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酒文化
酒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饮酒也是历代社会的人们对小康生活的基本需要,喝上一杯小酒,虽然不是很奢侈的事情,但绝对是一种享受。
酒文化则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和高品位的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保证以后才会去追求酒类消费。所以,喝酒所蕴含的是人类的幸福生活。
历代文人骚客更是酣畅豪饮,写下了豪气冲天的精美文章和不朽诗篇。被称为“酒仙”的唐代诗人李白的1000首诗中,谈到酒的有170首;被称为“酒豪”的唐代诗人杜甫流传下来的1400首诗中,“含酒味”的诗有300多首,可见文人和酒往往会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酒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也是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嚎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喝酒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快意的满足。
酒能给社交场带来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带来的热闹气氛;酒能促成一拍即合的友情;酒能使友谊迅速泉涌而出。无酒不成席也说出了酒在饮食文化中的极端重要性。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喝酒也是一件奢侈的事,能喝到一口酒,那是一件悦意的事情、难忘的事情。喝酒中体现了安贫乐道、悠然自得;喝酒中也蕴含了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人们喜悦时喝酒,愤怒时喝酒;欢乐时喝酒,悲观时也喝酒;分别时喝酒;相聚时喝酒,落魄时也喝酒。可以说,喝酒的人是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以至于有的人喝酒时开怀大笑,有的人喝酒后痛哭流泪,有的人闷闷不乐,有的人似悲似乐。
当然了,喝酒在于心情,也在于性情。一个人的豪迈、格局、气量、胸怀在这一口酒中都能体现得出。以至于人们都说从举起酒杯时不但知道一个人的酒量,而且还可以看出饮酒者的酒礼、酒品、酒德、酒风。
酒是社会关系的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酒桌是朋友的相聚;酒场是感情的渲染,一杯香醇美酒下肚代表了千言万语。旧上海滩老大杜月笙有一句名言:“不喝酒不抽烟的男人不值得信任!”此话虽然绝对,但不无道理。
甚至连伟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喝酒发出了无限的感慨。马克思说:“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的(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恩格斯说:“杯中斟满新酿的美酒,这自由之酒,格外浓烈,它不会麻痹我们的感情,它只会在感情深处注入新的意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中经常谈及关于酒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收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涉及喝葡萄酒的有400处左右,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不但久经考验,而且可谓“酒精考验”。喝醉酒的人,有时也未必糊涂;不喝酒的人,也未必清醒。人人都知道醉酒的滋味,未必人人都有醉酒的感受。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酒也是消愁的好办法。一两杯酒下肚后,一些尘封在心底的往事被打开。清醒的时候善于伪装,而醉酒时方能释怀,有时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饮食文化最本质的内容是饮酒文化。酒桌也是传播知识的平台,许多人从中得到学习、得到启示。
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诗句告诉我们:有时伤心的事不是一二杯酒能释怀的。如果说微醺是到了灵感闪现、文思泉涌的艺术境界的话,那么酣畅就是到了高谈阔论、金句美语的哲学境界。在酒的作用力下,许多喝酒者会立马蹦出思想的火花,才情睿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古代酒桌上的酒令现已摇身一变,成了猜谜游戏、时事评论、热点话题等。这个时候,“中美关系深层次的分析”、“台海形势的预判”、“世界金融危机的应对”,这些应该是专业人士研究的话题,却在饮酒者口中脱口而出,而且颇有深度。
酒宴始终充溢着浓浓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觥筹交错中,不仅使饮酒者享受了酒的醇美,还感受了酒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人的睿智才情、知识水准和应变能力更是一种临场考验。
不常喝酒的鲁迅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古绝唱,就是在郁达夫做东的宴席上做成的。这也许印证了希腊哲学家西尼克所说的:“别人付账的酒,其味最隽永。”
那些平时低调、深沉、不轻易暴露内心思想的人,也会在酒的作用力下,情不自禁地说出感想、观点、甚至牢骚和不满。喝酒的人在没有酒的餐桌上是难过的;不喝酒的人在有酒的餐桌上是难受的。我们没有理由指责“难过”的人,也没有理由嘲笑“难受”的人。
喝酒最好的状态是微醺,微醺后给人的感觉是红光满面、神采飞扬的兴奋感,而不是酩酊后脸色苍白、语无伦次的醉意相。既不失态,又不伤身,还能保持酒后的愉悦。
微醺是对喝酒最起码的尊重,微醺也是灵魂与味蕾的奇妙触碰。微醺后那种晕乎乎、轻飘飘的神仙般的感觉,那种嘴角上扬、幸福感上升的感觉使人难于忘怀。不然,坐在有酒的餐桌上看着人家津津有味地喝酒又有什么意义呢?
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喝酒这件事,是不需要限制饮酒量的,只要不喝醉就行了。酩酊是对喝酒的一种误读。酩酊大醉,伤身误事,有失体态。有时候好友难得相聚一场,开怀酣畅,喝个痛快又何妨呢。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酒多误事伤身,这是不争的事实,酒杯里淹死的人比海水淹死的人还要多。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中说:“酒以成礼,过则败德。”毕达哥拉斯说:“哪里酗酒成风,哪里就无法无天。”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喝酒是件幸福欢乐的事情,过量了那就是一件难过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后悔的事情。
唐朝诗人韩愈说:“强饮离前酒,断送一生唯有酒。”酒一下肚,有时人就糊涂。而且酒一旦喝得过量,有时还会泄密失信。酒水四溅时,杯盏交错间,会喝出一个人的千姿百态,会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几斤几两。因此,千万不能在举杯中失态,在酒桌上露馅。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喝酒也有区别。特别是年轻时应以多喝茶思考问题,不应多喝酒消遣。俗话说:少壮多饮酒,老来多喝水。酒桌上那种“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这样的喝酒小调其实是对酒文化的误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们是否应该举起酒杯,为了自己渴望的生活干上一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