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杜审言在吉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0 0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23-5-10 10:20 编辑


  如果没有被贬吉州的经历,杜审言的人生可能大为不同,诗圣杜甫的人生也可能完全不一样。正因为有了吉州那桩轰动朝野、沸沸扬扬的事件,杜审言才会对武则天感恩戴德,并与张易之结交,而后又因此受牵连,不但累及自身,连孙子杜甫的人生也变得更加艰难坎坷。

  唐朝多狂人。杜审言算是狂人界的楷模。

  和杜审言相比,自称“四明狂客”的贺知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都要相形见绌。杜审言的疏狂傲世性格似乎是渗透在骨子里的,不但贯穿了他的宦海生涯,同时也融入了他的诗歌意象。在《新唐书》和《唐才子传》中,主要记载的就是杜审言的狂人事迹,比如他说苏味道“彼见吾判,且羞死”;他还对外放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甚至在临终之际,他还忍不住对宋之问等人口出狂言:“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杜审言的狂傲,或许有多方面的原因。时代和个人性格因素是其一。出身名门是其二。他的祖上是京兆杜氏,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著名士族,汉朝时期的俗谚“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说的就是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西晋名将杜预就是杜家先祖,博学多通,文武全才。秉承远祖基因,杜审言也是聪敏多才,年纪轻轻就进士登第。不仅如此,他还凭借《全唐诗》中的40多首诗歌,一举奠定了五言律诗开拓者的地位,诗风大气纵横,开时代先河。

  性格决定命运。平时狂放不羁,在朋友面前开开玩笑,吹吹牛皮是无关大雅的,但面对世人,总是这样大言不惭,无所顾忌,就难免受人非议。很快,审言同志就因为自己的“不审言”,“坐事贬授吉州司户参军”。

  吉州,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司户参军的官也不大,最多正七品,也有可能是从七品。在唐代,这个职位,府称户曹参军,州称司户参军,县称司户佐。主要职责是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放到现在,也差不多是一个地级市民政局和财政局的分管干部。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杜审言究竟是因为犯了什么事情,被贬到离京城大老远的吉州来呢?正史对此语焉不详。倒是陈子昂在他的《送吉州司户审言序》中透露了端倪:

  “杜司户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于天下,而独秀于朝端......而载笔下寮三十余载,秉不羁之操,物莫同尘;合绝唱之音,人皆寡和。群公爱祢衡之俊,留在京师;天子以桓谭之非,谪居外郡。......杜君乃挟琴起舞,抗首高歌:“哀皓首而未遇,恐青春之蹉跎。且欲携幽兰,结芳桂,饮石泉以节味,咏商山以卒岁。返耕饵术,吾将老焉。”群公嘉之,赋诗以赠。凡四十五人,具题爵里。

  陈子昂的这篇序,主要叙述了杜审言被贬的原因和朋友相送的场景。杜审言被比作桓谭和祢衡。桓谭因抗颜直谏,差点被汉光武帝斩首,而祢衡恃才傲物,被曹操借黄祖之刀所杀。通过这种类比,我们不难揣测,老杜之所以被贬,大概是因为在某个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触怒了女皇武则天。所幸的是,即便如此放旷,杜审言好朋友还是不少。当他离京赴吉之际,四十五人为他送行,还纷纷赋诗赠答,场面一度热闹而且感人。送行者中,有被他嘲笑过的苏味道,有官居要职的崔融,也有为其鸣不平的陈子昂。

  吉州,是杜审言的偶然被贬之地。但由于他秉性不改,又必然导致接下来的惨痛代价。在吉州,杜审言依然故我,与吉州司马周季童和员外司户郭若讷发生矛盾。这两个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周季童是唐太宗之女临川公主与周道务的儿子,属于皇亲国戚。郭若讷也是搬弄是非的高手。二人看不惯杜审言的做派,本来给他穿穿小鞋也就罢了,非要诬陷出一个杀头的罪名,想将杜审言害死。这一来,自己搬砖头在自己的脚。杜审言的小儿子杜并,虽然只十几岁,却有要离、荆轲之勇,自父亲入狱后,他便“盐酱俱断,形积与毁,口无所言”,在沉默中酝酿着爆发的力量。

  历史真得很有意思,将这一天记得清清楚楚。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699年6月14日),密怀利刃的杜并出现在周季重的一次盛大家宴中,就在众人推杯换盏之际,杜并掏出利刃向周季重连捅数刀,自己也死于兵士的乱刀之下。身负重伤的周季重在生命垂危时,才意识到自己做得也有点过分,发出了最后一声叹息:“吾不知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自己没脑筋,还怪旁人进了谗言,真不知道周季重是死得明白,还是到死也不明白?

  这桩血案,震动朝野。武则天杀老李家的人够多了,也不在乎别人多杀一个,顺势说被孝子救父感动,赦杜审言出狱归京,还加封其为著作佐郎,不久又迁膳部员外郎。从鬼门关到京官,杜审言痛失爱子。这番遭遇,多少压抑了他那份天生的疏狂,也让他多少学会了妥协。然而造化弄人,他的妥协竟成了亲近武周政权的证据,让他接下来贬得更远,虽然在朋友帮助下最终回到京城,但老李家对老杜家的不良印象,很可能是杜甫仕途蹭蹬的原因之一。

  话得说回来,正是因为爷爷的疏狂傲世和诗歌天赋,作为孙子的杜甫才有“吾祖曾冠古”“诗本吾家事”的自信,也才有了被后世膜拜“一卷杜诗揉欲烂”(杨万里语)的诗圣杜甫,有了代表大唐风度与气派的近体诗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5-11 19:25 | 只看该作者
另僻新径话杜甫,让读者对杜甫的认识又宽广了。  感谢老师赐稿,祝夏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5:08 , Processed in 0.0465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