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水话题】万物的遐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1 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4-6-1 23:46 编辑

万物的遐思
文/草舍煮字


  比较喜欢读史,知道所谓历史一般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解读,手法多以人的活动来表现。典型的就是《史记》,所以说历史就是人(或人群)的历史(帝王将相家史、人类战争发展史、政治权谋史),不为过。当然,当中的“人”都是知名人士,或者说是历史使其知名,或者人与史互相成就。所以有“英雄创造历史”的说法,虽然伟人不太同意。
  
  有没有“物”的历史呢?有的,近年也有人写了。比如《历史的细节》(杜君立)提出了这种读史的角度: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来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所以历史还是工具、机器的发展史,比如马镫、轮子、机器、电脑。这不写的还是围绕人吗?要知道,没有人之前老早、老早就有物了。与物的历史相比,人的历史连沧海一粟都不到。不过,我倒不是要贬低这本书,而是要循着它的角度来引出我的文意。
  
  另一本《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基本上可以算是讲述物的历史了,虽然它写的是人探究到的、写给人读的、物的历史,内容涉及宇宙的演化、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等等,并且生动有趣。我不是推介,就不剧透了,只想提一提当中写到的一种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存在的历史比人类要长得多,那就是附着在岩石上的地衣,有两万多种。
  
  地衣实际上是真菌和藻类之间的一种伙伴(共生)关系。真菌分泌出酸,溶解岩石表面,把矿物质释放出来;藻类将矿物质转变成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二者。这种共生关系使得地衣能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如岩石上、沙漠中,甚至冰雪覆盖的高山之巅。这是个很感人的安排,也显然是个成功的安排。在如此恶劣条件下茁壮成长,地衣也要半个多世纪时间才能长到衬衫纽扣大小,长到餐盘大小则需要千百年。很难想象它们的生存成就如此微弱。它们只是存在,这些感人的最简单层次的生命,。
  
  “生命只有这点考虑,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作为人类,我们往往觉得生命必须有个目的。我们有计划,有志向,有欲望。我们想要不断利用赋予我们的整个令人陶醉的生命。但是,生命对于地衣来说是什么?它的生存冲动、活着的欲望和我们一样强烈-——有可能更加强烈。要是我被告知,我不得不当几十年林中岩石上的地衣,我认为我会失去继续活下去的愿望。地衣不会。实际上像所有生物一样,它们蒙受苦难,忍受侮辱,只是为了多活一会儿。总之,生命想要存在。但是——这一点很有意思——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想大有作为。这也许有点儿怪,因为生命有很多时间来施展自己的雄心壮志。”然而,如果把地球45亿年历史压缩成普通的一天,人类的历史不过几秒钟长。那么一个人的终寿生命呢?即使用“刹那”来形容都很夸张。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有计划,有志向,有欲望”呢?要有,但应该还要有节制,节制到值得的程度。
  
  在一个和煦的春日清晨,一位艺术家独自漫步在远离尘嚣的山水景点。这里群山环绕,碧水潺潺,他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带来的宁静与启迪。他的目光被一座巍峨的高山所吸引。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似乎藏着无尽的秘密。艺术家站在山脚之下,仰望着这自然的巨作,心中涌起了一股无法言喻的哲思。他思考着宇宙的宏大和人类存在的渺小,那山、那水、那草木、那鸟虫,每一物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他注意到岩石上顽强生长的地衣,在此静默无声地生长了千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而人类,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也不过是匆匆过客。
  
  这时,三两个外国年轻人背着精良的登山装备,兴冲冲地从艺术家身边走过。他们热情洋溢,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兴奋。艺术家心中暗自思忖,这就是中外山水情怀的不同——东方人更倾向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感悟其中的奥妙;而西方人似乎更倾心于征服,向自然挑战,体验胜利的喜悦。
  
  是啊,人类和地衣都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人类在生存的基础上还想要征服,并且人类有智力,能够达成征服的欲望。
  
  地衣的生存表达了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共生关系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恰似人类和经济作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当条件(物种自身条件、环境条件)适宜时,征服就开始了。征服而反噬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狼吃掉了过多的羊而导致羊的数量锐减。同时,由于这个阶段食物(羊)丰富,繁衍了过多的小狼。如此一来狼多肉少,致使狼群被大量饿死。人类也一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导致了土壤退化、水源枯竭等问题。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灾难,如沙尘暴、河流干涸、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都与这种盲目征服自然的行为有关。
  
  “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某些时候激励人们挑战未知,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然而,当人类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开始忽视自然规律时,反噬的教训也随之而来。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都是人类过度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忘记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人类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正如地衣教会我们的共生之道,人类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试图征服或控制它。
  
  “天”是不可战胜的,自然是不能征服的。但人是有智慧的,在遭受反自然的挫折后,终归会探究到自然规律,沿着规律的指引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能够持续地滋养着万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22:00 | 只看该作者
麦子熟了 发表于 2024-6-7 20:06
很有哲学味道的文章,文史哲三味和一,读来茅塞顿开。

谢谢麦子老师高评!问好!
30#
发表于 2024-6-7 20:0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哲学味道的文章,文史哲三味和一,读来茅塞顿开。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09:28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24-6-6 07:52
想不到草舍兄也是个植物控啊,对地衣这么了解。我是只在抖音里看见过,没见过也没吃过。

其实也是一般了解。之前在家养的绿植下种过青苔,结果绿植死了,青苔却绿油油的。
地衣生长环境恶劣,估计没有什么食用价值,口感更难描述。
28#
发表于 2024-6-6 07:52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草舍兄也是个植物控啊,对地衣这么了解。我是只在抖音里看见过,没见过也没吃过。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21:28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4-6-5 15:49
读完草舍老师的文,想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我们的爱山水,都是爱游赏山水,自得其乐,草舍老师是真的爱山水 ...

正如我文中说,东方人更倾向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感悟其中的奥妙。
26#
发表于 2024-6-5 15:49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草舍老师的文,想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我们的爱山水,都是爱游赏山水,自得其乐,草舍老师是真的爱山水。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0:3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4-6-4 10:36
好,明天来南开报道,
主讲政治经济学

这个还真是我的长项,当然也可能有点知识老化
24#
发表于 2024-6-4 10:36 | 只看该作者
好,明天来南开报道,
主讲政治经济学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2:24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4-6-3 18:24
是一场思想的探索,内心山水的彰显。学习问好。

谢谢文珺老师赏读,晚安!
22#
发表于 2024-6-3 18:24 | 只看该作者
是一场思想的探索,内心山水的彰显。学习问好。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6:42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4-6-3 15:01
草舍兄渊博的学识令长老叹服,你读书不只是宽,而且思虑比较深,更可贵的是有自己的见解,哪怕有些见解可能 ...

哈哈,看来我这点写作水平躲不过科班老师的法眼,现在读来的确感觉牵强了,放开了没有收回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6:3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4-6-3 09:49
草版谦虚啦。此篇联想丰富,阐述详尽,非一般人行文可比啊

想到就写到了,但自己读着感觉还是缺少趣味。
19#
发表于 2024-6-3 15:0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兄渊博的学识令长老叹服,你读书不只是宽,而且思虑比较深,更可贵的是有自己的见解,哪怕有些见解可能是不周全的,但和盲从者或者一昧迷信别人却浪费自己脑子的比起来不知要高明多少。这样的读书是值得尊重的,但说实话,你这篇文章我读得困难,因为我很少考虑到这么宽阔的问题
18#
发表于 2024-6-3 09:4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4-6-2 22:29
我是拿读书当做行路,和你没法比啊。

草版谦虚啦。此篇联想丰富,阐述详尽,非一般人行文可比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20:42 , Processed in 0.14291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