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0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格律诗,想说爱你不容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1-1-25 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律诗,想说爱你不容易  

  看了半辈子唐诗宋词,但我却一直不懂得诗词的格律。后来在一位老师的拉拢下加入了一个诗词学会,觉得不能不懂了,于是就去学习,就去钻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作诗词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

  要作诗填词,首先得知道《诗韵》、《词韵》,还有《平水韵》、《切韵》、《唐韵》、《集韵》、《广韵》、《佩文诗韵等声韵方面的书。光知道不行,还得熟知,还得使用。不学习这些就不算入门,就永远是门外汉。

  于是,我虔诚地学习诗词的“政策规定”。我身上装着一本声韵书,一有空就去背诵它。我写诗填词很认真,每个字都不放心,必须查证个水落石出才踏实。我的不少作品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但自己觉得太吃力,这不是写诗抒情,而象是生孩子,生完孩子脑瓜子就痛得厉害。于是我怀疑:有这样抒情的吗?

  不只是我,所有初学格律诗的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那些诗词韵律都是古声韵,与现在的很不相同。写诗填词,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了,查这些字在古代究竟是属平声字还是仄声字。

  象现在常用的《平水韵》,就是将几万个汉字分为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三十韵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写诗就得将它们记熟,应用得当,用错了就惹人笑话。

  比如说,这个思想的“思”字,现在读一声,平声,但在平水韵中,作动词用作平声,作名词用时则是仄声。鸡鸭的“鸭”和乌鸦的“鸦”,现在都读一声,平声,但过去一个字是仄声字,一个字是平声字。这在写诗时得查证落实,不能马虎。

  这个“了”字,现在是平声字,作实词用时则是仄声字。平水韵中则是仄声字。我写了首七绝,大家都认可,但其中有个“了”字出律,好心的人就指了出来,说用的不是地方。我虽然不去管它,但觉得象人脸上的一个疤一样,总是个缺陷。

  现在看来是同韵的字在古声韵中却不是同韵,而现在看来不是同韵的字在古声韵中却是同韵。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确实让初学者头痛不已。

  可是,写格律诗,你必须按照古声韵来写,不那样写就不合格。也许正因为这样,好多人写的诗词都不“合格”,搞文字和文学的大教授写出的诗词都有许多毛病。

  我虽然严格地按照古声韵去写诗填词,但在写作过程中也狐疑:现代人写诗填词一定要按照古声韵来写吗?就不能越雷池一步吗?

  据说,按古声韵写诗填词是为了朗诵起来流畅顺口,歌唱起来悠扬婉转,观看起来字面整齐,除此再没有什么作用。

  那么,古代格律诗究竟是怎样一种吟诵法呢?据说全国只有四五个人知道。全国著名诗人林从龙先生就是其中会吟诵的人之一。前年,林先生受我们诗词学会的邀请来讲课,他在酒席上吟诵了几首唐诗。他声情并茂,但我们听得莫名其妙,不觉得怎么地好;但碍于面子,我们只得连声叫好,下来后却进行非议:现实中没有人象林先生那样按照古声韵去吟诵唐诗宋词的,老古董有什么好呢?林先生吟诵的那几首诗,就是字眼稍微改变一下无伤大雅,为什么非要那么一板一眼呢?

  唱法又如何呢?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曲,象《阳关三叠》,就是唱王维的那首《渭城曲》的。现在听到的,是在原四句上的改编,而且加了不少段落与字句,完全不是原诗的样子了。另外,大家都知道,歌词是不讲究平仄的,有时甚至连韵都不押,唱起来照样顺口好听。比如“文革”时期,《毛主席语录》都被谱了曲,照样唱红了中国。

  看起来整齐,四句是四句,八句是八句又怎样呢?诗词是看意思的,又不是美女,只看脸面。

  更让人困惑的是写诗填词都得倒退回去,用文言文的意思与句式进行写作,典故也得用历史上的。中华诗词网站就很严格,必须按照老规矩办事,不能相差分毫。《中财论坛》的《古韵清风》版也是一个很刻板的格律诗词版块,连古风、曲子都不能加精计酬。字面稍微出格就有人指出来,那严肃的面孔真让人嗫嚅不安。刚学诗时,我面对着老师们写了首五言诗:“杨柳当先绿,桃李次第红。苔花如米小,不敢见东风”,表示自己的诚慌诚恐与虚心请教的心情。我贴在古韵版,当即被人指出这个“李”字出律,要我改,不改不行。我想了好久,将“桃李”改成“李桃”,拗口,不好;后改为“樱桃”。顺口倒顺口,但诗意顿减。“桃李”含有“学生”的意思,现在却只是几个“红樱桃”。很无奈,只得如此。

  还有一次,写了首七律,因其中有“我”、“你”字,版主先生专门挑出,说直白了。我没明说,但心里直嘀咕:难道“我”改成“吾”,“你”改成“汝”就不直白吗?《诗经》和唐诗宋词里都有大量的“我”、“你”,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字却直白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现在,我还在认真地写诗,业余还编着一本诗词杂志,但我自己都觉得那些平水韵、词韵、钦定的《佩文诗韵等韵书确实是写诗填词的枷锁;格律诗真的应该改革,应该与时俱进了。

  有人说,如果不按照古诗词韵律写诗就会出现打油诗,就会直白、通俗。人人都看得懂就会失去诗词的书卷性、书生气。

  我认为,只要有意思,打油诗未必不好。人人都看得懂更应该是诗歌的追求。记得,七六年“天安门反革命事件”中出现了很多诗歌,其中很多诗是不合乎格律的打油诗,但却吸引了大批读者,最后结集成冊,流传全国。现在报刊上不按格律要求写作的诗词比比皆是。报刊上发表了,肯定有人看,大多数读者只看意思而不管格律。再象我们这个诗词学会,大概有二百多名会员,可对古声韵真正娴熟的恐怕不到四分之一。加入学会就要写诗填词,他们的诗词虽然受到一些人的鄙夷,但却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这事情真值得寻味,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必要与市场。

  张打油的打油诗并不是它本身形式不好,不是它通俗了,而是诗意太平了,太油滑而已。如果将它写得既通俗又有诗意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写诗是没有什么严格的格律的。象《诗经》、《楚辞》、《乐府》、汉魏古诗都是如此,都可算是自由诗。句子也不限,二字、三字、四字、五字、七字甚至九字、十字都行,很自由。它们大致押韵,押得也并不是很准确。象现在我们读《诗经》、《楚辞》,已经感觉不到它在押韵了。南北朝时,出了个沈约,讲起了诗歌的“四声八病”;经过后来一些人的努力发展,诗歌被律化了。格律诗一定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定要讲平仄、对仗,一定要“起承转合”。诗人们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枷锁,他们觉得戴着枷锁跳舞的姿态是很美的。正如美人被缠了足,三寸金莲,一拐一拐地走路的姿势很好看一样。

  中国格律诗正式形成与发展是在唐代。有些人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定”办事,如杜甫,格律严谨的程度令人佩服。当然,他也有不太严格的时候。千古独步的大诗人李白好象不那么严谨。李白的律诗绝句写得很好,说明他是深谙格律三昧的。但是,他更多的是古风。古风限制较小,写起来自由。

  李白的好多诗就很直白。如《襄阳歌》中的“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等,简直是纯粹的口语。李白好象鄙视格律,格律诗写得少,而且写出后故意出格。如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头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人”字就出格了,不能用平声的地方用了平声,如换成个“友”等仄声字全诗就“合格”了,但李白就是不换,我行我素,让人说去吧!他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大多诗集中都标着是“五绝”,但它根本不符合五绝的格律。你说它是打油诗吧?它流传千古,妇孺皆知。这让人怎么解释呢?

  现在,普通话普及,写格律诗按照普通话的声韵写作,这本来是合乎天理人愿的事情,但事情却不那么简单。新声新韵一直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一直拖到前年,中华诗词协会才公布了新声新韵,让大家按其写诗填词。即使这样,写作的要求还是很严的,作品必须标明是“新声新韵”,不能与古声韵混同使用,有些诗刊根本不去理它。

  我总认为,中国诗歌现在走上了两条极端的道路:新诗太自由了,太宽泛了,可以不押韵,可以不受字数限制,可以不用标点符号,可以任意变换格式,可以意思朦胧得让读者看不懂,可以象大诗人北岛的名篇《生活》一样,全诗只有一个“网”字。但写格律诗却必须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保守得油盐不入,说这样才是“原汁原味”,要求比唐宋时还要严格。

  对此,我心里很不爽,很想放开手脚来写诗填词。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主张格律诗这种形式彻底消亡。有人喜欢古声韵就让他按照古声韵去写作,有人喜欢新声新韵就让他按照新声新韵去写作,有人什么也不管就让他自由地写作吧。一些报刊与网站也不要那么死板了。任何文学形式都能写出好作品来,重要的是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如果能创造出一种新格律形式来不是更好吗?

  也就是说,“三寸金莲”是过去的现象,现在应该解开裹脚布,让美人恢复到自然状态为好。当然,有人想裹自己脚,那也是他的自由。象我,有时也想裹一下才觉得舒服……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11-1-26 10:49 编辑 ]
38#
发表于 2012-5-8 17:4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少写的好!
37#
发表于 2012-5-8 10:36 | 只看该作者
赏读诗论,独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14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祝愿江天各位文友春节愉快!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冰河 于 2011-2-1 12:41 发表
又读了一遍,包括回复中的评论。
从有话要说,到有很多话想说,到后来却发现无言以对。如今,无话可说了。
祝春节愉快!


期待着冰河先生的批评。怎么却无话可说了?哈哈……
也祝你春节愉快!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雪香村客 于 2011-1-31 23:48 发表
407的一篇文章,把问题严重扩大化了。照你这么一说,谁还敢来染指格律诗?作诗填词,了解《诗韵》、《词韵》的规矩,这是必须的,这就比如打球,必须要知道规则,还要不断地勤学苦练一样。
    所谓贪多嚼不烂,你写 ...


  雪香版主这么认真地进行评说,真得谢谢了。
  我认为,格律并不难学,主要是古声韵难以掌握。古人都不容易学习,我们的难度当然更大。下面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清代咸丰年间权倾朝野的宗室贵族肃顺鄙薄满人“糊涂不通”,延揽大批汉人才俊,尤以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榕、黄锡焘最为著名,时号“肃门五君子”。高心夔得曾国藩举荐,为肃顺准备公文奏章,参赞军机,出谋划策,最受器重。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高心夔通过会试,肃顺许诺帮其中状元,谁料复试环节出了问题:五言八韵诗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村”字),也就是限押“村”字所在的“十三元”韵,结果高诗误用“十四寒”中的韵字,因“出韵”而被置于四等,罚停殿试一科。次年(庚申年)恰逢咸丰帝三十岁,特行万寿恩科,高心夔参加殿试,名列二甲。清代殿试发榜后举行进士朝考,选拔优异者进入翰林院学习,期满留馆者成为翰林,能够方便地踏上仕途升迁的捷径。肃顺于考前一日探得诗题为《纱窗宿斗牛》,系唐人孙逖《夜宿云门寺》诗句,限用“门”字韵。高心夔连夜预作,次日入场,果是此题,一挥而就,自觉胜算在握,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连连顿足捶胸,原来“门”字也在“十三元”,诗中八个韵脚字除“门”字外,全都押到“十一真”韵。榜下,高心夔又列四等。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戏赠他一副对仗工整的联语:“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高心夔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好学不倦,诗风自成一格,是近代诗坛中“鹰扬于楚蜀”的名家,时人认为“己未、庚申两榜中人,罕能及之者”。这样有实力、有势力的人,居然两番在“十三元”上遭遇“滑铁卢”,原因何在?
  清代科场试帖诗用韵必须严格遵循《佩文诗韵》,“出韵”绝对是“一票否决”的“硬伤”。《佩文诗韵》属“平水韵”系统,其中以“元”字标示的上平声第13组韵,是由宋代《广韵》中的魂、痕、元三韵合并而成的。在后世北方语音系统中,该韵部韵字的韵母分别为an、uan、en、uen,发音存在明显差异。其实早在隋末陆法言编纂《切韵》时,就已感觉“元”韵字在南方语音中与“魂”、“痕”同韵,在北方语音中接近“山”音,因而将其独立为一个韵部。唐、宋人做诗,魂、痕、元三韵既可分押,也可“同用”,“同用”的诗歌,用现代普通话语音诵读,感觉并不押韵,比如李商隐《登乐游原》一诗,“驱车登古原”的“原”属“元”韵,“只是近黄昏”的“昏”属“魂”韵。大约在金代,《广韵》206个韵部中的一些“同用”韵部被合并,形成“平水韵”系统,魂、痕、元三韵合并为“元”韵,这就导致语音上存在差异、“可以同用”而非“必须同用”的韵字,被强行扭合进一个韵部,到了清代,更被规定为必须遵循的“官韵”。死记硬背这些感觉上不像同一韵部的韵字决非易事,而且这些韵字又极易和真、寒、删、先、覃、盐、咸等韵部的韵字混淆。高心夔两度“翻墙”误押“真”、“寒”韵部,正是诗人被“该死十三元”痛苦折磨的典型反映。这是已与口语严重脱节的“诗韵”套在诗人脖子上的一副沉重枷锁,科举功令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青云 于 2011-1-29 22:55 发表
看来我们都遭遇到学腐们的挑剔。贴上一首旧作,算作交流。

满庭芳
雪幕横窗,枯兰送夜,廖涂天际朦朦。凭高远眺,冷雾侵寒城。又是长街酒肆,微醉饮,暂抚茗筝。豪情起,荒人气度,最是寂鹏程。
厌朱光阔顶 ...


谢谢青云先生的阅读评说。你这首词满不错的。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1-1-29 20:34 发表

这是河南作家谈歌在一次访谈上说的,他说是一个无名诗人发表在一张油印文学报上的。那个时候,谈歌的《大厂》刚刚发表,很火的,与他齐名的还有河南的另两个作家,并称“三驾马车”《所以全国作家的一个什么会议就 ...


水版主也写格律诗,应该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柏文学 于 2011-1-28 12:47 发表
曾想附庸风雅,也学写几行诗,硬是给韵压住了。
这一辈子韵不了了,说起话来一口家乡土腔土调


学习格律诗,不仅要知道普通话,还要知道古声韵,所以是有一定难度的。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1-1-28 11:59 发表


赞同这种对待 格律诗和新诗的态度。新诗是时代必然趋势,但真正经典的新诗太少,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仍然属于唐诗宋词的范围。

新诗自由,但也很难评价,比如赵丽华的梨花体,褒贬不一,很难服众。


我并不是否定格律诗,而是希望格律诗改革一下,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1-1-27 09:48 发表
天哪,原来做首古诗这么多讲究啊,以前,自己还胡诌过呢,幸亏只有自己“欣赏欣赏”,如若捧出来,牙早掉了。
我也觉得,先生所头痛的那些个韵,该改改了,写诗如果都非得“捻断须”,就不好玩儿了。
问好!:hands ...


难是难点,但认真学习也是可以掌握的。别让我的文章给吓住了啊!
28#
发表于 2011-2-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又读了一遍,包括回复中的评论。
从有话要说,到有很多话想说,到后来却发现无言以对。如今,无话可说了。
祝春节愉快!
27#
发表于 2011-1-31 23:48 | 只看该作者
407的一篇文章,把问题严重扩大化了。照你这么一说,谁还敢来染指格律诗?作诗填词,了解《诗韵》、《词韵》的规矩,这是必须的,这就比如打球,必须要知道规则,还要不断地勤学苦练一样。
    所谓贪多嚼不烂,你写诗按诗韵,填词按词韵,干嘛还要又是《平水韵》、《切韵》、《唐韵》、《集韵》、《广韵》、《佩文诗韵》韵的,成天拿着这么多的东西去背,不把自己搞糊涂才怪!再说,格律只是他的一种形式,其实也是规则,要想不守规则,那就去写新诗好了,信马由缰,想走到哪就走到哪,何必做这苦行僧?愿打又不愿挨,岂不自相矛盾?
   格律诗写到现在,过多的繁文缛节已经逐渐被摒弃。现在实行新韵古韵双轨制,其实就是一种改良,一种进步。任何一种存在的事物都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文革期间把一切的一切都革了去,但一切的一切现在又都回来了,这说明了什么?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毛泽东当年不提倡年轻人写格律诗,那是他的偏见和专横,他自己为什么写?
   当然,诗词的改革也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在不断改变,而你的意见,也许给它的改革助着一把力。因为我对新韵代替古韵也和你有着相同的看法,毕竟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不是唐宋,更不是魏晋南北朝。
   了解格律并不难,20分钟可以搞定,要熟悉,就看你在不断写的过程中的运用了。其实诗的高格是意境,起承转合也是很容易驾驭的形式,它有着规范文章层次段落的作用,是必须存在的,否则诗的骨骼脉络就不存在。也许当年古人所欣赏的平仄(声调)的音乐感,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所以 如今吟唱的人全国寥寥无几,也不可能推广发扬,这也说明了不需要也就不存在,这也会促成更多的人可能用其它的音乐形式代替吟唱。
    总之,写诗填词,喜欢就是学成的前提,爱好诗词的朋友,千万不要被407的这篇文章吓倒哦!
26#
发表于 2011-1-29 22:55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看来我们都遭遇到学腐们的挑剔。贴上一首旧作,算作交流。

满庭芳
雪幕横窗,枯兰送夜,廖涂天际朦朦。凭高远眺,冷雾侵寒城。又是长街酒肆,微醉饮,暂抚茗筝。豪情起,荒人气度,最是寂鹏程。
厌朱光阔顶,骚人寻梦,故里梧桐。幔帐里,醉人漠怵西风。远客应酬即令,但斗胆,散魄津中。
曾知遇,约年应到,枫叶染长虹。

2008年2月14日
山野居士
25#
发表于 2011-1-29 2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1-1-27 09:49 发表
“饿死你,狗日的诗人”。
如空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诗,呵呵,好!

这是河南作家谈歌在一次访谈上说的,他说是一个无名诗人发表在一张油印文学报上的。那个时候,谈歌的《大厂》刚刚发表,很火的,与他齐名的还有河南的另两个作家,并称“三驾马车”《所以全国作家的一个什么会议就在河南召开,这就是他在会议期间做访谈时提到的。
24#
发表于 2011-1-28 12:47 | 只看该作者
曾想附庸风雅,也学写几行诗,硬是给韵压住了。
这一辈子韵不了了,说起话来一口家乡土腔土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33 , Processed in 0.0758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