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3 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风萧瑟,吹过低矮的土墙,父亲从门口的残墙上很是吃力地站起,撑起他已经瘫痪的半个躯体。我不懂,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好像被谁一棍子打死了半个身子,只残余另外一半,苟延残喘在这个清贫的世界。父亲不说话,左手向天,指指手中的拐棍,仿佛在诅咒着什么;然后,恶狠狠地将棍子捣在地上,吓跑了几只正在院子里抢食玉米的鸡。

  我头也不想抬,土墙,年深日久,墙根上的土像是被风松动了筋骨,风一吹,簌簌落下一层薄薄的沙土。那些沙土,极轻地飘向天空,就成了尘埃,就成了虚无,就成了一朵朵想望再也望不见的花朵。我叹了口气,并不为父亲,也不为自己,在土墙根上结网的那只蜘蛛,本来已经忙活了半上午,结好的网还是被风吹起的尘土打落,再没有清晰的经经纬纬。一只蜘蛛不怕辛苦地在风中结网,为的就是自己的儿女。你看它的身子,有些笨拙,重重的卵囊背负在身上,望着被风尘打落的蛛网,只是稍作犹疑,接着,便又开始手脚敏捷地向土墙上攀去。找点。固定。一圈圈围绕,编织。既不看我,也不侧耳倾听秋天到来萧瑟的风声。

  母亲坐在灯光下,发丝有些散乱,昏黄的灯影疏离,投射在老屋斑驳的墙壁上,像一团无暇打理的乱麻。不用问,我也知道,母亲这一生的时光,除了白天忙东跑西,晚上总是安静地坐在灯光下,像八仙桌上那尊慈眉善目的菩萨。那尊菩萨,是母亲跟随当兵的三哥,从泰山脚下请来的,自从到了我们家,被奉为上宾,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母亲总是把香点燃,把简单的几样贡品摆上,说一些祈祷平安的吉利话。我也许过愿,一个小小的祈愿。希望,慈悲的观世音菩萨能蘸一下宝瓶里的神水,用柳枝一拂,让我们早日走出贫困的暗影。但始终,生活好像没见多大起色。

  母亲做的花棉袄,是用三姐不能穿的衣服改的。新棉,捏在手里,软软的,暖暖的,有一种阳光的味道。母亲叫我,坐在她的腿上,伸左手,伸右手,穿上这件当然很可身的花棉袄,然后,左看右看,又一把把我揽在怀里,热热的泪水,滴在我的脖颈子里。我诧异地抬头看母亲,母亲急忙一把揩了去。说睡吧,明天早起。

  秋天的清晨有些冷,昨日的霜雪落在瓦当里,像洒了一层细细的盐的颗粒。院子里的枯草,沾染了一夜的风霜的泪痕,还未擦去满眼的泪光。宁静的乡村,寂静的院落,猪还酣睡在梦里,大概正在做一个多子多福的美梦。硕大的肚皮,暴露在晨霜里,一下一下地颤动,大概有个靠着肚皮的孩子有些冷,正在往母亲深处的羊水游弋。

  父亲在土墙外套好了牛车。有时候我想,他的半个身子竟然如此灵活,锄地,放羊,烧灶火,让右手自始至终地闲着,依然能揽下乡村的很多活计。而现在的我呢,还要好些年才能赶上父亲当时的年纪,在田野里,薅不了几把草,背不了几捆柴,也从来没点燃过乡村的灶火。他该像一棵乡村的老树,凛凛地长在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年,狂风暴雨中,被闪电击中,生生,从躯干的中央,一劈两半。很多人以为,从此这棵树会死了,谁知道来年的春天,一阵风抽出了半树青绿,紧裹着苍老的树皮,努力愈合尽管始终没有裹严受伤的躯体,还是挺立在大地上许多年。

  老犍牛在土路上慢慢悠悠地走着。父亲坐在车帮上,我被严严实实裹在棉被里。父亲说,四儿,冷不?而面部神经抽搐了两下,让人看不出表情。我说不冷,我还要继续做梦。便一头扎进了一个气味芳香色彩斑斓的梦里。梦里的糖果,摞成一座山;馒头铺成的路,烧饼像一个个硕大的锅盖,在天空中飘。我像风筝一样飘飞在七彩的云霞里,右手边是飘上来的包子的香气,左手边是一片片酱红的肉片……牛车陷进一条沟里,我这才口水涎涎地醒来。问父亲,这是要去哪里。

  父亲说是去县城的姨夫家,我这才噢了一声。从棉被里面爬出来,帮父亲,将牛车拽出了土沟。

  天不算晴,秋天的太阳像一块烧红的铁饼,圆圆地挂在天空。两只野斑鸠,嘎地叫了一声,向马路边的小树林飞去,那里有它们的家,高高的,弄了很多小树枝,搭建在树梢,透过氤氲的秋雾看去,黑糊糊,像一只梦中的窠巢。

  我努力搜寻父亲当时的表情。好像一路上只从牛车上下来一次,站在萧瑟的秋风里尿了一泡尿,还打了一个寒噤。然后,欲言又止地对我说,四儿,以后要听话——无论在哪。当时的我还在思忖,在村子里所有的孩子中,大概我是最老实的一个,既不敢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四处乱逛,也不大和黑蛋他们去偷刘大嗓门家的鸡蛋,被刘大嗓门日爹骂娘地堵在鸡窝里,头上沾满了鸡屎。嗯。我似是而非地应承了父亲一声,钻进牛车上的棉被里,掏出三哥给我制作精良的那只小弹弓,将泥蛋子乱射。

  很快就到了几十里外的县城。

  县城里,晚上也到处亮着灯。我趴在二层小楼的窗户口向外看,宽阔的街道,夜深了,还有人开着吉普,无头苍蝇般乱撞。西面是宾馆,大院里放着老电影。李向阳在枪炮声中将盒子炮一挥——冲啊!勇敢地杀向敌人。东面是一面湖水,蚂蚱大的小船上,两个年轻男女,正挥动船桨,向湖心划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万一,恰好此时翻了船怎么办?不淹死,也会被冻死。

  我是冻不死了。长脸的姨夫,远远地看见父亲的牛车停在楼前的空地上,异常热情地迎了上去。四儿?叫小四儿?!眼神里好像不大乐意听到有人这样叫我的名字。摆着手,让圆脸的姨赶快去楼上,拿来一件天蓝色的羽绒服。说是最流行的海军蓝。不管什么海军蓝,空军蓝,到底我也没有真正见过,父亲别过脸去,说我把四儿送到了,你们看着办吧,这孩子老实。然后,不管不顾地把长脸姨夫的挽留当成了耳旁风,赶着他的牛,一面沙哑着嗓门说,四儿,听话。我还会来看你。

  我把天渐渐看黑了。把李向阳看成了一块被扯下的白色幕布。湖心里的两个男女,也被我看上了岸,不用我再提心吊胆淹死或冻死。

  后来,就看见圆脸的姨,笑眯眯地站在我的跟前,叫了一句,强生。强生?多么陌生的字眼啊,竟然被人用来叫成我的名字。我有些诧异,却明明在回忆中闪过这样清晰的一幕:城市的灯光下,圆脸的姨,看着因等不到父亲和牛的我,隐隐啜泣,手足无措。长脸姨夫像一只无头苍蝇,一会点上纸烟,一会又掐灭。过来生不生,熟不熟地安慰几句。我只是哭。开始趴在窗户上看着无尽的夜色哭,后来脱了海军蓝还是哭,再后来,哭到身体里渐渐没有了一丝力气,躲在圆脸姨的被窝一角,依旧啜泣不已。

  仅仅两天,我像是在泪水中浸泡了两天。半个身子的父亲自从赶着牛车消失在无边的秋夜,再也没有出现。长脸姨夫家有我梦里出现过的那些东西,堆成小山的糖块,暄腾腾的白面馒头,和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而我没有一点食欲。我开始有些想念了,被我一把推开的母亲递过来的玉米窝头,腌得发霉的豆酱,母亲做的花棉袄,褪下海军蓝换上之后,死命不肯再穿。甚至,上床时,也紧紧地抱住身子,拼命地寻找,钻进那一丝丝飘渺的母亲的气息里。

  长脸的姨夫终于按捺不住,任凭圆脸的姨哭诉着说,把强生留下吧,再多留几日看看,说不定就回心转意了。还是一扭头夹着黑皮包,转身下楼。第二天,天色将晚,我终于在期待中听见老犍牛在夜色中熟悉的哞叫,有些亲切,有些沉实,有些暖。一声唤,暗灭了城市里所有的灯火阑珊。

  父亲,我那时只在心底隐隐地叫你,并从此将恨埋藏在心许多年。我回家打破了你用了很多年的粗瓷大碗,我偷偷将你手中的拐棍撅成两截,我厌恶地看着你半个身子在乡村的夜色中来来去去。只为,是你曾经把我寄养他人,付诸了行动。

  而我不知,在母亲迎候你的到来时,从牛车上下来的你,瘫坐在低矮的土墙下。默默饮泣。两天,就像过去了多少年,那个被你唤作四儿的孩子,在心头抓你的胸,咬你的肉。你说,你在梦里看见我了,一个人光着身子,在城市的街道上奔跑。你想抓住我,你想喊住我,却到底还是在人群中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母亲整整等待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眼肿的像枯干的桃子,手里握着给我赶制的棉鞋,不言不语。

  后来,你们说好了,就在今天,一定要在夜色抵达之前,将我接回这座乡间的小院。

  天晴了,风不知跑向了哪里。门口的那棵老椿树,几片枯黄的叶子,最后摇摇晃晃地飘落。的确,时光的指针已指向深秋。土墙根儿,那只蜘蛛早就结好了残破的蛛网,无论有风还是无风,都会在不确定的生活里坚守下去。它的卵囊不见了,当我细细搜索时,一只只透明的小家伙,已经张开了灵敏的腿脚,在母亲织就的蛛网中央,走来走去,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 本帖最后由 宋长征 于 2011-3-3 20:59 编辑 ]
24#
发表于 2011-3-7 10: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优美而干练的文字!篇篇都是精品!
23#
发表于 2011-3-7 10: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诗意文字,乡村题材的美学,尽在你的文字里
22#
发表于 2011-3-6 2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3-5 12:10 发表
语言的魅力自不消说,叙事的巧妙,也无需再论起。
我最喜欢的,是结尾的精巧与深湛。
蛛网,多像母亲的爱呀。而在母亲的爱里,任何的风浪,都会消隐于无形。
有同感,问好长征。
21#
发表于 2011-3-6 14:54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我少知的乡间故事。值得一读。问好!
20#
发表于 2011-3-6 13:0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

父爱、母爱是我们一直感动的话题,学习老师的精美生动的语言风格,再次问好了
19#
发表于 2011-3-6 12:2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文字

在具象与抽象间随意转换,在回忆与现实里纠缠,沉静大气,微冷但不冰凉。。。
18#
发表于 2011-3-6 11:27 | 只看该作者
二月二,龙抬头了!悠着点儿啊,长征!

369.gif (450.82 KB, 下载次数: 533)

369.gif
17#
发表于 2011-3-5 12:1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的魅力自不消说,叙事的巧妙,也无需再论起。
我最喜欢的,是结尾的精巧与深湛。
蛛网,多像母亲的爱呀。而在母亲的爱里,任何的风浪,都会消隐于无形。
16#
发表于 2011-3-5 1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董万军 于 2011-3-3 18:36 发表
把小说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散文的写作中,有如此瓷实的笔力方可轻松驾驭。
读此篇文章的同时,也在考验着读者对文字的欣赏能力。
面对好文字,由衷地送上支持。
问宋老师好! :handshake


  同感同感,端的厚实,乡村生活娴熟,写的得心应手。佩服之极呀.。
15#
发表于 2011-3-4 20:21 | 只看该作者
如此开头,如此结尾,这般叙事,这般表达,文字到宋老师手里麻利地舒枝,展叶,生花,欣赏学习!
14#
发表于 2011-3-4 16:2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欣赏宋老师的字,很是羡慕,字里行间那种浓浓的深情,乡情,总是让我沉醉!
学习,欣赏!
13#
发表于 2011-3-4 15:46 | 只看该作者
厚重,有质感的文字,问好。
12#
发表于 2011-3-4 14:17 | 只看该作者
读这些字,那感受,才叫真实。生活的真实,在字里,素朴的展开。
11#
发表于 2011-3-4 13:3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细致,兼具神形,入情入境。呈现叙述的迷人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04:11 , Processed in 0.0532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