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萝卜的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1-6 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4-11-8 18:18 编辑

萝卜的滋味

文/匡建华

   在长阳土家山寨,萝卜属于低挡菜,可乡亲们十分喜欢,在自家田园里总是会给它留一席之地。萝卜也很知趣,种子一落到土壤中就开始风长,不需要乡亲们过细呵护,便铺开一层油油绿意,将山村的深秋或隆冬渲染成生机蓬勃的春天。

   一进入冬天,萝卜就成了乡亲们餐桌上的常客。我的童年就是在萝卜丝、萝卜块、萝卜丁、萝卜条、萝卜菜的陪伴中度过。其貌不扬的萝卜只要到了婆婆的手里,就会变出不同的美味佳肴。

   婆婆做的凉拌萝卜丝不仅颜值高,而且吃起来又脆又爽口。她先把切好的萝卜丝用盐腌一会儿,再把腌出来的水倒掉,接着放一些蒜泥、少许红辣椒和香菜,再佐以白糖、醋和香油,搅拌均匀,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凉拌萝卜丝就端上了餐桌。

   有时婆婆将萝卜丝加入适量的面粉、鸡蛋、盐、葱、姜和水,用筷子搅成稠糊状,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的丸子,其香醇诱人,外焦里软,让人唇齿留香,是儿时的零食。酸萝卜、萝卜丸子、萝卜干炖肉、萝卜糕……,婆婆让我们的味蕾满足的同时,从中感觉到生活的多滋多味。

   数九隆冬,婆婆时不时地炖一锅羊肉萝卜汤或萝卜大骨汤,为一家人驱寒送暖。屋外,雪花纷飞;屋内,热气氤氲,盈满了萝卜的香味,身上的寒气一扫而光。在我上初中寄读的那几年,每到周六放学回家就兴奋,因为婆婆做了好吃的等着我们,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

   参加工作后我还是喜欢吃萝卜,参照婆婆的做法,改善生活的品质。如冬天我喜欢泡红萝卜,用一个玻璃坛子,加入洗净的小红萝卜,或将萝卜切成小块,加盐、生姜、红辣椒、花椒等酌料,再加冷开水浸泡半个月就可上桌了。早上的食欲不太好,吃几块又酸又带点辣味的泡萝卜,就会胃口大开,当然在酒桌上那泡萝卜是少不了的。

   萝卜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吃、炖汤、炒菜、腌制等。生吃时,萝卜的清脆口感和微辣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炖汤时,萝卜的清甜与肉香相得益彰,温暖人心;炒菜时,萝卜的爽脆与蔬菜的鲜美相结合,营养丰富;腌制时,萝卜的酸辣与时间的沉淀相融合,别有风味。

   谁也没想到,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小小的萝卜不仅没有被淘汰,它还借助科技进步的快车道,让其家族更加兴旺发达。过去种萝卜是自家人吃,现在种萝卜是给别人吃,如火烧坪的高山萝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了长阳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有一年,一位老同学来我家玩,说给我带了两个萝卜,起初我还觉得他有点小气,连普通的萝卜也只带两个。结果我打开麻袋一看,真是让人开眼了,一个萝卜就有十多斤。有一次路过高山蔬菜基地,发现那儿的萝卜菜没有山下的萝卜菜张扬,高不到十厘米,而县城周围老乡们种的萝卜菜高达四五十厘米,萝卜却很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山下种的萝卜是吃萝卜菜的呢。

   在省农科所的展台上,萝卜的种类繁多,有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心里美等。它们颜色各异,形状不同,但都具有独特的风味。红萝卜色泽鲜艳,甜中带辣;白萝卜洁白如玉,清脆可口;青萝卜则带有一丝清甜,口感爽脆;心里美则以其独特的紫色外皮和甜脆的肉质,成为萝卜中的珍品。

   两年前,在长阳召开了高山蔬菜研讨会,在招待院士的餐桌上,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土家山寨的特色食品,萝卜也名列其中,并且有好几道萝卜菜品,专家大赞,认为这才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有在大都市品尝不到的味道。

   十几年前高山蔬菜基地就建有贮存蔬菜的冷库,在冷库旁边有一个人工洗萝卜场所,热闹非凡,不少乡亲在那儿洗萝卜一个月就能挣三四千块钱。去年我再去那里,洗萝卜已被洋机器替代,清洗、消毒、打包,一条龙服务,就连省市专家都感叹,一个洗萝卜竟然催生了一个产业。

   其实萝卜也会开花结籽的,只是可惜乡亲们种的萝卜绝大多数是不会让它开花结籽的,因为没等到它开花,萝卜就被乡亲们端上了餐桌。不过为了传种接代,乡亲们也会留下几株让它开花结籽,走完它生命的全程。萝卜花为白色或粉红色,十分美丽,白天没有任何味慊,直到傍晚才会散发出一股扑鼻的芬芳,因此得名“黄昏之花”。

   萝卜在我国种植的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记载,称之为“菲”,意为细小的根茎。其名除了萝卜外,古人还给它取了许多雅名:如芦菔、莱菔、罗服或雹葖等。在古代,萝卜不仅是平民百姓的盘中餐,也是宫廷御膳的常客。它以其清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小人参”的美誉。

   儿时粮食不充足,红苕当主食,一吃就是好几个月。可红苕吃多了不仅肚子胀气,而且屁多,在公共场所挺难为情的。每次弄红苕吃,婆婆就弄些萝卜,或炒、或煮,有时就是打萝卜菜汤喝。神奇的是吃了萝卜或萝卜菜后就没了那不雅的毛病。至于为什么,婆婆也说不出一个子曰来。

   在古代,有关萝卜的传说和故事层出不穷。有的说萝卜可以驱邪避灾,有的说萝卜可以治病救人。在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从侧面反映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长大后我学了医才知道,萝卜花不仅有观赏价值,其种子、萝卜及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消食化痰的功效;萝卜籽榨出的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是美容佳品。

   五百多年前的大医学家李时珍就告诉我们,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看来儿时的我们在无意之间就吃了大量补品。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萝卜也是情有独钟,并留有诗句:“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眼里,浸透泥土味的萝卜已超越鸡鸭鱼肉的肥美,成为难以或缺的至爱。为此,他还写了一篇辞藻华美的《菜羹赋》,称萝卜和青菜一样“不用醯酱,有自然之味”。在他贬谪途经韶关时,被人招待了一顿萝卜汤,他却惊喜过望,将其视作久违的“东坡羹”。

   萝卜不仅是食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萝卜象征着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的品质。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萝卜成为赞美的对象,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中国画中,萝卜与白菜、竹笋等一起象征着长寿、丰收和吉祥。在民间艺术中,萝卜的形象经常在剪纸、年画中出现;它还被雕刻成各种形状,如动物、人物、花卉等,栩栩如生,令人赞叹。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人们对萝卜的喜爱和尊重。

   萝卜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在人们的餐桌上、文化的长河中、生活的点滴里,默默地奉献,静静地生长;它在四季的轮回中,如同一位智者,静静地观察着世间的变迁。萝卜不仅滋养着我们的身体,也丰富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品尝萝卜美味的同时,可以找到健康、快乐,去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先人的智慧。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46#
发表于 2024-12-2 19: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学习了!问好!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1:20 | 只看该作者
林梢客n 发表于 2024-11-29 10:01
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小人参”,不仅是一款寻常的菜品,还丰富着心灵,滋养着精神。欣赏质朴的文字,品读萝卜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4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1:19 | 只看该作者
水晶苑 发表于 2024-11-28 15:10
朴实细腻的文字,读着如萝卜一样甜甜。美文!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43#
发表于 2024-11-29 10:01 | 只看该作者
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小人参”,不仅是一款寻常的菜品,还丰富着心灵,滋养着精神。欣赏质朴的文字,品读萝卜的故事,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42#
发表于 2024-11-28 15:10 | 只看该作者
朴实细腻的文字,读着如萝卜一样甜甜。美文!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07:49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4-11-26 16:30
千家万户离不开萝卜白菜!

谢谢老师一路支持,早上好!
40#
发表于 2024-11-26 16:30 | 只看该作者
千家万户离不开萝卜白菜!
39#
发表于 2024-11-26 16:29 | 只看该作者
萝卜白菜家常菜,平凡的生活不平凡!
38#
发表于 2024-11-25 12:33 | 只看该作者
建华是大散文家~!pianpian dou篇篇精华~~~~~~~~~~!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2 11:24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4-11-22 08:02
建华朋友早上好朋友!创作丰收!

谢谢老师鼓励,上午好!
36#
发表于 2024-11-22 08:02 | 只看该作者
建华朋友早上好朋友!创作丰收!
35#
发表于 2024-11-22 08:01 | 只看该作者
再赏朋友佳作,提读支持周末快乐😁!
34#
发表于 2024-11-21 22:50 | 只看该作者
精华作品必须推荐大家一起学习欣赏😊!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09:53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24-11-20 16:48
萝卜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在人们的餐桌上、文化的长河中、生活的点滴里,默默地奉献,静静地生长;它在四季 ...

谢谢老师支持,上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9 04:16 , Processed in 0.1441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