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冬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27 0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12-27 18:39 编辑

                                         漫谈“冬至”             高迎春

        中国的24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4节气所包含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和人类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在24节气中,有一个重要的节气,这就是冬至。冬至这一天,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阳气开始回升。”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是杜甫在冬至的前一日写的。由此可知,古人对冬至阳生,是有普遍的认知的。据记载,周代以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日晷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从周代到秦代至汉代,古人以冬至为岁首一直未变。人们最初过冬至节,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德州地区,冬至这一天最普遍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今年冬至,一大清早,妻子的妹妹刘玉凤就打来电话,说昨天在德州女儿家包饺子,还剩下一大块面,说到了宁津就给送过来,省得再和面了。果然,她不到十点就把面送过来了。和好的面,有点发黑,原来是彩色小麦面粉。近几年,宁津大力发展彩色小麦种植,所以彩色小麦面粉才得以流行。在我们家,包饺子都是由我负责擀饺子皮,妻子负责包饺子,一般要荤素搭配,因为我喜欢吃素馅饺子。传说冬至吃饺子,与医圣张仲景有关。他看到北方人隆冬容易冻耳朵,就用羊肉为馅,再加生姜、大蒜、花椒等容易发热的中药作调料,制作成耳朵模样的饺子,热腾腾吃进肚子,浑身发热,耳朵自然就不容易生冻疮了。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就实行了冬季祭天的习俗。经过历代传承,冬至这一天祭祀天地,祭祀宗庙,祭祀社稷,逐渐被制度化,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汉代称呼冬至为“冬节”,朝廷、官府举行的祝贺仪式,被称作“贺冬”。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亲戚朋友互相拜访,以美食相赠,快快乐乐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过去,人们将冬至前一日,称作小冬日或小冬至;将冬至这一天称作长至日。杜甫曾写过一首关于冬至的诗歌,因为他是在冬至前一日写的,故而篇名就叫《小至》。我国自古便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冬至这一天,祭孔、拜师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活动。冬至是长至日,要去孔庙给孔子“拜圣寿”。因为冬至曾经是“年”,过了冬至就会长一岁,要为之“增寿”。在中国,冬至举行祭孔典礼,冬至拜师,这个风俗流行极广。在鲁北地区的德州,到了冬至这一天,各个书院,各个私塾,都会举办祭孔拜师活动。随着各地孔庙的拆除,私塾关停,这一习俗渐渐销声匿迹。但是,冬至祭孔拜师,也可以看做是我国最早的教师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冬天别称,也特别多。据《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所以,后来人们用“玄英”来泛指冬天。据《晋书·王献之传赞》云:“观其字势,如隆冬枯树”。隆冬一词,即源于此。晋代的欧阳询,曾在《临终》诗里说:“松柏冬悴,然后知岁寒”。故而有人用“冬悴”、“岁寒”,来指代冬天。冬天是三个月,分别是孟冬、仲冬、季冬,而这就是“三冬”的来历。冬季为九十天,因此有人称呼冬天为“九冬”。有一句古诗云:“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严冬”一词就出之这里。而冬节不仅特指冬至,也用来指代冬天。比如《后汉书·马融传》云:“方涉冬节,农事闲隙”。其中的冬节,就是泛指冬天。

        有些植物,对冬至阳生似乎也是知道的。深秋时候,我起到室内一棵辣椒,预备等到来年春天,再种到门前地里,让它长成辣椒树。辣椒栽倒花盆里,开始有些打蔫,等了半个月才逐渐适应室内阳台环境。可是,原来开着的小白花,全部脱落了。室温26度,按理辣椒是可以开花的。等过了冬至,辣椒棵似乎睡醒了,竟然开了一层小白花。仔细看,小辣椒已经长了有三、五寸大小了。冬至,在民间也叫做“交九”、“数九”,预示着进入了三九天,冻破砖的严寒时候。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等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民间歌谣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歌中所谓的“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等等,都是物候现象,从人的冷暖感觉,反映了北方冬至以后的气温变化。在中国,“数九”的起源很早,最早记录“数九”的书籍,是公元550年前后梁朝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书中说:“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为寒尽”。由此可见,古代人对气候观察的非常仔细。

        “九九歌”巧妙用自然界某些生物的各种生态状况,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在各个“九”内的气候发展状态。在《帝京景物略》中,记录着这样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穷毕;才要伸脚暖,蚊虫虼蚤出”。在江苏一代,流传着这样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背起粪篓;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沿路走;五九六九,挑泥挖沟;七九六十三,家家把地检;**七十二,修车装板儿;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九九歌”的内容,也是大相径庭。过去在中国民间,有画九九消寒图的民俗活动。有的人在宣纸上,画一枝梅花,从冬至起每天在树干上画一朵梅花,等画完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春天就到了。有的人画一幅表格,九行八十一格,每天填涂一格,等到阁内都写满“九”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九九消寒格九填满了,谓之“九九消寒表”。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连九个字,每字皆九划,等描写完对联,三九也就结束了,谓之“九九迎春联”。

        冬至和夏至,是阴极和阳极的两端,故而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之说。冬至和夏至,和太极图阴鱼和阳鱼的互相转化,有着相似的哲学意涵。冬至象征着阴极阳生,夏至象征着阳极阴生,正如太极图中阴鱼尾端的阳点和阳鱼尾端的阴点,预示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冬至作为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与太极图中阴阳互根、互生、互化的理念相呼应,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对自然规律和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时期,古人就用“日晷”观测太阳,以冬至为一年之首尾,测其日影变化,以校正一年四时之节气。根据日月运行轨迹,推算其置闰节余,即所谓“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冬至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最早制定出的两个节气。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古代将节气分为三侯,一候为五天。冬至的三侯分别是:“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侯水泉动。”古人以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阳生,但阴气仍然很强,所以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阳气萌动,麋鹿开始解角。三侯阳生,故而山泉水开始升温流动。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甚至说:“冬至大于年。“每逢冬至,都进行庆贺,这在《汉书》、《晋书》、《四月民令》、《东京梦华录》里,都有记载。

        中国最早写冬至的诗人,是南北朝时期的鲍照。他写的诗名就叫《冬至诗》:“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鴈。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诗中的景,同“影”,指日影。日至,即冬至。晷,就是日规,是古代测日影定时间的一种仪器。唐代的杜甫,写过两首冬至诗,一首标题为《小至》,一首标题为《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至日,特指冬至日或夏至日,这一首肯定是指冬至。唐代的白居易,也写了两首冬至诗,一首的标题为《冬至夜》,一首的标题为《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即今河北邯郸。驿里,指驿站,古代供递送公文者或来往官员休止之处。在众多冬至诗中,我最欣赏宋代的张耒写的《冬至后三日》:“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诗中的水国,指的是江南。由诗可见,江南过冬至时,春天已经提前到来,梅花开得繁盛,大雁也已经预备迁徙北归了。

        时序逢数九,节令又冬至。家家户户,欢乐祥和,煮饺子,喝美酒,迎接数九,迎接春天。漫谈“冬至”,至此,搁笔!



                                      2024年12月26日写于迎春堂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11:30 | 只看该作者
江亲莲 发表于 2024-12-27 08:4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谢谢光临阅读留言支持,上午好!
2#
发表于 2024-12-27 08:42 | 只看该作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05:28 , Processed in 0.0951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