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慈与孝的矛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7 1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慈与孝的矛盾
  
  从孔孟开始,就把“父慈子孝”视为家庭伦理之根本。认为做父亲的要对子女尽慈道,做儿子的要对父

母尽孝道。生活在强调忠孝为本的国度里,一般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具体做起来,要两方面兼顾,做到

上不愧于父母,下不愧于子女,又的确不易。

  尧舜禹被儒家奉为古代明君和道德圣人,可在“父慈子孝”的问题上也被先秦的法家、道家讥剌、嘲

讽:认为尧不把天下交给儿子,而是禅让给舜是为父不慈;启不遵父命,夺了益的天子之位,是为子不孝。

连古代的圣人尚且在慈与孝的问题上难以做得周全,何况是处于计算机时代的我们呢。


  尽管慈与孝都是讲的家庭伦理道德,而且都是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从所施对象与具体内涵来说,却

有着很大的区别:慈,是从为人父母的一方着眼,指的是父母如何对待子女与后代的问题,实质上是要求做

父母的对待子女与后代要讲慈爱、关爱,从子女与后代出生那天起就要承担起养育、爱护、关心的责任。这

既是一种感情的赋予,同时还伴随着物质的给予。孝,是从为人子女的一方着眼,指的是子女如何对待父母

与长辈的问题。它要求子女对待父母、长辈要孝顺,承担起赡养、照顾的责任。一旦父母、长辈失去劳动能

力,或患有疾病时,子女就要毫无条件地将父母、长辈供养起来,使之衣食无忧,为他们请医买药,煎汤熬

药,喂水喂饭,甚至是日夜服侍,端屎端尿。一旦父母、长辈死了,还得守灵尽孝,尽最大努力办好丧事,

让父母与长辈九泉之下能合上眼睛。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感情、物质的付出,但又不仅仅是这两样,更重要的

是全身心地付出。所以相对而言,做慈父易,做孝子难。

  新旧时代相比,古人更重孝,今人更重慈。古人强调忠孝是立身之本,把孝道视为家庭伦理道德的根

本,放在了第一位;今人虽也讲孝道,可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当今家庭实际上是以夫

妻关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多为三口之家,或是四口之家,象旧时那种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现象,在城市已

罕见,在乡村也不多。因为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年

老的父母多半不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那怕是孤老头子、孤老太太,也多半喜欢独居。这么一来,对父母

尽孝的问题也就往往淡化了。而慈道的问题却不同,既存在于两代之间,也存在于三代之间,一是父母对子

女的养育、抚爱、培养,二是隔代施爱的问题,即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照管孙辈、外孙辈。由于儿

女忙于工作,无法照管或是刚出生的婴儿,或是才几岁的儿童,而作为父辈的他(或她)往往已届退休年

龄,为了第三代,他们不惜提前退休,或是刚一退休就牺牲自己的难得的清闲,离开自己的家,专程前往儿

女之处,专门照看孙儿或外孙,以担负起隔代照看、培养的责任。

  如果最长一辈仍旧健在的话,往往就形成这样一条亲属链: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儿子

(或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重孙、重孙女(重外孙、重外孙女)。其年龄结构链大体

是:祖辈(80左右)、儿辈(六十左右)、孙辈三十左右、重孙辈0到五岁左右。其工作情况是:祖辈已退

休多年,儿辈刚刚退休(或临近退休),孙辈处于工作的繁忙期,重孙辈处于哺乳期(或孩提期)。

  明眼人一看,在这个亲属链中,祖辈已年过八十,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大大降低,亟需儿女的照

顾,乃至护理;重孙辈则完全需要长辈的悉心照料。而在这四代人中,只有中间两代人,即儿辈、孙辈,具

备照顾别人的体力、精力,可孙辈正是工作最为紧张、繁忙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放弃工作来照看长辈与小

辈,剩下的就只有儿辈这一代了。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建起了敬老院、老年公寓,国营的,集体的,私

营的,各种形式都有。如果做儿女的因故无法照料老人,把老人送往敬老院、老年公寓,请他人代为照料老

人,也未尝不可。可婴儿、儿童就不同了,虽也有全托的幼儿园,但却没有几个做父母的,做祖父、祖母

的,做外公、外婆的会放心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完全交给幼儿园,既怕他

(她)饿着,又怕他(她)摔着,总觉得放在自己身边才放心。至于婴儿,社会上既无全托的婴儿室,就算

有,谁又放心把几个月的孩子交给他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拜托父母、岳父母,住在自己家里,全身心

地把孩子照管起来。作为父母、岳父母,自然是推无可推,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只得答应儿女的要求,

做起全职保姆来。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有钱就好办事,老的、小的,都可解决问题。当然,你可以花上四五千块钱请个月

嫂,专门护理、照顾产妇、婴儿;也可以花上两三千块钱请个保姆,专门护理老父、老母。然而就算你请了

月嫂、保姆,对于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老父、老母,你就可以放心了么,可以甩手了么?实际上,

凡是有孝顺之心、慈爱之心的人来说,你是放不了这个心,也不可能甩手的。对父母尽孝,对孙儿辈尽慈爱

之心,不是钱能解决的,血缘亲情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就算你花了十万、八万,如果老人在别处遭受种种

痛苦,孙辈得不到应有的关爱,而你却在自己家里安闲度日,只要心存良知,肯定会内心不安的。只有自己

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你才可能心安;否则,清夜自省,你会感到不安的,甚至会受到良心谴责。

  然而,人只有一身,你不可能同时既尽孝道,又尽慈爱。这时,一个痛苦的选择就会摆在你的面前,要

么留在父母身边,躬行孝道;要么与儿女住在一起,全身心地照管好孙辈,尽你的慈道。你只能顾得了一

头,不得不放弃另一头,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尴尬。正因为这种尴尬,你才会感到痛苦与无柰,才会陷入矛

盾之中而左右为难。

  一般人总觉得耳顺之年这一代退休后过得最清闲,好象上无需管老,下无需管小:父母已经过世,用不

着再尽孝道;儿女的年龄在三十上下,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也用不着尽慈道,因此完全是个自由身,可以满

天飞、遍地走。殊不知现在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父母八十多岁了,还活得好好的,尽管自己已是老人,

可照样还得尽孝道;儿女一代为了干事业,结婚年龄推后,生育小孩推后,这时正是第三代面世的时候,大

者三四岁,小者才出世不久。儿女要上班,你不给他管小孩谁管呢。所以你既要尽孝道,还得尽慈道,上头

牵着老的,下头牵着小的,那有宽心的日子、清闲的生活!而且往往是顾得了这一头,就顾不了那一头;专

心尽孝道,儿女有意见;一心尽慈道,父母有意见。弄得不好,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两头不讨好。就算你

心劳力竭,也难得让两头满意。

  不尽孝,是逆子;不尽慈道,难称慈父。也许在心里谁都想既做孝子,又做慈父,然而你又苦于没有分

身法,不可能两头同时都顾上。而且你很难说孰轻孰重,所以不管你顾那头,另一头都会有意见,旁人也会

有议论。难啊,命运似乎注定耳顺之年这代人要遭受孝道与慈道的两重折磨,也许不到合眼的那一天,你也

别想宽心、清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1-7-7 12:0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太阳神 的帖子

是啊,人生在世,尽孝尽慈都不容易.
问候版主.
3#
发表于 2011-7-8 11:17 | 只看该作者
老龄化社会,慈孝真的很难,这是社会结构弊端。

但从个人来讲,当今人们物欲横流、自私自利,人情淡薄,慈孝之心越来越少。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李明 的帖子

  依我看,对父母尽孝远不止父母的健康问题,它包括生老病死各个方面。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微风轻拂 的帖子

  朋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解释慈与孝的矛盾,比我的认识更深。
  问候朋友。
6#
发表于 2011-7-9 11:40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慈孝两全者最美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长辈对晚辈的慈爱有加,而晚辈对长辈的孝确越来越淡泊。
7#
发表于 2011-7-9 11:40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慈孝两全者最美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长辈对晚辈的慈爱有加,而晚辈对长辈的孝确越来越淡泊。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慈孝难两全,这是今人的一种困境,可现在要儿不要娘的现象也成为一个社会道德问题。
  问候朋友。
9#
发表于 2011-7-10 10:22 | 只看该作者

慈孝在心

慈孝皆在心。尽心就是孝。不孝是耻,也是罪过。 :lol
10#
发表于 2011-7-10 21: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社会是乱慈,不孝。
不是不慈,是缺少起码的教育子女的知识,所以培养出了一代没有教养的子女。也不是不孝,而是生存压力太大,孝不起,所以在老人和孩子之间权衡轻重,就选择了孩子。毕竟孩子是未来,还有希望,而老人此生已矣,没有希望了。要不,在此我提前进入才老龄化的时候,我们的社会能放着这么多老人不管吗?
11#
发表于 2011-7-11 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水如空 的帖子

如空版版说的很在理,欣赏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王西广 的帖子

  是啊,对于慈、孝问题,关键在于尽心,只要你尽心了,至少可以求得问心无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水如空 的帖子

  版主说的有道理,慈、孝的问题不单是个人道德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家庭教育的问题,当然还涉及社会福利问题。
  问候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11 , Processed in 0.0483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