,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书如海洋之浩瀚,还是庄子说得有道理,“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内存”不大的先天条件,只装些感兴趣的就够了。书不能变成粮食,阅读的愉悦是满足了,但饿肚子就是自己的事了。我本来就没有这个附赠的要求,不过是余闲之际,我不务正业地读些杂书。垂钓是爱好,下棋有乐趣,阅读也一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