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390|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评判好诗的三个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9 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判好诗的三个要素
原 野


    什么叫好诗?有许多评价的标准,但我以为,除了诗句的流畅、音韵和节奏外,还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诗句明白、意蕴丰富、诗必真情。

一、诗句明白
    诗句明白,这道理很好懂。一首好诗,首先一点,或者说衡量的基本前提,你的诗句必得让人看得明白。倘若一首诗,它的诗句的意思都是模糊的,甚至连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也不知所云,这样的诗,绝不是一首好诗。如果大部分人不懂你的诗,算是好诗,那么,除作者外,谁也不懂的诗,该可以算是千古绝唱了。可是,大家又都知道一个常识,作为千古绝唱,它倾倒世代读者,因此世代吟诵不绝,代代相传。例如:诗经的《关雎》、曹植的《七步诗》、陶渊明的《饮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孟郊的《游子吟》、柳宗元的《江雪》、杜牧的《泊秦淮》、李煜的《虞美人》、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声声慢》、岳飞的《满江红》等。


    以上所举诗词,诗句都明白如话,读者心领神会,于是就有了薪火相传的结果。你的诗句谁也不懂,又有谁去吟咏流传呢?除非你自己指定接班人,且严命代代继承你的流传事业,否者你诗的寿命必然像“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
   
    古代的好诗,不仅短制的诗句明白,就是长篇,也无不如此。例如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是我们远离了当日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用当下的语言替换它,它的诗句一点也不艰深。下面以《离骚》开头的八句诗为例:原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译诗: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的已故的父亲叫伯庸。正当寅年的正月,庚寅的那一天就是我的生辰。先父观察了我初生的日子,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替我取下的大名叫做正则,替我取下的字就叫做灵均。从上面的译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离骚》的诗句很平实,看不出有奇奥难懂的地方。

    再如李白的《蜀道难》描写蜀道的险峻与行走的艰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援。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些诗句同样没有难懂晦涩的地方。
   
    又如杜甫《北征》开头:“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诗句叙事述情朴素之至,无一句艰深,无一字难懂。
   
    纵观诗史,无论诗词的流变如何,一首好诗的诗句必是辞意明白的。当然,诗句的明白并不等于淡而无味,浅而不深,简而不丰,倘如此,也就算不得一首好诗。

    好诗还必须具有意蕴丰富的特点。

二、 意蕴丰富
    何谓意蕴丰富?就是指诗句的再现能力、涵盖能力、衍生能力强。

   
    再现能力强,指诗句再现诗人当时当地的或虚拟的人情物理准确、具体、形象。例如:诗经《氓》:“乘彼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句非常具体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焦急等待情人和见到情人后欢欣鼓舞,以及急不可待嫁过去的情状。诗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又如屈原的《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诗句同样非常形象地再现了我方将士英勇赴敌、战斗异常惨烈以及我军将士越战越勇的壮烈场面。
   
   《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简练的诗句准确地描绘出了苍茫的北国草原和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牛羊景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诗句把秋风吹破茅屋,茅草随处飘转的惨况描绘得极具体、极真切。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极具感染力地再现了当时琵琶女弹奏琵琶时音响变化的情景。
   
    又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酥凝背胛玉搓肩,轻薄红绡覆白莲”(韩偓《偶见背面是夕兼梦》。“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李煜《一斛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以上数例,无不形象地再现了当日时空下的具体情境。

    何谓涵盖能力?指诗句包容当日时空、情境的能力。所谓涵盖能力强,指诗句能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瞻的内容,达到以约驭繁,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效果。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除了表面上说太阳紧靠着山顶慢慢落下去了,黄河在不停地流向大海外,还含有诗人登高望远,穷尽视野内所有景物的意思。“白日”“黄河”仅是这视野内景物的代表而已。正因为有了这代表穷尽眼前景物的“白日”“黄河”,才引发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性思考。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前”“后”两句诗从时间的链条上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既向往“古人”,又为“来者”之“不见”而悲愤。“前”“后”十个字,涵盖了古今君主与人才的不同遭遇,且着重落在后来者之一的诗人自己的忠而尽弃、报国无门上。内容极具概括力。“念天地之悠悠”,诗人置身于天地之间,突出天地的空旷,从而衬托自身的孤寂。三句诗,俯仰古今,极目天地,诗人感受到的是亘古以来、天地之间只有孤独一人的苦涩。诗人达到了辞简意丰的目的。
   
    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通过写盛宴上“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把诗人此前的努力、张扬、结果失败这些背景凸显出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功业未遂、英雄失路、负剑空叹而又茫然无所适从的抑郁苦闷。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我”与“山”聚,“山”“我”相对,彼此相看不厌,表现了山与心会,人山同为寂寞,而又各自高标独立,充分揭示了诗人孤独寂寞、清高拔俗的内心情感。诗句达到了词少而意繁的效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大浪淘沙,自然情状而已,但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不只限于自然之景,而是将壮阔的景象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将自然之景、英雄业绩与怀古之情联系起来。词句不仅呈现出空间的壮阔,同时显示时间的宏远和情感的厚重。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夏时节,草木茂盛,万物勃发,但诗人只抓住“雨”和“蛙”,通过“家家雨”与“处处蛙”就充分表现出初夏之夜梅雨连绵、蛙声处处的景象特点。
   
    诗的涵盖能力,不仅表现在诗句上,同时也体现在许多的字词中,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这些诗句,可说是著一字而境界全出。
   
    诗的丰富意蕴还体现在诗句的衍生能力上。何谓衍生能力?诗句除表面意思外,往往还能引发联想,产生新的意义,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诗句的这种能力越强,说明诗的衍生能力越强。
   
   例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诗,表面上写乌鹊南飞无枝可依,事实上是以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才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爱惜贤才,盼望贤才归附的焦虑心情。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表面上咏豆和豆萁,事实上以豆和豆萁喻兄弟,以豆和豆萁相煎喻比手足相残,情感深挚真切。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诗句表面上写浓重的秋露沾湿了蝉翼而难以奋飞,萧瑟的秋风又阻遏了蝉的鸣声。但是,诗人借蝉喻己,以“露重”“风多”暗指武氏王朝让他遭诬下狱。诗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含冤莫白的艰难处境。

    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句写了两个典故:前一个用吕尚的典故,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文王时,曾在磻溪垂钓,后遇周文王,遂得到重用。后一个用伊挚的典故,相传伊挚在将要受到商汤的征聘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诗人借典故来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诗句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渴望建功立业的希望。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句表面上写主人公在元宵夜不停地追寻一位不随流俗、自甘寂寞、且略有迟暮之感的幽居美人。但是,诗句同样让人联想到诗人本身,诗人遭遇弹劾落职闲居,然而,他宁固其穷,不改其节,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位灯火阑珊处的美女。
    又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杜甫《画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红楼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诗句的衍生义,既有直接的叙写,又往往借助于比喻、夸张、哲理、用典等修辞手段。


三、诗必真情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无论什么形式:风骚、乐府、近体还是长短句,无论什么内容:叙事、写景、咏史、咏物、言志,也无论什么风格:雄浑、冲淡、典雅、沉郁、含蓄、豪放、婉约、明丽。情必贯穿其中。情感虽有深浅浓淡强弱宏狭之分,但。诗必有情,只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情感的深厚强烈易辨,情感的冲和淡远难会。下面以陶渊明、孟浩然、王维三位诗人为例稍作分析。


    陶渊明诗的语言平易自然,而又韵味隽永。他描写了不少的田园诗,描绘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


    例如《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句通过极平常的语言描述了房前屋后远村深巷狗吠鸡鸣这些农村中寻常的事物,来表达自己脱离俗世后的闲适、欣喜的心情。

    又如《饮酒》(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句纯用叙述语,叙述自己心远地偏遗世独立,心与物遇、物我两忘的心境。诗中那欣然自得之情在平易的语句中沛然溢出。

    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风格冲淡清旷,语言朴素自然。例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所写事物是乡间常见之物,所写之事喝酒聊天而已。正如闻一多先生评孟浩然的诗时说:“冲淡到怀疑到底有没有诗,看不见诗,他只是淡而已。”但是,正是那个“淡”,把人与人之间淳朴真挚的纯真友情,把诗人醉心于这种深厚情谊抒写出来。诗情似淡而实隽永。


    又如《春晓》,描写的仅仅是春晓睡起前的片刻情景。诗人从晓醒鸟啼忆起夜来风雨,又为花落忧心,语言浅近如直白,但同样表现了诗人爱春、惜春那浓浓的情意。

    王维,盛唐时代又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有许多诗写得自然淡远,例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首五言古诗写得真率自然,前八句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怡然自得的田家晚归图,自然流露了诗人厌倦宦游、盼望归隐田园的心情。诗人的另一首五言绝句《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看似仅仅描写了鹿砦附近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但只要细细体会,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辋川别业周边环境的满足和眼下生活、心境的闲适。

    诗缘情而发,无论那位诗人,无论所咏何物,诗必含情。
例如咏物诗,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借物以寄慨,托物以写情,役物以明志。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诗从荷花的香艳写起,写到秋风带来的飘零。诗人借此巧妙地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而被冷落的情感。


    虞世南《咏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不仅讴歌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俗的品操,并且暗含对自己才华地位品德的自许,情意自足。

    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诗通过画眉鸟在大自然中优美动听的啼叫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对摆脱束缚,冲出牢笼,争取自由的向往之情。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诗通过描绘海棠花的鲜艳和妩媚,以及夸张诗人对花的爱惜和欣赏来表达爱惜和崇尚美好事物的情感。

   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人以病牛自比,生动形象地述说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甘愿竭尽全力的情怀。

    再如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多借怀古咏史以喻今,或寄托作者的情怀,或抒发诗人的感慨。骆宾王《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诗通过歌咏荆轲刺秦,希望送别的友人也像荆轲一样存一腔浩气,千古流芳。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怀古诗,通过对比写尽豪门大族的衰落,抒写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世运无常的感叹。

    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诗借楚霸王项羽的败亡故事,抒写自己对英雄败局的感叹。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咏明妃悲剧,既述说一个美丽灵魂的怨恨,又为人我一生的不遇而悲哀。

    至于写景诗,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景,飞流千尺,银河倒挂。诗人想落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了庐山瀑布凌空直泻、气势奔腾雄放的形象。诗既讴歌了大自然的壮美,又表露了诗人胸襟开阔放纵不羁的精神境界。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在描绘千里江南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春风骀荡、烟雨迷蒙的春景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直抒自己的盎然游兴。但前六句景物特点明远空旷、虚实相生、通透翔动,这正是诗人内心空明、寄情山水、怡然自乐情感的流露。写景诗,情附丽于景,无景无情。

    送别诗、爱情诗更是离不开一个“情”字。送别诗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爱情诗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绝,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斜托香腮春笋懒,为谁和泪倚栏干。”“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清朝黄子云说:“《诗三百篇》曷贵乎?贵其悲哀欢愉,怨苦思慕,悉有婉折抑扬之致,蕴蓄深而丰神远,读之能令人畅支体悦心志耳”(《野鸿诗的》)》“能令人畅支体悦心志”者必有情。无情之诗,必不是诗,至少,不是好诗。



                                                                       此为转帖



[ 本帖最后由 雪香村客 于 2012-4-10 23:42 编辑 ]
43#
发表于 2013-6-18 14:07 | 只看该作者
细读佳篇,受益匪浅。问好。
42#
发表于 2013-6-11 23:12 | 只看该作者
当为教科书。学习了。
41#
发表于 2013-5-26 22:31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收藏
40#
发表于 2013-4-11 16:1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学习!
39#
发表于 2013-4-6 10: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雪香君。诗贵情真!说的极是。
38#
发表于 2012-12-14 15:5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学习!
37#
发表于 2012-12-1 15: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仔细学习了,我有时也会表达不清,今后一定注意,杜绝把大家都弄糊涂的语言、写法。
36#
发表于 2012-11-14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雪版辛苦!
35#
发表于 2012-10-28 22: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受益匪浅。
34#
发表于 2012-10-5 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雪香村客 的帖子

进来学习了,向各位老师问好!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2: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诗音 于 2012-5-16 22:22 发表
拜赏老师大作,慢品学习,问好雪香老师,辛苦了!


呵呵,问好诗音,不是我的作品,是我转过来的哦。
32#
发表于 2012-9-23 20:18 | 只看该作者
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悟收益。
31#
发表于 2012-5-16 22:22 | 只看该作者
拜赏老师大作,慢品学习,问好雪香老师,辛苦了!
30#
发表于 2012-4-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衡文之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8 12:44 , Processed in 0.07858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