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8|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田翁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19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3-4-19 23:38 编辑

田 翁 印 象
——兼聊格律诗初识


  古韵热闹,五彩缤纷,论坛娄居魁首。

  此间,有小草平平,有芝兰芳雅,也不乏牡丹富贵,而其中,我对“田间识字翁”老师,印象尤为深刻,是因他大红大紫?非也,非也,因为啥?也说不上为啥,或许就是为那寻常拜访,总是被他使劲一握,一疼至今的缘故呗。

  就这个了,理由。说来田翁不衰,却也非帅哥;田翁诗好,却不善交流,远道拜读,酒无一盏,水缺一杯,亘古不变的就是,使劲一握,无论妇孺童叟,概无例外,想讨过一句半句暖心回帖,都是奢望,遑论回访了。

  田翁印象若何?绝非是上面的抱怨。惟知他格律出彩,应是吾师。

  老师称翁田间,耕耘不在阡陌,只在书案,不荷犁锄,专弄笔墨,我牙牙学语,习诗不久,看见喜欢,虽是萍逢,也会留意多多,多加学习,学习,再学习。

  泡网年余,学了个啥呢?各位方家,可能是看了个寂寞,于我而言,全是干货,容我罗列:首先是老师精于格律,偶有长短。以四月半月为例,发帖15次,诗词25首,全是格律。

  谈到格律诗,它是属于“字少事情大”的那种,学了许久,我看着还觉头大。《师友诗传录》就说:“五言绝近于乐府,七言绝近于歌行,五言难于七言。五言最难于浑成也,要皆有一唱三叹之意乃佳。”所谓浑成,我想,应该就是我们常评的“意脉流畅”吧。这点,对田师来说,是小儿科,是基本功。比如四月一日的《村行漫兴二首》之其二:“日出泛溪烟,边风和几许。何处趁虚人,三五还成侣。”一幅春日村民三五成群的赶集图,就生动活泼地展现在面前,落墨行云流水,毫无迟滞感。

  要说一气呵成就是诗词了,那样的话,我大抵也可以拿到毕业证了。这里我要说对田师的印象其二是,留白恰当。

  记得也有人反复说诗词什么“准确、直接说明问题”,这个自然是要的了,但这不能是诗词的全部啊,比如我比较喜欢田师的一首边草》“太息边庭草,经冬枯且槁。见春今已迟,又恐逢秋早。”就绝对不只是写实和平铺直叙。起句,来自自然规律,叹息冬草的枯萎,而结力千钧:怕春迟,惧秋早。题为“边草”,读后无不让我们有一种对微小生命、乃至对低阶弱势群体在大自然或强势面前的无力和无奈的联想和思索。田师或许还不知道海明威“冰山理论”,而恰恰很好地做到了“字面不过是浮现在水上的冰山一角,其余大部分都沉浸在水里,需要你去补充想象。”

  洋人理论,多少有些拗口,用大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来说,不过就是文字的密度、张力和留白。我们作文的时候,一定数量的文字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言外之意,也就是涵义的多少,就是文字的密度。我们炼字炼意,将篇幅尽量压缩,将涵议努力扩张,以达到密度的增加,张力的增强,这在格律诗中,唯有如此,留有想象空间,能称佳构。

  田翁印象其三:诗作与题材。翻开田诗目录,其中“漫兴”“遣怀”类居多,几乎二成以上,可见取材较旁人稍窄,令人惊奇的是,作品从各个角度着墨,竟各有千秋,无一相同,也许是时过境迁,心境不同的使然,但不约而同的是大多会在作品里表现出豁达、洒脱的超凡气韵来。相比放眼天下、高论古今者,田师题材过于“狭隘”,而我想说的是:影响创作的,不仅仅是题材的宽窄,更多的、更重要的还有视角的变化、境界的高低。

  关于诗词的语言,我无法证明“诗词有特定的语言”,古往今来,人们使语言用文字记录,发展成为诗歌以后,就从来没有划分出非诗辞语。在田师的作品中,依律倚韵,朗朗上口,字面意思也好懂,余韵也堪品味。至于用典故,田师也偶有使用,且典出自然,全无点鬼、祭魚之嫌,而作品典雅,耐品,想来非一朝一夕之功夫了,这是田师印象之四。

  田翁亦凡人,乃印象之五。大作孤标,而性情孤傲,鲜与人来往,纵然佳作频频,却品者寥寥,学生还是以前(15天)为例,截止到此刻,“大数据”分析,四月三日阅读最多也只212人次,回复(含田师握手)才9人次,呵呵,和老师开玩笑了,我知道,古往今来大凡有成者多是清高,更羞于王婆卖瓜,自顶占位了。

  近来无感,不能作诗,论坛围观,写写学习心得吧,博大家一笑:呵呵,田翁识字,还识很多很多字,是无疑的了。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44#
 楼主| 发表于 2023-5-8 22:22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7 10:37
明末那瘟疫,持续几十年,该不是美帝西方在作祟吧?努尔哈赤也没这技术水平——战争会加剧疫情,大量死尸 ...

呵呵,这里开上研讨会了?还是讨论点诗词罢,
43#
发表于 2023-5-7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3-5-7 20:17 编辑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7 10:37
明末那瘟疫,持续几十年,该不是美帝西方在作祟吧?努尔哈赤也没这技术水平——战争会加剧疫情,大量死尸 ...

明末那瘟疫,持续几十年?这说法尚缺乏科学的依据?这次讲美国造,也没有铁证?
42#
发表于 2023-5-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唐尧 发表于 2023-5-7 09:57
古人曰大疫不过三年,瘟疫病毒的寿命就三年左右,病毒就死亡了。这次如果是自然产生的病毒,已经到结束的 ...

明末那瘟疫,持续几十年,该不是美帝西方在作祟吧?努尔哈赤也没这技术水平——战争会加剧疫情,大量死尸未及时掩埋,孳生病毒是必然的
41#
发表于 2023-5-7 09:57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7 09:32
这东西,和明末的疙瘩瘟一样,往往出现在好大喜功之时,不能乐观,也许会有反复呢

古人曰大疫不过三年,瘟疫病毒的寿命就三年左右,病毒就死亡了。这次如果是自然产生的病毒,已经到结束的时候了。如是人造病毒,则难讲?
40#
发表于 2023-5-7 09:32 | 只看该作者
唐尧 发表于 2023-5-6 19:09
瘟神渐远离,这不是传奇。世卫今宣布,新冠日落西。明天发

这东西,和明末的疙瘩瘟一样,往往出现在好大喜功之时,不能乐观,也许会有反复呢
39#
发表于 2023-5-6 19:09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6 18:01
好诗,既然是交流,实话实说更好,田翁不回帖或者懒得评别人作品,这终归不大好

瘟神渐远离,这不是传奇。世卫今宣布,新冠日落西。明天发
38#
发表于 2023-5-6 18:01 | 只看该作者
唐尧 发表于 2023-5-6 16:28
请来诸葛亮,稳卧竹床上。尽管写诗词,安排人捧场。

好诗,既然是交流,实话实说更好,田翁不回帖或者懒得评别人作品,这终归不大好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中山野 发表于 2023-5-6 16:12
欣赏老师佳作,下午好

欢迎老师光临,敬茶问好!
36#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6:42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23-5-3 14:40
现代文人古典的雅

呵呵,这个古韵版人才济济,各有特色,各有性格,蛮好玩的。我就欣赏到你一曲,咋不来个好事成双?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6:40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2 10:26
净等人上门,疑是诸葛亮

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必王婆起高声。
34#
发表于 2023-5-6 1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3-5-6 17:39 编辑
高老庄主 发表于 2023-5-2 10:26
净等人上门,疑是诸葛亮

请来诸葛亮,稳卧竹床上。尽管写诗词,安排人捧场。
33#
发表于 2023-5-6 16:1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佳作,下午好
32#
发表于 2023-5-3 14: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文人古典的雅
31#
发表于 2023-5-2 10:26 | 只看该作者

净等人上门,疑是诸葛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8 11:57 , Processed in 0.14102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