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8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亲情闪现的光芒——读评夏冰的散文《我们的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6 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充满亲情的叙事散文,初看题目时,我的内心是温暖的,但当我完整的把全文读下来,却有一种深深的颤抖和凝重。是什么让我如此?全文始终如一贯穿的亲情,无时不在地感染着我。文章蕴藏着失去亲人的悲伤以及“我们的家”逐渐陈旧的沧桑,但亲情闪现的光芒,却以它汹涌的姿势遍布我的内心,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夏冰是一个对文字对生活执着的人,也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他的文字里,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也渗透着对亲情的感恩。他的《我们的家》就像一幅生动的亲情画面,徐徐打开,让人沉溺。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时时可以唤醒记忆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无数的欢喜和温暖,也凝聚着亲情的伟大与博爱。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在亲情的感召下,慢慢地走进“我们的家”吧。
  
  文章分为六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记忆的片断,它们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彼此连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承接,融入亲情,从个体的内心感受不断延伸和真实地再现,从而使读者如临自我的情感氛围中。
  
  文章一开头便以平实的手笔营构出艰苦岁月里家的拥挤以及父母想要盖新房的强烈意愿。“记忆里,小的时候,院子里住着爷爷奶奶,大伯家六口人,三伯,还有我们一家四口。姑姑的几个孩子也时不时就住姥姥家,于是,这个不大的院子里,显得拥挤不堪。”这让我很自然的想到我的小时候,一个简单的四合院,住着好几户人家,每到晚上,出门上工的大人们陆续回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场景。必须盖新房,改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有一个宽松的家,属于我们的家,倍受憋屈的父母终于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这是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的挣扎,也是作者对于“我们的家”起因的一种概括。和夏冰接触的时间也不算短了,知道他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中国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所以,对于上述的描写便不觉得惊奇,而且有水到渠成的畅然。
  
  很多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描写过赞美过自己的父亲。父爱如山、坚实的依靠、耿直善良……这些厚实的词语,是对父爱最好的诠释。但更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父母的给予而错误地以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付出:“当簇新簇新的房子盖好后,我心安理得地住进去,并没有多想。”事隔多年以后,当我们也身为人父,才真正的体味到“不能够体恤感受父母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艰辛与心血,不能够力所能及地替父母分担家庭一任大事小情。我不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无知还是不孝。”这是内心的一种反省,是对父母独自担当而不去影响孩子工作的爱的愧疚。文章中对于父亲的伟岸,作者没有刻意去渲染,而是不动声色通过父亲为了那40元的守校费放弃去西安旅游的机会去体现。“白天回家脱土坯,晚上骑自行车去学校看校,整整忙碌了一个假期。”这样的描述,贴近生活,不娇娆不造作,也许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父亲的形象,任劳任怨,默默无闻。
  
  有一种文字,渗透了作者最真实最原始的情感,揭开陈旧的伤疤向读者袒露的时候,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会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冲击。“缺失了父亲的家,还叫家么?”读到这句时,氤氲在文字里,心,就那么突然地痛起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些情感参杂,无以言表我当时的心情。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阖家团圆、夫妻恩爱、儿女绕膝,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是多么让人神往的事。父亲生命的无法挽留,让母亲强压悲凄,这样的隐痛,不能接受却必须接受。“大夫说了,让咱回家……好了,咱回家……”母亲这断断续续的话里,承受着多少的痛苦和无奈。“……回……回……家……”同样,面对人生的尽头,父亲的内心有多少不甘啊,他是多么的留恋这个世界,留恋母亲和孩子给他的爱啊。回家,成为最后的归宿,成为余生留存的温暖。这些简短的对话,人物心理的刻画,夏冰用他真实的心,一幕一幕向我们展现,仿佛我们便是文字中的某个人。“我和弟弟妹妹跪坐周围,握着父亲的手,饮泣不止,最后竟至于嚎啕起来。”这样的诀别,“跪”“握着父亲的手”“饮泣不止”“嚎啕大哭”,一连串的场景,一连串的悲伤,怎不教人揪心。
  
  “母亲说着说着,就哭。”我读时也哭了,真的。这是文字的魅力,同时也勾起我内心的某些隐痛。也许每个人都是感性之人吧,在某些特定的场景,经由特定的语言,往事会重新闪现。这是父亲离去后的第二年,母亲和作者蒸丸子时想起父亲,想起父亲曾经是蒸丸子的好手,拿捏精准,但两年前,父亲和母亲忙活了大半天包的丸子,父亲只吃了两个,怕消化不好。生者健在,死者安息,这阴阳两隔,几十年的夫妻感情,睹物思人,如何不落泪。“爱情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会演变为亲情。”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能感觉母亲对父亲相濡以沫的爱,更能感觉他们相互搀扶一路而来的日子里无时不在的亲情。“两年了,父亲走后,母亲至今走不出伤悲。”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但谁又知道那些沉入骨子里的感情会始终伴随我们的一生?“母亲哭着跟我说,他说是要陪我一辈子的,他咋就说话不算话呢。”是啊,当父亲的承诺变成一句空话无法实现,母亲是怪怨的,这种怪怨建立在父亲扔下母亲独自离去的残忍,建立在不能彼此的一生相守,建立在无时无刻的怀念中,甚至建立在母亲不能追随父亲而去的悲怆中……母亲把所有对父亲的爱都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为的就是能够常见常忆,日记本在也许父亲就在,对父亲的追思,怀念,愧疚,怪怨……这些这些,母亲真的会怪怨父亲吗?
  
  两年了,父亲离去已经两年了。我们的家经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墙皮掉落,油漆暗淡,门窗破损……”我们的家,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凄然的感觉。这还是我们的家吗?这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吗?父亲去世,母亲苍老,孩子也早已长大远走他乡。因为母亲在,家,还有最后的坚守。关于亲情,家,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我终于理解母亲不想离开这个家到别处居住的缘由了。“我得好好想一想,啥时候,把门窗先油漆了,然后,该休整的部分,尽早休整,不要让它们再以一副凄然的模样注视着我们了。”这是文章结尾,作者试图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在里面久久回味,房子在,家就在。家在,亲情就在,温暖就在,记忆就在。逝者已去,我们还在行走,好好地活着,也许是天国的父亲最想要看到的,那个最嫡亲的一家子共同居住过的家,必须以她最初的模样“站”起来。
  
  整篇文章并没有任何一个华丽的词句,而是通过一种近乎朴素的笔墨向我们娓娓而诉,贯穿始终的是一个“真”字,关于亲情的“真”,每一个细节都流淌着作者的感情。我不想去阐述作者的写作技巧,因为所有的技巧脱离了“真”都是纸上谈兵,我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穿行,在作者浓郁的亲情里感悟,关于家的温暖,关于亲情的可贵,是我一生都要珍惜的。
  
  附:《我们的家》链接地址:http://bbs.zhongcai.com/viewthread.php?tid=182154&highlight=


[ 本帖最后由 秋风向晚 于 2011-4-16 23:14 编辑 ]
37#
发表于 2011-4-23 20:2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的真深刻,若是能得到老师指点一二,或许会有立竿见影的进步 啊。
36#
发表于 2011-4-22 11:13 | 只看该作者
直截了当的切入,优美文笔的评,欣赏并问好!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4-20 21:22 发表
先去看了作者的原文,再来读这个。
我为作者的文章幸运,为有这样的读者而高兴着。
真挚,用心,知音。

龙女版的评,甚为用心,问好。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孙本召 于 2011-4-20 19:25 发表
于此,细读秋风的文字,顿觉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夏冰大哥的亲情文字我不止一次的阅读,缓缓的文字中浸透着深深的爱。问候艺安!

感觉这种氛围特好,问好本召。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3: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问月 于 2011-4-20 16:22 发表
很感人的文与评,问好两位方家。

也问好你,谢谢。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3: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11-4-19 06:18 发表
夏冰的字,朴实人性,很有生活气息。
秋风在这里作了更进一步的剖析,很好,学习。
真的不错,喜欢这种交流的氛围。

同时也谢谢你的交流,问好。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11-4-18 22:05 发表

借用一下。

呵呵,问好一下。
30#
发表于 2011-4-20 21:22 | 只看该作者
先去看了作者的原文,再来读这个。
我为作者的文章幸运,为有这样的读者而高兴着。
真挚,用心,知音。
29#
发表于 2011-4-20 19:25 | 只看该作者
于此,细读秋风的文字,顿觉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夏冰大哥的亲情文字我不止一次的阅读,缓缓的文字中浸透着深深的爱。问候艺安!
28#
发表于 2011-4-20 16:22 | 只看该作者
很感人的文与评,问好两位方家。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1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1-4-18 18:02 发表
评读的很细致用心,文章共鸣,莫大的幸事。

因为感动,所以评论。问好房子。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1-4-18 08:29 发表
对秋风的用心理解与大家的支持,再次致谢。

文字里的情怀。问好。
25#
发表于 2011-4-19 06:18 | 只看该作者
夏冰的字,朴实人性,很有生活气息。
秋风在这里作了更进一步的剖析,很好,学习。
真的不错,喜欢这种交流的氛围。
24#
发表于 2011-4-18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1-4-16 19:36 发表
好文章遇到好评论,文坛佳话。
问好两位老师,前来欣赏学习。

借用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21:40 , Processed in 0.0573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