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99|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物我相宜 生命相依 ——读高迎春先生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4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物我相宜 生命相依

                                                   ——读高迎春先生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

  世间微小物体,均包含着尘世因果。由植物生长到人世生命变迁,无不藏有内在机缘。我体悟高迎春先生书写自然事物之心境,感受生态本身蕴藉之美及文化传承之丰润,而这源于他用真诚和爱心来对待。这些文字,溯根求源、剖析肌理,给读者认识神奇的自然世界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我想,这和他作为一个年长者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他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事物。他的文字,从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中,获得如莲花清莹脱俗的精神之美。

  读高迎春先生文字,会觉得天恩地泽。无论天文地理、历史风物、花草树木乃至于人物行踪,都浸润了丰厚而温良的品性。他让你觉得,世界在我们面前,丰饶、多姿、可怜、可爱。他带你走进生活、走进树木花草、蔬菜谷物,接受它们的恩泽。让人和植物一样获得茁壮生长。自然界和人世出于一辙,历经风雨洗礼,延承生命不息之火。一个人在淡泊世事沧桑之后,拥有了“撑把雨伞去观景”的从容心态。这观世入世的情怀,想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岁月记忆”。高迎春先生在《楼顶的那丛绿》中描写“楼顶的红荆与柳树”,虽然只是“一丛灌木”,却“更符合自然规律”。 红荆与柳树的生长引发他对人生存的联想,并获得生命一脉相传的力量。他对于一把扇子所传承的文化的叙述(《揖让月在手》),引经据典,阐释扇子所蕴涵的文化。而在《偶得银熊弄潮瓶》,写自己对石画瓶“银熊弄潮”的喜爱。借此看出先生对收藏的热爱。“领悟石画瓶天然之美”,让他对人世“多了一份从容,一份宁静”。这种修身养性的情怀,是中国文人美好品德的体现。

  从自然界到人,是生命情怀的承接。他写一个叫阿远的老师(《我认识了阿远》),以不同侧面的细节写出色的教学,写人品的光辉。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心细如发的阿远,一个充满爱心的阿远,一个走进儿童世界幸福的阿远。”在《敬仰朱竹先生》一文中,他表达了对朱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景仰之情。我熟悉朱竹先生,曾应邀为他的诗歌写过评论文字。和作者一样,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朱先生作为一个古稀老人“旺盛的诗歌创作热情”。 他纯美文字和情怀都深深地打动人的内心。而高先生接触到人,令人更真切地感受到文字写作拉近了人的心灵。由文字呈现出来了纯净而美丽的情怀,鼓舞人、感染人,也凸现了人的知性和品行。《九九留芳是菊香》里,他写九九重阳节的文友交往,一同出游的见闻和互动的情谊等都显得醇厚而美好。他说:“文友的相会,在不经意的言谈话语间,会寻觅到心灵的支撑。”是的,文字和人的结合,构成了美丽的精神天空。

  “原上嘉树。”高迎春先生写各种各样的树。树木,自然界最为常见的植物引领他的视野,激发他浓厚的对自然生存的好奇心。无论是出游相遇,还是他生活本土宁津县所见树木,都经由自己的经历,耳熟能详地来写,把亲历的情景写得绘声绘声。诸如《我家种植观音竹》《林遍平原是绿杨》《长青更胜一时芳》(指柏树)《秋来山揸红满树》《注目洋槐树》《质比寒松黄杨树》等等。目睹洋槐树,作者寄托亲情与记忆的怀想,那是“寻找生命中的童话”,是“母亲的视线中渐行渐远的”影像。而一棵黄杨树,作者沿寻它负载的诗词文化人文内涵,呈现了它 “坚忍不拔” 的品格。这些文字让读者随作者的生活经历,在妥帖融入的相关知识中,获得对自然界植物群体的认知。在作者博古通今的文字长廊里,呈现了一个富有浓郁文化含量的树木世界。

  “疏鲜谷香”。大地上生长的疏鲜谷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本源。认识这些事物,这些人类生存的“衣食父母”。自然是生命的根基所在。在诸如《美观美食夸山药》《红箩卜 绿箩卜》《黑芝麻 白芝麻》《小蒜 大蒜 家蒜》以及《色泽油绿青小豆》等一系列文章中,作者以鲜活的生活细节,质朴、形象的语言叙述,不仅让读者从熟悉到陌生折返从陌生到熟悉地认识了身边的这些食物,也延伸出人格化的品性。这些和人们生存密切关联的食物,很多时候因为司空见惯为人们熟视无睹。在叙述中,作者很多时候依据自己经历人生不同时期与它们的相遇,在一个生活变迁的背景上,更感同身受地接近了这些有益于人们身体生长的食物。无论是考究起源,食品的作用、性能,以研究的科学的态度,感性的细节,进行认识与呈现。发掘出人的生存与食物密切关联的渊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又了解、掌握了食品知识,其意义自然非常重要。

  泰戈尔说,人是权利轮子下的一棵草。如果撇开“权利”,回归人的本身,植物和人是一样的,我们就会信仰帕斯卡尔的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一如植物,延续着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一棵树,一株草是原始的,是人的心灵发源地。它们蕴藉了生命的伟大力量。让人热爱,促人奋进。18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在《天真的暗示》诗中写到:“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面对自然界的事物,这些养育了人类生命的本源之物,除了生存本身的需求外,它们身上也寄托了人类的精神渊源。面对自然事物“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再微小事物的存在,因为有了本身或者人所赋予的灵性,而成为一个无形的庞大生命体。毫无疑问,高先生成就了他笔下的一棵树、一粒谷物、一块石头、一朵花,一株草,让它们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气息和人文精神。

  高迎春先生生长在齐鲁大地上,一个孔孟思想滋养的厚重文化沃土里。他秉承了厚德载物的儒家文化传承。用一颗濡染了传统文化的仁爱之心关注世界。他的文字秉承了传统文化文人疏放自如的心态。文字俯仰天地之物,目光留给庞大的外部世界。他沿着时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把历史长河里人类用智慧和汗水积累下来的,对事物的认识接纳到自己的视野里,进行文化的思想传承和自我的精神洗礼。跟随高先生的文字,我也看到了他广博的学识,他氤氲着宽厚的仁爱,以及对人与事物的铮铮情怀。

  高迎春先生在17万余字的《撑把雨伞去观景》里,给读者展现出了天地人相偕相融的人与自然的世界,字里行间呼吸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一颗草,可以俯仰天地之间。一个人,可以包容万事万物。他文字中的烟火气息,植物清香,人文精神,深深地濡染着读者的心境,让你放下许多尘世的牵累,和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个供养了我们休养生息的大地,进行一次身体的精神的温暖拥抱。


                               2011-8-14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1-8-14 16:09 编辑 ]
55#
发表于 2011-8-19 18:54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房子老师!独特的剖析,从中领略高老师散文的精髓!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1-8-18 19:54 发表
迎春作者老师仁厚而高产。房子评者老师文短而质厚。


问好星钧。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1-8-18 16:36 发表
提读。

问好两位老师。


问好南山菊。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草十七 于 2011-8-17 22:14 发表
希望能有幸拜读到这位前辈的书。书评写得很棒,赞一个。


谢谢朋友来读。
51#
发表于 2011-8-18 20:16 | 只看该作者
读高迎春先生文字,会觉得天恩地泽。无论天文地理、历史风物、花草树木乃至于人物行踪,都浸润了丰厚而温良的品性。他让你觉得,世界在我们面前,丰饶、多姿、可怜、可爱。-----------相信房子的这番评论是对迎春老师的文字最好的诠释。这个落着雨的夜晚,很希望能“撑把雨伞去观景”。问好房子和迎春老师。
50#
发表于 2011-8-18 19:54 | 只看该作者
迎春作者老师仁厚而高产。房子评者老师文短而质厚。
49#
发表于 2011-8-18 16:3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问好两位老师。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蒙正和 于 2011-8-17 12:45 发表
中财论坛,藏龙卧虎,三辈文友,各领风骚!


谢谢蒙正和朋友。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6: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行 于 2011-8-17 11:47 发表
学习来了。


问好微风。
46#
发表于 2011-8-17 22:1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有幸拜读到这位前辈的书。书评写得很棒,赞一个。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贵妃醋 于 2011-8-17 10:40 发表
再读,再品,深入学习!问候两位老师!


谢谢。:handshake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8-17 10:02 发表
老师书评,给了我们一个方向。
我一向给读过的书写字,都属于随笔类型,往往情大于理。现在明白,情与理,需要均衡分配。才能让评有质感和立体感。


晰子是聪慧的,说得好。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2: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8-16 18:24 发表
可惜无缘高老师的佳作。


问好朋友。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8-16 11:15 发表
喜欢高老师的为人,喜欢房兄的字。这里,一并问候秋安!


谢谢修玲喜欢。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3 01:36 , Processed in 0.07979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