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4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学读者的减少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0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读者的减少及对策

武俊岭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文学读者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这是十分萧条的文化现象,让人感慨唏嘘。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并寻求应对之策,是不无意义的工作。

  想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文化专制主义势力垮台,文学阅读成了大众热情参与的事情。十多年不能阅读的西方文学名著,各地如春笋般涌现的文学刊物,让人们大饱眼福。那时,我的好几个表兄弟,几乎天天业余时间看《当代》、《收获》什么的。我与他们见面后,经常谈论《神圣忧思录》之类的报告文学、《天云山传奇》之类的小说。大街上的报亭,每家都卖出很多文学杂志。

  自电视机普及,特别是电脑家庭化之后,大家渐渐地从阅读纸质刊物,变成看电视剧消遣、看网络小说娱乐了。人们劳累一天,往沙发上一躺,看一看毫不用脑的剧集,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或者,眼睛盯在电脑上,看看乱七八糟的网络小说,看看男女明星的花边新闻,看看美女性感图片;时间也就打发掉了。

  大街上,报亭一家一家地关门。就是不关的,也只能卖一些时尚杂志了:《瑞丽》、《时尚先生》、《男人帮》之类,花花绿绿地摆在那里。于此相应,不少文学杂志纷纷改版,成为文化综合类刊物。并且,近年来的一些省级文学杂志,大量发表高校青年教师的论文;一个页码收费几百元上千元不等。纯文学的小说散文诗歌,与论文掺和在一起,老厚的一本子。读者吗,则几乎没有。

  成年人当中,官员极少有看书的;一般知识分子看书的也不多。剩下的,或许只有一些文学坚守者;还有一些顽强拒绝电视电脑的人了。

  一个时代,如果把文学看得过重,也不正常。像唐代,写好诗文便可以做官。那时的人们对读书一定十分重视。但这样,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诗文上,于科学于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利。但是,像现在这样不重视文学,害处则更多。

  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语言发展最主要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成果,都必须用语言、用文章表达出来。不然,就没法传播,没法流传。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的发展,与文学的兴盛是分不开的。这点,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已有证明,不用多说。

  既然文学这样重要,我们就应该想法设法发展,想法留住读者,而不是任其衰落,任其消失。

  思考良久,想出以下六点不是十分成熟的意见。写出来,希望能让柄文化大政者看见,能让有心人采纳。

  一是提高文学作品稿费标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篇文章的稿费够数口之家吃一个月的。有人计算过鲁迅的稿费收入,不低,简直是一个小富翁了。虽然,目前郭敬明之类上作家富豪排行榜的人物,也算是收入高的了;但这类人不能代表全部作家的收入情况。再则,青春文学、儿童文学,其价值也尚待重新评价。大多数作家,特别是业余作家,收入是十分可怜的。现在的稿费标准低得很。地市级报纸,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给个4050元便是多的了。别的省不知道,山东的齐鲁晚报,一篇千字文也就是一百元。杂志,更不行了。在一个省级刊物发表六七千字的小说,也就是200左右的稿费。南方的广东、福建可能要高一些。

  如果稿费提高了,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写作。写作的人多了,阅读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凡是写作的人,自然要看一看别人的文章的。

  建议文化出版新闻部门的“三个代表”们,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考虑,认真重视这个问题。

  二是期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办计酬文学网站。

  这类网站还不太多,我所知的,前几年有一个忆石文学论坛,一个月计酬一次。后来变成搞大赛了。现在,大概只有中财论坛了吧。中财论坛,吸引、团结了全国很多业余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其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将占有重要地位——中财论坛的功德,可说是无量的。

  试想,如果中国有60个像中财论坛这样的网站,那将会是十分繁荣的文学景观。60个,基本可说是一个省份两个了。这样的话,一年下来,发表文学作品的数量,会远远超过目前省级文学杂志上的。60个网站,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标准相对较高的计酬,会有力地提高作家们的积极性。再就是,发表作品的相对自由,有利于作家思想的活跃。

  网站上的好作品一多,广大的网民们便会闻风而来。在网上读,与在纸上是一样的;都是读者。

  三是切实实现出版自由

  目前的出版,十分不自由。近三十年来,出版社对自费出书者收书号费;在金钱上设下了一个大的关口。目前,出一本十几万字的散文集,印刷一千本的话,就得花费一万五千多元。穷作家们有数的那点工资,除了供养孩子上学,就剩下不多了。

  建议出版总署,只对自费出书者收取一定的审查费;五六、百元钱就行。这样的话,出书便变得容易一些了;价格也便宜下来了。这样,随之而来的将会是读者增加。

  再就是,出版社出版古人的作品,价格应该低下来。古人的作品,不存在付版税的问题。那就应该把这部分省下来的钱优惠给读者。书一便宜,要的人就会多,读者也就多了。

  四是可以搞一些电视文学

  前些年,还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电视散文”什么的,近几年好像没有了。这点应该继续搞下去。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读者,也就统一起来了。

  五是变职称外语考试为汉语考试

  近二十年来,单位上晋升技术职务的人,要进行外语考试。虽然近年的人代会上有人建议取消,但这是人事部门的一块蛋糕,那能轻易舍去。我倒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改成汉语考试。我这样说,理由是很充分的。因为用不了几年,各个单位上不会英语的人将会全部退休。在职的技术人员,都是在大学里过四级、六级的,用不着再考了。但是他们的中文水平不太理想,虽然在中学阶段学过。这样,就有必要考一考他们。考试内容,一为汉语基本知识,再就是写文章了。这样,可以提高参考者的文章水平,更好地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人们为了应考,便会认真地学习一下文章。文学读者,自然也就增加了。

  六是地方财政出血,保障文学杂志的纯粹性。

  像山东这样的经济大省,连一两家文学杂志的经费都保证不了,真是笑话。让文学杂志自己挣钱,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杂志社万般无奈,只能是连出下策:收取版面费,与企业合作。对读者,他们就没法顾及了。只有财政下拨充足的办刊经费,杂志社的编辑们才能安心编稿,才能把杂志办得文学性强,篇幅适中,价格偏低。这样,或许能够争取一部分读者。起码,应该保证全省的作协会员人手一册。

2480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10-11-20 20:19 编辑 ]
37#
发表于 2010-12-2 16: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12-2 16:09 发表

家务要做。主要还是心情的事。
我现在追求心灵的安宁,用舍弃法。
上午书法,下午晚上用来看书作文。其他的,舍舍舍。


一语被先生道破。是,家务只我附加的一个理由,其实,还是心情所致。
向先生学习,静下心,静下身,让身边的微尘落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0-12-2 16:01 发表
好!好!好!
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那将是我们这些喜欢文字之人的乐事。
可细想想,终归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说实话,我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喜欢看书,但我并不以此为荣,反倒想偷偷地,因为时下人们都在朝钱看往兜里装 ...

家务要做。主要还是心情的事。
我现在追求心灵的安宁,用舍弃法。
上午书法,下午晚上用来看书作文。其他的,舍舍舍。
35#
发表于 2010-12-2 16:0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
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那将是我们这些喜欢文字之人的乐事。
可细想想,终归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说实话,我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喜欢看书,但我并不以此为荣,反倒想偷偷地,因为时下人们都在朝钱看往兜里装钱,喜欢看书就得掏钱买,来不了钱,还倒贴钱,来点稿费都不好意思去取。这样的喜欢也只有我们这样的人还在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喜欢,即使先生所提一样也不得实现。
我也是不短的时间未来了,但不是因为去别家串门了,而是心情家务的牵累。就来就来的。
祝先生好!远握!
34#
发表于 2010-11-26 21:53 | 只看该作者
武老师高见。
目前文化衰退现象,政府应负主要责任。政府没有这方面的导向。路走的有些偏了。所有能入人眼、入人耳的媒介全部都是“利益”二字。
第三条已基本实现,第四条、五条应该较容易实现,第六条要实现的话,要么腐败彻底得到根治,要么上级政府下达硬性指标,否则,比登天还难(有多出的这些钱还不如自己贪了好,我估计所有或98%当官的这样想)。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10-11-24 09:18 发表
仔细看了武老师这篇,感觉很受益,不过实现起来都还是挺难的。
一、提高稿费问题,但出稿费的单位其实本身就不是太“富裕”的。
二、计酬网络的多显然对文学爱好者无疑很好,但目前看来,企业家们的广告“政策” ...

谢谢若谷的跟贴!
32#
发表于 2010-11-24 09:18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了武老师这篇,感觉很受益,不过实现起来都还是挺难的。
一、提高稿费问题,但出稿费的单位其实本身就不是太“富裕”的。
二、计酬网络的多显然对文学爱好者无疑很好,但目前看来,企业家们的广告“政策”上一直偏向于电视或杂志上直接做广告,还没有大动干戈到自办文学网站或刊物,可能也与文学爱好者们多是世外桃园人,于企业本身也并无太大益处吧,这也是纯粹文学与现实的矛盾所在。
三、出版自由问题。现在的出版好像已经算自由了,自费出书不算少,但出了之后呢?得自销,就像大学生毕业自己找工作一样……  降低古人作品价格倒是很说得过去。
四、五、六也都是不错的建议,有价值,只是到底有多少单位,多少有关人会注意到这些并付诸实行呢?
只有期待了。
问好武老师!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0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10-11-21 11:34 发表
.
    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很重要,5楼和22楼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社会效益问题是文学的目的、文学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再多读者也无益处。而作品的问题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读者的增加或减少。

    现在出版 ...

时间是不多,但可以挤啊。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8: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11-21 10:05 发表
  赞同你的看法,现在读书看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里既有电视的冲击,也有稿费偏低,文学作品不受重视等原因,长此以往是要影响国民素质的。

谢谢你的跟贴!
是啊,是影响国民素质。
29#
发表于 2010-11-22 08: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10-11-21 11:34 发表
.
    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很重要,5楼和22楼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社会效益问题是文学的目的、文学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再多读者也无益处。而作品的问题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读者的增加或减少。

    现在出版 ...

有理,这位朋友说得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大漠金戈 于 2010-11-22 08:41 编辑 ]
28#
发表于 2010-11-21 11:34 | 只看该作者
.
    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很重要,5楼和22楼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社会效益问题是文学的目的、文学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再多读者也无益处。而作品的问题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读者的增加或减少。

    现在出版物并不少,电视互联网的普及群众的选择也多了,书价贵买不起也是原因之一,但好作品有多少?作家应该深入生活面向群众写出他们所关注并愿意读的作品,让作品和读者共鸣、文学与百姓互动。“我手写我心”这个口号,在提倡作家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如果绝对化了,“我心”和“百姓之心”是两股道上的车,那文学只能是象牙之塔。作者比读者多,艺术在少数人圈子欣赏,即使再炒作,也难以赢得长久生命力和更多更广泛读者。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人民性,不管是否喜欢金庸的作家都应该学学他,学学他很好解决雅俗共赏的方法。还有《基督山复仇记》,好像峻岭以前也提过,也是成功的,读者很多。

    不从这些着手,即使中财再努力,再多一些文学付费网站,也解决不了文学读者少的根本问题,只能说情况可能会好一点。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读文学作品总要有读的时间,但现代社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又留下多少读书时间呢?
27#
发表于 2010-11-2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武俊岭 的帖子

  赞同你的看法,现在读书看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里既有电视的冲击,也有稿费偏低,文学作品不受重视等原因,长此以往是要影响国民素质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河杨柳 于 2010-11-21 09:16 发表
文学的昌盛,不单单是文化繁荣的问题。而更大的社会收益,在于文学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清纯社会风气,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现在社会上风燥之风、拜金之风、享乐之风盛行,不单单是对社会风气的危害,更重要的 ...

谢谢你的跟贴,问好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1-21 09:34 发表
  很同意武先生的观点。现实确实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
  你的对策虽然很好,但实行起来困难。主要是因为领导不喜欢文学。象我们这里,领导重视的是报纸、电视的宣传,不重视文学创作。这里的文学学会基本上是 ...

李兄说得极是。
中财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不容易;往前一步,或者一年出几本书,或者一年出上四期杂志,将会影响更大。自然,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了。但不会太难,如果季刊的话,一年也就是3万多块钱吧。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1-21 08:56 发表
武版这几点建议很好,虽然距离现实有些难度,但也并非不可实现。

扩大言论自由这一点,虽然目前还有些不够,与民国时相比有些退步,与建国后相比,还是有进步的。起码,现在个人可以出书了,这也算一个进步,只不 ...

谢谢微风版主这样长的点评。
有关退步进步,说得十分准确。其他几点也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3:00 , Processed in 0.05693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