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争鸣】文人的幻想与幻想的文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30 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叶之秋)
  
  在水兄的转帖中,我发了两个比较另类的回复:其一:古今作家都有太强的使命感,太重的责任感。其二:文以载道只是古今文人的意淫。张老师的回复很委婉,水兄的就直接多了。水兄说:“文人的经世致用是我国古代文人一贯的优良传统,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对我的意见颇不感冒,呵呵。我这人比较逆反,虽然三十多了,几位知交还说我是“愤青”。其实年岁渐长,已经麻木了很多,对很多事情已经愤怒不起来了。比如最近的动车事件。
                                                                                              ——题记
  
  什么是文人呢?
  
  先看文凭。初中生,高中生如果说自己是文人,我们会哈哈大笑。大学生要说自己是文人,我们多会想想,再看看。若是硕士、博士说自己是文人,我想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吧。不过,如果这人是理工科的,完全不了解什么诗词名著,对文史哲都白痴呢?算不算文人?
  
  我们官方的定义叫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和文人有不同吗?比如纯粹的理科科学家,是知识分子,但算不得传统意义的文人。就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才子。这个人会打球,会跑步,是才子吗?应该不是吧。会吹拉弹唱,会舞文弄墨或许更合乎我们的标准。
  
  那么,也就是说,偏重于传统的文史哲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或可以称之为文人。
  
  像在混迹中财论坛的各位大贤,都可以称之为文人。
  
  文人有什么特点呢?
  
  文人爱做梦。文人大都略带神经质。杜甫老先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标准的文人情怀。林黛玉吟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是动人的少女情怀。李白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歌哭啸傲,无所顾忌,是何等潇洒。苏轼被贬黄州,飘摇南海,淡定如一,又何等飘逸。
  
  而中国文人最爱做的梦,就是“经世致用”的梦,是“兼济天下”的梦。
  
  “经世致用”,用通俗的话来说,叫做“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虽然在中国人的心中,也暗暗流淌着道家的血液,可是无论是口头上,还是骨子里,人们都渴望有所作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独善其身多为境遇窘迫,无可奈何,只能如此,于是如此;渴望通达,平步青云才是古今文人的梦想。
  
  那么,平步青云之后做什么呢?古今文人会大声的说“兼济天下”,或者更加慷慨激昂的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古今有多少人做到了呢?说这句话的张载,生活在中国文化氛围最好的宋朝,活跃在宋朝最太平的真宗、仁宗、神宗朝。之前的四五十年都担任中下级官员,等到宋神宗即位,大兴改革,曾经请教张载,治国有何良策。张载说“皆以渐复三代为对”。看了一辈子书,已经成为儒学大师,顶级文人的张载,对于改革,提出的意见不过是渐渐恢复夏商周三代的制度这样迂腐、保守、复古的主张。于是宋神宗也好,王安石也好,渐渐的对这位名气盖世的大儒失望了。后来冲突更加尖锐,王安石就把张载发配到公安担任知县去了。
  
  张载是标准的传统文人,对儒学思想浸濡很深,可正因为如此,变得不知变通,一味保守。像张载这样的人,在太平盛世当个县令、太守还是不错的。要是当上国家领导人,那是百姓的祸害。为什么呢?
  
  中国的儒家,以“仁”为核心,把国家太平的希望寄托在仁德之君身上,也就是以仁德之君个人的优良品德来感化万民。这样的明君在三千年中国可考历史上,不过是李世民、康熙帝聊聊数人而已。可是上君王比较昏庸,比如刘禅,或者当君王比较混蛋,比如晋惠帝的时候,那怎么期望这样低素质的君王有圣明的统治呢?张载是君子,让他管理一个州县,可以以身作则,施行教化,感化奸愚,或许会有所成。
  
  翻遍二十五史,中国所谓的好官大都如此。可是这样的官,只能保证自己不贪,无法保证别人不贪。就像贾政,手下人胡作非人不知道多恶劣,可是他老人家还自诩清廉,有德政于民,结果民怨沸腾,还不知所以。并且,中国的传统文人,有德行而少才能。中国传统的好官,多事君子,而非能吏。也就是说,可以让老百姓尊敬,但是无法带领老百姓致富。
  
  简单来说,中国传统的文人,有治国之志,无安邦之才。这是意淫之一。
  
  从官家来说,人家也不需要文人来文以载道,经世致用,安邦定国。这是意淫之二。
  
  先看古今官员的出身。
  
  春秋以前是世袭,平民就别瞎想当官了,至于奴隶就更是会说话的牲口,什么前途没有。到了战国时期,士的阶层流行起来。士有文人气质,但是并不等同文人。士多才多艺,鸡鸣狗盗也是士,舞刀弄棍也是士,会耍嘴皮子也是士,而在战国,儒家的那些书生是最不吃香的,布满各国朝堂的是纵横家、法家、兵家,连热衷算命风水的阴阳家都曾经大行其道,唯独孟子坐了多年的冷板凳。至于荀子,已经不是纯粹的儒家,他是以儒入法第一人,他的本质已经变成了法家。看他两个得意门生,李斯用法家思想一手打造的现实中的大秦帝国,而韩非子用法家思想一手创立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
  
  到了汉代,施行荐举制,后来实行科举制,无论哪种手段,官家都只是希望百姓为我所用。汉武帝前,各家的学者都可以当官,后来主要就是儒家了。但是是不是汉武帝之后的官员都是儒生呢?汉代的荐举官员所占官员比例极少,即便到了唐宋科举制流行,延续到清朝灭亡,不过录取了11万进士。这11万人分布到一千多年中,平均一年不足一百人。而这一百人中,还有不少人只是把科举,把书本当成敲门砖,过了龙门就扔掉。
  
  真正的书生少之又少。
  
  而官家又如何看待文人呢?
  
  汉末的王允大家或许听过,就是三国演义中献貂蝉的那个。此公在除掉董卓之后执掌大权,生杀予夺好不神气。当时,全国著名文人蔡邕先生(蔡文姬老爹)是董卓推荐当官的,看到董卓死了之后,趴在董卓的尸体上大哭,被王允抓了起来。王允斥责他,认为董卓是天下人共同的仇人,大家都恨不得剥皮吃肉,但是蔡邕却为董卓哭泣,是什么意思,什么态度。王允以国贼同党的罪名要杀死蔡邕,很多人为之求情,说蔡邕如何文才好,正在写汉史,是天下独一份,应该让人家写完。王允愤愤的说:“就是因为汉武帝太仁慈,才让《史记》谤书流传!”于是坚持杀掉了蔡邕。
  
  我们现在觉得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其实,几千年来《史记》大都被官家认为是“谤书”,在文人中,在朝廷中,大家最欣赏的是没有骨头,不肯秉笔直书而“隐恶扬善”的《汉书》。
  
  再说个现实的。网上很多人写了动车的相关文章,大都热血沸腾,满心渴望。可是官家却下令禁止讨论,各大论坛相关文章纷纷删除。
  
  历代官府,需要文人张目,为他们摇旗呐喊,但是,仅仅是需要个花瓶,一旦真的想插手,那请靠边站。或者你洗心革面,抛却文人的幻想,丢掉所谓的原则,与世沉浮,才可以生存下去。
  
  于是,杜甫注定了沉沦下僚,辛弃必然疾寂寞半生。像现代的郭沫若算是文人从政的典范了,可是声名狼藉如此公,又让很多人不齿。
  
  我说文人的责任感太强了,使命感太强了,这是从官家的立场看。文人有德行,有原则,值得尊敬,可是这种人很难为官家所用。古今官家耍弄的是道义,追逐的是利益。于是王安石可以当宰相,司马光也可以当宰相,张载也好,二程也好,乃至朱熹也好,都是书生意气,难堪大用。
  
  而说文人意淫,也不是讽刺、批评,更多的是为千古文人伤怀,为国为家悲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0#
发表于 2011-8-4 13:51 | 只看该作者
功力不到,对文人的定义和作用搞不清,因此俺不敢乱说。先旁观着!
19#
发表于 2011-8-4 10:06 | 只看该作者
文人犹如林黛玉,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不向权贵撒娇,就会红颜薄命。

这也是中国数千年封建体制所决定的吧!中国的文人,要么遁世形单影只,要么入世成为权钱的奴仆。
18#
发表于 2011-8-3 20: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争论没有找到撞击点。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42 | 只看该作者
冷冷清清啊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5:07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先生批评胡适等人为当权派张目,胡适他们说我们是自由主义者,没有拿别人的钱。鲁迅说不拿钱,也做事,更可恶,这种人叫做资本家的乏走狗。
嘻嘻。
15#
发表于 2011-8-2 14:46 | 只看该作者
如周作人《谈韩退之与桐城派》说:"讲到韩文,我压根儿不能懂得它的好处",他说读韩文,"总是有旧戏似的印象","但见其装腔作势,搔首弄姿而已"。
周作人的《韩退之与桐城派》、灵均的《一篇韩文――师说》则强调了韩文对于后来八股文模拟之风的不良影响。
14#
发表于 2011-8-2 14:3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反对“文以载道”,是反对自唐代韩愈以来自觉地为封建政治服务,载封建思想的“道”,他们一载道,就没有了独立思考。
周作人论韩愈散文,以为是八股文的源头。确乎是金声独振,让人明白很多道理。
13#
发表于 2011-8-2 08:48 | 只看该作者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是同意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不过书生往往是有大用的,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哪个不是书生呢?
对文人的定义各有不同,所以争论往往会论不到一处去。叶兄的定义自有道理。但我个人的定义是,有些文化水平且写一些文章的人。而且写文章无论专业与否。且与武将相对。如诸葛亮,他写文章是余事,但我也把他看作文人。如杜甫,自然更是文人了。
以此为标准,无论哪一种,在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根本就没有纯粹的为了审美而写的文章(明清小品除外),可以说,所有的文章都是应用文,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写的。如《文选》中的名篇,大抵如此。
只以叶之秋此文为例,也是为了表达自己“文以载道只是古今文人的意淫”的“道”理而已,亦是有“道”可载的。“道”就如文章的灵魂,即其思想或审美意义;而文字不过只是外壳,或如佛家的称“臭皮囊”。
12#
发表于 2011-8-1 16:37 | 只看该作者
百无一用是书生……惨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5:31 | 只看该作者
文人相轻,清谈误国,文人无行,百无一用是书生……惨了。
10#
发表于 2011-8-1 09:39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文人从广义上讲很难准确定位,但从夹义上理解是指舞文弄墨之人,历史上以文治国的不乏其例。杂文最需要的就是争论,百家争鸣,才可以百花齐放吗?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0:30 | 只看该作者
不会武功的人都叫文人?
有文化的人就叫文人?
好复杂,呵呵。
让大家也头疼一下。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0: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拜读。
  之前的文字,我首先为“文人”定位。什么才是文人呢?
  先秦问题复杂,各色人等都可以称为士,水兄很聪明,轻轻放在一边。那我们就看汉之后。
  水兄所说的“宁能马上治之”,说话者陆贾,此人倡议重视儒学不假,可是却是个杂家。陆贾出使南越,三言两语劝得尉佗举国投降,有纵横家之风。
  陆贾为政,有两大主张,其一,“行仁义,法先圣”,其二“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看似儒家,,主张休养生息,自然无为,有道家风采。
  陆贾的《新语》很有名,后人多认为和贾谊政论一脉相承,许多制度并非是恢复三代,而是沿袭秦制,却又避免严苛。有法家气度。
  唯独没有后世儒学的保守、中庸思想。
  而宋朝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包拯,确实是儒生从政。但是,不是说儒生当官就一定可以当好官,古今能吏大都不是儒生,至少不是纯粹的儒生。苏轼、欧阳修在政治上都是保守派,个人品行不错,但是在大政方针上却拖了改革的后腿。范仲淹了不起,本人就是改革家,严格的说,是个法家,庆历新政搞的很有气象,可惜由于派系斗争没有结果,后来跑去守卫边疆,不大管理中央事务了。至于包拯,标准的儒生,他最了不起的就是直谏,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了还说个不停,堪称古今第一人。可是,包拯为官清廉,敢于对抗权贵,但是却远远不是民间印象中的包青天。就如黄仁宇说海瑞,海瑞是清官,百姓都喜欢,确实官员都痛恨。这样的官员,只能是成为人民的安慰。在历史上实际起到的作用很小。
  我在文中,反复用了一个词,叫做传统文人。主要是接受儒家思想的人。
  
7#
发表于 2011-7-31 21:22 | 只看该作者
江天很久没人争论什么问题了,再见到争论文章,很兴奋。
叶兄对传统文人似乎很不放在眼里,用你的话说是悲哀。自然的,我也为其感到悲哀,但从你的行文中可以看出,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片面的。
只就你的两大观点简单说几句。其一,“中国传统的文人,有治国之志,无安邦之才。”怎么可能呢?先秦情况特殊,且不说。自汉始,真正治国的都是文人。刘邦曾看不起儒生,说“乃翁马上得之”,可还是被文人的一句“宁能马上治之”说服了。可以做为代表。那么安邦之才又从何可以看出呢?只以宋朝论,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哪个没有治国之才呢?
“从官家来说,人家也不需要文人来文以载道,经世致用,安邦定国。”这是对的,但与文人的本心无关。如你提到的杜甫,以及其他文人,文都是载道的,至于文人本身受不受重用那是官方的问题,与文人的本心无关。
还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只能在那样的道德和社会标准下来思考,不可能超越那个时代。所以今人看来很愚腐的忠君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古人能够实现抱负的唯一出路。就如今天,明知考试制度有很多不合理,可是不参加高考就上不了大学,不上大学就接受不了高等教育,难道我们可以超越这个时代去做其他的选择吗?
有人说,网上林林总总的文字,更多是只是一种发泄,这我也同意。但即使是发泄的文字,在作者内心深处,未必就没有一点儿让人读到并且认可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既是希望以此文章影响或干扰别人,而这种心理,也即是经世致用的思想。而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优良传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6 04:01 , Processed in 0.2001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