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82|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土豆·洋芋·马铃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7-9 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土豆·洋芋·马铃薯

                         文·曹国魂


      记得前些年在一家报纸上看过一篇有关土豆的文章,其中这样描述它的身份:在乡下的牛肉面碗里称“土豆”,在城里的餐桌上叫做“洋芋”。而在我的教科书里,土豆不但有了“名”—铃薯,而且有了响当当的“姓”—马。或许一直居住乡下,我摈弃了“洋芋”的叫法,别扭于“马铃薯”文邹邹的称谓,每次看着父亲可香的吃着蒸熟的土豆,我总是用藐视的目光偷偷抵触土豆对父亲的吸引力。觉的它真的很土,连名字里都带“土”。

      土豆,如同我的父辈一样土的掉渣的名字,外表没有一丝令人仰视的姿态,粗糙的肌肤裹着泥土,一生灰不溜秋。它们埋在土地里,如果不是隆起的田畦,与石头又有什么两样。与泥沙一样寡目的看着黑暗的地脉,接受潮湿的浸渍和冰冷的桎梏,即便最早的秋风吹归来也轮不到它们吸上一口,除了在黑暗中拼命滚圆自己,外面洁净的世界与它们肮脏的出生无关,最终在铁锹冰冷的驱赶里蹦出地面,短暂的停留后,又被拥挤在黑暗的地窖里,任凭它们怎样碰撞,发出的总是沉闷的声响和它们相互挫伤的肌肤。

      土豆的创伤一直待在身上,它们像久病在床的瘫痪老人,容不得自己翻身,有的胯骨溃烂,有的鼻青面肿,腐烂后发出剧烈的恶腥味,整个冬天土豆们使劲拥挤着,相互用体温取暖。

      这样的生存一直延续到竖春,阳光照耀着外面骄傲的麦苗,就连墙角的蒺藜也竖起耳朵聆听春天的好消息,此时的土豆在地窖盖面打开的一瞬,剧烈的阳光使它们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自满,全然忘记了压抑、沮丧、低沉之类的囹圄时光。粉头垢面,农家人拿立夏的言辞作弄它们,把它们和瓜果一类的蔬菜划在一个户口本上,身份从秋天的庄稼转换为蔬菜,给了它们足够的荣耀。

      土豆乐此不疲,争先亮出自己的体质,显示出健康繁衍后代的魄力,在农家人锐利的菜刀下痛快分支。它们没有纷争,深邃的穴窝汇集了一生的生育力量。它们散发出的体液吸引着耕牛,随着农家人一声吆喝,一个个被切成形状各异。切好的土豆睁着眼睛迫不及待的跳下姑娘媳妇的竹篮,钻进犁沟,仰面向上,像一个临盆的女人,等待一层薄薄的遮羞布,分娩的疼痛和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我琢磨土豆的生长过程,在我的潜意识里它们一直是猥琐而又愚昧的。任何一种庄稼或许都比它们更加不用豁亮的刀去宰割,也没有哪一类庄稼在大地拥有如此漫长的孕期。整个初夏土豆们都在土地深处的产床上用劲。土豆的韧性接应着三月的细雨,当蓬松的土地有了活力的时候,土豆“叭”的一声,满是腥味的暗绿色小脑袋钻出地缝,尖啄吸吮着阳光里鲜嫩的奶汁,有些贪婪。

      土豆的花分为两种。早些年我们一直沿袭把上年秋天挑拣下来土豆作种苗,土豆是清一色的白,来年的土豆,地上花也是白的。近年从外地调运过来的脱毒土豆据说是用红薯繁殖的,皮红肉黄,味道有红薯的甜美,而且抗逆性很好,不易得病。渐渐地,土豆地上的白花被农家人描成了紫色的,风一吹,像极了家乡的村姑,一脸的西北红。

      父亲独恭土豆源于上个世纪,我们兄妹多,母亲常年病恙不断,除了靠生产队周济外,外公家的自留地每年都是一地土豆。每到秋天,外公就用毛驴驮来一些,尽管个头很小,但土豆的味道很正。母亲拣出一些大个的,煮熟了,每人一碗,剥了皮,撒上盐末,有时候还会淋几点胡麻油,拌上油泼辣子,算是一顿大餐。

      有一年春天,下午放学,表弟叫我去他们家,说是他们家吃洋芋。一进门,外婆家的上房里一股沁香的熟土豆味直钻鼻孔。三大碗土豆我和表弟一刻工夫就一扫而光,下了肚。晚上睡下,感觉心里特别恶心,头还眩晕。外婆摸摸我的头,说没发烧,我可能遇上不干净的东西了。外婆在我的头底下端出一碗清水,然后在碗里立三根筷子,嘴里嘟喃一些我过世的几个祖父,最终筷子站在谁的称谓里,外婆就一刀把筷子砍倒,那一次我记得外婆说是我嘴馋的二爷爷问询了我,说我吃得太快,还摸了我的头,云云。外婆常说,在阴间的亡魂越是问询阳间的人好话,阳间的人越受不住。

      结果没到半夜,我上吐下冒,吓得外公把舅舅从睡梦里喊起来背着我就往大队医疗站跑。经过诊断,医生说我吃长芽的土豆中毒了。外婆不信,就问医生,我的表弟为啥没中毒。医生又说我吃的可能比表弟多的缘故,或是表弟时常吃,已经有了抗体。

      一场虚惊总算没把外婆吓瘫。

      从此,我对土豆产生极大的厌烦。外婆给我的那顿洋芋隐隐约约时不时从我的胃液里渗出来,令我发呕,眩晕。直到父亲临终前那几年。因为父亲总爱吃土豆,现在每家每户因为都是订单经济农业,土豆种植已经几乎绝迹了。妻子每次都从菜铺里称一些土豆回来,特意和馒头一起给父亲蒸上。父亲的吃法依然很传统,盐沫、熟胡麻油,父亲即便胃一贯不好,油泼辣子总是少不了。

      父亲就这样吃着他一生认为最为上等的佳肴。2006年初冬,新鲜的土豆刚刚下来,父亲却闭上眼睛。父亲像来年的土豆,被种进了大地。突然间我发现我因为厌恶土豆的原因,是忽视了喜爱土豆的亲人。父亲,一生不就是我饭桌上最常见的土豆,一日三餐养育着我,不弃不离,在贫瘠的土地韧性的活着,没有卑尊、没有抱怨,根扎在土地深处。

       在生活的空间,我应该感谢大地,父亲在天堂或许也是幸福的:从城市和乡村之间父亲也演绎着“土豆”“洋芋”的角色,即便父亲不识字,不知道土豆的原名叫马铃薯。


                                                         2010·7·9凌晨于静禅斋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10-7-9 03:05 编辑 ]
38#
发表于 2010-7-16 14:10 | 只看该作者
土豆·洋芋·马铃薯。这些生长于土地,包含着成熟希望的物种,作者以诗意的厚实的饱满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感恩大地的情怀。
37#
发表于 2010-7-16 09:04 | 只看该作者
土豆·洋芋·马铃薯,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它喂养着我们的胃,也滋长着我们的精神。素朴的文字就是瓷实的文字。问好!
36#
发表于 2010-7-15 17:21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35#
发表于 2010-7-14 21:19 | 只看该作者
土豆·洋芋·马铃薯   
洋溢着浓浓的情感,写土豆,便思念父亲,这种亲情深切感人。且语言朴实,精炼,富于哲理!!
欣赏曹老师的文字!!
学习!!!
34#
发表于 2010-7-14 21:13 | 只看该作者
土豆,如同我的父辈一样土的掉渣的名字,外表没有一丝令人仰视的姿态,粗糙的肌肤裹着泥土,一生灰不溜秋。

土豆,虽不起眼,却养育了一方民众,与北方人民朝夕相处不可或缺。对土豆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描写,延展自然,问好。
33#
发表于 2010-7-14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曹国魂 的帖子

父亲,一生不就是我饭桌上最常见的土豆,一日三餐养育着我,不弃不离,在贫瘠的土地韧性的活着,没有卑尊、没有抱怨,根扎在土地深处。

土豆虽然普通,却养育了很多人,如同我们的父辈!!!

学习并问好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7-10 08:07 发表
小小的土豆在国魂的笔下赋予了这样多的内容,足见国魂的文字水平。施梅当向国魂学习。问好!


问号施梅,谢谢!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7-10 08:06 发表
  文章从多方诠释土豆,呈放射状。语言精简。虚实结合适当。喜读这种表述。


谢谢梁老师批阅!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7-12 14:35 发表
土豆只因为姓土,才让我们倍感亲切。曹版主在细腻的叙述中,带领我们欣赏了一幅土豆风情画。

问好荷风,谢谢前来批阅!
29#
发表于 2010-7-12 14:35 | 只看该作者
土豆只因为姓土,才让我们倍感亲切。曹版主在细腻的叙述中,带领我们欣赏了一幅土豆风情画。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3: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10-7-11 21:13 发表
给我启示,也要写一篇关于土豆的,因为你的文字让土豆活了起来,亲切的文字。夏安。


谢谢朋友批阅
27#
发表于 2010-7-11 21:13 | 只看该作者
给我启示,也要写一篇关于土豆的,因为你的文字让土豆活了起来,亲切的文字。夏安。
26#
发表于 2010-7-11 14:26 | 只看该作者
沉默朴质的薯类,曾经养育过几多贫瘠的岁月
25#
发表于 2010-7-11 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曹国魂 的帖子

生命处处有困厄,却也遍地开花结果。
24#
发表于 2010-7-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曹国魂 的帖子

生命处处有困厄,却也遍地开花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6 08:39 , Processed in 0.0565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